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速读、主题精读、主动重读: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三策”

2023-06-04 17:49张晶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黄州主线苏东坡

张晶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整本书的阅读和研讨”任务群的提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反思自己的读书习惯,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学生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的教学理念已经融入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

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学习文本,也有利于学生对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与应用。此外,整本书阅读对高中生丰富自身的文学积累、强化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能够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对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整本书阅读虽然一直被提倡,但在具体操作上却面临很多困难:一是课时限制,40分钟的课堂难以容下整本书阅读的容量;二是整本书阅读教学没有统一的量化指标和评价体系;三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不利于整本书教学;四是师生关于整本书阅读都缺乏经验,阅读量的欠缺和阅读方法的不规范,往往无法引导整本书阅读教学高质量进行。

基于此,笔者认为,要想破解这些难题,真正实现整本书阅读的时效性,可以采取主线速读、主题精读、主动重读三大策略,即调动兴趣,运用技巧,围绕主线快速获取内容是基础;确定主题,圈画批注,读写评讲结合精读文本是重点;从阅读到关照自身再到看待世界,反复重读获取成长的力量是目标。三个环节环环相扣,能够很好地解决整本书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问题。

一、主线速读

高中整本书阅读要先解决学生能够读完整本书的问题,这样教师就会通过内容简介、故事概要、情节提炼等方式改善对整本书阅读的处理,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体,使其真正做到沉浸式阅读。

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内驱力的驱动下进行默读训练。想要调动学生兴趣,阅读切入点的选取很重要,因此要将整本书内容进行分解,對每一次阅读的起点进行激趣,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在整本书阅读的开始阶段,书籍的创作背景分析对于导向深度阅读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例如,在开始《乡土中国》这本书的阅读之前,教师通过介绍作者费孝通社会调查的故事、《乡土中国》这本书如何成书的、播放相关的视频了解中国乡土等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熟悉阅读书籍,做合理切分,对每一个切分部分的导入都要精心设计。

在调动了兴趣之后,必要的速读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如进行注意力的训练,进行目光移动的训练,进行关键句的训练,等等。笔者主要进行了主线速读的训练,即对于不同的文体选择不同的主线,围绕主线快速阅读。例如,《乡土中国》围绕主线乡土特色来读,无论是差序格局,还是维系着个人的道德,都紧扣乡土特色来展开,阅读时能快速浏览各章节中关系主线的内容,就能加快阅读的进度。《苏东坡传》以苏东坡人生起伏为主线,串联起他人生中的各种高峰与低谷来进行阅读,很快就能获得对苏轼一生的大致了解。《红楼梦》以贾府的兴衰为主线,或者以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为主线,进行快速阅读。主线之下还可以借助串联各部分的副线来读,这样的阅读一直是处于主题引导之下。因此,学生对阅读的重点内容可以进行取舍,紧密围绕主题的部分分配更多阅读精力,次要部分快速浏览即可。主线阅读的好处是可以抓住一条线索快速跳读或者浏览式阅读,这样能够很快读完整本书,这与温儒敏教授所说的“连滚带爬地读”有相似之处。“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学会‘连滚带爬地读。不要每一本书都那么抠字眼,不一定全都要精读,要容许有相当部分的书是‘连滚带爬地读,否则就很难有阅读面,也很难培养起阅读兴趣来。”主线速读就是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

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担心学生阅读太过松散,往往会不断干预阅读或设计活动来进行引导,这样破坏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连贯性,使学生“读得少动得多”,达不到真正阅读训练的目的。应提前设置好主线和副线,让学生自己完成阅读任务。通过设置与主线相关的测试来测评阅读的质量即可。第一轮阅读主要以快速完成内容为宗旨,在设置测评时,不宜过分纠结细节问题。例如,《乡土中国》的主线速读围绕“乡土社会的特点”这个主线,学生快速浏览这本书的前言、目录、后记,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各个章节的标题为副线,围绕这些概念扫描式阅读,聚焦关键词式样的阅读。测评对标关键词,设置现象类的题目供学生选择。

二、主题精读

在速读完整本书的基础上进行精读、细读,就会水到渠成了。速读建立起了学生对整本书的基础印象,这种印象是没有经过充分思考和品读的,较为表面。速读是以个人阅读为基础,强调进度,没有互动和交流,没有思想碰撞,对作品的理解缺乏深刻性,所以精读是必要的。

