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智敏
(中山市古镇镇曹三小学,广东 中山 528421)
音乐教学是以儿童发展为基础的教学。研究表明,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在学龄前就已经开始发展,小学教育阶段是发展少年儿童音乐才能的最宝贵时期。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久性弱、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大部分的记忆是短期记忆,容易记也容易忘。一首熟悉的歌曲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多样的手段在已学歌曲的基础上开展多元化音乐教学,引导学生巩固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和运用技能,将学生的短期记忆深化为长期记忆或永久记忆,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和素养。
《牧童谣》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2 课的一首湖北民歌,4/4 拍,五声商调式。歌曲的节奏抒展,旋律优美抒情。歌词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简单易学,利于传唱。全曲由re 、mi、sol、la 四个音构成,以生动有趣的问答式的歌唱表演形式来反映牧童在放牧时的愉快心情。
柯达伊认为感知节奏是人的本能,节奏是各种音乐要素中人的生理、心理感受最直接的部分。通过节奏训练可以发展听觉和多方面的音乐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将一首已学歌曲的节奏从歌曲中分离出来,配合身体律动进行练习,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节奏的声响、韵律、符号的体验,逐渐形成节奏的内心感觉。
《牧童谣》节奏谱:
根据《牧童谣》这首歌的节奏特点,我们可以利用拍手、拍腿、踏脚、走路等简单的身体律动,变换不同的组合来进行节奏训练活动:
1.手拍节奏、口读节奏名;
2.左右手分别拍腿表示节奏、口读节奏名;
3.脚踏节奏、口读节奏名;
4.双手同时拍腿(稳定拍)、口读节奏名;
5.左手拍腿(表示稳定拍)、右手拍腿(表示节奏)、口读节奏名;
6.原地踏左右脚作稳定拍、口读节奏名;
7.原地踏左右脚作稳定拍、手拍节奏、口读节奏名;
8.脚走稳定拍、手拍节奏、口读节奏名;
9.走圆形队列(稳定拍)、手拍节奏、口读节奏名。
用多变的身体律动练习相同的节奏,不仅让学生巩固了“titi”、“ta—a”这两种节奏型,还加强了学生的节奏感,从单一的节奏律动到稳定拍与节奏的综合练习,逐渐深化节奏能力。节奏与稳定拍除了可以通过拍手、拍腿、踏脚、走路这些简单的身体律动作巩固练习,还可以换成其他生活物品、道具或者打击乐器。能让学生从动作上感觉到、从声音上听得到,对学生的协调能力、节奏能力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音准的最佳时期,熟悉的旋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练习音准,《牧童谣》全曲由re 、mi、sol、la 四个音构成,mi、sol、la 是歌曲中出现最多的三个音。教师可以借助图形谱、字母谱、柯尔文手势、手指五线谱等多样手段让学生唱准mi、sol、la 三个音。
一幅生动有趣、形象直观的图形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的图画中又蕴含着旋律的高低,可以加深学生对旋律的记忆。《牧童谣》这首歌可以画成太阳形状的图形谱(如图2),学生用手指着图形谱,先哼唱再唱唱名,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在纸上画图形谱,然后看着图形谱自主唱旋律。
图2
字母谱是使用唱名辅音字头的标记,如:d、r、m、f、s、l、t。字母谱对于小学生学习读谱起到了过渡、辅助的作用,对于儿童的听觉、理解和掌握首调唱名法中音级之间的关系、建立调式音阶概念等,也有辅助作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唱《牧童谣》的旋律,一边在字母谱上指出相应的音符位置,使曲调音高和音级唱名相结合。还可以由教师在字母谱上随机指点《牧童谣》的其中一个乐句,然后由学生模唱,进行音乐记忆和内心听觉的练习。
柯尔文手势(图3)使抽象的音高关系有了直观形象的意义,是一种用身体语言表达音高的方式。柯尔文手势作为一种视觉辅助手段,利用手势在空间表示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帮助学生感觉和辨别音程的距离。
图3
图 4
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手势来调整、引导、帮助学生唱准《牧童谣》的旋律。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手势唱出《牧童谣》中的某一乐句。或者让学生自己边做柯尔文手势边唱旋律、同桌之间一人做手势另一人唱旋律。
