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会聪,杨晓欢
(1.云南开放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指出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专业优势,在做好疫情防控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新的贡献。”大量高校青年教师是党外知识分子,高校组织开展党外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有利于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使命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
高校党外青年教师是很有代表性的群体,同时具有教师、青年、党外知识分子三重特征,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他们成长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立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身上的时代特征非常鲜明。
“在年龄结构和教育背景上,党外青年教师队伍结构日益年轻化”[1],他们主要成长于20世纪80 年代、90 年代至21 世纪初,那是中国快速走向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是迅速融入互联网的时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全球时事,广泛接触新事物,接受新思想,敢于批判旧事物,敢于突破思想藩篱。思想更加独立,追求更加民主的政治环境,有意愿参与创建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敢于维护自身权益,“他们愿意主动参与政治实践,渴望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渴望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有为社会服务的良好愿望”[2]。但在工作实践中,高校党外青年教师却常常与政治活动保持距离,往往不愿意主动投身到政治活动中去,在实践中与政治活动的疏离感比较明显。
高校党外青年教师普遍知识文化程度较高,职业竞争力较强,职业选择多元,这必然带来价值追求的多元化。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深度融入互联网,信息接受能力强,接触各种价值观念非常便利,接触的外界信息和价值理念非常广泛,不可避免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西方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入侵,给高校党外青年教师的思想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挑战”[3]。
高校党外青年教师普遍通过高考选拔进入较好的院校接受过系统性专业教育,其中大部分为硕士、博士学历层次,专业文化程度整体较高,在学生时代是同辈中的佼佼者。在工作中善于发挥专业特长,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能坚持与时俱进,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大多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骨干。
高校党外青年教师首先是人民教师,必须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始终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加强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素质和教书育人水平的首要任务,严格落实“十项准则”,坚持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高校党外青年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将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表现作为贯穿高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核、评价全过程的“必选动作”,关口前移,从源头开始做好高校党外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团结引领更多党外知识分子,促进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高校改革与发展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必须充分动员党外青年教师投身到高校各项事业中来,充分调动党外青年教师的聪明才智,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为促进高校高质量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高校党外青年教师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有利于引导他们从思想上接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在专业教育中主动融入课程思政,做到教书与育人并重,将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育人工作中,促进高校育人质量提升,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高校党外青年教师与青年学生年龄相近,在经历、爱好、认知、习惯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更容易交流思想、沟通心灵,获得学生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能够贴近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因此,高校党外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关系着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关系着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和学生培养的整体质量。对高校党外青年教师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有利于发扬光荣传统、坚守初心使命、加强自身建设,促进高校“三全”育人格局不断建立健全。
有的高校师德师风教育“上热中温下冷”现象依然存在,党外青年教师主动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缺乏。有的教师过分注重自身业务能力培养,不太注意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提升,忙于科研工作,忽视政治理论学习。个别教师受社会上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正之风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出现了理想淡化、集体意识薄弱、价值取向功利化等问题,忽视了良好师表形象的塑造,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淡漠,教学纪律淡漠。个别教师教书育人、敬业精神不足,对学生缺乏关爱和耐心,追求名利,把教育当成一种牟取个人利益的手段。
一些高校对教师的师德要求不高,对教师的考核评价过于注重学术成果,而忽视了教师的师德表现,一些高校对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不够严厉,甚至存在包庇、纵容等现象;一些高校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不足,导致教师缺乏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一些高校二级学院(部门)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压得不够实,没有明确分管师德师风工作的负责人,没有指定负责师德师风工作的具体工作人员。一些高校师德教育机制体制不够健全,师德监督没有完全形成合力,责任传导压实不到位,对师德失范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和制止,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一些高校二级学院(部门)对教师师德师风教育管理不够严格,定期教育、排查工作不到位。
有的高校虽然出台了师德评价考核办法,但是考核的具体内容不明确,指标设置不够科学,考核指标不够精细化,不够全面,造成考核评价的作用发挥不理想,师德考核工作效果与预期有差距。有的高校没有建立“一师一案”师德档案管理制度,教师没有全覆盖建立师德档案,师德档案信息不完整。有的高校在师德评价考核过程中存在人为干扰、利益输送等问题,导致评价结果失去公正性;有的高校师德评价考核结果与教师奖惩挂钩不够紧密,导致评价结果失去约束力。
