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课堂 “音”在技师弦歌不辍

2023-06-01 02:23黄曼霞
职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赏析美育学院

课程思政是党中央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厦门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厦门市唯一一所公办技工院校,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的技能人才培养摇篮”,在教育教学中,认真贯彻《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新时代技工院校在美育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学院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学生多样化需求,积极探索美育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开发了校本音乐赏析课程体系。以音乐赏析的艺术形式,围绕生活、闽南、健康、爱情、礼仪、学校、信仰、党史、国家9个鲜明的主题进行美育,按每学期18课时融入全部专业的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在高级工阶段开设校本美育选修课程——音乐赏析。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不断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每一次音乐赏析课都成为一次心灵的艺术文化之旅,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美育效果,是学院开展综合素养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张闪亮名片。

一、主要做法

(一)课程总体设计把思政教育作为重点建设方向

音乐类课程属于美育教育,它与课程思政有着天然的融合性,是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根铸魂的重要教育。根据课程性质,课程总设计着重从作品产生的背景、结构手法、音乐形象、技术特点、风格特征与审美理念等角度入手,对传统音乐元素、主流意识形态和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学理化推导,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坚持以美育入、以德育人,在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评鉴能力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性情,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优化课程思政内容,明确培根铸魂育人目标

为使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专业课程、实现有效结合,本课程以启发式、引导式为主要教学方式,将课程内容分为《音乐与生活》《音乐与闽南》《音乐与健康》《音乐与爱情》《音乐与礼仪》《音乐与学校》《音乐与信仰》《音乐与党史》《音乐与国家》9个教学主题,每个教学主题均将音乐的美育教育贯穿始终,寓教于乐。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分析和在视听中获得的审美体验,让学生从中发现真善美,使之能够陶冶情操并启迪智慧,同时通过对中国红色音乐作品的了解和掌握,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深对中国音乐文化的情感,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教育育人、培根铸魂的目标。如通过《音乐与闽南》主题教学,不仅闽南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都知道在闽南这块《爱拼才会赢》的土地上,有着海纳百川、勇立潮头、勇毅前行的力量;在《音乐与健康》主题教学中,教师从音乐的“乐”说文解字入手,引导学生从繁体字来看,“藥”其实就是“樂”上面加了把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远古以来,我们祖先就发现美好的音乐就是养生最好的药,从而引导学生喜欢中国民族音乐和中国乐器。

(三)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进课程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施中,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课前探究、課中内化、课后迁移,通过“学一学”“说一说”“议一议”“想一想”“练一练”“展一展”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中想。特别是教学评价,打破以往教师“一言堂”的单一评价模式,结合“问卷星”“美篇”等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采用线上线下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不仅有效考查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学习成效,也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将美育教学成果内化于心。

二、工作成效

本课程体系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倡导从美育、心育、德育三个方面开展教学实践和思考,力求每一次音乐赏析课都是一次心灵艺术文化之旅。

(一)美育——赏析音乐育韶华,让美好的年华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1.技师学院学生所处年龄段,是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技师学院办学以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5年制高级工或6年制的预备技师为主,学生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5~21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体快速发育,处于人生中最有朝气和最具求知欲望的韶华阶段。特别是现在正在校学习的“05”后,他们生逢盛世,到他们35~50岁的时候,正值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在15~16岁人生刚起步的美好青春年华,用音乐播下美好的种子,努力培育他们对美的向往,激发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的热情,就是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添砖加瓦。

2.落实国家相关美育文件精神,让美好的音乐与美好的年华同在

《意见》中明确要求,职业教育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强化实践,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艺术课程,完善包括音乐的课程设置。因此,学院面向全院所有专业开设音乐赏析课,是落实国家育人方针的一项具体举措。同时,通过音乐赏析课程的开设,挖掘了校园文艺人才,使学院开展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有了更广泛的基础,也为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繁荣校园文化和文明校园创建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心育——用音乐拨动心弦,让美好的音乐伴随青少年健康成长

1.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美好的音乐引领青少年阳光自信

音乐是非常美好的听觉艺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经历过中考失利。15~16岁的青少年,心理上会有一定的“闭锁性”,不愿意与成人有过多的言语交流,更何况在心理上曾经受过打击的青少年。但大家会发现,不论是流行音乐、民族音乐还是艺术音乐,只要乐音响起,倾听的人瞬间就会随着音乐带给人喜怒哀乐的体验而转换情绪。例如,一个学生在课上通过老师的赏析引领,聆听了日本作曲家久石让的《天空之城》钢琴独奏版本和万人合唱版本后,在课后学习心得中写道:“听着那些描写平淡生活和校园生活的歌曲时,我们本来烦躁的心情也会归于平静,音乐让我们感受了喜怒哀乐”“如果我们把这样美好的音乐世界作为我们的目标去努力,去约束自己,一个再坏的人也有变好的一天”。

