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
内容摘要:我国的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既合作又抵抗,呈现出复杂的生态。新媒介时代,作家余华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活着》在青年亚文化群体的二次创作中获得了传播的新动能,也在青年亚文化的期待视野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不仅为经典传承打开了新思路,也为观照青年亚文化群体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余华 《活着》 青年亚文化 读者接受
余华自1980年代登上文坛至今,其小说风格虽然几经嬗变,但始终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特别是新媒介时代的青年亚文化群体。然而,学术界至今缺少其作品在青年亚文化群体中的传播与接受研究。从各类学术期刊和硕博论文研究发现,对作家余华与其作品《活着》[1]的研究数量庞大,但这些学术研究大部分是从余华的创作理论、人物形象、叙事方法、思想主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尚未见到从余华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青年亚文化群体是社会文化中兼具创造力与批判力的新兴文化群体,其繁盛与全球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息息相关,呈现出健康的亚文化群体与不良的亚文化群体并存的局面。因此,研究青年亚文化群体视域下的文学接受至关重要。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学界更深入地剖析余华的创作理念及其作品传达的深刻主题,了解余华作品的潜在价值,从而丰富对余华作品的研究。
一.青年亚文化视野中的文学经典
1.我国的青年亚文化
西方学科化的青年亚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近年来,我国学者汲取各家之长,不仅有以数据为依托的定量研究,还有着眼于内涵探索的质性研究,丰富了当下的亚文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青年亚文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的愤青文化、20世纪90年代的顽主文化、21世纪00年代的嘲谑文化和21世纪10年代的参与文化。由此可见,前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内部的统一性因素远远大于异质性因素,呈现出“多元并存、一元主导”[2]的总体态势。随着互联网与新兴自媒体的发展,当下的青年亚文化呈现出纷繁之态,难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整个群体的精神气质。
然而,即使今天的青年亚文化在表达方式和气质类型上与过去存在差异,却依然共享着相似的“精神密码”:我国的青年亚文化并不像西方社会中的青年亚文化那样,包含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激烈抵抗,而是与主流意识形态既有抵抗也有妥协,兼有破坏性与建构性、娱乐性与批判性。我国的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彼此勾连的关系中交错发挥着解构与建构的功能,折射出社会发展进程中纵横交错的问题和困境。
2.青年亚文化与文学经典
在传统文学史的评价体系中,先锋派作家余华敏锐地洞察农村底层大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向读者展示了最原始、最真实的农村底层世界。《活着》中的生命书写、人性书写与底层书写真实可感。余华笔下的底层人物有着共同的生命处境,“苦难和死亡是他们的生存标签,孤独和虚无是他们共同的情感特质,淡然和坚韧的生活态度是他们共同的生存智慧”[3]。余华以知识分子特有的对时代变化敏感的洞察力刻画了底层人民在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命运的沉浮,充分显示出作者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活着》占据着难以撼动的地位。
青年亚文化视域下,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与文学史的视角截然不同。首先,对于亚文化青年群体而言,文学作品的审美与娱乐功能远远大于教化功能,戏谑化的表达手法是青年群体进行自我标识的风格化手法[4]。因此,幽默戏谑的语言更受欢迎,而陈词滥调的说教常遭诟病。其次,该群体更倾向于选择能够强化个人认同的文学作品,青年对于文化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更习惯于在网络世界里寻求情感宣泄和身份认同,缓解焦虑与迷茫。最后,受到10年代“参与文化”的影响,文学作品能否引发共情并使读者有“代入感”,成为了青年亚文化群体衡量文学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准。
作品《活着》语言简洁流畅,情节跌宕起伏,以旁观者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福贵平凡又不凡的一生。整个故事由七次死亡构成,生命的可贵与不确定性从死亡的空隙中一次次探出头来,使“活着”的意义得以体现。即使小说没有煽情媚俗的话语,也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说教,但是感情之真挚足以使众多读者落泪。因此,《活着》在青年亚文化的评价体系中,同样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它不仅依靠真情实感打动了读者,还为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此外,《活着》作为一部赞美生命的作品,有助于弥补当代青年缺失的人文教育,在不断接受陶冶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人文修養和审美能力。
