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视域下理工类院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探究

2023-06-01 17:53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理工类新工科工科

余 乐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的剧烈变化给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人才培养带来诸多挑战。从国际环境来看,以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席卷全球,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正蓬勃兴起,既推动了全球范围内产业布局的调整和升级,又引发了国家之间的科技、人才、文化的激烈竞争;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1]。推进建设新型工业化离不开工程人才的支撑。“新工科”概念的提出正是对世情、国情变化的积极应对。理工类院校作为培养工程人才的主阵地,更要树立“新工科”理念,培养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现代工程人才。

1 “新工科”之科学内涵

2017年2月,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新工科”一词首次被提出,并引起了工程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推进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践行“新工科”教育理念,教育部开展了多次“新工科”研讨会,形成了以“北京指南”“天大行动”“复旦共识”等为代表的纲领性文件,为下一步的工程教育指明了方向。2020年3月,教育部再次发文,提出“新工科”研究应立足于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新工科”建设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拓展、进一步突破,实现新出发,探索形成既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又符合国际标准的工程教育体系。“新工科”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新工科”强调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的融合发展。在传统工程教育模式的影响下,理工类院校多强调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养成。缺乏人文素质基础的人,即使掌握了高超的技能,也只是一种“工具性”的人。因此,贴合社会需求重新审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是大势所趋。“新工科”打破了传统工程教育仅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狭隘界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强调厚植家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举措,重在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心系祖国未来的新时代工程人才。

二是“新工科”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赫伯特·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提出,先进工业制度背后的不合理因素抑制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他认为,人不仅仅是“劳动人”,不应当将人作为一个生产的机器去对待,而必须充分发展人的各种能力[2]。美国工程院在《2020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的愿景》报告中提出,“优秀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商业和管理知识、领导力、道德水准和专业素养、终身学习等是未来工程师应该具备的素质。”[3]“新工科”不是新的“工程学科”或者“工程科学”,而是一场面向新工业革命和产业发展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深刻变革。与传统工科教育相比,“新工科”对工程人才的培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以“工程导向、学生中心、学科交叉、产教融合、项目驱动”[4]为指导,培养全方位、多方面发展的工程人才。

三是“新工科”注重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协调发展。我国的工程教育自创立以来在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创造出诸多成就。但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培养模式的工程教育已经无法适应科技快速发展对实践性、创新性人才的更替速度。“新工科”的育人模式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置于目标体系的重要位置,强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认知与解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相互协调这一目标。

2 “新工科”视域下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工业智能逐渐成为新兴业态下的研发核心,对于人才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除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新兴产业和新经济更需要的是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沟通交流、吸收转化等人文素质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1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进,技术更新迭代频率不断加速,促进了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格局的形成,对理工类院校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特别强调,理工类院校是高科技产生发展的最前沿,肩负着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培养一线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当今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新工科”视域下的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2 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内容

“新工科”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为主要元素,需要不断适应产业变革正在重构的全球创新版图和重塑的全球经济结构。区别于传统工科,“新工科”更加强调学科的实用性、学科之间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强调学生的科学家精神的培养。科学家精神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精神引领和思想保证,其本质在于通过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是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引导广大青年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把青春挥洒在祖国大地上。理工类院校要深入挖掘校史资源、校友故事,将专业知识与科学家精神结合,用科学家故事、朋辈事迹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让科学家精神入心入脑。

2.3 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有效举措

在“新工科”视域下,提升理工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是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创新举措。泰勒在《原始社会文化》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5]从教育文化角度出发,郑金洲在《教育文化学》中指出,“广义的社会文化是指人们后天掌握的而且为相当数量社会群体所共享的全部东西,包含了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次;而狭义的文化指一个社会人所掌握和共享的全部思想、活动,人们将它更多地视为一种由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所控制的抽象总体。”[6]从文化环境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新工科”强调将人文素质培养植入工程专业教育之中,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建立高远志向,形成良好的品德[7]。“新工科”强调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以德为先”,就是明确了“以文化人”对工科学生在专业能力以外所需素养的培育。学校氛围作为一种课程,要像建设学科一样去建设校园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学校氛围课程包括:精神型潜在课程、物质型潜在课程、制度型潜在课程和关系型潜在课程[8]。重视人文精神的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传承好、发扬好理工类院校的学风,提升学生活动的有效性、丰富性,找准自身的活动品牌定位,营造严谨却又不失活泼、传统却又不乏创新的良好氛围。

3 “新工科”视域下理工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对于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度不高

目前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普遍没有突出理工类专业的特点,对于工科人文要素的切入角度也没有个性化的思考。根据笔者对部分理工类院校(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理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等)的调查发现,在已有的课程中,关于人际沟通、人文建设、历史文化的素质类课程所占门数少,数量、科目选择范围窄,通识教育的普及性不强。譬如,对于“你是否了解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回答中,只有不足两成的受访者认为“比较了解”,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不太清楚”。当被问及“你对学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评价”时,有12.3%的受访者表示“满意”,44.7%认为“一般”,22.5%认为“不太满意”,11.6%认为“很不满意”,其余受访者选择了“其它,如不知怎么评价等”。在对“你对学校人文氛围塑造的评价”的回答中,有32.5%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满意”,有22.5%的受访者选择了“不太满意”,有12%的受访者选择了“不满意”。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理工类院校在教育教学、校园氛围营造等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制约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推进的因素。

