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常规磁共振成像序列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对比

2023-11-16 10:04:38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磁共振神经功能病灶

周 岩

(吉林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头颈组,吉林 吉林 132002)

脑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CM)是一类结构复杂、无肌层的血管型肿瘤,其病变范围在5 mm以内,早期表现为脑出血,其发生率在所有的颅脑病变中只有4%,但其严重程度却是致命的[1]。CCM具有隐蔽性,过去只能通过尸体解剖才能找到。近年来,伴随CT、核磁等技术的广泛运用,人们对CCM的认知逐渐加深,特别是非侵入式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因其无辐射、高空间分辨等优势,对于CCM准确、快速地确诊具有重大的价值[2]。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磁共振对比增强成像技术,对于显示血管畸形、血流缓慢的静脉血管结构、血液代谢产物、微出血灶、钙铁沉积等较为敏感[3],故在显示脑内小静脉及出血方面,敏感性优于常规序列,可用于血管病变的早期检测,但其在CCM中的研究尚少见。本研究对比SWI与常规MRI序列对CCM的诊断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吉林市中心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间确诊的75例CCM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常规MRI序列(T1加权成像T1WI和T2加权成像T2WI)与SWI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象年龄18~62岁,平均(40.2±8.4)岁,其中男44例,女31例。

1.2 方 法

全部病例采用飞利浦Ingenia全数字3.0磁共振对颅脑进行MRI常规序列扫描和SWI扫描。16通道头部线圈,进行常规MRI检查获得T1WI、T2WI轴位图像。扫描范围包括从延髓至颅顶区域。T1WI扫描参数:重复时间(time of repetition,TR)/回波时间(time of echo,TE)=9 ms/2000 ms,扫描层厚6 mm,层间距1.2 mm。T2WI扫描参数:TE/TR=99 ms/420 ms,扫描层厚6mm,层间距1.2 mm。观察各层面T1WI、T2WI上病灶信号特征。SWI参数为采用高分辨率3D梯度回波序列,TE/TR=20 ms/28 ms,扫描层厚2 mm,层间距0.4 mm,翻转角(flip angle,FA)为15°,最小强度投影法(MinIP)进行三维重建。

1.3 观察指标

分析SWI和MRI序列(T1WI、T2WI)对CCM病灶的个数和病灶直径的影像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检出病灶数目

75例CCM患者SWI、MRI-T1WI和MRI-T2WI扫描病灶总数分别为115、93和101个,各病灶部位详细计数见表1。SWI成像检出病灶数目明显高于MRI-T1WI、MRI-T2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各序列检验病灶数(个)

2.2 检出病灶平均直径对比

75例CCM患者SWI、MRI-T1WI和MRI-T2WI扫描病灶平均直径分别为5.24、4.86、4.98 mm。SWI显示的病灶平均直径明显大于T1WI和T2WI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CCM属于脑血管畸形性疾病,病灶内血流缓慢,血液的长期滞留可促进血栓及钙化的形成,且具有生长能力。故CCM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3],多见于20~50岁,在颅内可单发亦可多发,可任意位置出现。临床中发现单发性CCM以散发性多见,多发性CCM以家族遗传为主,可能与基因突变相关[4]。根据病变位置和临床表现统计幕上和幕下比例约为4∶1。其中幕上阳性患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癫痫、头痛及神经功能受损;幕下阳性患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受损、轻微头痛。CCM患者出血多为缓慢性复发出血,可诱发患者昏迷,危及生命。出血吸收后患者临床症状会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反复出血会进一步加重神经功能障碍,增加永久性功能障碍的风险。因此,CCM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影像学是CCM患者的首选检查项目,因其血流缓慢、血管痉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不能有效发现病灶。CT和MRI是对颅内病变进行早期确诊的主要手段,CT可以发现合并颅内微出血和钙化的病灶,但对较小病灶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MRI是一种多序列、多参数的成像技术,尤其是在CT难以发现或鉴别的微小病变方面,MRI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颅内微出血及CCM的诊断。SWI利用不同组织间磁敏感的差异产生图像对比,在CCM患者影响中所展示的病灶体积和数量比传统MRI序列有显著优势,对静脉畸形的成像依赖血氧饱和度形成磁敏感性的差异,不受血管流速干扰,对纤细的小静脉或流速较慢的静脉成像有明显优势[5],故能够识别出细小畸形血管及伴行静脉、引流静脉。SWI突出了磁敏度上的差异,可以有效地发挥磁共振的非均一性,还具备了薄片重建的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同时对血流中的脱氧血红素以及其中的一些重要化学成份非常敏感,可显著提高顺磁性物质的检出率。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MRI序列,使用SWI检查CCM更有优势,特别是在显示病数量及病灶体积等方面更明显。

猜你喜欢
磁共振神经功能病灶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3:51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山东医药(2015年38期)2015-12-07 09:12:27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