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触觉形容词的通感隐喻对比研究

2023-06-04 01:02吕雨楠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英汉对比

吕雨楠

内容摘要:在人类的五大感觉中,触觉是人类了解和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感觉之一。本文以通感隐喻为出发点,结合语料库和词典,对汉英触觉形容词“软”和“soft”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汉语和英语的触觉形容词范畴不管是在语义方面,还是在通感隐喻方面有着非常多的共性。软和“soft”均存在通感隐喻,都可以从触觉域向味觉域、听觉域,视觉域以及更换高级的心理域进行投射。但在现代汉语中,出现了和通感隐喻模型不一致的现象:从触觉域向视觉域投射的现象。但总的来说,共性大于个性,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人类的认知在发展的历程中思维模式是大致相同的。

关键词:英汉对比 触觉形容词 通感隐喻

传统修辞学认为, 通感 (synaesthesia) 是一种语言修辞技巧。而认知语言学认为, 通感是各种感知之间的连通, 它与生理和认知相关。通感隐喻是隐喻的一种, 通过映射, 即从始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来完成。和普通隐喻不同的是, 通感隐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一般为感官域。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源于各种感觉。在人类的五大感觉中,触觉是人类了解和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感觉之一,通过触觉人类能够了解物体的软硬、温度等属性。触觉作为感觉中最低级的一层, 在通感现象发生时, 更容易向味觉、嗅觉、听觉、视觉感觉域, 或者更复杂的空间域、心理域等移动。

触觉类词汇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从数量上看,现代汉语中表触觉的形容词占据优势地位,名词、动词则不然。因此,本文选用触觉形容词为研究对象,以“软”“soft” 触觉形容词为切入点, 通过对比它们的通感隐喻,探究其通感隐喻的差异和共性,进一步探索语义与人类一般认知能力和方式的关系。

一.文献综述

1.通感及其认知机制

通感 (synaesthesia) 又称通感隐喻 (synaesthetic metaphor) , 指在语言中某一感觉域 (sensory domain) 中的感受可通过另一感觉域的概念来描述(Ullmann 1957:266;Williams 1976)。如:

例1:冷&cold

服务小姐冷冷地告诉她,她的那个剧组天刚亮就退了房走了。

She said in a cold, hard voice.

例1中,冷和cold作形容词常表示温度低,属于温度域的词,例句中,“冷”和cold用来表示说话人的说话时态度冷淡,声音机械,毫无起伏。句中出现了从温度域(源域)向听觉域(目标域)的投射,而产生了通感隐喻的现象。

西方语言学界对通感隐喻的关注较早, 而且集中于考察通感映射的方向性。如Ullmann (1957) 发现, 在诗歌语言里通感隐喻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序列, 即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针对日常语言, Williams (1976) 考察了英语感觉类形容词在感觉域内的词义演变情况, 归纳出了与Ullmann (1957) 的等级序列类似但更细致的通感映射模型。如果一个触觉词(touch)发生语义移变,它可能变为味觉词(taste)、顏色词(color)或声音词(sound),但不能直接变为视觉维度词(dimension) (如:宽、窄,薄、厚)和嗅觉词(smell)。

近来年随着对通感隐喻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学者通感隐喻的认知机制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汪少华,徐健(2002)认为通感隐喻中的概念是从可及性较强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较弱的概念,可及性 (accessible) 较强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较弱的概念比从可及性较弱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较强的概念更为自然。彭懿,白解(2008)提出新主张,认为通感隐喻是天赋和体验,感官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以及地域、文化和认知反作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赵青青,黄居仁(2018)总结了现代汉语的通感映射规律,现代汉语的通感隐喻受到感觉体验性程度和感觉显著性程度这两个认知因素的制约。Marina Rakova(2003) 和Jay Seitz(2006)对认知语言学的通感阐释提出了质疑和反驳, 例如hot的使用并没有体现通感隐喻,因为它同时包含表示味觉、触觉等多个基本意义,通感现象的产生是神经联结的天赋性。杨波,张辉(2007)也对sweet一词做出相同的解释。

2.感官词

国内外语言学界对于感觉类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视觉(陈佳,2003, 缑瑞隆2003)、味觉(莫丽红.白解红,2015, Pham Manh Hung,2017,杨波,张辉,2007),对听觉和嗅觉(杨晓,2016, 缑瑞隆,2003)的研究较少。在对触觉的研究中(罗一丽,张辉,覃修桂. 2018, 刘业信, 2006, 宋芸,2013), 汉英触觉词语义对比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触觉形容词的温度域语义场,个别研究会涉及触压域语义场,均不涉及触觉范畴名词和动词。

触觉词汉外对比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触觉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最常见的是汉英对比(文 阳,2013, 刘业信, 2006 )的成果,通过汉英触觉词的认知语义的对比发现异同。但是大多数研究只基于词典,没有使用语料库,不够系统和全面。

