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强,周立斌,张 贝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秦皇岛066004)
教育部在2020 年5 月28 日印发实施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强调:“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目前,课程思政建设正在所有高校、学科、专业及课程中全面推进,逐步浸润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中,但新时代的高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须向课程建设,尤其是课程思政要质量,从增量建设逐步转向存量提质。
作为提高大学生就业择业能力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 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相较于专业课存在先天的课程思政优势,但现阶段,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思政还普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造成学生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难以深度融合,“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难以做深做精,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师资队伍不足,部分高校缺乏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就业指导”课程多由辅导员兼任授课,年轻辅导员就业实战经验少,理论不够深透,就业指导容易表面化,或者侧重于提供事务性服务,而非价值观引领。
2.课程内容方面,就业指导的重要性仍未得到师生的广泛认知,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又侧重于职业信息搜集、简历制作及投递、面试及印象管理等求职技巧性知识讲授与能力提升,对大学生就业观和价值观引导等相关思政内容相对缺乏。
3.思政教育融入课程的载体维度单一,大多依托课堂讲授、就业讲座以及简历制作大赛等线下及校内平台开展,与网络思政及校外资源结合不够紧密。
4.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开设时间节点不恰当,课程开设时间过晚,导致部分学生在就业、考研、出国等选择面前因缺乏指导而盲目摇摆;而课程开设过早,又易因学生对就业、考研等概念模糊以及现阶段无主动需求而对学生就业观的培育收效甚微。
基于以上现实问题,本文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与载体、教学内容等方面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创新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改善以上问题并切实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时效性及人才培养质量。
以“就业指导”课程实现课程思政需要从统一性、层次性、长期性和阶段性四个方面明确思政目标。首先,考虑到毕业学生群体的共性特征,结合就业市场新特点、新变化、新趋势确定整体与统一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与思政目标,通过在课程中融入国家就业、创业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择业观,培养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等。其次,结合学生专业背景的群体差异以及学生在兴趣、能力、价值观、家庭情况等个体差异,设定符合不同群体和个人实际情况的个性化、层次化的课程思政目标,如针对医学、农学等专业毕业生群体,在“就业去向选择”章节中重点强调“西部计划”“选调生”“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服务基层的政策性就业内容,有针对性引导相关专业背景学生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基层建设等。最后,考虑到大学生四年成长过程的动态性与不确定性,“就业指导”课程还需要有长期性思政目标,以及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设立纵向差异化的阶段性思政目标,在低年级的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逐步渗透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理想等,除了在大三学年第二学期系统性讲授“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尤其是学生辅导员还要结合日常就业指导工作在学生四年学业生涯内长期渗透正确的就业观念,实现长期性的思政目标。
无论是树立“统一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目标,还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目标,“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都需要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良好的就业择业心理,让其客观地认识社会和评价自己,学会自我心理调试。在知识教学层面,要求大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以及就业选择多元机会、职业信息三要素等基本内容;清楚“企业为什么做校招”“企业想招什么样的人”“企业如何招到想要的人”等雇主需求,掌握霍兰德理论、舒伯职业价值观量表等内容以探索自我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资源关系等,学会如何通过挖掘专业资源以匹配典型职业等。当然,理论知识是基础,而针对性拓展求职技能则是更进一步的教学与思政目标,大学生要学会分析如何确定意向职业所需要具备的胜任力模型,以针对性拓展专业技能以匹配岗位要求,“就业指导”课程的体验式互动教学内容还会显著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等在内的通用技能。另外,不断将就业价值取向教育、职业道德与诚信就业教育、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等价值观引导寓于态度培养、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帮助学生深度塑造正确的“三观”。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除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指导”课程课堂教学主渠道外,还要综合把握“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功能和特点,力促“知行合一”。“就业指导”课程思政要着重于“思”,以思促政,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展示想法和思维碰撞的机会,每节课程结束前,留下5~10分钟时间,引导学生根据课堂讲授内容在思考和互动中理解理论知识、认同理论知识、践行理论知识,以深度实现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时,结合毕业生就业的实际需求反馈,对“就业指导”课程知识结构与内容进行动态设计与优化,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并推进“就业指导”课程思政良性循环。
在就业指导“第二课堂”课程思政模式构建过程中,要鼓励相关院系的其他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跨年级跨专业跨层次的学生共同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策划、执行、实施,强化生与生、师与生的精神交往,呈现出平等自如的交往关系,让师生感受、享受并创造更加美好健康的“校园情境”,营造“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皆育人”的氛围。授课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在就业指导“第二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强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参与“第二课堂”中收获知识、增长见识、锤炼本领、提升能力。辅导员对“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效果进行综合评判,并及时反馈“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形成课程思政完整闭环。
