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攀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应通过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思政教育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个人全面发展现奠定坚实基础。历史课程不仅蕴含着古今中外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精华,还拥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高校历史教育需要明确自身的价值取向,通过与思政元素的有机结合,推动传统历史教育模式的深化改革,从而为增强学生历史素养和思维认识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课程思政;历史教育;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38;G64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6-0-03
高校要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就要构建协同育人模式,充分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育人成果。对于历史教育而言,推动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历史知识当中,通过隐性教育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但就目前而言,高校历史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课时短缺、重视不足等问题,难以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依托,且在课程思政模式下,历史教育必需要调整其价值取向,才能契合课程思政所提出的要求,为隐性思政教育提供保障。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目标:培养爱国思想
虽然爱国主义思想的内涵与外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但无论何时都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纽带,也是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富强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不仅是高校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关键所在。纵观我国自洋务运动以来的近代历史,从一开始以维护清王朝统治的自强运动,到戊戌变法时期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再到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爱国主义思想的内涵从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逐渐过渡到维护无产阶级共同利益和实现全国人民解放,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了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思想。历史教育并非仅仅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和讲解,而是要围绕着一个明确的主线,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线索和逻辑线索进行串联,引导学生以真实史料为切入点,分析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和斗争重点,从而了解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矛盾,意识到各个历史阶段需要应对的困难和挑战,从而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发展的眼光思考问题,避免陷入思维误区和历史虚无的局限,在爱国主义情怀的支持下肩负起自身的历史责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1]。
(二)追求:坚定四个自信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之中,既有饮马瀚海、封狼居胥的豪迈,也有山河破碎、国弊民穷的悲凉。尤其是自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殖民和压迫,有识之士不得不在三条不同的道路下挣扎探索:一是经历了清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党时期的专政体制;二是辛亥革命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核心的人民民主专政体制。其中,无论是专政体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都没有从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导致后期往往出现了严重的党争内乱、擅权腐败等乱象,而中国共产党执政虽饱经风霜曲折,却因始终坚持正确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率领人民群众建立了新中国政权。为此,高校历史教育需要帮助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使其在学习近现代历史的过程中,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优越性,了解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通过了解历史和政治演进的内在逻辑,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
(三)职责:培养理想信念
社会主义高校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这就要求高校历史教育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理想信念,为其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不竭的精神支持。学习党史和国史不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也是推动党和国家不断前进的重要基础。高校历史教育需要帮助学生厘清生活、职业、道德和社会政治四个理想信念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史料和历史发展逻辑的基础上,掌握社会主义理想的基本原理和依据,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对学生思想的荼毒,让学生真正将个人发展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结合,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而奋斗终身。
二、高校历史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元素
(一)家国情怀
从古至今,家国情怀一直是仁人志士所共有的特质。无论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还是文天祥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抑或是谭嗣同的“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都彰显了强烈的家国情怀。从诗词歌赋和历史典故中发掘家国情怀元素,并在此基础上渗透思政教育,能通过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漫长历程中,中华民族始终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不仅创造了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还对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历史教育中,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加深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见解,从而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开展红色革命文化教育,能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在近现代遭受的压迫和苦难,并推己及人地看待当今世界饱受压迫的第三世界国家,加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能让学生在学习党员先进事迹的同时,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从而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通过平衡各国核心利益,谋求各国共同发展的一种政治抱负。通过世界史教育,学生能够认识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为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在世界史教育中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化间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从而以更开放的姿态接纳和体验不同文化。同时要认识到制度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懂得世界上不存在普适性的、十全十美的政治制度,每个国家和地区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形成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以全球抗疫政策为例,分析各国抗疫政策的底层逻辑和在本国范围内的合理性,同时要结合数据和时事新闻,细致分析我国抗疫的制度优势和政策缺陷,让学生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从而为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懈奋斗[2]。
(四)三观教育
