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兰州新区舟曲中学,甘肃 兰州 730087)
《红楼梦》这部震撼世界的经典巨著,刻画了很多性格鲜明、形象饱满的经典人物,其中最鲜活、最精彩、留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人物王熙凤当属其一。不同于黛玉的孤高自许、多愁善感,宝钗的贤淑贞静、温柔敦厚,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是一个精彩绝伦、活力四射的“女曹操”[1]。她的精明强干、伶俐可人、杀伐决断、老辣干练、恃威逞能、势力善变无不让人深深折服、叹为观止。曹雪芹借贾母之口称她为“凤辣子”既是一种戏谑,也是对其心机谋略、举止行为的高度慨括。那“凤辣子”辣在何处呢?
王熙凤的五辣是她在贾府待人接物、言谈举止、心机谋略的一种外在表现,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因人因事而异。
王熙凤可以用自己绝妙的方式让人感觉轻松、愉悦、舒适、甚至贴心,如同吃美味佳肴,闻着喷香、吃后回味无穷,因此“香辣”是王熙凤在贾府生存的独门秘诀,其适用对象为贾府最高权威贾母、顶头上司王夫人以及与贾母王夫人相关联的宝玉、黛玉、宝钗、鸳鸯、袭人等平辈或下人。王熙凤的香辣由两种方式来呈现。
香辣第一招:巧舌如簧、阿谀奉承。王熙凤是一位语言大师,她善于用语言逢迎、见风使舵,但却逢迎的不漏痕迹、巧妙而又幽默。《红楼梦》中处处透露着王熙凤的言语天赋。例如第三回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一见黛玉便大加夸赞:“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个才算见了!况且着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2]首先惊叹黛玉长得标致,赢得黛玉的好感,然后话锋一转,将黛玉的长相气派和贾母联系起来,指出黛玉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贾母的外孙女,是个嫡亲的孙女,既奉承了贾母,又讨好了三春,但一切都说的是那样的自然而不漏痕迹,没人会认为王熙凤是在故意讨好谁。“世上能言者多,但能一语道尽者不多,一语道尽,显示语言有一种特殊的穿透力,王熙凤的语言就有这种穿透力。”[3]王熙凤的语言能够将“香”和“辣”天衣无缝的完美结合,既不是一味的“香”,让人感觉矫揉造作、故作逢迎,也不是一味的“辣”,让人觉得犀利刻薄、以下犯上。
香辣的第二招:善解人意。王熙凤善于遄摩别人的心理,并根据别人的心思做出适当的反应,让人感觉贴心。宝玉挨打后想要吃一碗小莲蓬荷叶汤,贾母让凤姐赶快命人去做,聪明的凤姐立即遄摩到贾母应该也想喝,不等贾母开口就吩咐下人多做十几碗;宝钗过生日,贾母让宝钗点戏,宝钗深知贾母上了年纪喜欢热闹,因而点了《西游记》,而凤姐比宝钗技高一筹,她不但知道贾母喜欢热闹,更喜谑笑科诨,因而点了《六二当衣》,贾母果真比着宝钗所点“更又喜欢”。王熙凤惯用善解人意的香招实现深藏于心的辣意——收买所需要的人心,其聪明伶俐,非常人可比。
王熙凤的香辣在贾府统治阶层内部屡试不爽,香招一出,立即让人如饮甘酒,神清气爽。
王熙凤的泼辣主要体现在她堪比须眉、干练果决的“铁血”手腕以及对待下人语言的狠厉、手段的残忍两个方面。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是《红楼梦》中作者对王熙凤天才管理才能浓墨重彩的正面描写,也是王熙凤性格泼辣的真实写照。面对秦氏的死亡,宁府一家显得手忙脚乱,王熙凤出面以后大刀阔斧,首先清点人员、整顿纪律,她告诫宁府家奴错她半点儿,管不得谁有脸没脸,一列清白处置。其次对症下药,采用“承包责任制”分配工作、按时点卯——使得事有专办、物有专管、活有专干。再次杀一儆百、惩治惰者。对于不听管制、起迷糊的家奴当众拷打,而且放下狠话:“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第十三回)在王熙凤铁血手腕的管理下,宁府上下“兢兢业业、执事保全”。她在协理宁府时所表现出的果敢、干练、雷厉风行,实属罕见。脂砚斋在第十四回“回前总批”中这样写道:这一回写出了“凤姐之珍贵”“凤姐之英气”“凤姐之声势”“凤姐之心机”“凤姐之骄大”。[4]
