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3-05-31 00:16费兰兰
关键词:大思政育人教育

费兰兰

(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5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1]。构建卓有效成的实践育人体系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重要手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打破高校第一、第二课堂之间的藩篱,摆脱工作束缚、条线分隔的框架,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积极构建同向同行、沟通协作、互联互通的“大思政”格局,以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方位融入的方式,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机制途径,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党和国家需要、人民期待相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实践育人的能力、水平和教育成效。

一、高校实践育人的价值意蕴

(一)发展历程:把握历史脉络,汲取育人力量

高校实践育人应秉承“因事而化、因势而新”的原则,深刻把握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动向、高等教育发展态势、青年学生发展规律,推进高校人才培养高质量提升。回望历史,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高校实践育人历经艰苦探索,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逐步发展的成长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个阶段的探索和推进,实践育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高校都积极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并将实践育人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强化青年大学生实践观。

1.高校实践育人的萌芽探索阶段。从1978 年到2004 年,高校实践育人在摸索中逐步确立了育人方向。在这一时期,“实践育人”这一概念尚未真正提出,但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若干规定》(1984)、《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1987)等系列文件,文件要求大学生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文件的出台推动实践育人成为当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共识,高校开始将业务实习、军事训练和公益劳动、生产劳动纳入教学计划,并在校内外建立各类社会实践基地。

2.高校实践育人的积极深化阶段。从2004 年到2012 年,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得到积极深化和发展。2004年,“实践育人”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被首次明确提出,指出要把理论学习和校外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此后,《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2012)、《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2012)等文件相继出台,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志愿服务、创新创业作为实践育人重要载体被提出;社会实践作为必要环节被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实践育人工作被列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3.高校实践育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后,高校实践育人进入高质量的全面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实践育人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随着《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7)、《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7)、《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等重要指导性文件的出台,高校实践育人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育人质量不断提升,重要性得到凸显,在着力打造“人人、时时、处处”育人的共同体方面成效不断显现,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大势、时代趋势相结合。

(二)时代特征:紧扣时代脉搏,凝练育人特色

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国内外形势更趋复杂严峻,不确定性显著增加。高校实践育人要紧紧扎根中国大地,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要求,不断探索“课堂融通、多方协同、资源汇聚”的育人共同体。

1.实践育人的必要性。加强实践育人工作既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必然要求。从教育主体看,对于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作用。从教育客体看,教育引导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2.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要求,育人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探求真理。高校大学生要不断强化第一课堂主体地位,丰富第二课堂实践,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实践观教育,打通校内知识和校外工作实践,引导学生在劳动和实践中学习,主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实践育人的科学性。实践育人的科学性是指要遵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高校教育规律和学生个人成长的基本规律。“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2]。只有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才能制定正确的实践政策,以此凝聚青年学生为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实践育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成长环境的不断优化,实践育人的方式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帮助青年大学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

(三)未来发展:围绕使命担当,提升育人格局

实践育人工作自开展以来,在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中迭代升华,要把握人才培养规律的潮流趋势,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教育体系的核心载体,为建设教育强国和推进改革创新贡献力量。

1.与国家战略同向同行。当前,高校实践育人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理论研究体系进一步完善,育人内涵进一步丰富,育人路径进一步拓展,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成为青年学子投身实践、提升素质、实现价值的优质平台。实践育人要通过开展广泛的基层实践、深刻的社会观察,参与乡村振兴、城市治理、社会服务、科技创新,紧密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等经济合作带建设,不断增强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2.与教育使命同心同力。《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架构了顶层设计,明确了八大基本理念、十大战略任务。高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系统化建设是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这一主题,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新举措。作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育人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价值引领贯穿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在组织发动、课程安排、载体设计、基地建设、评价机制、保障措施的全链条中加以嵌入,因地、因时、因势谋划分析,进而以知促行,以行践知。

3.与现代化治理体系同频共振。从“实践”的范式来看,高校要结合自身特点,打通内外循环,整合多方资源,与社会形成共同整体。从“育人”的内涵上看,实践育人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完整的育人理念、育人模式和育人实践体系。实践育人是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育人方式之一。当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 亿,已经逐步由教育大国向建设教育强国迈进,发展具有世界眼光、中国风格的优质教育,需要将实践育人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创新,推广并带动全社会形成育人合力,促进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深层次感知,在适应社会变革中把握时代脉搏。

