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研究

2023-06-04 17:05郝慧娜
国际公关 2023年7期
关键词:体系研究乡村治理创新路径

郝慧娜

摘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适合我国农村发展规律的政策—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乡村发展短板,较不发达的西藏农村地区,“三农”问题仍然十分严峻,需要更进一步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定义和路径选择出发,对西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进行研究,对西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具有一系列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体系研究;创新路径

西藏,作为中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省份,拥有着丰富的各类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有着迫切的发展需求。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的发展,在西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优惠政策。然而,西藏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一直落后。如何能让乡村人口从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中受益?如何能缩小乡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发展差距?如何维持西藏地区的稳定?党和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本文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介绍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指明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地区乡村治理意义,明确乡村振兴战略在西藏实施中取得的成效和西藏地区乡村治理的创新路径。

一、西藏地区乡村治理存在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在党和国家的治理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正在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展现。在中国的较不发达地区,如幅员辽阔且各类资源十分丰富的西藏,与东部较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在逐渐拉大。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张琦(2021)提到政府处理协调好“三农” 问题有利于提高乡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协助实现国家的维稳。[1]

(一)农牧业生产发展不稳定,经济发展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西藏地区农业经济较改革开放前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逐渐被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所取代,对于农产品生产的要求从以量取胜变为以质取胜。除此以外,农产品结构也从原来的单一变得逐渐多样化。但是,李云龙(2021)指出,西藏仍有很大一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很原始,牧场在短期内会被弃荒。[2]西藏地区拥有十分广阔面积的天然牧场,该地区的农牧生产主要以自然放牧为主,人工化放牧的情况十分少见。这种农牧生产方式对于天然草场的利用率低,而破坏率高,进而导致西藏地区的农牧业发展很不稳定,呈现“春长,秋壮,冬瘦,春死” 的状况。除此之外,西藏地区的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相当低。

(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落后,领导队伍有待组织

目前在我国广大西藏农村贫困地区存在着许多问题: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和城市之间有差距、教育与医疗资源不能很好向农村地区发展、生态环境仍需要进一步改善。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战略。实施西藏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更好地解决西藏农村社会的治理问题,要加强对于民风的建设,通过采取多种的学习方式来加强农村干部以及群众的教育水平,更好形成农村群众的德治、自治以及法治观念。[3]

在我国,要明白农民在“三农” 问题中的主体地位。我国需从基层基础工作抓起,坚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去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振兴,要坚持生态优先,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的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也十分重要,通过为西藏地区农村建立和培育一支骨干工作队伍,弄清楚目前西藏地区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使得西藏乡村更加美丽,也使得西藏人民更加懂农业、爱乡村、爱农民。[4]

二、乡村振兴战略在西藏乡村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一)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是坚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要求的使命担当

西藏地区与我国其他较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存在,而作为国之根本的农业,更是急待发展。西藏地处中国的西部,属于中国的边疆地区,与西藏接壤的国家如不丹、印度、缅甸、尼泊尔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在经济上的交流相对较少。[5]除此以外,我国疆域面积广阔,西藏地区最西部的地理位置和高海拔的自然环境,使其远离我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中心,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都很难接收到祖国的优质资源,与内地其他地区的发展速度、水平和层次都有很大的差異。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着我国西藏地区乡村治理的快速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推进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同步协同发展

乡村振兴有助于国民经济结构的升级发展。培育乡村振兴发展动能产业兴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业的发展将为二、三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乡村振兴可以更深入挖掘乡村的价值和功能,从而更好聚集于重点产业,使得供应链和产业链能够得到更好的完善和升级。在我国较不发达的西藏,二、三产业发展还很不完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更多的劳动力获得工作,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收入的增加将会推动消费水平的提高,内需的提升将会推动二、三产业与农业的协同发展。

(三)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党在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西藏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根本标志,深刻揭示了西藏价值在生态、责任在生态、潜力在生态。

(四)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加强乡村文明建设

在西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会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地区的更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第七次工作座谈会上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有了新的要求。[6]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推进民族地区对于民族问题的更快解决,更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全局,是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以及历史发展的,对于我国的全方位进步和历史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三、乡村振兴战略在西藏实施中取得成效

(一)高原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著

发展西藏地区的农业,必须要因地制宜,对于西藏的特殊情况进行特殊的分析,更加带有创新性地发展西藏农业。西藏地区拥有多种资源,藏药资源十分丰富,但在开采过程中十分暴力,导致水土流失严重。[7]除此以外,矿产资源开发中人工爆破、开挖坡脚、堆砌矿渣是造成矿区水土流失加剧的重要原因。矿区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河流含沙量高,十分影响西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牧场短期弃荒的现象在西藏地区也经常发生。

