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形势下,智能经济发展面临“大數据杀熟”“强制消费”“信息茧房”等滥用数据或算法的现象,不仅侵犯个人信息和数据权益,而且会对个体认知和决策产生不当影响,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此前出台的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此已经提出一些法律层面的约束,接下来还要继续规范数据流动和算法应用,创新人工智能实时监管模式和监管体系,生产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构建安全的智能经济生态圈。
在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语境中,“创客”不仅指代使用尖端技术和前沿科技解决问题的社会精英,还指代在新农村建设中踏实落地、依托地方优势而勇于开拓数字化战场的“草根创客”。数字中国与乡村振兴的大政策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投入其中,他们可能是返乡青年、新农人,也可能是“宝妈”、留守老人。在数字化的语境中,他们一头连接着技术,一头连接着农村,通过互联网和政策的赋能,形成网络效应,实现自我与时代的同呼吸、共发展。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一方面,要着力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创新、加速技术更新迭代,不断完善材料、部件、集成等上下游产业链,促进新型储能成本下降。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促进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各环节融合发展,为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聚焦各类应用场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才能稳妥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化。
近年来,“天眼”探空、“北斗”组网、“嫦娥”揽月、“羲和”逐日……一个个创新成果推动我国科技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让更多人对科技成就和创新故事萌发了好奇,科普旅游应运而生。眺望遥远的星系,探索岩石的奥秘,倾听风云的故事,在旅途中邂逅知识,赋予了旅游更深的意义与更大的价值。参观科研基地,了解科学研究,既能拉近普通人与科技创新的距离,也有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种下一颗颗科学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