“就业指导”课程除了通过课堂教学以及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思考、探索,将知识和能力内化为自身素质外,要善于运用现代传媒载体,把课堂主渠道的思想价值引领在网络阵地上持续传播开展。授课教师要持续推动“就业指导”课程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将“就业指导”课程的线下教学内容通过微信推文、短视频等网络形式转化为网上教学与思政资源,主动拓展时空维度,如利用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等网上信息资源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为学生提供多项线上测评服务,对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升及职业生涯设计提供线上服务与指导等。作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横向延伸,授课教师以及学生辅导员要积极主动搭建“课程教师—学生—辅导员”多向互动的线上“第三课堂”,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在这些平台上评论、分享、互动课堂内容,促使学生从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以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实效性。
“就业指导”课程的育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发觉自我潜能,增强自身未来职业发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更注重体验式互动,因此在拓展“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方式时,要坚持“走出去”,让学生走出校园,到工厂车间、社区军营、田间地头等不同空间情境观察与体悟,与课堂中学到理论知识相互印证、加深印象、增进理解。此外,还要坚持“引进来”。目前,在各高校中,“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多是专职辅导员,辅导员较于专业课教师,在把握政治方向、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等方面敏感度更高,方法更灵活[2],在探索就业指导“课程思政”过程中能有效从辅导员自身和“00 后”学生视角“平向”挖掘课程中蕴含的隐形思政元素。但与学生非相似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在讲授“就业指导”课程时,难免缺少与学生相同的专业认同感,在讲授“职业信息搜集”章节中“专业与职业”“职业信息三要素”等与学生专业背景相关性较强的理论内容时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要善于邀请专业教师、就业明星、优秀校友等走进就业指导课堂,通过与他们形成“粘合”的“课程思政”育人合力,切实提升专业“就业指导”课程思政育人“润物细无声”的实效性。
在“就业指导”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内容编排上,首先要融入国家就业、创业政策,尤其是重要时间节点发布的重要政策,以及国家、省市重要行业、产业的发展动态,结合学生专业背景有针对性地提炼相关内容,靶向讲解。同时,授课教师要善于把中国建党百年来各行业取得的发展成就、“中国抗疫中各行业的英雄故事”等一系列来自现实、可感可触、具备强大说服力的“正能量”内容与大学生职业生涯相关的就业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看待和分析自身存在的就业问题,既不回避就业实现问题,又做到正面教育引导。以“就业指导”课程现实思政育人还需要授课内容“接地气”、有“烟火气”,一方面多用善融入、带温度、有魅力的“家常话”把“高大上”的“教材”讲活;另一方面善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话语和案例正确回答与解决学生关切的现实就业及创业问题,以赢得学生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实现态度培养、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的多元统一。
在“00 后”新生代就业群体中,“逃避型慢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简单来说,毕业生“慢就业”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暂时不想找工作或想找更满意的工作[3]。基于此背景,在设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结构时,除重点关注能力提升目标,侧重讲解“怎么做”外,还需要重点讲清楚“是什么”和“为什么”,要通过透彻的就业理论分析与运用帮助学生强化自我与外部世界探索,而不是单方面依赖“他认为”或“我觉得”等主观评判,比如,通过讲解“冰山模型理论”引导学生对不同岗位胜任力有全面认知,让学生从企业视角深度全面了解“企业想招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招到想要的人”等内容;通过“MBTI 职业性格测评”“舒伯职业价值观量表”等理论内容讲授引导学生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盘点自我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等,以进一步分析自我特性与职业选择发展的关系,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当然,“就业指导”课程面对的都是思维活跃,获取知识信息快捷多元的“00 后”大学生群体,还要根据国内外就业形势的变化、党和国家工作任务的发展变化,及时将相关内容纳入到课程教学之中,保持课堂教学的“鲜度”;授课教师要善于从网上网下甄别筛选具有青春活力的教学素材,通过精心设计,自然而然融入课堂教学,用知识的“鲜度”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设置要有“本土特色”,引导学生心怀“国之大者”,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国家需要,引导青年学子投身基层实践,助力乡村振兴,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首先,就业课程要讲好“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向毕业生充分宣传国家政策,帮助学生了解基层工作和遴选过程,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战略,为基层、乡村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其次,高校要依托“就业指导”课程多维度全方位为有志于基层工作的学生提供笔试和面试指导、实习推荐、校友连线等全方位服务。最后,在长期思政目标下,“就业指导”课程教师以及辅导员还要积极探索更有针对性的基层人才培养之道,帮助已签约服务基层的“准村官”了解工作任务和职责使命,安排实习实训,帮他们作好上岗准备。相对应,“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设置还要有“国际视野”。一方面,在就业前景方面,结合学生专业背景讲解好数据分析师、AI 学习专家、软件应用开发员、营销专业人员、大数据专家等国际新型职业;另一方面,解读好国家人才战略对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求,剖析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国际组织人才的特质和要求等。除了第一课堂的理论讲授,高校要积极与相关国际组织开展合作实习、培训项目,拓展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交流的渠道等。
对于大学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来说,就业指导就像是一座桥,助力他们从校园平稳跨入社会。“就业指导”课程除了可以提升学生求职就业能力,还可以培育学生职业观、就业观、成才观等。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时要善于通过“课上讨论”与“课下实践”相结合,“线下载体”与“网络平台”相结合,“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拓宽授课方式与平台。同时,创新课程内容既要“高大上”,又要“接地气”;既要有“理论深度”,又要有“青春鲜度”;既要有“本土特色”,又要有“国际视野”,使课程内容跟上变化的求职环境,以有效培育学生的就业观,切实提高课程思政及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