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课堂中古典诗词歌曲的传承研究

2023-06-05 23:18徐羽昕
艺术评鉴 2023年9期
关键词:传承高校

徐羽昕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将其渗透于高校声乐课堂教学之中,能够丰富声乐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古典诗词歌曲不仅有古典诗词的精练严谨,而且歌曲往往温婉动人,兼具艺术性与文学性。在高校声乐课堂中传承古典诗词歌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这就需要有针对性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在高校声乐课堂中发挥古典诗词歌曲的价值,让更多高校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为传承与弘扬古典诗词歌曲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古典诗词歌曲  高校  声乐课堂  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9-0125-0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全球各国文化、音乐等逐步渗透到国内,年轻人受国外流行音乐的影响程度日益增大,特别是欧美、日韩等国家的文化与歌曲,包括:嘻哈音乐、索尔音乐、拉丁音乐、摇滚曲风、说唱等。同时,极具中国特色的古典诗词歌曲却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诗词歌曲失去群众基础而逐渐消沉黯淡下去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局面。高校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主要阵地,声乐课堂是提升大学生审美意识、音乐水平的主要阵地,其同样也可以成为传承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重要阵地。因此,通过高校声乐课堂传承古典诗词歌曲是可行的,这种方式能够引导大学生深层次认识古典诗词歌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强化其传统文化素养,而且能够将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发扬光大。

一、高校声乐课堂教学中古典诗词歌曲的传承价值

(一)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

声乐演唱与古典诗词歌曲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诗词歌曲是“诗”与“歌”的完美融合,将声乐演唱与诗词歌曲进行融合,可以在声乐演唱之中将诗词歌曲的内涵、魅力充分释放,这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有效传承。古典诗词歌曲内涵极为丰富,涉及历史、文化、政治、思想等各种要素,歌曲往往能够展示一个时代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适当融入古典诗词歌曲的元素,可以让学生站在声乐角度对诗词歌曲的内涵进行理解与感受,找到文化与音乐的融合点,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从声乐演唱的层面来看,诗词歌曲的审美内涵不仅丰富,而且有韵味,有着很强的代入感,当学生沉浸于古典诗词歌曲之中时,在旋律与歌词的感染下,其将会有前所未有的感受,获得多元化的美学体验;同时,古典诗词歌曲的曲式通常是规整、严谨的,这对于强化学生的韵律感很有帮助。学生在演唱以及感受古典诗词歌曲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营造与之相应的情境,对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从而融入歌曲情境之中,这不仅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古典诗词歌曲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加深其对歌曲的认知程度,而且能够提升其声乐演唱成效。

(二)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声乐技巧

一方面,典型的音韵美是古典诗词歌曲的一大特征,这是其自身创作形式所直接决定的。对于声乐演唱者而言,倘若要像古人一样对古典诗词歌曲进行吟诵,那么其就需要对曲中韵律、节奏等要素进行剖析,对其中的行腔、咬字等进行精准掌握,这样才能将诗词歌曲的韵律感与声乐演唱进行恰当融合,不仅可以充分提升大学生的声乐演唱技巧与水平,而且能够更加深层次理解古典诗词歌曲的内涵。

通过专项训练之后,大学生的演唱路径会更加宽阔,唱法技巧也会更丰富,其自身也会更具修养和内涵;同时,大学生如果要将古典诗词歌曲的美学感、韵律感充分展现出来,还需要注重气息训练,而古典诗词歌曲的特点是音域跨度广、节奏平稳舒缓,因此在演唱过程中,为了将每个乐句的连贯性、韵律性充分展现出来,大学生必须凭借其技巧对演唱进行控制,这样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高校声乐课堂教学中古典诗词歌曲传承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古典诗词歌曲的重视度有待提升

