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修杰 杨天宇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育科技化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实际教学效果。它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实践价值,主要是实现了高校师生“思政”课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高校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真理的能力,满足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差异化教学的现实需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思政”课教师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尚有欠缺,学生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是很高,高校管理层对“思政”课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不够。要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应有效用,就要求“思政”课教师着力提升自身在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学生应自觉认可并积极参与翻转课堂教学活动,高校管理层应积极推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推进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进程,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成效,实现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价值。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校“思政”课;教学成效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01-0098-05
“思政”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课程,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培养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其实际教学成效,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进而影响着大学生未来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尤为重视高校“思政”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习近平同志更是针对如何办好“思政”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改革和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不断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成效,成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教育科技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改革创新型教学模式,也开始逐步应用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实践价值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综合線下和线上教学的各自优势,创造出的一种更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从而改变了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政”课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需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改革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开始在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逐步应用。很多“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很不错的教学效果,和高校“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实践价值:
(一)实现了高校师生“思政”课教学资源的共享
“思政”课是我国所有高校都必须开设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小众化特点不同,所有高校“思政”课程所用的教材和教学目标完全一致,课时数也大致相同,这也使得全国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变得非常必要。高校“思政”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资源很难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共享,那些优秀“思政”课教学资源处于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境地,而这实质上不利于我国高校“思政”课程的整体建设与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相比于传统封闭式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学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具有了高度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思政”课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在公共网络平台发布自己教学资料,也可以随时随地借鉴别的“思政”课教师发布的相关课程资料,更可以借助公共网络平台,与那些优秀“思政”课程资源的作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教学水平。同时,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自己“思政”课教师以及所有“思政”课教师发布的教学资料,从而加深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此意义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高校师生对“思政”课教学资源的共享,整体上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政”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提高了高校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真理的能力
“教育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求真理的能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目标。从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意义上讲,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身就是人可以自主学习和探究真理,这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但高校“思政”课填鸭式或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却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真理的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对立。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是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则是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思政”课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成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提前通过公共网络平台发布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料,学生在课前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与思考,并认真准备课堂环节所要讨论的具体问题,课堂环节则围绕着教师预留的学习重点和学生所提出的具体问题展开,老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讨论和答疑,并完成具体课程作业。[2]这就突出了学生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把学生也变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提高了高校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真理的能力。
(三)满足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差异化教学的现实需要
高校“思政”课教学面对高校全体学生,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以及其成长环境的差别,决定了学生对于学习“思政”课有着不同的认知、要求和目的,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实施差异化教学。而高校“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线下课堂讲授模式,教师和学生彼此交流和沟通机会有限,教师不易精准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则有效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思政”课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保持线上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因为提前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学习和思考,同时也因为避免了课堂面对面提问的迟疑和尴尬心态,而更愿意围绕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或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教师则可以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回复学生的问题,并根据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分别给予帮助和指导,也可以围绕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课堂环节做重点的讨论和讲解。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彼此更加了解,适应了“差异化学生的多样性需求”,[3]满足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差异化教学的现实需要。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变课堂被动接受为课前和课上主动学习,从而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在互动环节以及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的不足,所以深得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青睐和重视,逐渐成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也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实际应用中暴露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比较突出也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政”课教师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尚有欠缺