在课堂上,精读必须提纲挈领,因此主题式的精读就显得尤为重要。设置合理的主题,集中在某一个点上,要让学生充分咀嚼相关的内容,反复琢磨思考。

例如,在《苏东坡传》的精读课上,我们选取了苏东坡生命中最有代表性的黄州一段,主题设置为“重生”,围绕主题分为“初到黄州的困窘、独居的苦闷、融入当地的生活、重获新生的表现”四个部分,学生分组交叉阅读、反复阅读,整理清楚苏东坡被贬黄州的原因及在黄州的生活、创作和人格。

在精读教学中常用到以下几种方法。

圈画批注。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圈画批注是短篇文本阅读中的常见方法,但在整本书阅读并不多见。不过,《脂砚斋评石头记》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范例,通过圈画可以集中注意力,明确阅读目的,维持持续阅读的热情。此外批注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能够随时通过批注建立与作者、书中人物故事的沟通,为二次阅读建立对话的基础。圈画批注时,务求简要,应留下阅读痕迹。

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对建立阅读逻辑有着天然的优势。尤其在长篇文本中,人物众多,情节烦琐,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地梳理出前后之间的关联,找到线索和主题。例如,很多人在《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中尝试用思维导图来梳理四大家族的人物关系;《乡土中国》这本书理论性强,有大量的专业术语,所解析的社会与现在城里的孩子有一些距离,同时文本不断与其他社会做对比,因此阅读障碍比较大,借助思维导图,可以通过提供导图主干,让学生补充枝叶的方式来引导其对章节内容的深度阅读和思维整合。从文字到图画的转化过程,是学生对阅读的理解与再加工的过程,而这正是精读想要达到的目的。

写文学短评。统编教材的读写训练以单元阅读或整本书阅读为核心设计学习任务,融合表达交流、思维梳理和审美鉴赏,旨在引导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从读到写,以写促读的导向非常明显。精读读到能写的程度,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真正彰显出来。引导学生写文学短评,不求其长,短而精悍即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短评的基本模式:概括内容—选准角度—多维评价。按照这个模式,可以完成阅读的基础整合、对阅读内容的梳理与思考、对思考内容的输出与表达,锻炼了学生信息识别与加工、语言组织与表达、独立思考与质疑、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

读书分享会。从写文学短评到读书分享会,阅读由个人化的行为变成了群体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会激发新的思考点和深度认知,精读会走向深层。读书分享会在整本书阅读当中还是一个非常省时省力的方法,要“输出”就要有“输入”,这是一个反向刺激,学生的表现欲望会促使他们读得更细致、更深入,力求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角度。

精读的过程,正是对整本书进行重新建构和解构的过程。例如,对于苏东坡这一人物形象和生平经历,学生在精读了“黄州”主题之后,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往,苏东坡自信乐观、随性旷达的形象,好像生来如此。但从黄州的遭遇来看,苏东坡真正经历了生死考验——湖州被抓时的苏东坡害怕过,乌台监狱里的苏东坡绝望过,黄州困居时的苏东坡也怀疑过。他的性格特征是即使经历了生命中最黯淡的时刻,依然怀抱希望,随性旷达。而他的希望不是对某个人的期待或者某个位置的期待,而是对生活的希望,是发自内心的对生活的爱和回应,这让他的生命因此而熠熠生辉。通过精读,学生对苏东坡的认识经历了从解构以往经验,建构新的模型的过程,印象深刻很多。

三、主动重读

重读是带有阅读者强烈自我创造意识的阅读,所以在整本书阅读的最后一个环节,给出学生重读、重品和重新回味的探索机会,这是整本书阅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收尾环节。 重读重在自我的创造性和输出性。对于重读的内容不应做硬性规定,不然和速读整本书没有什么区分。按照“读原文—读自己—读世界”的模式,将整本书阅读扩展到更广阔的范畴,让阅读发挥塑造人的力量。 读原文,是指读整本书中个人最喜欢、感悟最深的部分。读自己,是从书到个体的迁移和升华,能读出这一部分中自己的影子、自己的感想、自己的思考,让个体与文本产生联系。读世界,是跳出书与自我,体会阅读的广度,真正发挥阅读的力量,塑造学生的大格局和世界观。

总之,主线速读、主题精读和主动重读可以建构、解构、重构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经验和心得,从而更好地解决整本书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問题,也能实现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形成恰当的读书方法,提升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桂洲中学

猜你喜欢
黄州主线苏东坡
多情最是黄州月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苏东坡突围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苏东坡《献蚝帖》
人物报道的多维思考、主线聚焦与故事呈现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数字主线
《苏东坡·定风波》
苏东坡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