从高校声乐课堂教学内容来看,大部分教师对于古典诗词歌曲的重视度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其传承价值,很少有高校会将古典诗词歌曲作为声乐教学的必修内容。第一,如果古典诗词歌曲未能充分纳入声乐课堂教学,那么其地位必定会被边缘化,与之相应的声乐教学也会无法有效开展,更加谈不上传承。同时,由于各方面因素限制,例如:学生对于古典诗词歌曲的了解程度、喜爱程度;高校缺乏专业化的古典诗词歌曲研究团队、演唱团队等,这意味着部分高校现有的资源无法有效支持古典诗词歌曲在声乐课堂中的应用,相关教学无法有序开展。而学生缺乏了解古典诗词歌曲的机会与平台,其传承也就会出现问题。第二,客观来讲,古典诗词歌曲受众范围很小,受众群体少;同时,在高校声乐课堂教学中,部分高校声乐教师通常是从声乐角度对诗词歌曲进行剖析的,然而因为其自身综合能力不足,可能无法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诗词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内涵以及意境,只能浅显了解诗词歌曲,这可能导致学生错误认知诗词歌曲,教师一笔带过的讲解会让学生不重视诗词歌曲,那么自然也就不会重视其传承问题。第三,从学生的层面来看,部分高校虽然对古典诗词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与传承比较重视,学生的接受程度也相对较高,也希望通过学习古典诗词歌曲来提升自己的声乐演唱水平以及丰富自身的声乐技巧,但是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于古典诗词歌曲的认识还处于浅显状态,无法掌握歌曲中独有的内涵与意境,这也会使他们对于古典诗词歌曲的兴趣逐渐降低,进而难以对其进行传承。

(二)教材编写还未构成系统化、权威化体系

对国内高校古典诗词歌曲选材来源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部分高校声乐教师通常是从声乐教学的曲谱之中选择此类歌曲,只有少部分的声乐教师会从专门的古典诗词歌曲中进行选择。大部分教师之所以会从声乐演唱类曲谱中去选择古典诗词歌曲,主要是因为当前关于这方面的教材编写还未构成权威化、系统化的体系,这对于声乐教师来讲也是一大難题。

從学术界来看,现阶段国内研究者对于古典诗词歌曲的关注度比较高,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但是有一个现实问题,即:学术界的研究领域往往不同,而领域之间缺乏协同合作,或者是协同合作程度很低,这就意味着国内古典诗词歌曲理论体系还未形成统一,这也将为声乐课堂教学中古典诗词歌曲的传承带来阻碍。同时,由于部分声乐教师对古典诗词歌曲进行选择与应用时,没有权威化、系统化的曲谱集,所以部分教师便会将古典诗词歌曲当作普通歌曲来进行教学,以声乐教学为角度,对古典诗词歌曲的曲调特征、意境内涵等进行展现,这就是前文所提到的浅显讲解,这会导致古典诗词歌曲相关教学流于形式,使学生无法从古曲中了解古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无法体会诗词的韵味,而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也就难以达到传承的目的。

(三)学生难以精准把握古典诗词歌曲的韵味

从高校声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古典诗词歌曲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难以精准把握其韵味,这就会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歌曲的畏难情绪,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更愿意选择“原词今曲”,而不愿意选择“原词原谱”,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对古典诗词歌曲失去了兴趣。具体来讲:第一,现代大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得他们对古典诗词歌曲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刻,因为古典诗词歌曲年代十分久远,而当代大学生几乎都受到了流行歌曲等音乐文化的影响,这无疑会增加他们对古典诗词歌曲内涵的理解难度,让他们无法精准理解原词原谱,部分学生甚至对此还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同时,古典诗词歌曲与现代文化体系存在很大的距离,当学生面对曲谱时,由于受到现代思维的影响,往往会将其当作普通歌曲来进行演唱,而不会投入太多精力去深入研究古典诗词歌曲的思想内容、文化背景、作者情感、演唱技巧等。第二,从古典诗词歌曲传承层面来看,其中一些作品是原词原谱,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有部分作品的原词原谱已经遗失,为了能够让其继续传承下去,通常需要经过二次译谱,融入一定现代元素,这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会提出更高要求。经过二次译谱的作品往往会对原词原谱进行较大的改动,这就可能导致原词原谱无法有效传承与传播。第三,从声乐专业层面来看,如今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加深,西方声乐技巧在高校声乐课堂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通过“原词今曲”的方式演唱古典诗词歌曲,不仅可以用美声演唱,还能将其难度降低,但是无疑也会影响到原汁原味古典诗词歌曲的传承。古典诗词歌曲唱腔以戏曲唱腔为主,声乐演唱则是以美声为主,对于长期接触声乐教学的现代学生而言,他们对传统戏曲的接触程度比较低,加之教学中难以突出原词原谱的艺术价值,所以必定会对他们的认知产生影响,那么古典诗词歌曲的韵味也就难以被其所感受,也就无法得到有效传承。