王熙凤的泼辣还体现在她对待下人的语言和手段上,大家闺秀出身的她骂起下人来简直与市井泼妇无异。非但如此,她还时常对家奴大打出手,对于给贾琏望风的小丫头,王熙凤扬手一巴掌就让小丫头栽一个跟头,再一巴掌两腮立即肿胀起来;清风观中一个小道士无意中撞到她怀里,王熙凤二话没说,一巴掌就打得小道士站也站不稳。在贾府主子里,能够像王熙凤一样有魄力有手腕办事者不多,像王熙凤一样破口大骂,粗鲁鄙俗者也不多,像王熙凤一样亲自大打出手,泼辣狠毒者也寥寥无几,王熙凤在贾府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辣手。
如果说香辣和泼辣是王熙凤正面作战手段的话,那麻辣则是暗中“作法”,麻辣的作用便是“麻痹”别人,自己渔利。
麻辣第一招:欺世盗名,从中渔利。《红楼梦》多次描写凤姐假借他人名义沟通官府,以达己利。在协理宁国府送丧过程中,王熙凤见钱眼开,在铁槛寺跟尼姑净虚达成肮脏交易,拆散张金哥和守备公子的婚姻。但办这件缺德事她自己不能出面摆平,怎么做?王熙凤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她便假托丈夫贾琏所嘱,修书给云光。结果是凤姐净得三千两银子,张金哥和守备公子双双自尽,而贾琏在前八十回却始终不知道竟有其事。凤姐却是“自此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作为起来”。(第十四回)
麻辣第二招:耍尽阴招,损人利己。王熙凤背着贾母王夫人等顶头上司用全府的人头月例放高利贷,早支晚发,中饱私囊。第三十九回,平儿对袭人所说:“这几年她拿着这一项银子(月钱),翻出有几倍来了。”王熙凤过生日大家一起凑份子,贾母可怜李纨“寡妇失业的”,想替李纨出银子,凤姐却当着众人的面扮起贤惠来,说她一分钱没出,惊动这些人不安,便抢揽着要替李纨出资,赢得了贾母和众人的赞赏,但背地里却分文不出,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王熙凤的“酸”在贾府是挂上名的,套用贾府小厮兴儿的话:“人家是醋罐子,她是醋缸、醋翁。凡丫头们二爷多看一眼,她有本事当着爷打个烂羊头。”(第六十五回)《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写贾琏女儿出痘,王熙凤安排他斋戒独处,贾琏趁机跟多姑娘勾搭,回家后王熙凤一番彻查贾琏行李的恐吓“说的贾琏脸都黄了”,并杀鸡抹脖子给平儿使脸色。在贾府,这么怕老婆的公子哥儿恐怕只有贾琏一人而已,可见王熙凤酸中所含的辣性贾琏早有领教。第四十四回贾琏趁凤姐过生日的机会,把仆妇鲍二家的拉到凤姐床上,王熙凤发现以后大发“泼醋”,大哭大闹,大打出手,不但打了望风的丫头和鲍二家的,还迁怒打了与此事毫无关系的平儿,最后使得鲍二家的被逼自杀,平儿气的寻死觅活,贾琏提着刀子要杀凤姐,一场凤姐夫妇通奸泼醋的事在贾府搞得沸沸扬扬。
打破时代对女性固有的束缚,王熙凤的酸性本无可厚非,每个女人都希望丈夫忠于自己,但王熙凤在酸中所爆发出的辣性却让人瞠目结舌,她“辣”的对象不是应负首要责任的丈夫贾琏,而是没有人生自由的妾和其他地位更悲苦的女子,并且想方设法置她们于死地,王熙凤这样的做法就由平常意义上的酸性而演变成毒性了。
王熙凤“毒辣”的典型代表事件便是“毒设相思局”和整死尤二姐。
贾瑞贪恋凤姐的美貌,对这个“没人伦的东西”,以王熙凤的厉害、精明,她完全可以用封建道德、封建人伦去教训他,让贾瑞不敢越雷池一步,但王熙凤没有这样做,她选择的是王熙凤解决问题的方式:“他如果如此,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才知道我的手段。”(第十一回)随后“毒设相思局”,采用半推半就、多次引诱的方式,使得贾瑞欲罢不能、欲进不得,最终丧命于黄泉。“毒设相思局”中王熙凤的“毒”不是毒在其行为表层,而是“毒”在她心里的“设”——她“机关算尽”的想置贾瑞与死地,心思周密、了无痕迹。
六十七回当王熙凤得知贾琏在外偷取尤二姐之后,强忍怒火训斥家童,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果断采取策略出击。首先按照自己陈设摆饰给尤二姐收拾出一个东厢房,然后素衣素盖拜访尤二姐。王熙凤巧舌如簧,一口一个“姐姐”,把自己打扮成早就劝贾琏纳妾生子的贤惠女人,解除尤二姐心中最大的顾虑,骗尤二姐上钩之后,一方面暗中指使家奴唆使张华告贾琏“国孝家孝之中,背旨瞒亲,停妻再娶”,另一方面纵着秋桐和丫头善姐与尤二姐作对,“借剑杀人”“坐山观虎斗”“弄得这尤二姐要死不能,要生不得”,置尤二姐于绝境。最后请来胡庸医乱用虎狼药打掉尤二姐腹中已成型的男胎,终置尤二姐于万念俱灰后吞金自杀,一死两命。事后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又暗中指使下人杀掉张华以灭口。
