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报导侦模式在打击走私冻品犯罪中的应用

2023-06-02 03:32刘非帆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冻品走私情报

刘非帆

走私入境的冻品很多来自疫区,存储条件恶劣,质量堪忧,在化学药剂的作用下,这些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日期、无原产地证明的“僵尸肉”一跃成为“色香味俱佳”的进口肉,因其价格低廉,很快被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潜在危害极大。因此,加大该类犯罪的打击力度很有必要。通过以“情报导侦”为抓手,充分整合利用反走私资源,对案件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充分挖掘和计算分析,于数据洪流中“抽丝剥茧”,将海量、异构、多维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情报,进而刻画走私冻品犯罪,为打击走私冻品犯罪实战部门提供导向服务,切实保护人民群众“餐桌上的安全”。

一、情报导侦的概念及价值分析

(一)情报导侦的概念

“情报导侦”在我国官方文件中被称做“情报信息主导警务”,该工作模式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英国,并在美国“9·11”事件爆发后迅速拓展到世界各国。我国公安部于2003年正式提出该模式,经过近20年的发展,该工作模式在我国有了更深一步的应用和发展,并由最初的公安部门拓展到海关缉私、海警等多个部门,相关学术著作和理论研究成果也较多。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情报导侦”概念的理解及应用不尽相同,但大都将情报导侦作为推动警务工作创新发展的动力,通过综合收集、分析和使用情报信息,用以主导警务工作,管理和服务社会,辅助领导者战略决策、指导一线侦查人员战术决策,从而大幅度提高决策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预防和控制犯罪的目的。

(二)情报导侦的价值分析

截至2022年10月28日,以“情报导侦”为检索条件,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共获得108篇文献,从学科分布情况看,有102篇文献与公安领域有关,占比达到了94.4%。通过对这102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出情报导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1.提升工作效率,合理配置警力资源。信息大爆炸时代,每分每秒都在产生数以亿计的海量数据。通过向数据要警力、要战斗力,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情报产品,并根据情报产品进行精确指挥、精确打击和精确防范,使侦查工作由传统的被动防御向主动控制转变,进而实现警力资源集约,打击精准有力,切实提高警务工作效能,节约司法办案成本。

2.明确查证重点,收集和固定证据。当今社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嫌疑人实施犯罪提供方便,犯罪空间从传统的实体空间转移到网络空间或网络与实体相混杂的空间。尽管犯罪现场物理痕迹越来越少,但嫌疑人在犯罪过程中的留下的车船轨迹、通话记录、邮件往来和银行交易流水等电子数据却很难被抹除。工作人员通过情报分析研判,过滤出与案件无关的数据信息,筛选出有价值的情报线索,进而明确查证重点,做好证据的收集和固定工作。

3.深挖幕后主犯,锁定犯罪嫌疑人。工作人员通过运用大数据思维多渠道广泛搜集数据信息,借助大数据研判工具、可视化平台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关联、穿透式分析以获得情报产品,进而在情报的指引下查清犯罪团伙成员,锁定幕后主犯。如使用网络爬虫等软件广辟情报来源,通过对情报源的深入研判获得情报产品,进而在情报的指引下用基站、IP、MAC码等技术手段锁定嫌疑人的具体位置。

4.追赃挽损,减少被害人损失。资金是经济犯罪的DNA,资金流是侦破经济犯罪的一把“金钥匙”。通过以情报导侦为抓手,结合中国银联司法协助服务管理(JASS)、违法资金分析与查控、I2、火眼金睛等系统或软件,对嫌疑人的经济活动轨迹进行感知、核查、追踪,查清涉案资金的流动情况,确定涉案账户之间的链式关系,为后续追赃挽损打下坚实基础,进而减少受害人损失。

5.进行犯罪预测,预防和减少犯罪发生。通过搜集和分析情报信息,让大数据说话,让情报先行,对犯罪的多发地、多发时段、易参与人群等情况进行动态、滚动监测,增强犯罪的识别能力,及早发出犯罪预警,增强犯罪的可预见性,从而掌握侦查工作的主动权,达到预防和控制犯罪的目的。

