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心在哭泣》存在主义解读

2023-06-02 14:09张家惠刘杰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5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理查德

张家惠 刘杰

【摘 要】《年轻的心在哭泣》是自然主义作家理查德·耶茨发表于1984年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背景设置在20世纪中叶,它描绘了一个荒诞社会,女性在婚姻生活中遭遇困境。主角达文波特夫妇在荒诞的社会里经历了孤独,焦虑和自欺的情感体验,最终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承担着不同的后果。荒诞,焦虑和孤独是存在主义文学主题,本文将从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世界荒诞”“自欺”和“自由选择”来解读故事中人物的生存状况以及精神困境,窥探作者的存在主义思想。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年轻的心在哭泣》;理查德·耶茨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5

一、存在主义简介

存在主义是当代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存在主义先驱克尔凯郭尔和尼采奠定了存在主义的基调,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海德格尔将其不断发展,经过法国哲学家萨特的批判继承,存在主义在20世纪40年代最终成型,并在20世纪40年代中叶成为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之一,在50、60年代达到了巅峰,随后传入欧洲、美国等国家。在存在主义看来,世界是荒诞的,具有偶然性,人的存在也是偶然的。但是人生来自由,并没有先天的内在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选择,付出行动,找寻自身的本质,赋予人生意义。法国哲学家、作家萨特将这些观点写进了书里,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概括起来就是存在先于本质,世界荒诞以及自由选择。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后逐延伸到文学领域。它反映了在战争的危机中哲学家对人类精神危机的反思。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欧洲和英美区域文学家的文学创作,它为作家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作思路,存在主义文学也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流变以及人类生存方面的境况,对社会的影响意义非凡。

二、理查德·耶茨及其作品介绍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理查德·耶茨被誉为“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他一生笔耕不辍,先后有7部长篇小说和两个短篇小说集相继出版发表。代表作《革命之路》《十一种孤独》等。耶茨的首部作品《革命之路》在当年与约瑟夫·海勒的《二十二条军规》以及沃克·珀西《看电影的人》共同收获了196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1962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出版,更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耶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50至80年代,其作品主要反映了20世纪中叶美国中下层普通人民的生存困境以及他们孤独,焦虑和失意的情感经历。

《年轻的心在哭泣》里,来自中产阶级的迈克尔·达文波特年轻时参加过战争,退伍后立志当一名诗人、作家。哈佛大学毕业后他在一家商业杂志撰文来维持写诗爱好。露茜出身富有家庭,和迈克尔结婚后成了一名家庭主妇,在家里照顾丈夫和女儿的起居,时刻忍受着丈夫的清高。他们俩人都是名副其实的理想主义者,将艺术视为最高理想追求。但是现实却始终没有向他们打开希望之门,在追逐理想生活的过程中二人不断碰壁,焦虑和孤独充斥着他们的生活,最终因理想破碎、逐梦失败而分道扬镳。

三、《年轻的心在哭泣》存在主义解读

(一)世界荒诞

1.平庸保守的时代

作为20世纪中叶美国主流生活的记录者,耶茨将大部分小说的故事背景都设置在20世纪30至60年代的美国。可以说,耶茨的作品就如同一面镜子,诚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年轻的心在哭泣》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小说勾描画了一个荒诞,混乱的年代。小说中的人物过分依赖酒精,沉浸在艺术世界里,辗转于一个又一个派对。这种时代背景具体反映在小说中的人物生活特征中,便是人们以庸俗乏味取代特立独行,用整齐划一代替独立个性,皆是那一时代病症的根源所在。在高度同质化的时代,以达文波特夫妇为代表的核心家庭生活千篇一律,无聊中透露着乏味。

