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珊珊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教育行业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的语文知识理解,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详细分析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就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改善建议,旨在提出参考性教学建议,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9-0165-03
朗读教学是一种高效的语文教学方法,也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以饱满的情感朗读课文,可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课文内容与中心思想,并就此获得高质量课堂教学成效,同时有效发展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朗读教学加以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积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以更为创新、更为高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朗读,促使学生获得更为理想的语文学习成效和核心素养发展。
1.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就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原因在于教师在课堂上所实行的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而朗读教学的开展则能有效打破这一现状,因为在朗读教学中,学生的课堂主体位置能够充分凸显,能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有效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并就此促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教学课堂中。
(2)有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朗读教学是让学生在自身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与情感进行呈现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对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首先,通过大声地朗读可促使学生受到更加强烈的感官刺激,包括视觉刺激与听觉刺激等,从而能对课文内容形成更为深刻的记忆。其次,通过富有情感地朗读课文可促使学生产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更为直观、深刻地感知课文思想情感。如此,在有效记忆与感知的基础上,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将大幅提升。
(3)有利于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标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行业的重点教学内容。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知识的过程中,还需积极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情感与鉴赏、审美与创造等核心素养。在朗读教学中,课堂主体实现了由教师向学生的翻转,并且在其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要针对朗读的情感与技巧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通过让学生进行大声的、富有情感的朗读,可促使学生有效抓住字词句特点,构建良好的语言能力,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进而有效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2.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重视程度不高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视不够。原因在于朗读教学对学生考试分数的提升并没有直观的体现,更愿意在教学过程中以填鸭式、灌输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和相关解题技巧,以促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高的分数。而教师对朗读教学不够重视的直观体现就在于朗读教学的时长非常少,即仅仅在课堂开始阶段让学生朗读一遍课文以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如此,在教师对朗读教学不够重视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效果便不甚理想,也难以真正发挥对学生学习成效的促进作用。
(2)朗读教学氛围不佳
想要获得高质量的朗读教学成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朗读学习氛围。但就当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状况而言,教师并没有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朗读学习氛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是缺乏朗读的互动氛围,即教师没有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朗读互动,同时也没有有效组织学生彼此之间进行朗读交流。其次就是缺乏朗读的情感氛围,即教师没有针对朗读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真情实感的朗读氛围,如背景情境氛围。如此,在朗读学习氛围不佳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便难以收获理想的教学成效。
(3)朗读教学形式单一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模块,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高效的一种教学手段。但就其教学现状而言,教学形式单一是一个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即在开展朗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往往只是让学生自主朗读一遍课文,而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包括指导学生朗读情感与朗读技巧,也没有引导学生以多样性的方法进行朗读,包括引导学生以齐读、领读、范读、默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如此,朗读教学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学生无法在其中获得课文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4)朗读教学评价不当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在有效的教学评价下学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能在教学评价反馈中及时针对性调整教学引导手段,从而在两个方面的共同优化下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成效。但就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来看,教学评价依然存有不少问题。首先就是教师对朗读教学评价不够重视,很多时候只是象征性地给出几句评价语;其次就是朗读教学评价缺乏针对性,没有以个体差异进行评价与指导。如此,不当的教学评价便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难以提升朗读学习成效。
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朗读教学实施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更为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同时也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关鍵能力与品质。而由于朗读教学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与核心素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其加以高度重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体现。首先就是延长朗读课时的时长,即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学习,以10分钟的时长为适宜。其次就是促使学生认知到朗读的重要性,即通过详细的朗读分析告知学生通过朗读可以形成更加深刻的课文记忆,也可以形成更加深刻的课文理解,还可以促进自身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更加重视朗读学习,并积极参与朗读。最后就是制定科学的朗读目标,即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学习的时候要为学生制定科学化、针对性的朗读目标,如让学生富有情感的、流畅性地朗读完全文。如此,只有不断提升对朗读教学的重视度,才能充分发挥朗读教学对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并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乐趣,从而以更好的状态进行学习与成长。