2.调和所有专业学生,让音乐为技师学子的成长增添色彩和温度

学院共有6系1部,除了文化基础部有三产(美容、美发和烹饪)专业,其他6个系分别是机械工程系、车辆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电子光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系。一看这些系的名称就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理科”气息。因为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需要,学院学生80%都是18岁左右的男生,课程表70%都是实践课程。在这样血气方刚的理科男为主的校园里,音乐赏析以它独特的文艺气息和课堂氛围为技师学子的成长增添了色彩和温度,受到学生的欢迎。如通过《音乐与学校》主题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学院《蝶之变》校歌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增强对学院和专业的热爱;通过《音乐与爱情》主题教学,学生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品味中西合璧、洋为中用的艺术魅力,感受到爱情和生命的美好……课堂上,身着不同工装、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济济一堂,聆听同一首乐曲,感受同一种情怀,不仅增加了个人的艺术文化修养,也增进了同窗情谊和校园文化的认同感。一个学生说“每个人心中有属于自己的音乐,每次音乐赏析课就是一次美好的心灵艺术之旅。要下课了,我还是有些恋恋不舍,这样的课太少了,要珍惜每分每秒”。

(三)德育——课程思政,用心引领中华青年工匠的文化自信和红色追寻

1.学习了解民族音乐和中国乐器,帮助“00后”“05后”树立文化自信

当前很多青年学生一讲到音乐,脑子里浮现的大多是流行音乐。若不是专业学习者,大部分学生对中国民乐的了解很少,对其启智、益心、健体的育人功能更是知之甚少。在授课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赏析古琴和萧演奏的《梅花三弄》,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乐带给人精神上的高洁清雅,從容淡定;赏析《琵琶语》,感受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扣人心弦,乐曲里对爱情和人生情感的感叹,欲语还休;聆听曾侯乙编钟演绎的《茉莉花》,欣赏2400多年前古乐器发出的千古绝响,感受华夏乐器的精美绝伦、悠远历史带来的文化记忆……通过民族音乐教学,学生感受到“音乐是一种表达内心、宣泄压力的艺术方式”“音乐是有灵魂的东西”“中国古代音乐博大精深”“中国民乐是我们文化的魂之所系,听了音乐赏析课,了解了中国民乐,我爱上我们的民乐,更爱了我们的国家了”。

2.赏析红色音乐经典,厚植技能人才的家国情怀,坚定报国之志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在教学中,学院教师注重结合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加强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如在《音乐与国家》主题教学中,教师先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俄罗斯运动员颁奖时使用的代国歌、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导入,带领学生感受“优秀的音乐与国家血脉相连、荣辱与共”,再从党的“七一勋章”获得者、优秀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那令闻者动容、肃然起敬的音乐声中,引导学生深刻感受“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经典音乐作品,它镌刻着民族的记忆与情怀,鼓舞斗志、催人奋进!”通过音乐赏析课,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叹“此生不悔入华夏,来生还是中华郎”“技能成才,技能兴邦,强国有我,爱我中华”。

2022年1月,学院的“歌声里的党史——从《国际歌》到《追寻》,不能忘却的记忆”课程获中共厦门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七一”微党课评选活动一等奖;2022年5月,学院的“音乐与国家”课程获第三届全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教学赛二等奖。

三、工作启示

优秀的音乐作品永远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让人遗忘,它能直击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历久弥新。一代代人不懈传承,一代代人激情歌唱,这歌声里有回忆,有故事,更有信仰!

(一)拨动学生心弦,让课堂为育人赋能

学院的校本音乐赏析系列美育课程,面向全院所有专业开设,契合了学生各种个性化精神需要,各种主题和个性的音乐,拨动学生心弦,以独特的文艺气息和课堂氛围为技师学子的成长增添了色彩和温度,使学生情绪得到抒发,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音乐文化导向,还充分与党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结合,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生动活泼、入心入脑,做到课堂为育人赋能,受到学生欢迎和喜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为技工院校美育教学工作改革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落实国家育人方针,繁荣校园文化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帮助青少年学生思想上端正态度,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完善人格修养,增强文化自信,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教育工作者光荣的职责和使命。作为落实国家的育人方针的一项具体举措,音乐赏析系列课程结合学院自身办学特色、学生多样性需求,有助于学院挖掘校园文艺人才,极大地促进了校园文艺实践活动的开展,繁荣了校园文化。

(三)正向引导强化,增强国民素养

音乐赏析课程的开设,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落实新时代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举措。将思政元素融入美育课堂,对于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提高思想认识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学生的正向引导,强化他们的国家和民族责任感,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有利于提升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加快形成学院“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助力技能人才综合素质提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作者为厦门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 黄曼霞)

猜你喜欢
赏析美育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