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祎阳
(西南大学水产学院,重庆 402460)
浮游植物在池塘新的水体里出现基本都是被动的,一般与池塘水源、池塘水禽和风有关,基本上池塘养鱼户不会主动移植浮游植物。空气中有非常多的单细胞绿藻,这种绿藻的表面积大,繁殖速度快,所以一个池塘新的水体出现时基本上都是绿藻类植物占优势,之后才会有其他种类浮游植物的演替及在水中进行资源竞争行为的发生。影响池塘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水体的光照、营养元素和温度。
如果池塘首次注水的水源是井水或泉水,那么这类水源里几乎没有浮游动物。井水或者泉水注入池塘后首先出现的优势浮游动物一般是从池底中的休眠卵萌发的臂尾轮虫,几天后又会出现晶囊轮虫,接着出现裸腹溞和溞。如果池塘首次注水的水源是水库、湖泊或其他含有已形成的浮游动物群落的水源,这类水源注入池塘后,池塘中的浮游动物种类就会较多,在轮虫的基础上还会出现桡足类和枝角类浮游动物。随着鱼苗的生长,成仔鱼选食大型浮游动物种类,但对浮游动物总量影响不大。当池塘里鱼养殖的密度大时,大部分大型浮游动物被食尽,小型浮游动物比重增大,大型浮游动物比重降低。
浮游植物有相当大一部分通过食物链传递到鱼类的食物消耗中。浮游植物还有调节水质的功能,其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水体中的溶解氧、氧化还原、pH值等。浮游植物是鱼类天然的饵料,晴天时池塘溶氧量的90%左右都是由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其余大约10%是从空气中融入的。池塘中溶氧量是不均匀的,白天多于夜间,尤其白天光照强度强的时候,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过多会使池塘水质出现氧盈层,其深度最大可以达到90 cm,夜间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如果白天补氧不够,鱼类可能出现缺氧浮头的现象。如果池塘中水的溶氧量过低,鱼类会出现呼吸困难、食欲降低的现象,进而会导致鱼类生病甚至死亡。池塘中水的溶氧量同样影响着浮游生物的繁殖,如果池塘中水的溶氧量低,浮游生物会缺氧进而影响其繁殖生长。总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水产养殖中唯一能将光能进行转换利用的方式,也为鱼类提供了天然的食物来源,还为池塘水体提供了溶解氧,并能吸收动物和植物产生的二氧化碳,维持良好的养殖水体环境。
但是当浮游植物的生物量超过一定量时,水体中的光合作用与吸收量相等,这时净光合作用为零,主要的原因是自荫作用会造成浮游植物的氧气净产量减少,同时水质也会恶化。水质恶化后,光合作用的补偿点会更低,不仅对增加鱼产量不利,还会给水质管理增加难度。
养鱼池塘里的浮游动物对于池塘养鱼有着重要的意义。以裂足轮虫为例(见图1),其是鱼类养殖的重要饵料,是臂尾轮科裂足轮属动物,有足,有环节。水产幼苗对外部环境抵抗能力较弱,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提高免疫力,而轮虫蛋白质的消化率高达90%,且氨基酸种类齐全。池塘里的浮游动物不仅是鱼类的重要饵料,还有一些浮游动物可以作为水污染指示生物,可以根据浮游动物数量、种群来判断水体受污染的情况。比如当水体受到污染时,敏感指示生物种类的数量减少甚至消失,而污染物种类个体数量增加,形成优势物种。例如,变形虫属和表壳虫属一般分布在被污染的水体中,草履虫属和钟虫属一般分布在中污性和多污性的水体或者是有机物含量丰富的水体中,沙壳虫一般分布在寡污带的水体中。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吸管虫纲亚纲的出现一般预示着水质开始变好。也可以根据浮游动物数量、种群来判断水体溶氧情况,例如颤蚓、毛蠓、细长摇蚊幼虫等具有在低溶解氧条件下生存的能力,尤其颤蚓类在溶氧为15%的水体中仍可以正常生存,这说明这个水体已经污染十分严重。
图1 池塘浮游生物——裂足轮虫