(2)创建朗读情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只有学生对朗读学习充满兴趣之后,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朗读学习中,并更为深入进行钻研,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朗读学习成效。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的时候,为保障教学质量,需要从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入手。而由于小学生普遍对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事物感兴趣,因而教师便可以充分契合小学生的这一学习、成长特点,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创建出一个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朗读情境,借此有效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并有效提升朗读教学成效。以《秋天的雨》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点是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构建起语言感悟、积累与运用能力;第二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景物描写方法,并培养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情感和习惯。针对这两点教学目标,教师通过朗读教学的實施可以有效达成。但为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朗读学习成效,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以下朗读情境充分激发学生朗读兴趣。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秋日的私语》背景音乐。在这一背景音乐下,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如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认知中的秋雨是怎样的?”有的同学回答“秋雨是绵柔的”,还有的同学回答“秋雨是凉爽的”等。之后,教师要对学生说“有位作家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并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让其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读本篇课文。再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在《秋日的私语》这一背景音乐下对课文进行朗读,思考课文是如何对秋天的雨进行描写的,以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身的朗读感悟,并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如此,通过为学生构建生动的朗读情境,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并促使学生在富有情感的朗读中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与思想情感,从而获得显著的教学成效。
(3)丰富朗读形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朗读教学形式都非常单一,即让学生自主朗读一遍课文。这样一种朗读教学形式不仅无法充分发挥朗读教学对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也难以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为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契合教学需求与学生学习特点丰富朗读教学形式,借此全面提升朗读教学质量,促使学生获得更加高效、高质的课堂学习成果,以及获得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首先,以朗读比赛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学习。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为例,这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信中呼出了自己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心声。尽管信中的语言平实质朴,但感情十分充沛,有着对和平的强烈渴望。在教学课堂上,为促使学生对文中情感与思想有更为深刻的感受、体会与感悟,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以了解课文内容和把握课文情感。其次,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感情地进行课文朗读,并由全体学生进行投票,看看哪位同学朗读得最好。由于小学生普遍具有好胜心理,因此通过朗读比赛的形式组织课文朗读,可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并就此深化课文内容与情感理解,同时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其次,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学习。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佳句,领悟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目的;第二点是朗读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为更好地完成这两点教学目标,教师便可以在教学课堂上组织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课文朗读与理解。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朗读一遍课文,并将课文的人物与人物对话提炼出来。然后教师要将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角色分配给学生,并让学生联系前后文仔细揣摩对应角色所说的话语,包括说话的表情、动作与情感等。接下来,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课文情境演绎,并在演绎的过程中富有真情实感地朗读课文内容。在这样一个朗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分别扮演了不同的文中角色,可以设身处地地对角色语言、性格与情感进行感受,从而可以在富有真情实感的朗读与演绎中更好地理解课文中心思想,以及充分锻炼自身的综合素养。
(4)做好朗读评价,提升朗读教学成效
为促使学生获得更为良好的朗读学习成效,小学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朗读评价。通过多元化、针对性的朗读评价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朗读技巧,以及在朗读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首先,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朗读技巧进行评价,包括评价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发音与情感表达等,以此促使学生正确的、流畅的、富有情感的完成课文朗读。其次,教师要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对其加以充分的鼓励。即不少学生对朗读缺乏信心,而不敢大声朗读,此时教师要通过语言上的鼓励或动作上的鼓励促使学生敢于大声朗读,并在大声朗读中发现和改正相关问题,从而不断提学生的其朗读能力,以及不断提升学习质量。最后,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也要积极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朗读评。即教师要鼓励学生当众朗读,并由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以此促使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如此,通过多元化的朗读评价,可有效助力学生朗读水平提升,并收获更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成效。
总而言之,朗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和创新高效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要对其加以高度重视。通过延长朗读教学时长与制定科学的朗读教学目标保障朗读教学的有效进行,通过创建生动有趣、富有真情实感的朗读情境有效激发学生朗读兴趣,通过实行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以及通过做好朗读教学评价显著提升朗读教学成效与语文教学成效。如此充分发挥朗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大幅提升教学质量和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娟娟.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24).
[2]刘长河.浅议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