三、高校声乐课堂教学中古典诗词歌曲传承策略

(一)提升古诗词歌曲推广力度

第一,高校应该对古典诗词歌曲在声乐课堂教学中的传承价值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体现其价值,为其与声乐课堂的融合奠定一定的基础。学校的重视才能引起师生的重视,这样教师才会不断钻研与探索各种有效方法,将古典诗词歌曲应用于声乐课堂教学之中。此外,应该将古典诗词歌曲学习群体扩大,由学校牵头将古典诗词歌曲纳入声乐课堂,以课堂为载体,加大古典诗词歌曲的传播力度,让更多学生了解古典诗词歌曲,尽可能使其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娱乐之中关注古典诗词歌曲,虽然这只是一个微小的进步,但是其对于古典诗词歌曲的传承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帮助。现代大学生很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善于运用各种社交媒体与娱乐工具,当有一部分大学生开始关注古典诗词歌曲时,那么便有可能会产生同伴效应,使其周围的人也开始关注古典诗词歌曲,进而慢慢形成一定的传播力量,使得古典诗词歌曲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产生一定影响力。

第二,高校需要对自身现有资源、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抓住自身优势,加大古典诗词歌曲推广力度。现阶段,很多高校的声乐教学体系比较完善与成熟,很多学生都能够运用艺术化的语言与科学化的歌喉塑造出悦耳动听、鲜明生动的歌声,不仅可以表达出高度凝练的歌词意境,还能展现出情感化的旋律,抒发自身的情感。因此,可以借助这些优势,利用良好的硬件基础设施、完善的课程体系、丰富的主题音乐会等,让古典诗词歌曲能够拥有更多展现的机会。不仅可以让古典诗词歌曲在声乐演唱中展现,还可以将其融入作曲、音乐学等众多领域,以学科交叉的方式,让古典诗词歌曲理论研究更加丰富,满足声乐课堂教学中应用与传承古典诗词歌曲的需求。

第三,为了保障传承效果,高校还要重视声乐教师综合素养,而且教师自身也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古典诗词歌曲以声乐为载体,展现其内涵、韵味、意境。声乐教师只有以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生演绎古典诗词歌曲,才能让学生通过聆听来掌握歌曲精髓,并逐渐对古典诗词歌曲产生兴趣,这将有利于传承。因此,其发展不仅需要高校有针对性开展相关培训,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涵养。

(二)完善古典诗词歌曲教材体系

第一,高中声乐教学对古典诗词歌曲进行选择时,要坚持以精品教材为主的基本原则。声乐活动开展过程中,将《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教程》(两册)等经典教材作为演唱活动材料。《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教程》最大的特色是收录了很多原词原谱的古典诗词歌曲,以该教材为指引,可以引导学生从声乐技巧、古典诗词歌曲文化等多个维度对歌曲进行理解,而不是仅从声乐角度来进行教学。此外,《中国经典古诗词歌曲集》《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赏析与演唱》等也属于高质量的古典诗词歌曲教材,教师可以结合声乐教学以及诗词歌曲传承需求来进行灵活选择。

第二,从音乐学术界层面来讲,应该认识到高校声乐课堂教学对古典诗词歌曲精品教材的迫切需求,组织相关音乐文学会,让更多有研究意愿的学者能够参与研究团队,这对于编撰系统化、权威化的古典诗词歌曲教材有一定的帮助,虽然当前实践起来难度较大,但是坚信经过各方的努力,必定能够拥有完善的教材,进而满足古典诗词歌曲在声乐课堂中传承的需求。

第三,关于教材的完善,高校应该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编写工作,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学生反馈情况、学校条件资源等要素,编写出符合本校实际需求的教材,这样不仅能够将本土本校的音乐特色体现出来,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古典诗词歌曲的美学价值,使其逐渐爱上诗词歌曲,并主动积极成为传播者与传承者。

第四,提升古典诗词歌曲采录力度,并融入歌曲演唱方式等理论知识。在编写以及完善高校古诗词歌曲教材的过程中认真甄选歌曲,体现古典诗词歌曲的特点与内涵。以《长相知》为例,作为传统戏曲音调,其可以作为高校古典诗词歌曲教材的重要内容。该歌曲采用的是传统五声羽调式,将其编入教材之后,可以以歌曲为切入点,向学生介绍传统戏曲音调相关知识,包括五声羽调式、五声徵调式、五声角调式、五声商调式、五声宫调式。内容方面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歌曲进行理解。同时,需要对诗词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梳理,以此为基础,编写词谱、伴奏、曲谱。对歌曲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并进行分类,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古典诗词歌曲的具体类型与风格,使其能够结合歌曲体裁进行区分。值得注意的是,在完善古典诗词歌曲教材过程中,还需要以时间线索为基本依据来编写教材,由于不同朝代的诗词歌曲具有不同艺术风格,集中同类型古典诗词歌曲,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歌曲内涵。