二、情报导侦在打击走私冻品犯罪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冻品”是指在冷冻环境下储存的各种畜类、禽类、水产类等食品。走私冻品犯罪不是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法定罪名,是走私对象为冻品这一类犯罪的统称。从本质上看,走私冻品犯罪是走私犯罪的一种。该类犯罪侦办难度较大,传统的侦查思维和办案模式在侦办此类案件时难度较大,通过对当前阶段打击走私冻品犯罪的侦办难点进行深度剖析,尝试探究情报导侦在打击此类犯罪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犯罪黑数大,线索发现难

我国走私冻品犯罪黑数大,案件线索发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国海陆兼备,边境线漫长,且边境线常处于茫茫大海、高山密林、荒漠戈壁等人迹罕见的地方,这些地方监控探头普及率不高,人防、物防、技防能力较差,走私冻品犯罪活动易于隐蔽出入,走私条件十分便利,查缉难度大;二是嫌疑人通过使用伪报、瞒报、藏匿等手段以正常商贸往来为名,行走私冻品犯罪之实,伪装性和迷惑性都很强;三是走私冻品犯罪分子往往采取“蚂蚁搬家式”的走私方式,“蚂蚁”是指以“化整为零”的方式进行走私的不法分子,(1)曹云清、宋利红:《走私犯罪案件侦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83-84页。嫌疑人通过使用木排、渔船、“大飞”摩托艇、货车、面包车等运输工具小批量、多批次走私冻品,这些改装后的运输工具目标小、易隐蔽,在运输过程中关闭导航系统,反走私部门监测困难,未形成覆盖全面的情报网络,造成走私冻品犯罪线索难以发现,犯罪黑数大。

(二)情报工作滞后,分析研判难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物联网等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数据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信息超载和分析能力不足、“信息冗余”与“情报匮乏”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对情报分析研判人员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多挑战。(2)王怡彬:《大数据环境下公安情报人员信息行为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1年硕士论文。有些反走私工作人员侦查思维固化,重案件打击处理轻情报分析,缺乏情报导侦意识,情报导侦理念尚未完全建立,情报敏感度不高,分析研判能力差,无法适应打击走私冻品犯罪需要。走私冻品犯罪分子在联系走私的过程中,广泛使用暗语,如将走私的冻品称做“冰激凌”;将走私的便道称作“棍”,情报人员在分析信息时,如不能将这些生活化的暗语转化为有价值的情报,将错失办案良机,不利于打击走私冻品犯罪。

(三)情报共享不足,协作配合难

走私冻品犯罪是一种跨国、跨区域的连续性犯罪,具有团伙化、专业化、产业化、链条化特点,涉及环节及领域多,可被管辖部门多,各部门相互独立、互不隶属,拥有各自的情报信息系统。虽然有打击走私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以下简称“打私办”)从中协调,但打私办是议事协调机构,对各反走私部门的人、事、财、物没有实际支配力和约束力,各反走私职能部门出于利益、保密安全以及现实参数兼容等因素考量,在情报共享方面“各怀心思”,协作配合困难。由于缺乏统一的情报沟通共享机制,情报供需对接不畅、共享动力不足、共享应用不充分、共享标准不统一,情报壁垒和本位格局难以打破,情报互联互通率低,资源整合、手段集成等只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3)姜楠:《公安合成作战机制中情报分析工作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8年硕士论文。专业情报的匮乏使反走私人员对走私入境冻品的交易人员、运输方式、运输时间、起送和到达地点等信息缺乏了解,致使反走私冻品工作常处于被动,打击走私冻品犯罪效果碎片化。

(四)走私网络化,侦查取证难

走私犯罪分子为降低犯罪成本,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实施走私活动。(4)高乐乐、范新星:《大数据时代情报信息导审在缉私工作中的应用研究》,《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7第2期。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加持,网络走私冻品犯罪数量不断增加,走私手段更加复杂多样,犯罪空间也从传统的实体空间延伸到虚拟空间或虚拟与实体相混杂的空间。淘宝、京东、拼多多、美团等网购平台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走私犯罪分子利用这些平台分销冻品提供方便,使得走私冻品犯罪利益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错综复杂的人流、物流、单据流和资金流增大了走私冻品犯罪的侦查取证难度。除此之外,走私冻品犯罪是一种跨国性的有组织犯罪,走私冻品犯罪分子通过国内外社交媒体进行联系,通过暗网等平台进行交易,使得犯罪手段更加便捷和隐秘,一些关键证据在境外,出于办案成本以及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等因素考量,境外证据难以获得,走私冻品犯罪证据收集不全面。