手指五线谱(图4)让学生通过形象的高低音阶走向来培养内心的听觉,直观感知音级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唱准音高。
在唱《牧童谣》旋律时,教师先示范边指着手指五线谱边唱,再让学生看着老师的手指五线谱一句句唱旋律,最后让学生自己做手指五线谱唱旋律,教师要提醒学生大拇指在上面、掌心面向自己。还可以在手指五线谱上移调唱旋律。
编创是发挥想象力、释放艺术潜能的实践活动,是培养音乐思维,发掘、提升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从歌词、旋律、动作多个角度编创歌曲,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等多感官进行体验,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进行歌词改编时,教师可以选择保留“那斯那斯嗨”衬词,让学生创编问答句,教师先示范,如把“天上什么放光明”改为“水中什么尾巴摇”。同桌之间一人创编问句,另一人作答。教师还可以选择保留问答的歌词,请个别学生根据自己的家乡话创编衬词,让全班同学唱一唱。
《牧童谣》一、二、四乐句的最后一个音都是二分音符,可以让学生将这三个二分音符选择“la、sol、mi”其中一个音进行改编,如,原句是“55 55 6—”,改编为“55 55 5—”。还可以让学生选取歌曲中的某一乐句旋律进行编创,为了不改变原歌曲风格,我们尽量选择调式内的音来让学生进行编创。
编创动作是指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歌词或者歌曲的结构发挥自己的想象而创作的有代表性的动作。编创动作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熟记歌词、熟悉歌曲的音乐结构。《牧童谣》的歌词中“那斯那斯嗨”没有具体的语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编创一个与牧童放牧心情贴合的动作,其他歌词则引导学生找到每一句的“关键词”,如“天上太阳放光明”、“地上草儿青又青”两句中,“太阳”和“草儿”是关键词,学生可以用动作来模仿太阳和小草。
为歌曲加入声势、打击乐器、人声等伴奏,培养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在伴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多声部的整体效果,培养学生的多声部合作能力。
《牧童谣》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先由教师唱歌曲,全班同学用“跺脚、拍腿、拍手、捻指”的身势为歌曲作固定伴奏。在身势动作熟练后,再把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同学唱歌曲,另一组同学做身势。
教师可以设定固定节奏型给学生进行伴奏,如“X X X XX”,让部分学生自由选择无音高打击乐器,部分学生演唱歌曲。还可以给出固定的伴奏音型,让学生敲击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木琴、钢片琴、钟琴等,部分学生演唱歌曲,部分学生反复敲奏“bB— C—”(对应降e 调《牧童谣》的5、6 两个音)。
全班演唱歌曲,教师加入人声伴奏,用歌曲中“5”的音高唱“嘟— 嘟 嘟”。也可由男生唱歌曲,女生作人声伴奏,再交换进行。
将全班分成四组,第一组演唱歌曲,第二组做声势,第三组打击乐器,第四组人声伴奏。声势与打击乐器可作为前奏先期进入,固定音型与人声伴奏相继进入,随后主旋律演唱进入形成多声部,最后,声势与打击乐作为尾奏渐慢消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挥很重要,要给学生稳定拍,要提示各声部的进、出,更要提醒学生互相倾听,做到声部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2022 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挖掘教学内容多方面的育人价值,指向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发展进行教学目标设计,使学生通过艺术学习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功能。在一首已学歌曲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变的身体律动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可以借助图形谱、字母谱、柯尔文手势、手指五线谱等多样手段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让学生从歌词、旋律、动作多个角度编创歌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为歌曲加入声势、打击乐器、人声等伴奏,培养学生的多声部合作能力。多元化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