2.女性的他者地位

有学者认为耶茨笔下刻画的男性人物不仅是孤独、失意的,而且身上还印有父权制社会的烙印,所以从这个角度,耶茨小说中的其他女性形象就具备了他者的特点。小说故事发生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当时的美国社会女性在居住、家务和经济条件都要依附于男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1]露茜出身于美国富人家庭,年纪轻轻便拥有百万身家,这样的财力足以令她一辈子都不用为生活发愁。但作为那个时代的一名女性,即便再富有,也不得不像其他普通女性一样,走上一条传统的女性道路:当一名家庭主妇,在家相夫教子。婚后的露茜向丈夫妥协了,她收起了自己的财富,遵从了迈克尔的意愿,选择跟他踏上一条艰苦、充满不确定性的文学道路。迈克尔工作地点在哪里,露茜便跟随到哪,她彻底的跟过去那个她决裂了,依附于她丈夫的世界。露茜每天除了承担家务、照顾女儿外,还要忍受丈夫的清高,忍气吞声,小心翼翼生怕惹丈夫不高兴。丈夫迈克尔则对妻子的这种依附状态很满意。对他而言,妻子的财富是一种打击,一种泄气,虽然他也把那当成最后的保障,但他不愿意正视它。

书中还同时描绘了其他几对夫妇,共涉及六名男性,他们涉足于三种不同的艺术领域:文学、绘画、戏剧,这些男性无一例外,无论成功与否,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在广阔的天地追名逐利,不断超越既定现实,根据自己的意志去拓展外部世界的主体性生存状态。女人们被围困在了婚姻和家庭的高墙里,每日重复着枯燥乏味的家务,抚养孩子,等待丈夫下班归来。在耶茨的笔下,戴安娜·梅兰特、佩基·梅兰特以及帕特·尼尔森等都是同一类女性,她们被束缚在了单调重复的家务劳动和沉重的母性负担之中,始终无法走出女性的内在性,超越自身,所以只能依附于她们的丈夫。相比于父权制社会中男性占据的主导地位,女性只是客体、他者的存在。

(二)自欺

在沉闷的时代大环境下,艺术不仅成为了生活的调味品,更是达文波特夫妇最高的精神追求。露茜和迈克尔醉心于艺术世界无法自拔,参加各种聚会,不断结交艺术界人士,他们的朋友不是作家、画家就是导演,渴望在藝术的道路上名利双收。随着时间的消逝,周围的人都在各自的艺术领域取得成就,他们却始终默默无闻,这对夫妻的焦虑与日俱增。作为“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耶茨将达文波特夫妇面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所展现出的敏感、焦虑刻画得淋漓尽致,萨特认为,这种焦虑与人类存在密不可分,他不认为这种焦虑是不好的,相反他把焦虑看作是人在觉醒时的一种本体性体验,是人在面对世界荒诞本质的一种正常反应。[2]但是人们会用自欺来掩盖自我焦虑,把它作为一种逃避现实和责任的手段,从而对自己的言行做出无穷无尽的主观解释。[3]在《年轻的心在哭泣》里,达文波特夫妇为了逃避焦虑的生活,不惜从欺骗自我中寻求一点慰藉,他们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试图通过改变居住环境,结交新人冲刷掉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但是他们始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逃离,美丽的臆想与自欺欺人的愿景构建成为他们所谓的理想生活,最后这对夫妇俩悲哀地发现,脆弱无力的迁移理想如薄纸般不堪一击, 所有挣扎都是徒劳无意义的,他们只能在梦想与现实的罅隙间无以为继,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加,他们衍生出更大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消极懈怠。最终结果就是,达文波特夫妇既不屑于在庸俗的社会中放任自我, 随波逐流,又始终无法找到理想的退守之地,以至于被更深的焦虑裹挟直到最后一丝理想也消耗殆尽。

(三)自由选择

自由选择是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的一个基本理论。萨特说,人等同于自由,人的处境就是自由,这种“境遇”指的是人物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生活道路中的各种遭遇,更重要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萨特认为,人物在一定的境遇里可以进行“自由选择”,选择自身的自由。小说里的露茜是一个贤妻良母,性格温顺,在家辛苦操持家务,照顾女儿,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丈夫脆弱的自尊心。俗话说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面对长期的压抑和理想的消磨殆尽,露茜终于爆发了,她选择和迈克尔离婚,恢复自由之身。重新获得自由的露茜选择大胆追求爱情,她先后和几个不同的男人谈恋爱,除此之外她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追求,演话剧学画画搞创作,但都无果而终。“去他妈的艺术”,[4]人近中年的露茜放弃了她对艺术长久的幻想,为此她做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决定,那就是捐掉她的全部身家,为自己在国际组织里谋得了一个职位,毅然踏上从政的道路。萨特认为人生而自由,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自由选择,露茜在孤独异化的世界里通过自由选择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超越了内在性和既定的事实,回归了真实自我。

