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哲侠
摘 要:意识形态领域的舆论阵地建设,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随着互联网应用与5G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通过报纸获取信息的习惯开始发生改变,导致主流媒体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格局发生了变化。主流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主要宣传阵地,要守正创新,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新闻宣传工作中,加快报网融合的步伐,以全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关键词:意识形态;中心工作;报网融合;新媒体;选题策划
中图分类号:G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3-0053-03
一、报网融合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发展方向
(一)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建设要常抓不懈
随着互联网与5G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平台出现了多元化发展趋势,承载着意识形态领域重要使命的新闻宣传工作受到了市场冲击,部分纸媒读者开始转向手机阅读。基于此,各级党报在报网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将新闻宣传稿件打造成适合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快餐新闻”,还要使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各级党报的新闻宣传稿件中。
(二)信息传播格局的改变
据调查统计,大多数人每天看手机的次数达150次,几乎每隔6.5分钟就会不自觉地看一次手机。与此同时,各种即时通讯软件依托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通过整合LBS、QR和AR等新技术,带给了用户全新的体验。随时性和互动性强等优势,使手机APP走进人们的生活,过去依靠电脑终端才能完成的复杂编辑工作,如今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完成。例如,抖音、快手、微信等App通过不断发展完善,实现了信息的即时分享与传播互动,用户既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这也导致舆论生态环境、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新闻舆论工作面临全新的挑战。
(三)报网融合是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需要
意识形态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媒体融合,可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2014年8月18日召开的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上,中央层面确定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可见报网融合在舆论宣传工作具有极端重要的地位[1]。
二、报网融合是时代发展趋势
(一)智能手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报纸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记载历史的手段,提高了文化传播交流的速度,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从办报宗旨来说,报纸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是先进知识分子传播新思想,批判舊文化的重要阵地。从报纸印刷出版的技术层面来说,从铅字印刷到“748工程”,从人工排版到激光照排,告别了“铅与火”,跨进了“光与电”。进入新世纪,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人们通过手机办理各种业务、游戏娱乐、获取信息已成为常态。如今,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手机App,社交活动需要社交App,吃饭点餐要在App上下单,看书要打开阅读APP,就连银行转账都能通过手机操作……
(二)报网融合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22年8月31日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51亿人,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比例高达99.6%;网络新闻用户高达7.88亿,半年内增长了1698万,占网民总体人数的75%,其中,短视频用户的增长最为显著,达到9.62亿,仅2022年前半年就增长了2805万[2]。
进入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流量时代,笔者认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地方党报只有继续做优做活新闻稿件,不断提高稿件的可读性,才能减缓读者群的流失速度。此外,地方党报还要顺应时代变革,加大报网融合的步伐,注重新媒体板块建设,借助手机新闻APP、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为舆论宣传和阵地建设提供更多的读者资源。
三、报网融合是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的有效手段
(一)地方党报要发挥平台优势
报网融合之后的新媒体,因及时性、丰富性、开放性、交互性等传播优势,能够迅速得到手机用户的认可,这种格局的形成既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级党报在报网融合发展中还要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打造适应读者阅读习惯的宣传稿件,将体现党的主张的宣传内容制作成适合在网络平台发布的传播形式,让广大读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熏陶教育,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建设,坚守住新时代舆论宣传的底线。