二.语料

本文的词典选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八版)《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英汉大词典》和《有道词典》(网络)。

本文的汉语语料主要来源是北京大学汉语语言研究中心(简称 CCL),英语语料主要来源是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简称 COCA)。本文所有语料都标明出处,另外为了行文简洁明了,部分语料稍作删节。

三.分析

1.“软”的通感隐喻

人们在触摸到某一易形变的物体之后,体验到了一种独特的触感以后,形成了“软”这一概念。“物体内部的组织疏松,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变形状”位于所有义项之首。这是对于物体物理属性的客观描述,也是人最基本的触觉感受,被人们所广泛使用,最具有典型性,为基本义。在对语料库和词典的检索中,总共发现4种不同的通感隐喻现象。

(1)触觉域→味觉域

例2:或言此泉甘软,男女饮之则淫。——《太平广记》

例3:天寒地冻之际,世界软饮料“巨无霸”可口可乐公司已在策划今后对中国市场的战略战术了。——《市场报》1994

“水”用“软”来形容,并非指水的触感是柔软的。例2中,“软”用来形容泉水甘甜,好入口。例3中的软饮料是指酒精含量低于0.5%(质量比) 的天然的或人工配制的饮料。但是在CCL语料库中并没有找到“软饮料”的古代汉语用例。“软饮料”是根据“soft drink”仿译而来。“软”范畴的原型通常具备的是物体内部分子排列不紧密,硬度低的特点。引申到“软水”(soft water)中的矿物质含量低或者含量为零的特点。再进一步引申到“软饮料”中,指其酒精含量低或为零。“软”从一种触觉感受,变成一种味觉感受。

(2)触觉域→听觉域

例4:十娘抱持公子于怀间,软言抚慰道:……——《读者》合订本

例5:黄秋生:差不多了,没力气了。摇滚需要很多力气的,唱那些流行软软的爱情歌我又不想。——《鲁豫有约》

例6:她用软软的南方普通话开了头,接下来就会改作上海话。——《报刊精选》

“软”的原型外延具有柔软,给人以舒适感这一特点。例4和例6中的“话”都属于人的功能,讲话温和,令人听起来舒服,不会受到刺激。例5中,爱情歌通常是舒缓的,听起来非常柔和,给人舒适的感觉。隐喻产生的基础是相似性,即某特征为始源域和目标域共享。因此基于“舒适感”这一相似性,“软”的外延从触觉域投射到了听觉域。

(3)触觉域→视觉域

例7:那个月牙清亮而温柔,把一些软光儿轻轻送到柳枝上。——《老舍短片》

例8:软光——摄影术语 (漫散射性质的光)

例9:胖妞怎么穿?软粉红色连衣裙更有活力!

例10:那里是清一色的黄皮肤、黑头发,那甜甜袅袅的乡音,媚媚软软的山水,亲切撩人。——《人民日报》2000年

例11:水是软水,风起微澜,月来满地,日来不醒。——《风声》麦家

上述提到“软”具有给人舒适感的外延意义,例7、8、9同样基于“舒适感”这一相似性,“软”的外延从触觉域投射到了视觉域。如例2中的软光有光质柔和,阴影浅淡,投影虚松的特点,在视觉上营造出轻柔,虚幻的氛围。作为“软”的客体外延,其特点为受外力容易产生形变。例4中, “媚媚软软的山水”指山川起伏,湖水在风的作用下不再平静,而是泛起微澜(同例11),因此,基于“容易改变”这一相似性,“软”从触觉域投射到了视觉域。从这一点上看,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通感映射既并不完全符合Williams (1976) 归纳的映射模型(该模型认为触觉域无法投射到视觉域),因为例10中对山川的描写很明显是从视觉维度上的形状描写。但这一现象恰恰印证了赵青青(2018)提出的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的映射模型中出现的由触觉域向视觉域的映射。

(4)触觉域→心理域

例12:他为人老实,性子软,孤身一人,她说啥他听啥,她能当家,这是四——《迎春花》冯德英

例13:他慢慢地回转身,看着哭得瘫软的妻子,他的心软了,他有负于妻!——《作家文摘》

例14:伍老板在家耳根子软,看我妈的眼色。——《一个女人的史诗》严歌苓

例12、13、14同样基于“软”容易改变的相似性,从触觉域投射到了心理域。例12中“性子软”指性格懦弱,不坚定,没主见。而例13中的“心软”并非心的质地是软的,而是说人的情感柔软容易被外界事物感动而心生同情。同样,例14的“耳根子软”指的是人的性格懦弱,没有主见,意志不坚定,只会一味听从他人。“心”和“耳根子”都是人的器官,但在这里却指代的是人,出现了用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所以在例13,14的通感中,转喻和隐喻是同时存在的。

2.“soft”的通感隐喻

“soft”范疇原型义项为“changing shape easily when pressed; not stiff or firm”,“soft”词义的扩展是基于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而完成的。在对语料库和词典的检索中,总共发现种不同的通感隐喻现象。