男主迈克尔在早年立志要成为一名诗人、作家,他为了达到自己的写诗目的,供职于一家商業报社,利用闲暇的时间进行创作。幸运的是,他其中一首诗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凭借这首诗迈克尔收获了一定的人气,让他在圈子里火了一把。他和前妻离婚后便回到了纽约,几番周折在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他的第二任妻子萨拉,一位比他年轻许多的女教师,他们迅速组建了家庭,成为了夫妻,生活还算美满。在此期间有人发现了迈克尔在早年写下的那首小有名气的诗歌,看中了他的才华,引荐他去波士顿大学任教。一边是年轻时候的豪情壮志,成为一个名气才华兼备的诗人,一边是现实的铜墙铁壁,成为他曾经鄙视过的教育工作者,面对理想与现实,迈克尔最终选择去了波士顿大学教书,接受了这份在外人看来梦寐以求的工作。在萨特的存在主义看来,英雄和懦夫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选择才成为英雄和懦夫的,由此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根据萨特的存在主义,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露茜放弃了对艺术的追求,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迈克尔不再执着于作家的头衔,换上西装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露茜和迈克尔在荒诞的社会里历经了精神的困境,仍然积极寻找出路,为各自的人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四、结语

生活在20世纪中后期,耶茨显然受到了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他在其成名作《革命之路》里甚至还提到过萨特的名字。《年轻的心在哭泣》这部小说描摹了一个荒诞的年代,人们的生活高度同质化,平庸枯燥,沉闷乏味,可想而知,生活在这类时代背景中人们的生存境况是怎样的。人们的个性被压抑,想要挣脱束缚,改变现状极其困难。众所周知,历史从来都是属于胜利者的,记载的大多是成功之人的故事。在浩浩荡荡的时代洪流中,个体的力量就如同蝼蚁一般渺小,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遭遇和苦难不值一提。耶茨却用手中的笔,把那时候大部分普通人的生存境遇记录了下来,写在了纸上,用笔为这些失落、孤独的无名之辈正名,正是如此我们才得以窥见20世纪中叶美国中层阶级普通民众的,所谓小人物的生存和梦想。他笔下的人物在荒诞,异化的世界里积极地选择,做出行动,努力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找寻人生意义。耶茨本人也并未因商业上的考量放弃描绘普通人的失落理想,对耶茨来说,他们努力过,挣扎过,虽败犹荣。莫言曾说过,文学绝不是粉饰现实的工具,卡夫卡说我们应该阅读那些伤害我们和捅我们一刀的书。耶茨的作品就像一把刀子,刺痛了读者的神经,他的小说也从未获得过商业意义上的成功,目前《年轻的心在哭泣》在国内的受众较少,对它的研究成果也就相对稀少,存在主义为我们理解这位被遗忘的优秀作家及其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静.美国小说《革命之路》中的女性主义解读[J].新乡学院学报,2015(11).

[2]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M].沈敏一,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3]刘勇.存在主义视角下从《苍蝇》看萨特的“自由选择”[J].文化学刊,2022(6).

[4]理查德·耶茨.年轻的心在哭泣[M].陈新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通讯作者:刘杰

作者简介:张家惠(1998—),女,汉族,四川成都人,2021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通讯作者:刘杰(1970—),女,汉族,黑龙江桦川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及教学。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萨特理查德
自因还是自为?*——萨特自因理论探究
用蛋管住鸡
理查德·耶茨:《十一种孤独》阿柚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萨特的电影剧本创作与改编述评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
《在冰山里》的存在主义解读
英国雕塑家理查德.狄肯访谈
理查德.狄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