3.2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度不高

近年来,受统一招生、统一学制、统一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影响,理工类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缺乏足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加之科学技术类课程压力较大,致使理工类院校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所忽视。在走访中发现,理工类院校负责讲授人文课程的教师多来自综合性高校或者艺术类高校,在学科思维上与理工类院校的办学风格和学生特点存在部分冲突点。需要注意的是,在部分专业课教学中,受限于技术和学科特点,专业课教师无法寻找合理的切入点、融合点进行渗透式的人文素质教育,从而致使本就处于弱势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大打折扣。在对“学校人文课程的教学评价”的调查中发现,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艺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也制约着理工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3.3 理工类院校的人文氛围不够浓厚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理工类院校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多数学生认为,只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是真正“有用的”,这也使得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开设的人文类活动参与度不高。相较于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院校专业特色明显、工科性强,缺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外部环境。此外,理工类院校的校园活动更侧重于各类实践活动,主题更多倾向专业,或偏实操性,缺乏人文情怀的融入。在调查中发现,超过三成的学生认为“学校不太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环境的塑造”,认为学校应该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将人文因素、人文精神与专业知识内容融合在一起,渗透在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使专业课程更加丰满,并为理工类大学生提供完整的、合理的知识结构。

4 理工类院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路径

4.1 加强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顶层设计

高校及教育相关部门应强化制度和政策层面的引导,做好以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为目标的顶层设计,特别是以第一课堂为依托,逐步推进课程思政的育人模式创新。一是构建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实施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社会心理与人格的健全发展。高校应以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依据,尊重个人发展的规律,把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断调整课程设置,把“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二是在课程思政中强调以爱国为根基的专业知识学习,引导学生客观认知国家间技术竞争的实质,将立志创新突破西方的“卡脖子”技术、注重系统安全保护等专题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譬如,在理工类院校的许多专业中,“数据库技术”课程属于必修课。教师可以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观念,培育学生在IT领域中应该具备的网络素质与道德观念、在网络舆情环境下的分析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与行业标准化观念,实现课程思政的内容隐形化、形式多样化、考核智能化、思政荣誉化[9]。三是建立适应理工类院校特点的人文师资队伍,发掘培育一批“大先生”,这是“新工科”向上、向善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培养理工类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道路上,学校须把人文情怀同专业、非专业力量结合,培养一批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人文素质培训教师队伍。

4.2 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

人文素养的培育对于理工类院校而言,以隐性的方式呈现是常态,单纯依靠思政课程、史论课程去学习是不足够的。全员参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工作,让专业课教师、思政课老师、教育管理者、优秀校友等成为学校教育的参与者,构建起学校教育工作的协同管理机制,做到全员教育。如,专业教师应把教学理念往学科交融延深,从而克服传统理工类学科面临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难以对接社会等问题;思政教育应与时俱进,把握时政重点,克服单纯专业教育带来的知识片面性;辅导员应增强“脚力”,将思政力量下沉到学生管理一线,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发挥身边榜样力量,线下宣讲与线上宣传相结合,营造人人向学、人人好学、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育人过程协同化,让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在课内课外、学习生活之中贯通。人文素质教育虽然属于非专业类的课程,但是在进行培育时绝不能将二者对立或者割裂。另外,在专业教学中,还需要突破传统学科划分过细的问题,可以通过高校联合组织建立的全国创新创业教学实验平台,搭建实战环境,训练学生实战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创业思维,根治“知易行难”的学科建设痛点。

4.3 开展具有理工类院校特点的实践活动

英国学者斯蒂芬利考克博士在《我见之牛津》一书中指出,“对他们来说真正有意义的知识,是在他身边的生活情况。而学生所真正掌握的一切知识,在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靠其本身智力的积极劳动,而并非作为消极的听讲者所获得的。”理工类院校在学校环境、学科设置、学生生源上都具有明显理工色彩,在人文氛围营造和人文基础上都相对薄弱。因此,理工类院校应着眼于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新时代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完备的“五育+人文并举”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培育新时代文理兼修的理工学子,造就具有人文情怀的优秀创新人才。首先通过德育锻造人文之魂,改善青年群体碎片化的网络阅读习惯和多样化的知识接收心理状态[10],在可视化展示、交互式传递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创新信息生产方式吸引学生。其次,学校可实行“优势+协同”文智并行计划,以形成具有人文优势的学科与专业结构。以创新创业团体辅导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学校人文氛围、传承新时代工匠精神。在“美育+人文”板块,坚持“以美化人”,培养具有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的新时代人才。开展“品牌+文化”美育行动,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美育工作系统。在“体育+人文”板块,拓展运动种类,上好体育“必修课”。把运动课教学与课外运动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操场、走出阳光,以不断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坚持“以劳塑人”,努力培养具备正确劳动价值观和优秀劳动品质的新时期工程人才。以日常生活劳作、工业生产劳作和服务性劳动为内容,组织开展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感受校园文化氛围,用行动传承弘扬校园文化。

猜你喜欢
理工类新工科工科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理工类院校韩国语专业转型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大学理工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