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三识一体解析

2023-06-03 23:13梁锐
今传媒 2023年3期
关键词:新闻写作

梁锐

摘 要:本文通过论述价值意识、写作意识、知行合一意识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在现代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写作者一方面要将新闻价值作为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并将它作为新闻写作的核心内驱力;另一方面,要在新闻写作中将价值意识、写作意识、知行意识融为一体,并构成一种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三识化一的平衡关系,旨在为新闻写作三识一体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新闻写作;价值意识;写作意识;知行合一意识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3-0072-08

自社会诞生后,经济学家运用经济规律发现了劳动价值,为不同阶层经济利益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有利途径;文学家以文学创作为手段,为文学审美价值设定了审美标准;哲学家不仅发现了世界的物质与精神价值属性,确立了文化在社会运行中的地位,还为国家、民族的文化价值内涵赋予了独特属性,将它提高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

一、价值意识

(一)新闻写作的核心问题是新闻价值的选择

新闻价值是事物所具有的满足社会与公众新闻需要的要素组合。新闻价值不仅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思考。在人类世界未出现之前,世界以客观的自然形态而存在,人类诞生以后,才出现了人的世界以及人的价值世界。人类社会在文明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文化。此时,人类需求已成为社会变迁发展的内驱力,人类需求的价值活动也成为了人类活动的核心。杨保军指出,价值“蕴藏于器物文化与制度文化之中,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集团、一个人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1]。

作为现代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新闻价值选择是新闻写作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写作者始终存在着对无限的新闻事实的有限报道能力与社会、受众需求难以平衡的矛盾。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事实发生,但是,受制于所在媒体传播渠道的容量与自身条件,新闻写作者往往只能选择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事实来进行报道,而用一个怎样的标准来确定新闻价值,是值得新闻写作者探讨的重要问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的文化水平、性别年龄、兴趣爱好、所扮演的社会角色都存在一定的差别,新闻报道不可能满足所有受众的需求。因此,新闻写作者只能选择新近发生的事实、在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或具有知名度的事实、受众在地理上或心理上具有接近度的事实、能够调动受众兴趣的事实来报道,力求最大限度地让传播者与受众在互动过程中体现各自的价值。

(二)新闻价值和新闻的价值

首先,新闻写作者要明确传统新闻价值与现代新闻价值的内涵和边界范围。传统的新闻价值把受众取向放在第一位,现代的新闻价值则强调受众对新闻精神的享用。其次,新聞写作者要区分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这两个概念。在对新闻传播活动的认知中,多数人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如何区别两种价值的不同属性,中国人民大学杨保军教授作了界定,“新闻价值就是新闻客体的属性、功能对新闻主体的效应。”[1]新闻的价值是指“报道出来的新闻对主体的效应,对主体的作用与影响。”[1]在这里,不仅传播者与受众作为新闻价值的双主体而存在,二者生存的社会环境也作为新闻价值的主体而存在。因此,在关注新闻客体对传播主体具有利用价值的同时,也要顾及受众需求;新闻写作者还要把新闻事实产生的社会效应,作为新闻价值判断的一个重要考量。

(三)新闻文本价值与新闻事实价值

新闻文本是新闻价值的载体。从本质上来说,新闻价值是一种精神性自主的客观存在,是新闻写作者对客观新闻事实符号再现的结果。“新闻的价值最主要的自然是新闻价值,新闻文本首先满足的是主体的新闻需要。但新闻文本的价值,不只是新闻价值,它还具有大量其他方面的价值。”[1]“新闻文本的价值与新闻事实的价值紧密相连,文本的价值源于事实的价值,事实的价值决定文本的价值,文本价值的大小有赖于对事实价值资源的开发。文本是对事实价值的直觉反映。”[1]在新闻价值实现的活动中,新闻写作者首先要完成的是对构成新闻事实各要素静与动关系的客观评价,其次是预判接收主体对新闻文本的评价。其中,客观不仅是对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重要性、显著性、兴趣性、有用性的一种存在性的评价,也是对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重要性、显著性、兴趣性、有用性的一种变动性的评价。前者主要是对构成新闻事实基础条件的客观要素判断,评价标准有真与假、外与内、是与非、理与情、静与动、陈与旧、对与错、大与小之分。在客观评价中,客观性是重要且不变的因素,既可以有内在性与外在性、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选择,又可以有理性与非理性、自觉与非自觉的合二为一。