西藏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的特点也导致其发展的状况与内地的其他地区截然不同。在西藏地区发展高原生态农业必须要按照西藏地区的特点来进行,必须要建立高效且长期的发展模式。西藏地区结合自身的发展趋势,建立适宜的农业生态园区,有效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为西藏地区提供了高质高量的农产品。[8]这一措施有效减少了内地地区向西藏地区运输农产品的数量,实现了农作物的自给自足,减轻了农牧区农民的生活开支。

(二)农牧区基础建设明显改善

乡村振兴战略在西藏地区实施后,西藏地区的基础设施发生了很大的改善。在公路修建、农村电网建设、数字乡村等各方面,西藏地区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基本上实现了县县通公路、乡乡通公路、乡乡(镇)通邮、村村有信号。西藏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具有西藏特色的生态农村,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三)农牧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乡村振兴战略在发展西藏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西藏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都在快速发展。

在教育方面,一方面农牧民的子女免费接受15年义务教育,子女的教育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另一方面享受着包吃、包住、包学习的“三包” 政策,这不仅减轻了农牧民的经济负担,还可以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读书梦,为西藏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更好建设乡村,更好建设西藏地区。[9]

在医疗卫生方面,乡村振兴下农牧区的医疗卫生保障能力也不断增强。西藏地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加快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综合监管制度,加快做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县乡一体化建设、医疗联合体建设等工作。

四、西藏地区乡村治理的创新路径

(一)强化基层党建,发挥黨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西藏的乡村治理中,党员干部应该发挥带头作用。要加强对党员同志的培训,提高党员同志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改变原有的由上至下的乡村治理模式,通过加强农牧区人民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互动,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治理效率。

通过构建学习强国,加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在农村治理中,应该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加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沟通。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扩大党员在村两委班子中的占比份额,扩大入党积极分子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作用。[10]党员同志应同村两委班子协调配合,推动各项国家惠民政策普及,加大“四联四包” 扶持力度,推进村民思想意识进步,吸引青年劳动力回乡发展,促进本地区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治理发展。

(二)构建多主体、多重治理的智慧治理模式

西藏地区的乡村治理需要发挥各级主体的作用。乡镇政府、村民、村委书记、社会组织等各个主体都可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优势作用。打破原有的层级递进的模式,构建多向互动的智慧治理模式。将村务信息公开化,构建数字化治理体系,将乡村的资产、教育、医疗等民生建档,为农牧民提供信息化服务。

(三)根据农牧区人民需求打造针对性公共服务

西藏地区地大物博,农牧区人民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在应用乡村振兴对乡村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农牧区人民不同的需求来为其提供不同的公共服务。例如部分农牧民因高原海拔高多发常见高原病,冬季牧场时可据此将年龄偏大的且患有慢性病等的农牧民集中搬迁至海拔较低的地区生活,夏季牧场时再搬迁回来。我们应设有专门的办事机构,满足农牧民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通过为农牧民群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解决群众的问题,促进农牧民知识的增进,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有效的宣传,使西藏地区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五、结束语

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我们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协调好农村和城市是新时代实现西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维护西藏地区的繁荣、发展与稳定是党中央各届领导人对待西藏工作的目标。坚持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国家全局出发,从西藏地区的现实出发,从西藏地区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所提出来的。在西藏地区这个战略地区,要发展好经济、解决好经济问题,就必须认识到农业举足轻重的地位。西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理位置特殊,我们要将农业作为西藏的支柱产业,将农业作为实现西藏的稳定与发展的突破口。西藏地区只有把握住乡村振兴这次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琦,杨铭宇.空间治理: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路向:基于Q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案例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6):128-139.

[2] 李云龙.西藏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战略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J].西藏发展论坛,2021,(1):61-66.

[3] 刘金龙,时卫平,龙贺兴.西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战略判断及建议[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4):79-84.

[4] 高大洪.以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西藏农牧区精准脱贫[J].新西藏(汉文版),2018,(8):31-32.

[5] 刘力榕.“三治”融合视角下的乡村治理优化路径[J].农业经济,2021,(10):54-55.

[6] 钟曼丽,杨宝强.再造与重构:基于乡村价值与农民主体性的乡村振兴[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21(6):1-9.

[7] 郝丽倩,董江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智慧农村发展路径分析[J].农业经济,2021(10):41-42.

[8] 谭玲惠.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创新研究[J].农家参谋,2019(16):36-37.

[9] 谭文平.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视域下治理效能提升研究:基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拉孜县G村的观察[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0(01):34-42.

[10] 熊星.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地区社会治理机遇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4):192+194.

猜你喜欢
体系研究乡村治理创新路径
浅析我国森林健康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关于徐州路兴内部业绩评价的研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