二.青年亚文化视域中《活着》的传播方式
新媒介时代,青年亚文化群体活跃于各大社交APP,并建立个性鲜明的组群,针对经典作品发表特立独行的观点。经典作品的网络传播可分为两大类:二次创作与评论。其中,二次创作延续了现实生活中青年群体保持本真、寻求突破的精神气质,评论则更加直观地展现了青年亚文化群体对文学作品接受与评价的标准。
1.二次创作
在国内最大的ACG互动平台“哔哩哔哩弹幕网”中,关于《活着》的书评与二创作品多达百余条,弹幕与评论的数量更庞大。弹幕作为一种跨时空的双向互动传播模式,呈现出B站独特的生态,能够更好地展示青年亚文化群体的精神风貌。因此,笔者主要从两种不同类型的二创作品的弹幕内容入手,探究青年亚文化群体如何利用新媒介传达对《活着》的独特理解。
B站博主“陈次犬_”的作品《活着:把余华的书写成歌》[5]发布于2022年5月12日,截止2023年1月12日,总播放量达202.9万次,是该平台播放量最高的余华作品二创视频。他将电影版《活着》剪辑至两分四十二秒,作为自己原创歌曲的背景。该视频共收获22.3万点赞和1103条弹幕。在这些弹幕中,418条弹幕表示了对该二创作品的支持和喜爱;38条弹幕认为该二创作品有待改进;304条弹幕讨论了原著与影视作品的区别和共同点;9条弹幕认为小说《活着》是一部好作品;30条弹幕认为小说《活着》“太扎心”。此外,还有304条弹幕意义不明,多为破碎的词句。从以上数据中可知,B站用户观看该视频时,主要针对该视频的质量和影视作品与原著的区别展开了讨论,反映了当代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显著特征:首先,青年亚文化群体渴望得到关注与肯定,同时乐于通过肯定他人的方式,认领并实现自身价值。其次,对小说原著与影视作品的思考传递出青年群体追求个性突破与理性反思的群体特质,同时也有效拉近了个体之间的距离,有利于青年亚文化的进一步分享与传播。
另一位B站博主“CanhDuong花蕉蕉”创作的《【活着】看之前VS看之后》[6]是该平台播放量最高的反映《活着》阅读体验的视频。她创新性地将迷因(Memes)和《活着》中的金句剪辑成十二秒的短视频,使用文字、图片、影像等符号形式,对读完作品后的悲痛情绪进行戏谑和自嘲,以表达阅读《活着》前后强大的心理落差。Memes是近年来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形似表情包的新型符号表达,目前在大众非学术范围内亦可翻译为“梗”,常被用于对现实采取嘲笑、抨击、揭露和讽刺,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该视频截止2023年1月12日共收获63.6万播放量,3.2万点赞和120条弹幕,其中106条弹幕表示与创作者感同身受。部分网友表示,自己被《活着》这部作品的标题吸引,本以为能够治愈心灵,没想到成了“致郁”。这反映出部分青年以主动的姿态寻找情感支持和心理资源,却难以从经典作品中得到慰藉。
2.评论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活着》在国内知名书影评价榜单“豆瓣”上的评分为9.4分,是中国当代文学中评分最高、受众最广的一部作品。然而,即使小说《活着》的综合评价较高,其中77.1%的读者给出了五星好评;20.6%的读者给出了四星评价,但仍有2.3%的读者给予差评。结合豆瓣差评和部分APP上发表的书评,差评的原因有二:一是认为《活着》一书有“堆砌苦难”的嫌疑,属于对作品写作手法的质疑;二是认为《活着》一书“太丧了”,阅读体验差,影响心情。甚至有部分读者建议,作家余华应该在书的封面上标注“BE,有刀,玻璃心慎入”,这样“书的评价一定会比现在好”。“HE”和“BE”是网文圈流行的通用语,“HE”即“Happy Ending”,“BE”即“Bad Ending”,用来指代作品结局的悲喜走向。类似的通用语还有“刀”(故事中的悲伤桥段)、“糖”(故事中的温情桥段)、“小甜饼”(使读者拥有良好阅读体验的故事)、“磕到了”(指文中某两个角色的行为默契且容易产生恋爱关系)等等。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读者因余华的作品结局过于悲痛而给出差评的情况屡见不鲜,例如豆瓣网友“阿屏”于2021年8月于《活着》豆瓣短评区写下这样的评价:“早就听说余华是个刀子精,所以迟迟没有读这本书……太惨了,完全无法接受”。不仅是《活着》,余华的其他作品的评论区下也经常集结类似的评论。某小红书网友就《兄弟》中宋凡平之死的情节写下这样的评论:“避雷余华的书,气死我了,余华你好狠的心!人家宋凡平已经死了,你还安排个敲碎膝盖骨的情节……劝大家三思后再看,后部分简直气死人……你将会体会到付出了很多,但还是被人背叛的感觉。” 这反映出许多青年读者解读文本的角度较为单一,过分追求愉悦的阅读体验而忽视了作者情节设置的合理性,堅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对“爽文式”的大团圆结局情有独钟。但是现实生活并没有浪漫主义的掩饰,无法通过改写结局进行精神自救,创伤也永远伴随人生左右。《活着》中的人物没有任何光环,亲人的接连死亡使福贵的人生愈发悲怆。这部作品看似如鲁迅所说“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实则为“活着”建构了新的意义。
三.从《活着》看当下青年群体的情感心理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许多青年亚文化读者主动阅读文学经典、观看相关的二次创作作品,却仍然难以从中汲取正向的精神力量。笔者认为,这不仅反映了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抵抗,同时体现了“丧文化”与网络文学意识形态对严肃文学的冲击。此外,部分青年亚文化读者以阅读网文的“期待视野”来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将文本赋予指定的思维方向,背后反映了读者审美水平的降低和刻板化的标签思维。