(四)媒介和受众的共同兴趣是新闻价值选择的标准

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认为,媒介要想在社会中得以生存,“就必须考虑受众的共同兴趣”[2]。共同兴趣需求与有用需求,是两种不同层次的需求。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分别是生理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心理需求、自我实现价值的需求。换言之,兴趣有层次之分,也有雅俗之别,需求层次中蕴涵着雅俗的内容。比如,文化层次较高的受众,往往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与思想性比较感兴趣,力求透过信息的表面挖掘事实的本质。有的人特别关注出版信息,努力在报刊、广播、电视上收集有关各类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他们专著、作品的信息,然后有选择地进行消费;有的人很少选择广播、电视媒介,而是将图书、报刊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即使偶尔选择广播、电视,也是以收听或收看各类重大赛事为主。文化层较低的受众往往以追星、购买衣物和食品为主,与文化层次较高受众的兴趣存在显著差别。在表层、中层与深层的需求中,兴趣性和有用性,在静与动的考察中对新与旧、对与错、大与小的审视也不能忽略。可以发现,新闻写作者的真实与客观、真实与真相、真实与现实将及时性作为一种稳定性的静态存在,而重要性、显著性、兴趣性、有用性具有变动性;受众则作为一种动态呈现。

感知作为实现新闻表层价值的一种能力,对新闻价值和新闻的价值进行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逐一筛选。初步完成对确立起不同关系表层价值的认定,既是一种非理性的自觉,也是一种理性的自觉,这是由新闻静态的存在和动态呈现决定的。受众看、听、读新闻文本,不仅是对事件信息的认知、辨别、确认,也是从文本符号中解读原生态的事实真相,这是一种能够获得情感共鸣的心理需求。表层知事价值的获得和内层知情价值的体验不同,前者是为了满足一般生活需求的兴趣性、有用性,后者是获得某种情感共鸣后的精神体验与享受。与之对应的是,新闻写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事态、情态、意态均有相同的作用。情态指新闻写作者对所报道的事實的主观态度;事态指新闻事实所处的状态,新闻的源头来自社会生活的常态与非常态;意态一般指新闻文本的神情姿态。价值意识是在人类运用生产符号的过程中诞生的,意态与意识构成表里关系文本。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是书面语言表达的形式。

(五)真实是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真实与客观、真实与真相、真实与现实,均是新闻生命链条的一部分。新闻的真实性犹如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动链、输送链和拉曳链,是一种无法剥离的存在。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主要体现为对新闻事实真实与客观、真实与真相、真实与现实的选择和鉴别。新闻价值既是采写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夯实的新闻事实基础,更是确保新闻传播活动运行安全的保障。

新闻传播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不仅要看它如何或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受众的利益相关联,即具备怎样的社会价值,还要看它能否引起受众的关注,能否契合受众的心理需求,是否易于受众接受,所以说,新闻本身具备的社会价值是新闻价值的决定因素,新闻是否具有社会价值是由新闻的真实性决定的。新闻报道的过程,其实就是新闻媒体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真相、再现真相的过程。

(六)受众对信息的获取既有内在性的期许,也有外在性的需求

新闻写作者通过确认信息价值、预判价值影响,再经过一系列有价值的思维过程,所形成的有价值的文本,能够为不同阶层的受众提供有价值的生活服务,使他们在思想沟通、有价值的情感交流过程中,朝着有价值方向的共生、共情、共鸣之路前行。受众通过视、听、读新闻文本,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一方面能够满足物质生活的各种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满足部分精神需求。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受众的需求是具有层次的,分别是表层需求、中层需求和深层需求。表层需求是受众偶然从不同媒介中通过视、听、读来获取信息,在此过程中既有偶然的存在,也有必然的生成;既有理性行为的作用,也有非理性选择的结果。中层需求是由相遇到相识,由初识到相识。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共存,也有自觉与非自觉的合一。深层需求是由相遇到相识、由相识到欲知、由欲知到已知,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自觉主动的、理性的选择行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心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远而近的过程。在受众心理活动过程中,相遇只是一种初识后的感知,它停留在第一印象阶段,即表层阶段,这是多数受众的必经阶段,有人会将此作为起步,顺利步入欲知或已知的第二阶段。而多数人往往止步于第二阶段,只有少数人能进入认知的第三阶段,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认知风格或认知策略。

