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活水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3-06-01 03:04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山东人大工作 2023年5期
关键词:制造业高质量金融

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命脉所系,是我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对稳住经济大盘发挥着“压舱石”作用。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制造产业转型升级,金融活水使命重大、至关重要。为引导金融体系更好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金融与制造业紧密融合,加快建设先进制造强省,2022年10至11月,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对全省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省聚焦制造强省建设,强化工作统筹,创新金融服务,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金融保障与“两统筹”“双胜利”良性互促。

(一)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力度不断加大。省委、省政府分别召开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和两次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实施先进制造业强省三年行动计划和现代金融服务业2022 年行动计划,完善政策,加强领导。工信部门优化产融信息对接,金融管理部门加强制造业信贷政策指引和贷款投放考核评价。全省银行机构统筹信贷计划,加大制造业领域信贷投放和资金支持。其他金融机构认真贯彻相关部署,加强与发改、工信、科技等部门协作,大力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上市、股权、债券和担保融资,凝聚起广泛合力。

(二)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去年前三季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加979.7亿元,占全部制造业贷款增量的68%。高技术制造业贷款增加426.6亿元,绿色制造业贷款实现翻番。普惠制造业贷款规模扩大,9 月末余额2325.4 亿元,同比增长59.8%;596 个制造业小类行业得到支持,行业覆盖面97.9%。全省制造业企业上市进入历史最快增速期,入库企业超1000 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投融资服务功能增强,“齐鲁企舞”投融资路演平台建成启用,省级财政资金股权投资和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有效赋能行业发展。

(三)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全省金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评价办法制定出台,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政策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日益完善,聚焦提升制造业贷款投放、缓解转贷续贷难题、优化产业链金融等推出了一批创新举措。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创新创业共同体等“金融管家”试点富有成效,联合授信、银团贷款加快实施,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制造业贷款、中长期贷款等量化目标和监测指标权重科学,很好强化了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地方法人银行改革深入推进,地方政府专项债为9 家农商行、3 家城商行补充资本100 亿元,促进了地方法人银行强化服务、发挥地缘人缘优势,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融合互动。

(四)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环境日益改善。把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摆在重要位置,综合利用引入战略投资、股权重组、现金清收、核销转让、证券化等方式,加大制造业不良贷款和重点企业风险化解。持续深化“金安工程”建设,建成全国首个集金融领域5大风险监测预警为一体的风险防控监测大数据平台。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深化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建设全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推行“容缺”审批,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和资金投放精准度。

我省金融业着眼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综合施策,主动作为,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和特点: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保证了金融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原则不动摇;二是牢牢扭住金融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紧密融合这个关键,以服务制造业为突破,促进了金融与大局、经济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三是牢牢抓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本质,坚持质量优先、效率至上,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四是牢牢盯住普惠金融下沉这个重点,坚决完善优化具有山东特色的普惠金融体系,打通了金融服务制造业和中小企业“最后一公里”;五是牢牢守住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个根本,坚决强化金融风险源头管控,健全风险应急和出清机制。

二、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薄弱环节

2021 年以来,我省在政策供给、资金供给、产品供给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引导金融稳定经济、助企纾困,但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相比,金融支持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改善提升。

(一)部门协同与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还不够协调。一是部门政策集成还需优化。制造业门类多、范围广,职责、资源等交叉分散在不同部门、领域,在产业发展、监督管理、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政策连续性、工作协调性、对接精准性不足等问题。二是财政撬动作用仍显不足。经济下行承压,财政支多收少矛盾加剧,用于促进金融投放的奖补支出不足。三是保险补偿功能有待提升。覆盖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保险品种少,风险评估、风险保障管理等建设相对滞后。

(二)金融赋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尚不够精准。金融机构对制造业的支持侧重于传统金融产品,对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考虑不够。一是存在行业和规模偏见。商业性金融机构出于盈利和安全考虑,倾向投资国有企业或规模大、回报高、低风险的大中型企业,对初创、民营、小微企业授信评价、信贷支持走弱。二是制造企业造血能力下降。受疫情冲击、内需不旺、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等冲击,部分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恶化,企业扩大再生产意愿保守,融资需求持续下降。三是大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偏弱。产业链中大企业有主导权、定价仅、规则制定权,中小微企业在产业链中具有依附性,只能被动顺从大企业规则。

(三)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供给体系与制造业企业生命周期、创新特点仍不够匹配。一是间接融资体系难以解决制造业企业全部融资需求。抵质押、担保贷款方式仍占主导,传统制造业面临自有抵押物不足、信贷质量不高等问题,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企业缺乏针对性产品和服务,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占比不高。二是直接融资市场运用不足。与发达地区相比,上市企业少,基金数量不多,债券和资本市场融资有待进一步提升。

青岛市黄岛区董家口化工产业园。(资料图片)

农行莒南县支行成功为山东太钢鑫海不锈钢有限公司投放项目前期贷款663 万元,助力“年产162 万吨高端不锈钢合金材料工程”项目竣工投产。(资料图片)

(四)金融体系风险防控能力与制造业领域潜在风险隐患不够适应。一是制造业领域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制造业资金产出效率下降,收益覆盖风险能力较弱。二是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仍需加强。三是基层地方金融监管力量较为薄弱。

三、提升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效能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制造强国作出全面部署,国务院印发专门意见对我省金融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战略机遇、提出了更高要求。省委、省政府出台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明确了下步工作“施工表”和“路线图”,建议全省金融业聚焦四个方面集中发力,努力提升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配套服务能力。

(一)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在优化政策集成上体现新成效。抢抓国家金融政策机遇,用足用好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保障制造业金融资源供给,确保实现制造业融资增速与制造业发展态势相匹配。加强部门行业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精准对接个性化融资需求,出台务实管用、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狠抓落地见效,进一步推进全省制造业结构优化、做优做强、迈向中高端。

(二)聚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在产业链金融发展上强化新举措。发挥我省大型制造企业多的优势,整合全省产业链、供应链资源,利用核心大企业等信用,为广大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引导银行机构实行供应链融资专项授信额度管理,以点带链盘活全链条企业融资。着眼有效对接全省标志性产业链融资需求,探索创建产业链金融辅导机制。推动保险机构、产业部门与银行机构共享信息、优势互补,合作开展先进制造业领域股债结合、投贷联动等业务。

(三)聚焦支持制造业创新发展,在深化金融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分级分类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对创新研发实力强、成长潜力大的优质制造业企业及细分领域中的重点企业、潜力客户,创新产品服务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对接精准性和资金直达性。加大城商行改革,发挥济南、青岛龙头作用,组建规模大、实力强、品牌响、有带动和影响力的高规格区域城商行。完善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大力培育挖掘优质制造业企业上市后备资源,一链一策、一企一策对接资本市场,实现企业上市扩容提速。强化“一笔投资撬动一个产业”的战略思维,积极利用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国有企业资本、上市增发等渠道开展战略投资。充分发挥省信用增进公司作用,设立信用保证基金、重大科技专项创业投资基金,开通先进制造业企业票据再贴现绿色通道。

(四)聚焦制造业稳定安全发展,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上再下新功夫。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底线思维,严防处置其他领域风险引发次生金融风险,确保经济和金融安全。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充实人员力量,提升能力水平,强化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持续深化“金安工程”建设,推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关口前移、源头防控”,利用好其整体风险防控“探头”作用。结合“四进”工作机制,组织定期重点摸排制造业等领域大企业流动性情况。在统筹投资、民生、基建等基础上,预留财政、金融风险防控准备金,建立转贷资金池,提升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应变能力。

猜你喜欢
制造业高质量金融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