德国文艺理论家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认为:“作品的理解过程可以被看作读者的期待视野对象化的过程……当某部著作与读者现有期待不一致甚至矛盾时,只有打破这种观念,一种新的阅读经验才能提高到认识水平,形成一种新的期待观念,才能成为被理解的对象。”[7]也就是说,期待视野主要是指读者在阅读之前对作品呈现方式的一种“前理解”式的定向期待,它具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界限,由此圈定了理解的可能的限度。在当下,“网文思维”控制读者阅读审美的现象屡见不鲜,读者在极致娱乐化的追求下,不仅丧失了严肃的审美能力,也丧失了认真消化一部作品的反思能力。通俗文学的流行与严肃文学的萎缩,反映了娱乐动机与审美动机在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文化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是一般读者的个人期待视野,还是社会性的集体期待视野,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接受范围的扩大、文艺素养的提高,不断丰富发展的。青年亚文化群体也是需要引导、规劝与训练的。如果一味地迎合他们阅读习惯中只重快感的那一方面,那么就会导致这一群体的读者养成阅读上的惰性,使之成为不再思考的受众,而这无疑是文学传播的一种失败。因此,严肃文学应借助媒体的力量传播,让其以更加便捷、更加广泛的方式出现在读者的面前,改造青年读者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指导他们的现实生活,而不是让文学放弃它的诗性守护,变成一种简单文化快餐。
《活着》是对许多中国当代小说的成功缩写,并为它们的结局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如果苦难和创伤是取之不尽的故事源泉,那么真善美则是读者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余华的作品风格由前期的冷峻变为后期的注重人文关怀,《活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种成长式的写作风格符合青年人的心理发展轨迹,因此青年读者对余华的作品存在诸多共鸣。即使部分深受青年亚文化负面影响的读者群体对其提出了质疑,《活着》无疑也是一个观照当下青年亚文化的有效的参照物。
青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先锋力量。健康的青年亚文化群体创造性强,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由于价值观教育引导的不足,部分“亚文化青年”缺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驱力,甚至对社会产生了“疏离感”,无法从主流文化中获得认同,解决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协同发展迫在眉睫。优秀的文学作品应引导青年亚文化群体分辨和摒弃亚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尤其是“丧文化”等毒害心智的部分。社会应以积极开放的眼光看待亚文化群体,鼓励多种文化形式并存,挖掘青年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促进青年亚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2]闫翠娟.我国青年亚文化的历史演进[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3):83-91.
[3]邵明可.论余华小说的底层叙述[D].中国矿业大学,2015:15.
[4](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陆道夫,胡疆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陈次犬_.《活着》:把余华的书写成歌[EB/O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V1Wv4y1N7st/?spm_id_from=333.1007.top _right_bar_window_view_later.content.click&vd_source=7c883e9646bf1792c4a72e304e70f90f.2022.05.12.
[6]CanhDuong花蕉蕉.【活着】看之前VS看之后[EB/OL]. https://www.bilibili.com/ video/BV1FB4y187gG/?spm_id_from=333.1007.top_right_bar_window_view_later.content.click&vd_source=7c883e9646bf17 92c4a72e304e70f90f
[7](德)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 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1.
本文属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青年亚文化视域下余华小说的传播研究》(X2022105191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得到了指导老师王海燕博士的悉心指点,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