《红楼梦》中直接或间接死在王熙凤手中的人命就有六条,令人发指,她踩踏在别人的尸体上维护自己的利益,做尽亏心事而无丝毫愧疚之意。凤姐视人命如儿戏,心思毒辣令人不寒而栗。
第一:香辣稳靠山,解除后顾之忧放胆干。
王熙凤深知,在等级森严、矛盾错综、是非纷扰的荣国府,只是孙媳辈分的她能被推上实际掌握家政的权利宝座,全靠至高无上的“老祖宗”的特别宠爱与破格重用,而她要在这个权利宝座上坐得稳、镇得住,不致被种种矛盾纷扰的漩涡卷下去,还得仰仗贾母这尊权威偶像的遮拦庇护。因此,采用“香辣”手段,不断博取“老祖宗”的欢心和恩宠,便成了王熙凤巩固自己权势地位的关键一环。
第二:泼辣显才干,树立威信众人服。
在贾府这样一个上上下下几百人口,长幼尊卑、男女老少等级制度森严,主子与主子,主子与奴才,奴才与奴才之间关系错综,矛盾复杂的大家庭管理家政,王熙凤靠的是自己清醒的头脑和过人的才干。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作者借冷子兴之口夸赞王熙凤“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秦可卿托梦时对王熙凤说 “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第十三回)王熙凤日理万机的管理才能不仅是王夫人、邢夫人、李纨、尤氏等不能望其项背,就连束带顶冠的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贾蓉等也望尘莫及。
十三十四回的协理宁国府是作者对王熙凤行使管家权力,展示天才管理才能的全方位重头戏描写,《红楼梦》第十四回“脂评”称:“写秦死之盛,贾珍之奢,实是都写得一个凤姐。”[5]王熙凤在这场声势浩大的丧事中所表现出的果决、干练、老辣、自信、霸气让贾府上上下下深深折服——“合族上下无不称赞”,同时也让读者叹为观止,她这种鹤立鸡群的泼辣办事魄力,也奠定了她在贾氏家族举足轻重的地位。
王熙凤用自己“香”和“泼”的手段,及深细的心机谋略在贾府炙手可热、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她用自己的才智谋略书写了人生中最绚丽夺目的一章。
《红楼梦》曲子中的《聪明累》对王熙凤的总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根据曹雪芹的原意和脂批的透露,王熙凤最终命运的走向:获罪离家,与宝玉同淹留于狱神庙——在大观园执帚扫雪——被丈夫休弃——回首惨痛,短命而死。王熙凤的命运走向与她性格中的“辣”性紧密相连。
第一:麻痹众人,营私舞弊,敛财害命成为日后获罪的诱因。
王熙凤悲剧命运的真正开始是随着贾母倒台,贾府抄家而来的,而注定她悲剧命运的因子除了贾府运尽气竭的客观因素外,自身的恶行也给自己的命运有力的一击。
在贾府被抄时,作为女流之辈的王熙凤本可以免受牢狱之苦,但她在自己权势显赫之时逞权弄威、欺上瞒下、麻痹众人所干的坏事在此刻却东窗事发,难逃其责。
第二:泼醋发毒,导致婚姻破裂。
如果说,家庭的末世构成了王熙凤命运悲剧的一般性与抽象性的外围,那么,婚姻的不幸则构成了她悲剧命运的特殊性与具体性。王熙凤婚姻的结果是被丈夫休弃,而她婚姻悲剧的直接导火线却是她本身的酸辣和毒辣。
《大戴礼记》云:“妒,为其乱家也,去。”[6]也就是说,如果妻子妒忌成性,不能容纳诸妾,维持家庭和睦,当休弃。王熙凤妒忌成性,不但泼醋,而且发毒。
在“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王熙凤对贾琏的拈花惹草严加防范和大发泼醋,这注定了她在剿灭情敌的战斗中是孤军奋斗,无援无助,最终不得不惨败而归。
纵观“凤辣子”的一生,既招人喜欢,又令人畏惧。她的“辣”既是一种主动、积极、果敢、自信,又是一种霸气、严酷、狠毒,在不同的时空有不同的形态。王熙凤的辣,“辣”的有声有色,“辣”的独到鲜明,“辣”到成为让人过目不忘的经典形象。辣性消尽、孤苦伶仃的王熙凤最终只能在凄凉中谢幕。王熙凤的出场犹如一场烟花,烟花过后是永久的沉寂,走完了她年轻的一生,也偿清了她生前无数的罪孽,而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沉思与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