历史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学会看待世界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古今中外的漫长历史中,曾出现过无数志向高远、道德高尚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英雄事迹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将这些事迹作为教育资料,融入高校历史教育中,能让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问题有更深刻的见解,从而为自身的人生态度和人格塑造起借鉴作用。尤其是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熟阶段的大学生而言,用历史人物的经历影响自身的人生选择,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稀有的人生经验和启示,还能让学生更加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客观看待世界的能力。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历史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开设大学历史公共課
2018年,朱季康教授在《关于高校“大学历史”公共课开设的一些思考》中也指出,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历史素养缺位的现象,需要通过开设大学历史公共课的方式进行弥补,可见历史公共课的教育价值与现实依据[3]。高校应以此为切入点,推进历史公共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协同。首先,大学历史公共课需要根据各专业特点,做到与中学阶段历史课程的紧密对接。但受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中学历史课程的高层次目标实现大多不尽如人意,这就要求大学历史公共课在高层次目标上与中学课程紧密衔接。大学历史教育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利用史料记载和历史线索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使其能运用自身知识储备分析各大历史事件和时事新闻,并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和方法论。其次,大学历史课程需要与《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进行有机互补。《纲要》中系统性地串联起了中国近代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无论是九一八事变、“五四运动”、红船会议还是抗日战争,都展现了中华儿女在推翻“三座大山”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将大学历史课程与《纲要》有机互补,帮助学生加深对党史、国史的认知,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4]。
(二)用地方史料补充历史教育素材
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璀璨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上百年历史,不仅有翔实的地方志和各类历史记录,还有大量照片、报道、影像资料甚至是亲历者作为佐证。利用地方史料作为素材,为大学历史教育提供资料补充,能通过拉近学生与历史的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首先,教师需要结合课程内容,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运用地方博物馆、图书馆、宗祠陵园、故居遗址等开展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脚下大地曾经发生的种种事件,并利用这种近距离接触历史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其次,地方文化是人民群众长期生产生活积淀下的产物,无论是特色服饰、民居饮食,还是民风民俗、戏曲礼仪,都是宣传地方历史的文化名片。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地方文化的历史教育价值,通过对资源的深入挖掘,帮助学生明确当地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脉络,从而用隐性的方式将思政元素嵌套入历史教育中,起到丰富历史教育素材、激活思政教育过程的作用。
(三)增加历史公共课课时
大学生历史素养的缺位,主要原因是历史课所占用的课时明显不足,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大纲所给出的内容,难以通过高质量的补充教学来提升教学质量,也就无法为课程思政提供充分的空间。为此,在历史公共课的建设逻辑下,为发挥历史教育的思政价值,必须增加历史公共课的课时占比,通过加设世界史和文化史等内容,改善大学生缺乏历史知识和历史素养的普遍性问题。具体而言,大学历史公共课至少应保障70个课时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认知能力,从而为渗透思政教育内容提供保障。而针对高校课时紧张的问题,应通过发展线上教学模式,以自由选择上课时间的方式学习通识类选修课程,从而将节省下来的课时供历史教育所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明确发展历史教育不能以挤压其他课程的生存空间为代价,而是要借助于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用线上自主学习替代线下集中学习,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四)拓展历史课程的思政教育空间
推动历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紧密结合,必须对现有教学手段进行深入改革。一方面,历史教育需要推动教学主体从教师向学生的转变,通过丰富教育形式来应对历史教育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具体而言,教师在开课之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历史学科基础,并收集整理学生最感兴趣的历史话题,通过问题意识导向的方式答疑解惑,避免循规蹈矩、照本宣科的教育模式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还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教学模式,通过预先设置研讨话题,组织学生针对话题搜集整理资料,并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形成观点,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能力,进而锻炼其思政素养。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媒介作用,并通过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学习材料和教学任务,在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与学生沟通交流等方式,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通过构造具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扩大历史教育的影响力,并拓展课程思政的教育空间。
(五)加强唯物史观教育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相对于历史唯心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和科学方法论。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决定性作用,能够对历史研究与教育提供指导作用,是大学历史教育的关键所在。历史教材中包含大量有关唯物史观的内容,例如,每个国家都经历了若干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阶段,重点讲解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和整体规律,能帮助学生认识到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和一般性原因。其中,根本原因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一般性原因则主要表现在阶级斗争、人民起义、变法维新等多个方面。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在于,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社会制度总会替代落后的社会制度,而剥削社会则会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之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历史教育中融入唯物史观教育,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的整体发展规律,并论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底层逻辑,对帮助学生坚定信仰具有重要意义[5]。
四、结语
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历史教育需要以培养爱国思想为核心目标,以坚定“四个自信”为价值追求,以培养理想信念为教育职责,以提高思维认知为整体取向,通过家国情怀、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三观教育为抓手,推动思政元素与历史教育的有机协同。为此,高校应以开设历史公共课的形式改革传统的课程结构,用地方史实资料补充历史教育素材,增加历史公共课课时为思政教育提供支持,通过教育主体和媒介的转变拓展历史课程的思政教育空间,积极开展唯物史观教育,并运用实践课程提升教育效果,从而构建课程思政的历史教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杜林,张丽军,包启明.高校课程思政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在机理与行动逻辑[J].民族教育研究,2022,33(5):12-19.
[2]王学俭,赵文瑞.课程思政、精准思政、微思政的概念、构成和运行机理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1):125-135+2.
[3]朱季康.关于高校“大学历史”公共课开设的一些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6(1):98-104.
[4]何良伟,靳玉军.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98-104.
[5]朱季康.关于高校“大学历史”公共课开设的一些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6(1):58-61.
(责任编辑:张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