二、写作意识

新闻写作通常是用非虚构的文体思维方式,将采访作为手段,以语言文字符号为媒介,及时、全面、真实地向大众传播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事件的一种高级精神生产活动。它具有真实、客观、公正、广泛传播的新闻价值属性,要求新闻写作者要有采访意识、新闻作品图样意识、主题意识、结构意识、受众意识、语言意识。

(一)新闻采访意识

“采”是会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为摘取、选取;“访”是象形字,即捋取的意思,后引申为选择、搜集、采纳、取得之意。采访是新闻写作者主观认识客观世界的独特的调查研究活动,主要是针对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或社会现象,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材料,以非虚构的写作手法,真实、客观、准确地在第一时间完成文体确定,进行选材、确立主题、谋篇布局、运思成文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脑力活动,它是现代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采访与写作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采访是写作的基础。采访主要解决“为什么写”“写什么”的问题,写作则解决“怎样写”“怎样写好”的问题。采访是新闻写作者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新闻线索、寻觅事件真相、判断新闻价值的实践活动,在采访过程中,新闻写作者需要充分发挥视觉、嗅觉、直觉、感觉、知觉的作用。第一,新闻写作者需要借助视觉系统的眼睛,在接受外界社会环境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新闻事实刺激后,经中枢有关部分进行编码加工和分析后获得主观的一种感觉。第二,在解决“为什么写”“写什么”的问题中,新闻写作者要借助敏锐的嗅觉,全面观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一系列新闻事实,避免产生“嗅盲”现象。第三,直觉是基于新闻写作者的职业素养、人生阅历、知识结构与本能而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新闻写作者要在这种思维形式的引领下完成新闻作品的生产和传播。第四,感觉是新闻写作者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新闻事实活跃属性的反映。新闻写作过程一般是从感觉开始的,它不仅是新闻写作者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新闻写作者心理现象的基础。第五,知觉是人对新闻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也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新闻事实在人脑中的反映。简单来说,知觉是新闻写作者结合自身对新闻事实的视觉、嗅觉、直觉、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协同活动形成的产物,它虽然源于感觉,但与感觉大不相同。首先,知觉是发现新闻线索,判断新闻价值,明确“为什么写”“写什么”的整体思维,而感觉只是其中的活跃属性;其次,知觉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产物,而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最后,知觉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总而言之,在采访过程中,新闻写作者必须具备“跑”与“抢”的意识,须主动出击,而非“守株待兔”。

(二)新闻作品图样意识

新闻作品图样是最原始、最一般、最抽象、最基本的语义范畴,它作为新闻写作者的写作目标系统,与写作行为系统形成了一个知行结构,两者构成了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从辩证思维逻辑层面来理解,它作为子系统中的一部分,是整个写作理论系统逻辑的起点。在现代传播活动中,新闻作品的图样是一个客观存在,它包含了传播活动的三个要素,即目的、前提、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新闻写作者已明确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会依据传播活动的规律“剧情”说出达到目标的“台词”,并将新闻报道作为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在超越外在与自我的同时,实现新闻传播的价值。此外,在充分调动多形式、多侧面、多渠道、多方位的采访手段,將发现、确认、筛选新闻线索作为传播条件的前提下,新闻写作者通过观察、调查研究,在“跑”与“抢”的过程中,要达到四个统一:一是新闻事实与客观现实的统一;二是新闻事实与新闻价值的统一;三是新闻意识与采写意识的统一;四是新闻写作目的与作品图样的统一。

一方面,新闻作品图样既不是某篇新闻作品具体的外部形态,也不同于传播理论对新闻作品构造和特征的概括;而是受众在接触新闻作品的过程中,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关于新闻作品的外在结构、内在结构与审美规范等特征的印象、感觉、知觉表象的总和,其特征是感性、直观性。另一方面,新闻作品图样是新闻作品形式方面的感性规定,它既不同于新闻文体感,又不同于某篇具体新闻作品的样态,也不包含某篇具体新闻作品的主题、材料的内容,而是从各种新闻作品中抽象出来的感性的形式、格局、框架规范。

