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民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3)
临床见习是神经病学教学中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考查学生职业素质、基本技能关键组成部分。神经病学传统的临床能力评价采用纸笔考试,存在评价方法单一、评价不全面的问题,与执业医师考核偏差较大,因此探索神经病学临床见习模式尤为重要。标准化病人是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表现的正常人。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是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成果之一[1],对于学生沟通技巧和体格检查技能的培训是非常有效的。临床上标准化病人通常由教师、学生经过培训后担任。PDCA循环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也在教学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2],包括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阶段。本研究选择以住培医生作为标准化病人,结合PDCA模式探讨在神经病学体格检查见习中的应用。
神经病学是一门专业性强、内容复杂的学科,与生理、病理等内容密切相关。在现有的神经病学学习中,注重神经病学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知识记忆,缺少结合基础知识对具体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临床体格检查中患者的配合度较低。因此体格检查难度大,对于学生沟通技巧要求也较高。
2.1.1 标准化病人选择
在住培基地中选择热爱医生职业、表达能力强的住陪医生做标准化病人。他们能够准确描述神经病学疾病的临床病症表现,熟悉各疾病间的差异和易出错表现,并在一定时间内对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重复性表达,维持不同被培训者的同一锻炼和评价标准。
2.1.2 标准化病人培训
建立神经病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医患沟通、临床专业素养等方面为核心的培训模式,对标准化病人进行责任心、表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判和对临时性问题的处理能力进行考察,提前明确神经病学疾病临床表现,围绕病历的内容,受训者要根据培训教师的要求以不同的方式接受训练。教师与标准化病人一起探讨考察内容、表现形式和临时性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评判标准,列举常见病症之间的相似症状与典型症状,有助于在实施中对其他住培医生的观察、处置能力进行合理评判。
选择临床神经病学常见病和多发病,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偏头痛、帕金森病、面神经炎、癫痫。见习者根据标准化病人表演的典型症状进行体格检查。指导教师和标准化病人对见习者的诊治流程、检查表现进行评判,填写表现清单。
每一个病症体格检查后,教师组织标准化病人和见习者共同进行病例讨论,以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标准化病人针对疾病症状的表达,见习者针对自己在体格检查中的表现,进行自评和互评,找出优点和不足,填写“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教师根据标准化病人和见习者具体表现,进行合理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一阶段见习完成后,对体格检查效果进行反馈评价,结合实际进行修改、调整评价标准和下一阶段的见习内容及实施方式,以达到有效提高学生神经病学临床能力提升,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和临床突发情况处置能力。同时学会以病人角度看待问题,深刻体会作为一名合格医务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必须做到真正了解患者疾苦,以及明确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增强医学人文理念。
李会颖[3]选用高年级的研究生、见习生作为标准化病人,明显缩短培训周期,可控性较好,培训效果好。但医学生没有经过临床技能培训,接触的比例单一,作为标准化病人可能存在表达不全或缺少沟通交流技巧,使体格检查培训效果达不到要求。而住培医生通过住院医师培训,具备了一定能力,掌握一些在学校时没有接触到的技能,接触的病例更多,因此在培训和扮演标准化病人时可以准确地表达病例临床表现,尤其能表达出不同病症间临床表现中细微的差异,提高检查者的细心观察的临床判断能力。住培医生接触患者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需求,能较好地锻炼检查者与患者的交流,并能全面评估和反馈查体者的表现。
住培医生作为标准化病人的优势明显,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般情况下,住培基地的住培医生数量有限,在实施中住培医生需要同时扮演多个案例的角色,压力较大;如果被培训者人数多,则培训机会减少。因此需要征集更多的住陪医生参与到培训中,给被培训者提供更多的临床案例进行练习,提升学生的临床疾病诊断能力,提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更准确地进行临床疾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