二、当前高校实践育人面临的困境挑战

(一)理论阐释与实践行动相适应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实践在整体上具有统一性,但其自身也内蕴“理论阐释”与“实践行动”之间的张力[3]。高校实践育人必须遵循理论内化与实践外化的辩证统一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4]。实践动能是对理论升华的重要补充及外延,社会实践是通过激发大学生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其结合所学理论去了解、分析、把握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促进其综合发展,了解和把握客观世界,进而加深对客观世界的新认识,从而巩固在理论教学中所学的知识[5]。目前,理论教学受限于第一课堂教学和有限的知识传授,存在着重视不够、认识不深、手段不多等问题。对思政理论课程理解的片面性,是“思政课”与专业课程之间产生“两张皮”现象、各门课程之间“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合力难以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当前,高校社会实践存在学生参与度高、覆盖面广,但也存在着理论教学和实践育人之间有机衔接不够的现象,导致实践环节与学生成长需求相脱节,实践成效不明显。

(二)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挑战

走进实践意味着要让理论之思与实践之问同向同行,不断寻找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接口[3]。高校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通过目标明确地组织策划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从而让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受教激情,引导他们从被动教育转化为主动参与、自主设计活动并亲身体验。但在日常实践中,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缺乏顶层设计,整体性建构不强,学生的潜能开发不足,实践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实践教学内容未能建立在社会发展内在需要的基础上,未能与时俱进地加以调整、修正和完善,教学内容周延性、趣味性不足,导致学生所学所得与实际需求不能很好匹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实践成效。

(三)实践目标和评价方式相统一的挑战

要达成实践育人的目标,就要直面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体系、教育教学体系、后勤保障体系有效衔接的思路性问题并找到破解之道。当前,虽然实践育人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还没有完全形成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和局面,也没有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教育体系。目前,还存在部分社会实践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但现有评价方式又不能精准作出评估和判断。建立精准化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要从专业相关度、实施科学性与实践育人成效等方面出发,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全程追踪、深度挖掘,既要考察社会实践质的标准性,又要考察量的差异性,综合分析实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通过差异化总结考核制度,以有效判断实践是否达到既定的育人目的。

三、“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实践育人的路径探索

(一)全员参与,建设“认知体悟、动力激发、知行合一”的阶梯式育人平台

理论性与实践性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具有理论性、现实性、历史性的内在统一逻辑[6],因此要探索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育人新模式,需要高校各部门、院系协同发力,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动瓦解课程与实践之间的隔阂,完善个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认识、认知和认同”。

1.认知体悟,厚植理想信念情怀。高校实践育人要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诚真、认真、启真、守真”的态度,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着力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将创新理论知识渗入课堂教学,启发学生主动发挥专业优势,提升才能水平,练就过硬本领。近年来,在“学习+服务”的理念引领下,浙江大学重点引导赴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实践,助推学生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推出并连续10 余年开展“红色寻访”主题教育活动,深化党史国情教育,增强爱校荣校意识,推动思想理论水平和知识能力素质的双重提升,引导学生在用爱心和技能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2.动力激发,促进专业实践能力。高校实践育人要尊重成长需求,激发内在动力,构建贴合社会发展需求、发挥学生专业特长、满足个性发展需要的个性化、多层次的实践育人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层次性、整体性和有效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挖掘个体成长需求,融会贯通“第一课堂”课堂学习、“第二课堂”校内实践、“第三课堂”社会实践、“第四课堂”海外交流实践工作,建强社团社会实践平台,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积极创新工作载体,不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切实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

3.知行合一,提升综合能力素养。“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培养学生,就是要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通过将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融合,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素质与个人能力。高校坚持用好实践育人重要渠道,通过建立知行合一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将其所学所获结合个人兴趣运用于各个领域中,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提前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

(二)全程覆盖,强化“学分导向、课堂融通、过程管理”的硬抓手育人机制

完善全过程育人体系,画好铸魂育人同心圆,必须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实践育人体制机制,形成“课程学习和课外实践同向同行、齐头并进”的教育良好局面,提升高校实践育人成效。