(三)新闻写作主题意识

新闻写作主题意识是新闻写作者的一种感觉,也是新闻作品的核心因素。这种感觉主要体现在新闻作品的表现形式、主题内容时空的维度、客观事实呈现的层次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新闻写作者静态或动态的写作行为。新闻写作者确定写作主题的目的是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种思想,发表一种见解。在新闻作品中,新闻写作者通过新闻文本呈现出来的往往不是观念评价、判断的理性认识,而是一种意境、情绪、氛围的折射。在消息类作品中,新闻写作主题意识往往体现为变换角度为主题服务,选取新闻事实材料围绕主题展开,层次分明便于受众理解和接受,呈现出以事态、情态居多,以意态为少的态势。新闻写作实践表明,新闻写作者要拥有一种为主题而写作的心态,坚持用客观事实说话,保持价值中立的新闻写作原则,避免新闻写作受情感因素影响。从此意义上来说,新闻写作应该受科学精神的支配,受新闻事实制约,而不是让写作者自身和他人的观念或情感取代新闻事实。

新闻写作主题意识是新闻写作者的一种升华,也是新闻作品的灵魂。主题意识在新闻写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新闻事实在新闻写作者心中的价值,既作为一种意识而存在,也是一种心理倾向。要说明新闻写作行为中的心理现象,必须先分析新闻写作者的心理活动。从写作心理角度来看,主题意识是新闻写作者写作目标感与目的性的体现,它是写作心理活动中的最高思维层次,是心理现象在新闻写作过程中的一种反应。在新闻写作过程中,随着新闻写作者心理活动的不断变化、主题内容的不断深入,新闻文本中需表达的要点会越来越多,此时,新闻写作者需要在写作中将诸多要点形成合力,才能形成新闻写作的主题意识。从新闻写作客观的、静态的写作行为来看,新闻作品的表达目的与表达方式,在同步运行过程中形成了客观、静态的共时性结构。这就要求新闻写作者将主题意识同时分配到这一共时结构中,此时,主题意识的变化为第一个重要点产生以后,相对于主题的无意重要点(题材)就会产生。当这个无意重要点(题材)变为主题意识下的重要点之后,原来的有意重要点就会变成无意的重要点,然后会产生一个新的有意重要点,此时的主题意识是多维因素相互转化的动态结构。

(四)新闻写作结构意识

皮亚杰指出,“结构有三个要素:整体性、具有转换规律或法则、自身调整性,所以结构就是由具有整体性的若干个转换规律组成的一个有着自身调整性质的图式体系”[3]。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结构也有布局安排之意。新闻写作者在动笔之前,会在头脑中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和文体的特点,依据新闻写作事实内部的联系与发展规律,围绕主题意识的主线,把有价值的新闻材料,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主次地组合成一个有机完整的整体,这个过程就是谋篇布局,应用在新闻写作中就形成了作品的结构。

在新闻作品的构思阶段,新闻写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安排是一种粗线条的轮廓。轮廓有有形和无形之分,也有客观轮廓与主观轮廓之别。有形的客观轮廓指一个明度级差的比较突然的变化,它是有形、显见的存在;无形的主观轮廓是在没有明度级差的情况下,由于某种原因,人们也会看到的轮廓,它是马赫发现的一种明度对比现象,是一种主观的边缘对比效应。在主观的边缘对比效应下,新闻写作者只能以主观轮廓的视角,从大方向出发去写作。比如,在消息写作中,主题要点较单一,所以,选择倒金字塔结构、时间顺序结构,还是悬念结构、并列结构,新闻写作者能够预先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无形架构;而对于深度报道、新闻评论、调查报告来说,它们的主题要点较多,所以新闻写作者只能形成一个大概、粗线条的轮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此举可有可无。相反,对材料的组织与安排决定着全局。结构在新闻作品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材料整合,二是材料本身体现的内容。从材料整合角度来看,新闻写作者进入写作状态之始,面对杂乱无章的材料,如果不用主题这条主线来贯穿,就无法寻觅主题散落的各种要点,使得材料处于无序状态,从而导致思想价值的丧失。从写作秩序角度来看,新闻写作者必须考虑先表达什么?后表达什么?从哪个角度表达?表达重点是什么?唯有详略得当、张弛有度,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无论是新闻非虚构写作,还是文学虚构写作,都需要言之有序。在生活中,当我们无法解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某些命题时,无形中会产生一种不安感和焦虑感。究其原因,这些命题的紊乱、无序让我们感到一种不可言说的威胁,而当我们对这些命题有所理解时,就会感到充实与平和。写作也是如此,一旦没有了秩序,就会让人们感到无所适从。“写作是寻求、表达、缔造、建立一种思想和语言符号的秩序”[4]。卡西尔在谈论“人是世界秩序的创造者”时曾说,“科学在思想中给我们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我们秩序;艺术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把握中给我们秩序。”[4]