(五)团伙犯罪突出,主犯抓捕难

走私冻品犯罪链条长,涵盖境外货源采买、走私船舶准备、装船运输、接驳上岸、冻品储藏、地下钱庄资金汇出境外等多个环节,在长期的走私与反走私斗争中,逐渐形成结构完整严密、组织分工明确具体的走私冻品犯罪链条和团伙。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成员承担,利益和风险由各环节负责人承担。一些环节的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打击,降低被抓获风险,通过多种渠道寻找“替罪羊”,让这些“替罪羊”从事具体的走私活动。这些“替罪羊”即使被抓获,所获知的犯罪信息有限,对供货商、保货商、报关行、国内买家等信息知之甚少。

主犯具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与其他犯罪嫌疑人单线联系并频繁更换号码,在犯罪之前会对团伙成员进行反侦查、反讯问培训,订立攻守同盟。此外,主犯还会千方百计腐蚀拉拢海关缉私、海警、公安等反走私部门工作人员,在“糖衣炮弹”的“侵蚀”下,这些人员甘当走私冻品犯罪分子的“保护伞”,在查缉走私冻品犯罪活动时不打击、轻打击或在打击前提前告知,致使主犯抓捕困难,起不到“破链条、打窝点、斩网络”效果。

(六)打击深度不够,案件定性难

走私冻品犯罪涉案人员众多,除了交易双方,还有承运人、保货商、报关行、介绍人、装卸工、望风人员(一说为看水)、销售人员等诸多人员。实际办案过程中,交易双方、承运人、保货商等人常被认定为走私冻品犯罪嫌疑人,但报关行、介绍人、装卸工等人的法律定性尚未形成统一意见,需要根据主观故意等情节予以认定,而该类犯罪的主观故意较难认定。

我国《海关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货物、物品的,按走私行为论处。若A为走私冻品人员,B为向A收购走私冻品的人,C为向B购买走私冻品的人,虽然《海关法》规定A和B的行为构成走私,却未明确C向B购买走私冻品行为的法律定性。此外,“蚂蚁搬家式”的走私冻品,因嫌疑人被抓时走私数量达不到刑事立案追溯标准,往往被科以行政处罚或不予以处罚。一些嫌疑人趁机钻法律空子,被打击处理后仍不改旧习,案件打击深度不够,走私冻品犯罪屡禁不绝。

三、情报导侦模式在打击走私冻品犯罪中的应用

为提高打击走私冻品犯罪实效,反走私部门在情报的指引下,多措并举,不断拓宽情报信息源,增强情报信息的收集、分析、经营和共享能力,积极提炼技战法,建立走私冻品犯罪预警机制,并根据预警结果有针对性地提高打击走私冻品犯罪的人防、物防、技防能力,进而挤压走私冻品犯罪活动空间,铲除走私冻品犯罪“土壤”,将走私冻品犯罪扼杀在萌芽状态,降低走私冻品犯罪的危害后果。

(一)开展信息大会战,积极拓宽情报源

情报源的发现与情报获取,是因地制宜制定战术方案和战略方针的基石。(5)孙静晶:《情报导侦在风险型经济犯罪中的应用》,《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情报源的繁简和优劣将直接影响情报质量,进而影响反走私工作效果,甚至是成败。因此,反走私部门可通过开展信息大会战,采取“公密结合”的方针和“专群结合”的工作路线,通过多渠道、多维度拓宽走私冻品犯罪情报源,为后续反走私部门利用情报产品指导反走私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1.海关缉私、海警、公安打私(局、支队、大队等)等反走私专门机关以“三无”船舶整治为抓手,对非法走私“媒介”进行登记备案,加强基础信息化建设;强化开源数据的收集汇总,利用网络爬虫等软件对网上可疑的走私冻品犯罪线索进行搜集,逐步将各类情报信息资源搬到“云端”,开展网上合成作战,进一步增大走私冻品犯罪主动“曝光”概率,使我国反走私冻品犯罪工作“耳聪目明”。