(1)触觉域→味觉域

例15:It is a human fight to smell fresh air, have a clean home, eat healthy food, drink soft water.——An Islamic Perspective on Environment Literacy 2009

例16:A single sugar-containing soft drink per day tacked on 1 pound every four years. ——Science News 2011

当“soft”的外延为固体物时,通常会有硬度较低的特点。知道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这些矿物质具备“hard”特点,含矿物质的水被为“hard water”,而不含或较少含矿物质的水则自然而然被认为是“soft”的,再进一步引申到“soft drink”中,指其酒精含量低或为零。当凸显“硬度低”这一物理属性时,“软”从触觉域投射到了味觉域。

(2)触觉域→听觉域

例17:when the noise was all but deafening, she heard a soft birdcall behind her. ——Merchant Emperor 2014

例18:"I'm through now, " she said in a soft voice. ——Kiss Girl 1995

当隐喻凸显原型“柔软、柔和”这一属性时, “soft”基于听觉层面。例17和18中的birdcall(鸟叫声)和voice(人发出的声音)都具有柔和的特点,给人以舒适感,基于这个相似性,soft出现了从触觉域到听觉域的投射。

(3)触觉域→视觉域

例19:...and Leah and Mamma had both noticed the light was too soft and misty because of it.——Covenant 2002

例20:The thick carpet was a soft pink, not a color or a pile that would be the first choice of most men. ——Return to Umbria: a Rick Montoya Italian Mystery 2017

“soft”形容实体物具有触觉上的舒适性,柔软引申到视觉上的舒适性。例19中用soft形容光线的柔和,例20中的“pink(粉色)”是颜色,颜色是附着于物体之上。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同样,soft pink形容一种淡淡的粉色,给人舒适的感觉。基于“舒适性”这一外延意义,“soft”由触觉域投射到了视觉域。

(4)触觉域→心理域

例21:“Now don't you go gettin soft and emotional on me.”——Ebony 1997

例22:A talented team that was sometimes soft and always streaky. ——Houston 2004

例23:One man, 40-something, stood up and said, " I'm a soft man. I was raised by women. ——Just Men Being 1990

作为客体物的范畴原型外延,通常具有“柔软,受外力容易产生形变”这一特点。例21指的是人内心柔软,心地善良。同时基于“柔软,不坚固”这一相似性,例23指的是懦弱的男子。物体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变形状,说明该物体可能在受力后是有伸缩余地的。例22中表示一个聪明的团队有时是能屈能伸的,以此来形容一种良好的团队品质和精神。所以基于“柔软,不坚固,有伸缩余地”的相似性, soft从触觉域向心理域投射。

“soft”范畴和汉语“软”范畴的范畴原型基本相同,均为“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变形”。因而,英语和汉语中,“soft”和“软”范畴原型的外延几乎都是对应重合的。它们的隐喻投射存在极大共性,均可以从触觉域向味觉域,听觉域,视觉域及更高级的心理域投射,但都没有出现向嗅觉域的投射。“soft”和“软”的外延,均从最初的固体物发展到了主体,都从最初通过摸得到的具体感受,发展到了需要用心体验的抽象感觉。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的“软”从出现从触觉域向视觉域的投射,这显然与传统的通感隐喻映射模型不符。那么,在汉语中,是否存在其他触觉形容词能向嗅觉域进行投射?它们的投射方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本文只针对一组触觉形容词进行探究,篇幅有限,上述问题亟待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佳.英汉视觉常规隐喻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1):20-22+27.

[2]Pham Manh Hung(范孟雄).汉越基本味觉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3]緱瑞隆.汉语感觉范畴隐喻系统[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5).

[4]刘业信.“软”“硬”兼谈——“hard”与“soft”词义探微[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99-101.

[5]罗一丽,张辉,覃修桂.通感隐喻的概念整合分析——《唐诗三百首》中通感隐喻的个案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8(04):13-18+98.

[6]莫丽红.白解红.英语基本味觉词“sweet”一词多义的认知识解[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05):135-139.

[7]彭懿,白解红.通感认知新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01):14-17.

[8]宋芸.认知视角下英汉 soft/软的语义拓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9]汪少华, 徐健.通感与概念隐喻[J].外语学刊,2002(03):91-94+112.

[10]杨波,张辉.跨感官感知与通感形容词研究[J].外语教学,2007,(01):16-21.

[11]杨晓.英汉嗅觉形容词对比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12]张辉,杨波.隐喻和转喻的区分:研究现状和分歧[J].外国语文,2009,25(01):81-88.

[13]赵青青,黄居仁. 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的映射模型与制约机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8,(01):44-55.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

猜你喜欢
英汉对比
基于最简方案的英汉双宾语结构的研究
英汉名词动用分类方法探究
试论英汉词汇对比分析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