写作秩序,在新闻写作中体现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缔造新闻作品内容价值的精神秩序,要围绕主题来展开。无论是进行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新闻写作者都会在新闻文本中体现自身对社会、生活、人生的理解,有意或无意地构建新闻传播的价值体系;无论是消息、专访,还是评论、调查报告,它们都是新闻写作者对社会变迁的记录。因此,新闻写作者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之一。第二个层次是新闻写作者通过组织新闻语言材料,形成新闻作品有机化的结构。指新闻写作者在选材时要根据主题的需要,为新闻作品设定一个合适的篇章或段落,让它形成一种内在机制的联系,比如,表层结构的开头、中间与结尾,需要依据时间、空间的顺序来展开。第三个层次是指超越思想、语言、结构之上的写作文化,通过“写什么”“怎样写”来表达新闻价值取向,具有客观事实的制约性、主观能动性、丰富多样性等特点。新闻写作者要通过完整、连贯、严谨、自然的规范,将新闻事实形成倒金字塔、时空、事理结构的基本形态。倒金字塔结构是将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最前面,次要的内容依次放置的一种结构形式,新闻价值的大小、新闻事实的新颖性、受众是否感兴趣是衡量新闻内容重要程度的标准。由于这种结构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为“倒金字塔”,不仅适用于消息写作,也适合各种文体写作。时空结构是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易为顺序组织材料的结构形式。新闻写作者一般会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空顺序来组织文章的结构,可分为时空正常式、时空穿越式。事理结构是按照事物或事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的结构形式。由于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所以事理结构在实践运行中具有多种形态:1.并列式,作品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2.总分式,包括先总说、后分说的演绎式,先分说、后总说的归纳式,先总说、后分说的归演式。3.递进式,新闻作品多部分内容逐层深入。总而言之,新闻写作者在构思新闻作品的结构时,要遵循正确反映新闻活动发展规律和内部联系的原则,使作品结构符合不同文体思维的要求,满足新闻主题表达的需要,须在结构框架内达到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目的。

(五)新闻写作受众意识

新闻写作者和受众在现代传播活动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形成以传播者与受众为中心,由新闻媒介连结的两个体系,构成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新闻写作者给受众传播信息的同时,受众意识也反作用于新闻写作者。在现代传播活动中,新闻写作者要按照所在媒体的特点,选择适用于媒体的传播模式,主要目的是服务受众。从传播者的角度来说,新闻写作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传播活动中扮演着传者、实践者、引导者的角色。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秩序、有选择的主观行为,新闻写作者要在判断事实真伪、服务所在媒体的同时,协调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群体的受众,他们依法享有“知情权、采访权、发表权、批评权、监督权”。一方面,新闻写作者须借助文字、符号、声音、图象等物质形式,来报道新闻事实、传达自身思想;另一方面,也根据自身的新闻理想和价值观念来评估新闻事实,从而形成具有精神属性的内容。由此可见,新闻写作者在选择“为什么写”“写什么”“如何写”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受众作为接收新闻事实的对象,不仅包括传统媒体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阶层、不同民族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的观众,也包含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接收信息和服务的用户。从新闻传播的过程来看,在“新闻———受众———新闻作品”这一体系中,受众和新闻写作者一样,都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参与者、反馈者,同样处于主导地位。在此过程中,新闻写作者的目的是让新闻作品受到受众的关注和喜爱,他们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虽然会坚持真实性、客观性原则,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在报道中体现自己的看法、目的和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受众意识对新闻写作的作用并不是一种主动选择行为,而是一种被动接受行为,构成了新闻写作者与受众之间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六)新闻写作语言意识

语言意识是人类意识循序渐进的基本形式。语言不仅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心理沟通的代码和符号。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语言作为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在新闻作品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一方面,新闻语言具有呈现、承载真实和客观新闻事实的价值;另一方面,新闻语言也具有准确地传播新闻写作者思想和情感的价值。语言是新闻作品形式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新闻物质材料的载体和手段。无论是把文字作为媒介的报纸,还是把声音作为媒介的广播,抑或把声音、图像轉换为数字信号进行传播的电视,都离不开语言。