2.市场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交通运输以及公安机关的食药环侦等反走私辅助机关可从运输端、市场端,特别是储藏端入手,对辖区内冻品的原产地证明、购买清单、检验检疫证明、报关单、通关单、出入库记录等信息予以核查。经检验鉴定冻品为走私冻品的,及时根据《海关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管辖分工以及办案流程将走私冻品犯罪线索通报并移交给海关缉私等部门。

3.除了国家机关积极履职寻找走私冻品犯罪线索,有关部门还可以充分发动群众,推动边境地区缉私联防队伍建设,深化“走村入户”反走私多元主体综合治理,强化走私重点村寨的基层治理;(6)尹浩全:《中越边境地区走私综合治理研究——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个案》,云南大学2019年硕士论文。提高举报奖励力度,鼓励边民参与到走私冻品犯罪的检举揭发工作中来,走私线索一经核实,有关部门应及时兑付奖励承诺,并为举报人保密,进而营造打击走私冻品犯罪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二)着力锻造高素质的情报研判队伍,提高情报分析能力

人才是情报分析的关键,关乎情报导侦工作的成效。情报导侦工作是知识密集型工作,涉及学科领域及环节众多,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对情报分析研判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多挑战。对此,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提升情报研判队伍的专业素养:一是转变情报工作理念,注重培养反走私情报研判人员的大数据思维,即需求思维、要素思维、关联思维和穿透思维,(7)张宝瑞:《大数据与经济犯罪治理》,群众出版社2021年版,第242-243页。并引导反走私情报工作人员将大数据思维融入侦查思维,逐步提高情报工作人员的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比对碰撞和分析研判能力,推动研判效能裂变式增长;二是加强培训,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快,需要不定期对情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从而增强工作人员的情报敏锐度和聚类分析能力;三是加强与科研单位、高校以及一些高科技企业的合作,共同为打击走私冻品犯罪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如黄埔海关缉私局为提升智慧缉私水平,与北京宸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黄埔“缉私云”平台;四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积极拓宽用人视野,根据实际情况聘请一批懂情报、懂侦查、懂法律、懂计算机、懂海关业务、懂金融财会的专才,并建立健全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着力锻造高素质的情报研判队伍。

(三)增强案件经营能力,派遣秘密力量

反走私部门发展的秘密力量在案件前期经营、中期抓捕和搜查、后期扩线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8)殷学豪:《广西防东地区走私犯罪侦查对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9年硕士论文。走私冻品犯罪是跨国性的有组织犯罪,地域跨度大,持续时间长,预谋性强,主犯深居幕后,行事狡猾,较难抓捕,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逃之夭夭。因此,反走私部门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必须高度重视情报经营工作,坚持关口前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采取“公密结合”的手段,着力构建多源头、多层次、高质量的情报信息网络;建立专案特情、阵地控制特情,培养情报耳目,向走私冻品犯罪团伙中派遣秘密侦查力量,扩展情报触角;并通过情报研判,抓住情报先机,锚定最佳介入时间,适时开展集中收网行动,起到一案带破多案,一案“结多果”的效果。此外,我国还应注意加强境外秘密力量的布建,组织人员靠近并打入境外走私冻品犯罪团伙内部,深入了解和掌握境外走私冻品犯罪的核心动态和深层次内幕信息,为获取境外走私冻品犯罪线索、铲除走私冻品犯罪团伙网络、深挖幕后主犯、完善境外证据链条等创造条件。

(四)建立大情报体系,开展国内外执法合作,增强情报共享能力

反走私部门在打击走私冻品犯罪时,应坚持树立大情报观,构建大情报体系,加强国内外执法合作,增强情报的共享交互能力,实现情报的互联互通和可视化,进而提升反走私部门信息化作战能力,为反走私冻品实战部门服务。

1.国内方面。我国反走私部门可在打私办的牵头和协调下,强化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充分整合利用海关缉私情报信息管理系统、公安八大信息资源库、经侦应用云、“金关工程”、H2018、PGIS、SIS、AIS等各类相关数据信息系统,促进数据的兼容、共享,建立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优势互补的反走私情报信息共享平台,从而破解情报信息分散、数据孤岛和建用脱节问题;加强集查控、分析、预警和指挥于一体的联勤指挥中心建设,着力构建联合执法网络,打造全方位、扁平化、专业化的合成作战体系,建立全天候、全时段、全链条、全要素的巡查防控机制,提高情指融合能力;鼓励各反走私部门加强情报信息共享,将情报信息共享情况纳入工作绩效考核,建立相应的共享激励机制,通过物质、精神和情感上的激励,有效调动反走私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参与情报共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打击走私冻品犯罪的情报共享。