有的高校重表彰、轻查处,或者是制定的师德失范行为查处办法流于形式,可操作性弱,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顾虑重重,师德失范行为警示教育作用打了折扣。有的高校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开曝光的教师违反十项准则典型案例组织学习不及时,学习研讨不深入。奖惩机制不完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会觉得努力没有得到应有回报,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影响教学质量。奖惩机制的缺失会导致教师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一些优秀的教师可能会因为得不到应有的奖励而感到失望,从而影响到整个教育教学质量。
有的高校师德宣传教育方式单一,运用新媒体技术宣传师德榜样力度不够,宣传覆盖面小,宣传资源不够丰富,宣传手段单一化,不能满足不同师生群体的学习需求,尊师重教氛围营造不够,容易导致教师对这种教育方式产生厌倦感,从而影响到教育效果。有的高校师德宣传教育的内容过于枯燥,宣传教育缺乏针对性,师德师风建设与党建、业务、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不够,学习教育大多是以会议传达学习方式进行,导致教师对这种教育内容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效果不明显。
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党外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常规性开展教师法治宣传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融入高校党外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内容,融入工作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在具体实践中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和师德师风素养。组织高校党外青年教师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规章制度,将相关内容全面纳入新入职培训和日常培训,帮助高校党外青年教师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准则和制度内容,做到全覆盖、应知应会、必会必做,确保每位党外青年教师知准则、守底线。组织高校党外青年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重要论述精神,深化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投身教育事业。强化高校党外青年教师“四史”学习教育,思想上感悟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建立高校党外青年教师“传帮带”制度,组织新老教师经验交流会,开展“第一节课”仪式教育活动,引导新入职的高校党外青年教师树牢师德师风观念,强化教师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构建高校党外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机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高校可以依托开学、教师节等节点为契机,以“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师德教育月”“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年”等专题活动为抓手,丰富工作载体,持续推进师德师风教育,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整治,教育引导教师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心、用情、用爱教书育人;落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推进师德宣传教育、学习培训、承诺践诺、查处整治常态化;强化对二级学院(部门)的指导和监管,把师德师风纳入对各二级单位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师德师风教育落实落地,引导党外青年教师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掌握师德师风基本规范和要求,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和“高压线”。
高校可通过加强党对党外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学校、职能部门、学院(部门)的三级管理架构体系,明确三级管理机构权责,形成三级齐抓共管、党外青年教师共同参与的有机统一局面。可通过设立党外青年教师师德师风专项资金,搭建学习教育平台、开展党外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等工作。把党外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统筹融入学校制度建设体系,加强顶层设计,让党外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工作有规可依。为每一位高校党外青年教师建立“一师一案”的师德档案,如实记录教育培训、考核评议、获奖荣誉、违纪处分等情况,并将其作为其评聘推荐、评优评先、绩效考核和定期注册的重要依据。用人部门与党外青年教师签订师德育人承诺书,年终按照承诺书内容对教师进行考核。
“激励与惩处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动力”[4],在人员招聘中,对高校新入职党外青年教师严格政审,凡存在师德师风问题的不得录用。在教师管理考核中,把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作为高校党外青年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不合格者取消聘用。定期组织高校党外青年教师开展师德警示教育活动,围绕教育部公开曝光的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教育系统违纪违法人员典型案例、师德失范行为典型案例等,开展全员、全覆盖的典型案例师德警示教育。对照“十项准则”开展课堂教学、关爱学生、师生关系、学术研究、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剖析和讨论,针对党外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反思改进路径和具体措施。“编制负面清单并完善调查、处理、申述等系列配套制度仍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5],教育高校党外青年教师强化师德师风“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意识,引导高校党外青年教师以案明纪,达到以案为鉴、以案促改的目的。
面向高校党外青年教师推进师德师风宣传学习,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宣传张桂梅、朱有勇、黄大年、李保国等时代楷模中的教师先进事迹。选树党外青年教师优秀典型,深入挖掘身边的师德师风典型,树立师德示范标杆,“进行碎片化的师德宣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师德的‘种子’在教师和学生心中扎根、发芽”[6],充分发挥高校党外青年教师相互学习、相互示范、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作用,“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和知识水平,以期逐步达到‘慎独’的崇高境界”[7]。校园文化建设中面向党外青年教师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在办公区、走廊、教师休息区等场所醒目宣传“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良好师德师风内容,宣传学习师德师风模范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引导党外青年教师融入良好师德师风环境。
开展高校党外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有利于促进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改革与发展和思想政治建设,通过构建高校党外青年教师各项工作机制,健全高校党外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党外青年教师提高政治站位、理论站位、时代站位,提高自身本领素质,更好地承担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教育强国事业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