教师作为教育和教学的主体,其教育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最终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学亦不例外。笔者根据自身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经验,以及选取本地区有代表性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发现,“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本身,部分“思政”课教师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尚有欠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主要有下面几方面原因:首先,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变化而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我国引入推行时间比较短,部分“思政”课教师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了解不够科学深入,搞不清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慕课之间的区别,没有很好地根据自身的教学内容选取和制作教学课件,而是把慕课课件直接作为教学课件使用,这就造成教学内容和教学课件的脱节。无可否认,慕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都是依靠计算机和互联网支持的新型教学模式,但是两者之间却有着很大区别。慕课的课件决不能代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件。其次,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教师在课堂环节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这就对“思政”课教师现场答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课堂时间、教师课堂掌控能力以及教师课下准备等因素影响,部分“思政”课教师不能很好把握教学侧重点,无法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有效取舍,课堂讨论环节不能有针对性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有效引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没有实现预期效果。最后,部分“思政”课教师长期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影响,很难真正接受并快速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理念,再加上部分“思政”课教师基于学生成绩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考虑,不敢轻易改变或者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只是抱着尝试心态,从而限制了其发挥有效作用。
(二)学生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是很高
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其对于某种教学模式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直接关系着实际教学的成败。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环节的参与度,应该说,充分构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自己授课班级学生的反馈以及选取有代表性高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是很高,而问题的产生也有多重原因,其中既有显性因素也有隐性因素,甚至有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接受又不接受的矛盾心态。其中显性原因主要表现在,当前高校的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对毕业学生的专业成绩要求越来越严格,除“思政”类学生之外,其余学生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专业课和考取专业技能证书。而“思政”课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在课下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学习“思政”课教师所布置的课程资料,并针对课程教学内容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才能有效实现课堂环节的双向互动,这就造成学生课下学习专业课和“思政”课的冲突,相比较而言,更多学生选择课下学习专业课,针对“思政”课的课下准备只是应付了事。同时,造成以上现状还有隐性原因,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其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更是属于观念上的渐进式变化,学生很难时刻感受到学好“思政”课的实际作用,这也就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进而影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实作用的显现。实质上,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于大学生有着重要作用,其对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很多大学生往往毕业多年之后才真正体会到“思政”课对于自身的重要影响。除此之外,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学生被动学习能力强,而主动学习能力弱,同一班级学生的素质也参差不齐,这就造成了他们的课前准备不能大致保持同一个水准,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发挥出应有作用。
(三)高校管理层对“思政”课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以来,高校对“思政”课教学愈发重视,也采取了很多具体措施去提高“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效果。例如,加大“思政”课教师的引进力度,投入更多资金改善“思政”课教师的办公和教学条件,加强对学生“思政”课出勤率管理,以及采取小班授课等具体措施,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好效果,“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程度提高。但是高校对于“思政”课具体教学模式的改革则鲜有关注。高校是大学进行教育教学的平台,任何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高校这个平台。“思政”课教学顺利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是离不开高校的支持和鼓励,高校是其发挥最大作用的基础。笔者根据自身所任教高校以及对有代表性高校的调查后发现,部分高校对“思政”课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不够。之所以出现以上状况,大体有以下几方面因素:首先,高校作为一个综合性教育平台,校级教学管理层更多侧重高校教学的宏观发展和整体管理。“思政”课虽然是全校师生的公共课,但具体教学活动则是由下设的二级院系具体开展实施,对于“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具体课程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模式,校级教学管理层很难做到对其进行具体和有效的干预和指导。其次,“思政”课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方便快捷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软硬件支持,而这需要大量的资金,部分高校限于发展资金不足,更愿意将有限资金投入到优势学科的发展建设,很难抽出大量资金建设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此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新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教学管理的革新,必然会给高校的教学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层受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依靠计算机和互联网支持的新型教学模式持怀疑态度,只愿意进行小规模教学实验,不愿意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推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政”课在教学中具体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三、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应有效用的建议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应了现今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其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应用规模必然会不断扩大。虽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成效显著,但是也暴露出以上所指出的问题,没有真正发挥出其应有效用,而这种最大效用的发挥绝不仅仅是依靠某一方面的作用,而是需要“思政”课教师、学生和高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应有效用。