但是在浮游动物中会有部分原生动物寄生在鱼体上和鱼鳃上,会引起鱼病的发生。同时如果浮游动物的量过大,它们就会大量吃浮游植物,进而使水质变瘦,并且还会消耗水中大量溶氧,使得鱼类浮头甚至泛塘。浮游动物会与鱼类争氧气、饵料,使鱼苗生长变慢、成活率降低。如果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随水流进入鱼类孵化器内,还会危害鱼卵、鱼苗,降低鱼孵化率。
晴天池塘水呈鲜绿色(如图2所示),以绿藻门、金藻门中的小球藻、栅藻、板星藻等为主,透明度20~30 cm,是最佳的水色。在这种良好的池塘水质环境下浮游生物生长稳定,净化水质效果显著,易作为营养物质被消化吸收。
图2 晴天池塘水颜色
如果池塘的淤泥不经常清理,池塘里的鱼类排泄物就会增多,鱼类及浮游生物的尸体等腐殖质也会多,使得塘泥深厚。这样的池塘溶解二氧化碳能力会偏高、溶氧量下降,池塘里水体中氨氮含量就会上升,水体毒性加大,鱼类会出现缺氧症状,严重的甚至缺氧死亡。并且池塘水体会产生大量硫化氢,会有腥臭味,水体的pH值也会降低。如果这样的池塘又不补充新水,池塘中异养菌比重就会增加。总之不清理池塘,池塘鱼类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浮游生物生长繁殖也受到抑制。
养殖户施肥、投放饵料也会影响池塘里的浮游生物、池塘水质及鱼类生长。鱼类饵料、肥料中含有氨氮,如果鱼类一直处于浓度为0.01~0.02 mg/L的氨氮水体中时,会慢性中毒,并抑制其生长。如果鱼类一直处于浓度0.02~0.05 mg/L的氨氮水体中时,鱼类会出现体表充血、口张开、表皮黏液增加等症状。同时过量施肥、投放鱼饵会导致池塘里耐肥能力强的蓝绿藻繁殖加速,池塘表面会形成一层蓝绿色的膜,进而影响水的透明度,影响对池塘中水质肥瘦的判断。
维护池塘环境的主要措施一是控制池塘水源,二是对池塘进行清理。根据浮游生物群落的特征尽可能选择好的水源,并定期给池塘加水或者换水来使水质变好。清理池塘可以采取定时间隔分次的方式搅动池塘底部的塘泥,让池塘底部的有机物等营养元素也加入到池塘的整个生物循环中。每次搅动池塘的一部分,逐次间隔进行并观察池塘里浮游生物及鱼类情况来确定池塘里的溶氧量情况。如果溶氧量仍然不足,可以采用过氧化钠、高锰酸钾等增氧剂等化学方法或者采用使用增氧机等物理方法。对池塘的清理也可以采用利用清塘的方法进行彻底清理,让池底经过风吹日晒得到清理。
合理投放饵料饲养鱼类,避免大量投放,大量投放饵料不仅不利于鱼类生长,而且容易使得浮游生物过多。同时鱼类的人工喂养和使用有机肥,会使水体里的浮游生物增加,有利于鱼类生长繁殖,但一定时期后,塘泥增厚,池塘溶氧量下降,鱼类体抗力降低,针对这种情况,要使用无机肥。但要避免过量施肥,以免引起浮游植物的减少和池塘水质的恶化,而有些浮游动物以摄食浮游植物为生,可以合理控制浮游植物实现池塘的生态链平衡。
浮游植物过盛一般是由于蓝藻暴发,这是生态失衡的表现。在池塘中蓝藻是浮游动物或者养殖鲢鱼的食物,可以通过投放鲢鱼来控制浮游植物的数量。在投放鲢鱼时,要注意花鲢的食物是以浮游动物为主,而花鲢生长情况是与水中浮游动物的多寡有关的。在池塘水体中,浮游动物所占比例很小,浮游植物所占的比例大。同时浮游动物,特别是轮虫和剑水蚤,是鱼类喜好的天然饵料,如果池水中出现了浮游动物过剩的情况,可以通过增加花鲢的投放比例来控制浮游动物的数量。相反如果浮游动物少,花鲢生长就会受到限制。而白鲢的食物是以浮游植物为主,白鲢生长情况是与水中浮游植物的多寡有关的,如果浮游植物太多,投放白鲢效果会更好。如果白鲢与花鲢同时投放,要使白鲢的投放数量大于花鲢的数量,因为白鲢比花鲢更能消耗浮游植物。
根据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人工利用与调节。浮游动物适温多在18℃~28℃,那么春末和秋季浮游动物就会增多,而夏季高温不适合浮游动物生长、繁殖,所以可以在春季适时施用绿肥和粪肥培植原生动物和轮虫,然后适时培育下塘鱼苗;夏季则进行鱼种培育。浮游植物适宜生长在5℃~25℃的温度环境下。水体温度每增加10℃,一些常见的浮游植物的生长速度就会加快1.6~2倍。蓝藻一般耐高温,在夏天高温季节蓝藻就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类群。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要观察池塘溶氧情况,尤其在夏季要控制蓝藻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