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萍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从2004年开始至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二十年发布了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涉农高校学生的培养决定着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高度和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进度,社会发展亟需高等农业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因此,近年来以“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为主题的研究日趋盛行,并且在人才培养理论体系建构、路径实践、个例研究等方面成果颇丰。通过梳理,发现现有的研究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学者们从宏观层面探究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建构。郑宝东等人从涉农高校的视角解析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涉农高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叶敬忠等人提出构建彰显涉农高校特点与特色的“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3]。第二类是基于新农科、新文科等“四新”视域下探索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其中邓泓等人对“新农科+新工科”下涉农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服务三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4],韩娟、孙珲探析了涉农高校国际化农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5]。并且,此类研究中不乏结合某一高校或某一学生群体探究人才培养路径的个例研究,如陆文利等人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讨论了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高校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6],李明月等人就涉农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给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7]。第三类则集中于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如陈弘、吴波提倡以“耕读教育”为载体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的“知农爱农”教育体系[8],徐俊增等人认为应该发展涉农高校“专业教育—耕读教育—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9]。
综观这些研究成果,发现学界鲜少关注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仅有李春雨、张一浩提出为了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长远推进,须打造特色外语学科以培养农业翻译人才[10]。学界对涉农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的不足,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空间。为此,通过对国内二十所涉农高校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教科研活动及成果等进行调研分析,发现现有人才培养存在的提升空间并给出相应的转型建议。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人才培养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是人才的基础,要培养专业素养过硬的新型农业人才,首先要使这些人才具备“知农爱农”情怀,“知农”是基础,“爱农”是前提。涉农高校要坚持“立德”和“树人”并重,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以及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用农业特色来提升德育的内涵,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11]。因此,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学生的“三农”情感、“一懂两爱”和“知农爱农”情怀的塑造,把培育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作为教育之先。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对外语类专业学生的素养要求是: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12]。
无独有偶,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同样提出要以“专业集群融合”来发展,学科不再是之前的知识发展导向,而是转移到社会需求导向,如此才能体现高等教育的实质:服务国家。而且,服务社会也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以联合国粮农组织为例,该组织在计划执行的语言政策部分明确提出,对语言工作者除语言外的其他素养如粮农专业知识有相应需求[13]。同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高等教育要主动服务国家需求,要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对涉农类高校来说,其定位、特色就在于涉农,涉农的范围和能力是其水平的重要体现[14]。
可见,不论是国家战略、社会需求还是高校自身发展,都迫切需要“外语+农业”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是推动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可以加强农业科技国际交流和农业文化对外传播,提升我国农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对于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基于以上所述培养目标,对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二十所涉农高校的外语专业在涉农特色课程开设和教科研活动及成果方面进行调研,按照高校名称的首字母音序排列如表1。
由表1中对20所涉农高校的调研数据可见,开设涉农特色相关课程的高校有12 所,其余高校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依然以传统的翻译和教育型人才为重点,并且在已开设的涉农特色课程中以理论课程为主,实习实践环节往往不能得到足够重视。外语学科的教科研活动及成果中和农业相关的高校有16 所,说明大部分学校已经意识到培养“外语+农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但多数仍停留在教师团队的教科研活动和校际交流的层面,关于学生培养的活动和成果较少。可见,涉农高校外语专业对于将农学特色与外语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人才的意识仍有待加强。
具体来说,现有涉农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部分高校对于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能满足乡村振兴对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存在培养规格趋同、标准不高的问题。其次,部分高校的专业布局不合理,优势专业集中在传统农业领域,缺乏国际视野,对于外语学科的关注度分配失衡,实习实训课程和社会实践较少,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到位,以致学生的竞争力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降低。最后,部分高校受传统办学的本位思想影响,尚未树立服务意识,不能做到以需求为导向来培养人才,需要从根本观念上转变意识,顺应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
总而言之,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高校的外语专业应打破传统文科的专业壁垒,推动现有的结构转型与学科优化,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以响应时代号召、满足社会需求,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15]。