1.学分导向,打造课程化育人机制。提升社会实践与教育教学关联程度,推动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提高社会实践指导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专业性。将社会实践纳入学分管理体系,强调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学科专业竞赛、学术研究等方面设置一定数量学分供学生选修,推动学生的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在后期教育阶段,强调在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的衔接,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技能考核。浙江大学已将社会实践纳入本科生的学分管理体系,要求本科生8 个学分的实践育人环节,采取记点方式对学生在校内参加的各类实践活动,2015 年正式将社会实践列入博士生培养的必修环节,实践育人制度性设计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2.课堂融通,形成体系化育人模式。强化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构建由“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综合实践”四个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践包括课程实验、实验课程、课间见习等内容,注重通过实验和见习等手段改善课程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实践包括专业知识学习、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内容,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社会实践包括社团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与民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综合实践包括国防与军训、科技创新活动等内容,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和科研创新能力。

3.过程管理,建立贯穿式育人链条。坚持以全链条指导与服务为抓手,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全过程考核评估教师参与实践育人工作情况,将社会实践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提升实践活动专业水平和科技含量。坚持将实践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良性互动,以社会实践成效反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实习实践环节与学生成长需求相契合,围绕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中健康成长开展能力素质培养。以“第一课程”为参照模型,出台相关文件对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学分认证、过程管理等环节作出规定,确保实践质量。

(三)全方位融入,构建“链接社会、专业赋能、资源汇聚”的多触角育人载体

丰富实践活动的形式,提升实践活动吸引力,关键在于点面结合、创新载体,统筹推进实践育人体系构建。要从社会、专业和资源三个方面发力,每个环节紧紧相扣,目标层层凸显,实现专业技术向实践能力的外化。

1.链接社会,聚焦战略对接需求。深化校际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三个协同”的实践平台和基地建设,构建社会实践育人共同体。推动实践育人体系与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聚焦“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结合国家重大领域科研合作及校地合作实践基地,推进实践育人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构建与社会各界更加紧密的实践育人培养机制,着力打造全校协同、校地共融、全球联动的系统化、网络化、全方位实践体系。组织学生到国防军工、重要国企央企、重要学术科研机构、重要金融机构、重要媒体等关键领域重点行业企业深度体验、走访实践,主动将个人选择和国家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促进社会实践与就业引导的结合。

2.专业赋能,发挥学科优势特色。依托高校学科优势,将实践育人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学生培养方案之中,构建具有学校学科优势或特色的实践育人体系,形成学生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交融互促,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实践中认识感知社会脉搏、深化专业认识。一是发展优势学科,立足高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努力建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明显重点学科。以学科建设带动全面发展,优化以专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多学科融合实践育人平台建设。二是改革专业培养机制,针对学生实践形式多样、过程复杂、组织灵活、考核难量化等特征,建立各专业学生实践育人的目标考核机制和质量追踪系统,加强对实践过程和实践效果的监督。三是结合专业发展,以专业素养培养为着力点,设计具有学科特色的覆盖全体学生的实践体系,为学生搭建专业、立体、丰富的实践成长成才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专业的认知和理解及本专业领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作用和地位。

3.资源汇聚,建立供需对接机制。加强资源统筹,统筹协调各方育人资源,形成一体化育人合力、系统化育人载体、全员化育人保障,构建“三全育人”立体场域。在校内,通过与二级学院、党团支部等协同,根据地方需求提供“菜单式”服务。在校外,依托地方政府、企业和校友资源,加强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通过公益众筹、建立社会专项基金等方式,以奖代补,筹集社会资本。建立供需对接机制,打通“校园—社会”两个课堂,实施“一校多县、一院多镇、多班一村”的社会实践结对模式。浙江大学全面提升公益服务意识,开创“PTPA”公益实践服务模式,培育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劳动意识;开展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主题的实践服务,引导学生坚信伟大真理、培养爱国情感、增强价值认同;开展“互联网+青年扶贫”专项实践,提高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引导正确学术方向;推出“青年学者社会责任行动”,增强学生认知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发展。

四、结论

构建高质量的高校实践育人模式是高校在“大思政”工作格局下,紧扣国家战略,回应时代呼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扎根中国大地的一流人才的现实需要。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与构建必将引领新时代青年扎根大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贡献积极力量。

猜你喜欢
大思政育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