2.国际方面。我国反走私部门可在世界海关组织(WCO)行政互助协议框架下,发挥国际组织的协调作用,与其他国家相关部门建立官方合作备忘录,建立健全国际警务合作机制,持续增进互信与合作。如我国海警局在北太平洋海岸警备执法机构论坛机制下,积极与其他成员国探索构建情报交互机制,建立和完善情报通报、会商制度,在多边法律研究、案件线索移送、信息核查、特别监视、协助调查、代为查稽以及联合执法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走私冻品犯罪。

(五)总结提炼打击走私冻品犯罪技战法,提高破案效能

技战法是侦查机关办案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侦查方法和手段,主要涵盖侦查的前沿技术、战术和方法,目的在于提高侦查机关破案的工作效率和办案质量,进而指导侦查工作的开展。技战法的提炼对类案打击处理、案件线索深挖、涉案人员追踪、违法资金查控以及证据收集固定等方面的工作大有裨益。打击走私冻品犯罪部门通过以海关缉私、海警、公安等反走私部门侦办的精品案件为样本,对该类犯罪的侦查方法、取证对策、控制抓捕、审讯技巧等进行归纳总结和深度剖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提炼出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技战法,为反走私冻品部门服务,具体技战法有网上摸排、网上串并、海面跟踪、涉案资金动态穿透和异常数据积分预警等。

根据此前中国海警局官网公布的消息,2022年5月份福州海警局在对连续查获的5起走私冻品案件进行串并分析时,发现有走私团伙利用外籍“母船”向国内船舶过驳冻品并在福建沿海一带绕关上岸的线索,通过对目标海域的不间断侦查预警和跟踪布控,最终锁定并控制2艘外籍“母船”及2艘“过驳”船,当场查获无相关合法来源手续和检验检疫证明的600余吨牛肚、牛百叶等冻品。(9)《案值4000万!海警破获一起特大走私冻品案》,https://www.ccg.gov.cn//2022/95110_0630/1847.html,2022年9月29日。打击走私冻品犯罪技战法的使用将更加有利于深挖余罪,扩大打击战果,更好震慑走私冻品犯罪分子。

(六)建立健全走私冻品犯罪预警防控机制,察之于未萌

打击违法犯罪的最理想的状态是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在危险因素尚未积累到爆发时通过情报信息预警及时发出警情通报,防范犯罪风险传导,减少事件可能带来的伤害。(10)李仪、赵丽娟:《基于网络开源信息的公安情报预警能力生成研究》,《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走私冻品犯罪预警是对此类犯罪苗头性、趋势性和动向性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是对此类犯罪的超前防控,是打击该类犯罪的一把“利器”。通过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系统技术,根据走私冻品犯罪的多发区域、多发时段、资金流、货物流、单证流等要素特点,选定走私冻品犯罪风险指标,进行科学赋值,划定相对合理和风险可控的阈值区间,构建立体化、信息化、全景式的走私冻品犯罪预警模型,定期或不定期发布走私冻品犯罪预警监测报告,生成动态化、预警性的情报。并根据情报产品查找监管薄弱环节,便于实战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打击和防范工作,及时发现并清理走私冻品犯罪中的积案和隐案,进而降低该类犯罪的黑数,预防和减少走私冻品犯罪发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走私冻品犯罪危害大,走私形势严峻,打击走私冻品犯罪刻不容缓。通过以情报导侦为视阈,准确分析走私冻品犯罪的侦查难点,并在情报的指引下,有针对性地采取多项措施,从而掌握打击走私冻品犯罪的主动权,为我国税收秩序稳定、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冻品走私情报
情报
情报
情报
涉逃证走私行为司法解释的方法论反思——以法释〔2014〕10号第21条为切入
广西省重拳打击冻品、活体走私严防疫区食品流向餐桌
智辨走私贩
广东破获“1·26”特大走私毒品案 缴毒约717公斤
交接情报
走私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