(一)“思政”课教师应着力提升自身在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虽然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但和传统教学模式一样,其关键仍然在于教师。“思政”课教师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知和运用程度,直接关系着“思政”课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成败。鉴于当前“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笔者根据自身经验以及充分调查研究,给予以下几方面改进建议:首先,“思政”课教师应该积极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勇于突破原有的教学思维和实践模式,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新生事物,要在真正搞清楚其内涵和操作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并大胆尝试,并在具体实际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其次,“思政”课教师应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做好课前教学准备。例如,对教材内容要有科学取舍,发布到学习平台的视频资料要短小精炼并直击关键问题,要既符合课程教学内容又通俗易懂,从而能够吸引学生在线认真观看。围绕课程设置的问题应尽量避免抽象的理论式问题,而是要“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回应学生普遍关切的时代热点问题”,[5]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思政”课教师应该熟练掌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涉及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保持线上联系,随时关注其课前的准备情况,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加以合理引导并回复其提出的问题,再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随时调整自身的课前准备工作。
(二)学生应自觉认可积极参与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教学活动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6]事实也的确如此,在任何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是外因而学生是内因,而内因才是影响教育教学结果的最终决定因素。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这个最终决定因素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当前高校部分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认知和接受程度不高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加以改进:首先,对于显性因素,可以组织“思政”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进行线下或者线上讨论,科学合理规划不同课程的学习时间,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现状分别制定课前学习计划,避免“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课前学习的冲突。其次,对于隐性因素,教师则需要更加努力去转变学生的不良学习观念。部分学生不重视“思政”课,其实质是受实用主义学习观念影响,这种不良学习观念极有可能导致学生为了实现自身目的而不择手段,从而偏离教育的初衷和目的。“思政”课教师必须对学生彻底阐明这种不良学习观念对于他们成长的危害,同时真正讲清楚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他们未来良性发展的重要作用。“思政”课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和塑造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让他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学习“思政”课程的重要性,进而积极自觉地接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此外,“思政”课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参与程度纳入到期末成绩考评当中,对那些积极参与并认真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正面肯定和表扬,对那些没有达到相应要求的学生加以引导和鼓励,深入了解其背后原因,并给予合理的解决措施。
(三)高校管理层应积极推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有效实施
高校是师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平台,负责整个高校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思政”课教学中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高校全方位的支持和鼓励。针对当前部分高校对“思政”课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不够的现状,笔者经过实地调研和多方研讨,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首先,高校的教学管理层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非“思政”课教学专属,只要方法和措施得当,是可以普遍在高校的绝大部分课程教学中应用,为此应鼓励教师进行有利于增进教学效果的创新和改革,支持“思政”课教师及其他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次,高校应该加大对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的资金技术投入,不断完善更新相关的软硬件等教学设备,为全校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线上学习、交流以及获取知识资源的平台和渠道。事实上,方便快捷的计算机和互联网不仅仅能满足“思政”课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需要,也是现今高校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证。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多设置有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教研项目,组织有经验的“思政”课教师进行专项研究。也可以展开校级间合作,邀请国内外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或学者进行线上或者线下的合作交流和指导。高校应该加大对“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视力度,全方位多举措推动其顺利有效实施。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教育科技飞速发展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在“思政”课教学应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提出有效措施加以完善改进,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大踏步前进,真正实现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献:
[1]艾四林.慕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教育(德育):2014(10) : 6- 9.
[2]孫华.MOOCS背景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4(2):47-51.
[3]慕军全.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的机制梗阻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7(07):58-51.
[4]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5]张有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若干关系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1(1):77-82.
[6]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0.
(责任编辑:王义祥)
The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 Teaching Model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ao Xiujie Yang Tianyu
( College of Marxism,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Abstract: As a new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actu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e practical value of its appli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mainly to realize the sharing of teaching resourc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prove the a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to study independently and explore the truth, and meet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The problems that arise in the teaching applic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eaching mode are mainly due to the lack of abiliti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teachers to use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the lack of the students' awareness and acceptance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nd the lack of the university managements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focus on improving their abilities to apply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students should consciously recognize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university management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so as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process,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realize the value to cultivate morality and cultivate people b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Key words: Flipped class teaching mod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effectiv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