2021年10月19日,山西省运城市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学习会时,就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明确指出:“要准确把握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统筹发展与安全,树牢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预判,掌握战略主动、增强斗争本领,切实维护好全市意识形态安全,为推动运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突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学习贯彻,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研究阐释,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亮运城前行之路。要加强重点领域管控,认真落实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和定期通报制度,紧盯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要节点,牢记业务中有政治,密切关注意识形态领域新情况、新动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要增强舆论引导能力,用好主流媒体平台,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导向,树立运城良好形象;扎实开展网络治理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切实做好青年一代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治建设,压紧压实责任,健全制度体系,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旗帜鲜明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3]
《运城日报》在新闻舆论的主阵地建设中,担负着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任,承载着传播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职责,始终在不断贯彻落实着中央、省、市有关精神,在地方舆论宣传中发挥好党的喉舌作用。例如,《运城日报》在摄影视觉版块的选题策划中,紧密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堅持胸怀大局、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守正创新,做好重大典型的摄影宣传报道,将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以及市委重要会议精神的内容,通过新闻照片的形式展示给读者,让党的声音通过运城新闻网App等新媒体平台飞入寻常百姓家,教育引导群众紧密团结在市委周围,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二)硬件与软件的完善,为报网融合提供了支撑
2018年以来,《运城日报》在运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利用财政扶持资金,联合北大方正实施了全媒体中心项目建设,构建了全新的传播体系。其中,采用云计算、虚拟化、快照备份技术和SAN存储架构的数据中心,能够根据应用负载进行资源弹性伸缩,实现分布式动态资源优化和数据保护,可同时分配高性能服务器20台和终端PC240台,从而满足运城日报社中长期全媒体图、文、音、视频等数据的存储业务。
运城日报社的融媒体一体化采编系统,能够实现滚动采集、发布多元产品以及多媒体出版,突出了《运城日报》采、编、发流程的特色。其中,采编工作组打破了部门及地域限制,使《运城日报》《运城晚报》和运城新闻网各新媒体平台可以共享稿件,大大提升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为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引擎与平台保障。
此外,移动采编是基于全媒体新闻采编系统的完整应用流程,集LBS地理定位、新闻策划、选题、连线、采写、审核、编辑、签发、讨论以及公告于一体的移动办公应用,实现了“策、采、编、审、发”核心业务的移动化,为报网融合发展提供了硬件与技术支撑。采编人员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手机及时处理相关采编业务,摆脱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记者现场采写的新闻稿件能够及时地投送到新闻网,也能同步到报纸的采编系统。运城日报社建立的适合移动互联网传播的智慧采编体系,能够打造受读者欢迎的新闻产品,实现了业务、数据及管理的大融合。
(三)《运城日报》在报网融合改革发展中取得初步成效
如何将重点新闻宣传稿件,打造成适合不同平台发布的新媒体传播形式,及时将反映运城市委中心工作的新闻宣传稿件制作成适应不同读者群体阅读习惯的新闻快餐,让不同平台的读者都能及时了解天下大事、知晓身边趣事,是近年来运城日报社改革发展中面对的主要挑战。
运城日报社通过报网融合发展,在保持原有纸质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新闻网为龙头,运城新闻客户端、运城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和运城新闻网官方微博等移动新媒体并驾齐驱的传媒矩阵,新媒体应用技术手段日臻成熟,传播力和影响力持续扩大。
在2022年9月下旬召开的2022中国报业技术年会上,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中央媒体、行业媒体以及省市级180家媒体代表出席了这次年会,运城日报社的报网融合工作得到了专家组的认可,荣获“2022技术赋能报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单位”称号,运城新闻客户端平台入选了“中国报业媒体融合‘用得好案例库”[4]。
(四)报网融合加强了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运城市委对经济项目建设情况,每季度要进行一次项目拉练检查,这是推进项目建设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对各县(市、区)发展成效和干部作风的直接检验。2022年5月6日至7日,《运城日报》摄影部提前安排了4名摄影记者跟随观摩团统一采访,一边拍摄观摩团检查项目的政务照片,一边将镜头对准项目建设现场,用镜头刻画项目建设的火热场景。奋战在项目建设一线的生动照片被制作成适合在运城日报社各新媒体平台传播的照片和视频,及时在各新媒体平台编辑发布。
在运城日报社的报网融合实践中,对于重大主题的摄影报道,《运城日报》发挥了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市委中心工作的新闻宣传照片,能够及时在新媒体平台发布,这些主题鲜明、形象生动的新闻照片,吸引了更多读者关注。编辑出版视觉版时,将新媒体平台发布时生成的二维码放在版面上,读者用智能手机扫一扫就跳转到新媒体报道页面,为报网融合信息交互提供了桥梁与纽带。
四、结 语
随着5G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工作者只有站在时代的前沿,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适应时代的变革,才能在舆论宣传阵地的建设中立于不败之地。此外,新闻工作者还要不断地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报网融合实践。
参考文献:
[1] 中央深改小组通过媒体融合意见打造新型主流媒体[E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0821/c172318-25507951.html,2014-08-21.
[2] 张岗.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EB/OL].http://china.huanqiu. com/article/49SbZsltvq4/2022-08/31,2022-08-31.
[3] 王文军.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学习会时强调为全方位推动运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N].运城日报,2021-10-20.
[4] 薛建华.2022中国报业技术年会在长沙召开[N].运城日报,2022-09-26.
[责任编辑:李慕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