科学幼小衔接助力幼儿成长

2023-06-05 20:01陈芳芳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3年3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园家长

陈芳芳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大转折期之一。在幼儿园和小学时期,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幼小衔接的有序推进和有效开展,才能为孩子的小学生活打好基础。

一、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是幼儿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个阶段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是从游戏为主向课堂教学为主的转变,教学活动也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如果没有做好幼小衔接,会影响幼儿的终身发展,所以幼小衔接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是自由宽松的,老师对幼儿学习上的要求较少,对生活上的照顾比较多。但是上小学后,教师更加关注幼儿课堂上的表现,不会过分关注生活方面的事情。有的幼儿在上小学后,生活自理能力很弱,规则意识差,学习习惯不好,社会交往能力差,会出现上课随意插话、尿裤子、不完成作业等现象,科学做好幼小衔接,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二)有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从幼儿阶段开始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对其一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幼儿从小对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幼儿进入小学后,接触的不再是充满趣味性的游戏,而是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这时候,教师与家长应鼓励幼儿,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就像是播种在幼儿心中的一颗希望的种子,我们要静等它生根发芽,慢慢长大,绽放出漂亮的花朵。

(三)有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

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的终身发展离不开学习。小学是开启正规学习生涯的开始,就像盖楼的地基一样,早期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幼儿园时学习的内容比较少,进入小学之后,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做好幼小衔接能使幼儿把握并很快地適应两个阶段不同的差异,打好基础,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

二、幼小衔接的建议和策略

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需要家庭、幼儿园、小学的共同合作,缺一不可。幼儿园要做好幼儿的入学准备教育,并将其有机融合于幼儿园三年的时间里,小学做好新生过渡工作,家长要因材施教,配合好幼儿园和小学。

(一)对幼儿家长的建议

在幼小衔接中,家长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他不是旁观者,也不是监督者,而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只有家园共育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相比较而言,家庭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教育形式,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1.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使幼儿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家长不仅要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和生活习惯的培养,还要及时对孩子的进步予以认可和鼓励,促进幼儿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家长要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幼小衔接课程,因材施教,让孩子爱上学习,并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强烈的满足感。我们对孩子的期望要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不盲目报很多的幼小衔接班,让幼儿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2.家长榜样示范,强化幼儿习惯养成

家长要以身作则、恪守一致,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家长可以为幼儿添置书架,买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家庭成员一起阅读,并做好表率,不玩手机与电子产品,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家庭教育中,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孩子的表现大体上受家长的影响,倘若家长以身示范,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幼儿耳濡目染,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有利于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

(二)对幼儿园及教师的建议

幼儿园要落实幼小衔接的政策,严格执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标准,《指南》对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幼儿园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并制定合理的方案,认真地实施,做好幼儿的入学准备教育。

1.参观小学

幼儿在上小学之前,内心对小学是非常向往的,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幼儿园开展参观小学活动,幼儿亲身体验,参观小学的环境,对比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同时,幼儿深入一年级学生的课堂,与哥哥姐姐一同坐在一起,了解小学生上课的形式与流程,了解小学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减少幼儿进入小学的陌生感和焦虑感,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待。

2.对幼儿进行专门的入学准备

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幼儿进入小学不适应,社会适应能力差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教师要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在大班下学期时,作息时间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活动时间要适当地延长,更加接近小学的课堂时间。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家长要让幼儿保持好的日常作息习惯,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注意力集中、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幼儿爱想爱问、注意倾听和积极回答问题。

入学意识的教育。主要是让幼儿明白进入小学后,他们的任务目标会改变,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在学习中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小学教师对他们的要求会变得越来更高,幼儿要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严格要求自己。

创设轻松和谐的环境,教师与幼儿相处融洽,学习氛围愉悦。教师在做环创和主题墙时,可以以幼小衔接为主题,让幼儿写上对小学的想象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的期望。幼儿心理压力大,对小学生活充满了担忧,教师要注意缓解焦虑,让他们用轻松的心情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

3.家园共育

幼儿园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内容。同时,幼儿园还可以聘请专家、有经验的教育学者开展知识讲座,让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掌握正确的方法,因材施教。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把幼儿在园里的表现告知家长,向家长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三)对小学及教师的建议

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注重向小学靠拢,可以有效地为幼小衔接做准备。可是,就目前的发展来看,这样的准备工作往往是单向的,一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小学从未有过与幼儿园尝试开展合作的想法;二是小学更注重成绩,将自身的任务与目标放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导致教师之间竞争很大,不得不加快教学进度。小学要强化衔接意识,坚持双向衔接,实施入学适应教育,调整一年级的课程标准,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内容要有层次,教学进度要适当慢下来。小学教师也要多关注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以鼓励和表扬幼儿为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与别的老师共同探讨关于幼小衔接的好方法。幼小衔接和过渡工作需要幼儿园和小学双方共同协作完成,帮助幼儿在短时间内适应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的变化,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学习打好基础。

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家庭、幼儿园和学校共同努力和互相配合,幼儿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是枢纽,有连接作用。幼儿园教师除了做好自身的幼小衔接工作,还要积极联系幼儿家庭与小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儿才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园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