(三)引导学生精准把握歌曲的韵味

第一,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歌曲韵味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寻找古典诗歌歌曲的历史背景,使学生获得深刻感悟,这既能拉近古典诗词歌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声乐演唱技巧。以《满江红》为例,诗文中每一句都有相应的平仄韵律,诗词起伏有致,例如:“怒发冲冠”同“抬望眼”,“凭栏处潇潇雨歇”同“壮怀激烈”等,学生均可以在其中感受到句子之间的平仄韵律感。学生朗读之后可以感受岳飞的悲愤之情,同时还可以沉浸于相应的背景之中对作者感情变化进行分析,领会韵律中的排比对偶形式,感受岳飞当时难以言喻的压抑心情。后半段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诗词的节奏韵律感以及岳飞喷涌的报国情怀。此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满江红》歌曲,精准把握歌曲曲调醇厚有力、节奏稳健的韵味和其悲壮、苍劲的曲调所体现出的壮烈、昂扬、激愤的情绪。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典诗词歌曲的魅力,使其对这类歌曲产生一定的兴趣。

第二,对声乐演唱形式进行创新,鼓励学生尝试用戏曲腔调等形式演唱古典诗词歌曲,让他们感受装饰音的表现形式,进而为古典诗词歌曲在高校声乐课堂教学中的传承以及声乐演唱中的应用打下基础。以《枫桥夜泊》为例,古诗看似描绘景色,实则借景抒情。当今作曲家为其谱曲时加入了不同的装饰音,使其富有了全新的艺术生命力,也让现代人能够进一步理解其中的意境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以诗的“第一句”与“第二句”开头为例,“月”与“江”用了装饰音中的波音,当听到这两个音时,听众便可以进入作者的心境,感受作者内心的忧郁与惆怅。“第三句”的“姑苏”,现代作曲家将其音高作曲成为小字二组的#F音,表现作者内心的不平静;同时,“外”与“山”用波音装饰,体现了作者的愁与苦。“第四句”是作者所有情感的宣泄,“到”字将情感推向了高潮,音高用了最高音(小字二组的A音),全面还原了古诗意境。只有引导学生掌握古典诗词歌曲的装饰音应用,才能使其更好地演绎歌曲。

此外,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古典诗词歌曲的兴致,声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将现代流行元素与古诗词歌曲进行结合,利用古今融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词歌曲“新”的一面,例如:《水调歌头》运用了新唱法、《但愿人长久》运用了新曲风。当然,另外还有很多中国风的流行歌曲与影视歌曲,如:《东风破》《千里之外》《青花瓷》,以及《滄海一声笑》《葬花吟》《滚滚长江东逝水》《赤伶》《十面埋伏》等。这种创新,使得包括古典诗词歌曲等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在优美的曲风之下开始不断传承与弘扬。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古典诗词歌曲的艺术魅力与文化魅力很独特、深刻、醇厚,但是当代大学生却很难感受到其魅力。原因在于高校在声乐课堂教学、教材编写环节对其不够重视,其还未构成系统化以及权威化体系,这使得学生很难精准把握古典诗词歌曲的韵味;同时,多元化音乐文化与思想的影响也使得古典诗词歌曲逐渐消失。所以,古典诗词歌曲在高校声乐课堂教学中的传承可以说是任重道远。本文根据对应问题提出了包括:在高校声乐课堂教学中提升古典诗词歌曲推广力度、完善古典诗词歌曲教材体系、引导学生精准把握歌曲的韵味等见解,目的是让学生拥有更多平台与机会去了解古典诗词歌曲。只有先让他们多接触,才有可能使其产生兴趣,进一步爱上古典诗词歌曲,从而为古典诗词歌曲的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士聪.高师音乐专业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教学思考[J].戏剧之家,2021(30):109-110.

[2]吴小利,王蕾.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在高职院校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J].参花(下),2021(07):78-79.

[3]刘畅.浅论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中国古典诗词[J].艺术教育,2021(07):68-71.

[4]滕焱.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在高职院校中的传承及应用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4):85-87.

[5]黄静玮.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在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传承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20年.

[6]王永宏.浅析中国风歌曲对高校古典诗词教学的促进作用[J].名作欣赏,2020(05):178-179.

[7]直爱妩.古典词曲演唱更需国学积淀与人文素养——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教程(上)》[J].中国教育学刊,2015(05):122.

猜你喜欢
传承高校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