外语教育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桥梁”和“纽带”,关系到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互鉴,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应变。随着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涉农高校的外语专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应积极探索育人机制,在课程体系构建、科研训练创新、社会实践拓展、服务意识培养等环节推进改革。
3.1.1 理论课程设置 涉农特色课程的供给侧改革是课程体系构建实施的关键环节。中国农业大国的定位决定着农业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为了语言发展能够跟上农业发展需求的脚步,农林ESP课程的引进和开发是涉农高校外语专业值得探索的一个方向。如前文表1所示,有些高校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开设了如农业科技英语翻译、农业科技英语写作、农业概论等课程。美中不足的是,这些涉农特色课程多为选修课,而不是主要方向或必修课程。建议在课程设置上,要敢于把学分倾向农业类课程。可挖掘农耕文化内在资源,适当增设如“农耕故事漫读”“中华农耕文化”等课程,增进学生对农耕文化的认同。同时,还可以在“报刊英语阅读”“时政文献翻译”等课程中增加涉农章节,让学生了解农业发展现况,在语言学习的同时知农、爱农。
3.1.2 实习实训实践 除了理论课程的增设,学校可设计相应的实习实训课程,建立农业试验站、农业示范园等实训基地,设立语言智慧服务中心,组织外语专业学生开展专业技能实习,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农业的机会。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借助语言训练内化知识、强化技能,还可以了解国家农业产业发展前景,领略农业技术的奥妙,得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特色课程的开设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就业渠道,譬如,目前农业科技翻译是外语专业就业的新方向之一,在针对农业类翻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农业特点以及用人单位要求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当地农业特色和农业基础知识,助力就业。
教育部提出“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即课程要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涉农特色系列课程中,理论学习要求学生培养解决复杂语言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辩证思维,是为高阶性;实践环节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服务乡村振兴国情,是国家战略实施的落地环节,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符合创新性;同时还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相关科研项目、毕业论文选题结合,在项目实施中进一步开展深度研究,正是挑战度。
3.2.1 科研创新训练 创新训练作为“第二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和农业文化相关的研究。创新训练补足了当前大学生科研训练经验的不足,可以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培养学生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度,增强对农业文化的认同感。
同时,可以通过科研创新训练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该校外语专业学生进行过一项科创项目《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中国减贫故事——以西农扶贫事迹外宣为例》,从自身扶贫故事出发,以视频形式通过中英双语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经济扶贫[16]。该项目以专题纪录片、大学生支教家书等多模态呈现,利用国内外媒体平台进行视频投放,向世界传播有温度的中国减贫故事,显现了涉农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中的贡献。这种做法既发挥了语言优势,又凸显农业特色,不失为传播中国农业文化的优质举措,值得借鉴和推广。
3.2.2 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弥合理论知识和现实鸿沟的有效路径。“让课堂上习得的知识,深入到青年学子的精神深处——要完成这种教学的转化,在田间地头上的社会实践课,其价值是任何传统课堂都无法替代的”[17]。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拓展了解乡村的途径,宛如设置在暑期的“第三课堂”,为学生打开一扇观察民情与国情的窗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主题为“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通过入户调研、走访调查,感受农户们的亲自讲述,在调研中实现教学相长,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读懂真正的乡土中国。通过社会实践,把教书育人落实在田间地头,为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提供一片肥沃的育人土壤,突出了高校实践育人的特点。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拓展社会实践平台。在对各涉农高校外语专业校企对接的实习就业基地进行调研时发现,多数院校以翻译行业、教育领域为主,农业类企业作为实习单位的此前甚少。事实上,涉农高校吸引的更多是农业相关企业,而这些企业随着发展也会产生对于外语人才的用人需求。因此,学校要敢于将外语人才向农业类企业引导,不能局限于教育文化领域;要善于向农业类企业强调“外语+农业”复合人才的重要性,创造企业需求,帮助企业拓宽市场的同时,也为外语人才创造就业。
涉农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生要有多样化的职业规划,完成从“语言人才”到“语言服务人才”、从传统文科专业到“跨学科跨专业”、从“一精一会”到“一精多会”的转变。从知识角度来说,外语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和学习视野不够宽泛,语言文化以外涉猎较少,对于农业、科技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知识需要加强。从创新实践能力角度来说,作为传统文科的外语专业,由于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少、利用率不高、实践内容单调等原因,普遍存在缺乏实践的情况,外语专业学生应当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创新训练、学生社团等课外活动,增加自己的实践经历,以赛促学、以研促学,拓展自己的知识宽度和深度。
从职业规划角度来说,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以及涉农学校自身的教科研实力、知名度的进一步提高,社会对农业和农业院校的认知也在发生着转变,不再是原来“农业院校出来就是种地的”的错误观念,农学类专业的社会地位和声誉以及国际影响力都在提升,就业面也越来越宽泛。外语专业的学生要有意识地将农业应用到所学课程中,要有能力并且有意愿地向农业类职业倾斜,使自己成为兼具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中国情怀与国际化视野,能够服务乡村振兴、实现民族复兴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
当前,传统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党和国家一系列关于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正在推动高等农业教育范式变革。涉农高校的外语专业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契合新时代“外语+农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对二十所涉农高校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教科研活动及成果等的调研分析,发现现有的人才培养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专业布局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到位、学生服务意识不清晰等问题,总体来说不容乐观。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从理论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科研训练创新和社会实践拓展、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尝试探求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以满足当下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
注释:
①数据来源自各高校官网,可能存在由于少数信息未展现在官网而出现部分数据分析有失偏颇。更新时间2023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