新闻语言分为文字语言、声音语言和图像语言三种。文字语言指记录语言中音、形、义相统一的书写符号系统;声音语言指利用发声器官发出声音来进行表达的语言;图像语言是一种象征符号系统,它运用示意的方式来传递文字不能明确表达的意义。新闻作品需要准确使用语言,这不仅包含语言文字问题,还涉及政治导向、时代风尚、经济数据、法律规定,以及新闻写作者的道德品格、思想意识、写作态度、文化素养等问题。从整体来看,新闻作品语言要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要准确呈现新闻事实、说明情况、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也要客观全面地展现事物的发展程度和细节。从局部来看,报纸新闻作品应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应使用以普通话为标准的口语化语言,网络新闻作品可以适当使用流行的网络语言。此外,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还体现为要合乎语法规范,符合逻辑要求,语言要简单明了,力求言简意赅,从而使大众化、民族化、规范化、形象化的语言在新闻传播中充满活力和魅力。

三、知行合一意识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一些研究生、本科生就读于新闻学专业,但是,他们写的消息往往不如没有接触过新闻传播理论,甚至对新闻传播学一无所知的人。这种现象就涉及了新闻写作知行合一的问题。前者显然是有知无形,暂时不堪重任;而后者是有形无知,较难有上升的空间,从而造成了知易行难,达不到行而有知。

(一)知先行后还是行先重知

在现代新闻写作中是“知先行后,还是行先重知”,历来都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是,两者均涉及到新闻理论与实践问题。“知”代表新闻传播写作理论,“行”代表新闻传播采写实践,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知”意味着新闻写作价值的高度,“行”体现出新闻写作价值的厚度;“知”是新闻作品质的升华,“行”是新闻作品升华的基础。“知”来源于“行”,“行”是对“知”的实践,“知”的价值在于指引“行”前进的方向,“行”的价值则在于接受“知”的导航。两者是相互独立、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对立统一的关系。“行”(实践)高于“知”(理论),而“知”(理论)又来源于“行”(实践)。实践是检验新闻作品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没有“知”(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行”(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二)实践是检验新闻作品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

坚持新闻写作实践第一的原则,是新闻传播学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新闻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闻传播的重要作用体现为新闻写作实践的应用。人类社会的新闻写作行为曾数次警告我们,束之高阁失去应用价值的新闻理论,是水中月、镜中花;倘若貌似而非神似,便毫无价值可言。毛泽东同志曾强调:“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成死的教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这启示新闻写作者不能将新闻传播理论当成死的教条,而是要在精通的过程中灵活地应用它。新闻传播理论之所以要联系写作实际,一方面是因为新闻传播理论来源于新闻实践,另一方面是因为新闻实践推动新闻传播理论的更新和发展。基于此,新闻写作者必须学懂弄通新闻传播理论,掌握新闻传播理论的真谛,要潜心钻研马克思主义有关新闻传播的经典论述,并结合新闻实践,将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素养。

四、结 语

本文通过论述价值意识、写作意识、知行合一意识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在现代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写作者一方面要将新闻价值作为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并将它作为新闻写作的核心内驱力;另一方面,要在新闻写作中将价值意识、写作意识、知行意识融为一体,并构成一种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三识化一的平衡关系。

从宏观层面来看,价值意识、写作意识、知行合一意识不仅具有社会性、阶级性、民族性、文化性、传承性、主动性、目的性、广泛性、整体性、互动性、开放性、综合性、共享性、影响性、过程性、无可取代性,还具有事实的真实客观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报道的及时性、传播的公开性、表达的自由性、政策的调控性。从微观层面来看,价值意识、写作意识、知行合一意识不仅是传播者角色的扮演者,也是新闻价值的发现者、倡导者、实践者、引领者,具有獨一无二的代表性、典型性、主动性、目的性、广泛性、整体性、互动性、开放性、综合性、共享性、影响性、过程性、专业性、集体性、复杂性、普遍性。其中,价值意识为提高新闻价值指明了方向,写作意识为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文本的实现提供了保障,知行合一意识为价值意识与写作意识的融合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沟通桥梁。

参考文献:

[1] 杨保军.新闻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22+23+24.

[2]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307.

[3] 皮亚杰.结构主义[M].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

[4] 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9+72.

[责任编辑:武典]

猜你喜欢
新闻写作
关于新闻写作中应用求异性思维若干问题思考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新闻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简析新闻采访写作能力的培养
新闻写作对古典文学的借鉴
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女性获奖者作品对英语专业新闻写作的启示
高职院校新闻写作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