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爽 刘江凯 袁卓雅 荣文雅 梁子晗 李佳辉 崔延飞 王睿林△
1.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南方医科大学 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酒精性肝病属于西医病名,中医虽没有酒精性肝病这一诊断,但自古以来对因饮酒导致的相关疾病就有针对性认知和论述,散见于中医历代医家的论述中。本文采用第5版《中华医典》,以“酒”为关键词,从1 156部历代医学古籍筛选出“酒风”“酒疸”“酒癖”“伤酒”“酒积”“酒臌(酒鼓)”等酒精相关性疾病病名,以上述病名为关键词筛选出历代医家对酒精相关性疾病的论述,排除干扰文献后整理出古籍著作共计42部,纳入文献条文422条,整理出相关证候23组,药方167方,中药217味,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评述,以期为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文献学支持。
中医学早在秦汉时期对饮酒导致的疾病就有相关论述,《素问·病能论》曰:“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病名曰酒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到“酒疸”病名:“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隋代出现“酒癖”的相关论述,《诸病源候论》曰:“夫酒癖者,因大饮酒后,渴而引饮无度,酒与饮俱不散,停滞在于胁肋下,结聚成癖,时时而痛,因即呼为酒癖。其状:胁下弦急而痛”。宋代严用和在《严氏济生方》中提出“酒积”病名:“夫积者,伤滞也。伤滞之久,停留不化,则成积矣……所谓积者,有气积、肉积、酒积……”。到了明清时期酒精性肝病病名相对全面,明·戴思恭在《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提出:“伤酒,恶心呕逆,吐出宿酒,昏冒眩晕,头痛如破……久困于酒,遂成酒积……多饮结成酒癖,腹中有块,随气上下……多饮酒积入脾,遂成酒黄”。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提出“酒臌”:“少年纵酒无节,多成水鼓……诸鼓之中,则尤以酒鼓为最危难治之证”。
酒精性相关疾病的临床症状较多,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心中懊恼、心腹胀满、恶心呕吐、吞酸、胸膈痞闷、不能饮食、泄泻、痢疾、身目发黄、面黄肌瘦、精神困倦、四肢少力、头目昏晕、精神恍惚失常、胁肋疼痛、腹中如水声、小便不利,涉及到的脏腑包括脾、肝、心、肾、胆、胃、三焦、大肠。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心中懊恼、恶心呕吐、四肢少力、胁肋疼痛、身目发黄、腹中如水声、精神恍惚失常等表现与酒精性肝病的相关表现高度符合,其中精神恍惚失常与酒精依赖的表现较为接近。从疾病的特异性上讲,头目昏晕、精神恍惚属于酒精过量常常会出现的症候。
中医学认为酒为湿热之品,性温,味甘、苦、辛,入肺、肝、心、胃经,《素问·营卫生会》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诸病源候论·恶酒候》 曰:“酒者,水谷之精也,其气慓悍而有大毒……”,李东垣认为:“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新修本草》曰“酒,味苦,大热有毒”。历代医家对“酒”的致病特性有着认识共通之处,嗜酒无度为发病的重要原因。长期嗜酒无度造成酒毒湿热之邪内蕴,酒毒伤人,脾胃首当其冲,酒毒湿热之邪壅塞中焦,则心中懊憹而热;酒毒湿热伤脾,脾失健运,化源不足,则现面黄肌瘦,精神困倦,四肢少力;横逆肝胆,胆汁外溢,则身目发黄;下注大肠则发为泄泻,熏蒸肠道,腑气郁阻,气血凝滞,脉络受损,化为脓血,则成痢疾;上扰心神则恍惚失常。酒毒湿热蕴而不化,聚湿生痰,痰阻气机,气机失调,肝气不畅则心腹胀满、胸膈痞闷;《血证论》曰:“运血者,即是气。”气滞则血运不畅,导致瘀血内停,气、血、痰互结于胁下则见胁肋疼痛;胃气上逆则见恶心呕吐、吞酸。病情日久,伤及脾阳,脾阳虚,清阳不升则见头目昏晕;正气亏耗,肝、脾、肾三脏失调,三焦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可见小便不利;气、血、水互结于腹中,则见腹中如水声[1]。
酒精相关性疾病症候群中有诸多与现代医学中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表现或体征相似之处。如,心中懊憹而热对应心烦、烦躁;面黄肌瘦、精神困倦、四肢少力对应疲倦乏力、消瘦、营养不良[2];身目发黄对应黄疸;泄泻、痢疾与肠功能紊乱相对应;精神恍惚失常与酒精依赖相对应;胁肋疼痛与肝区不适、右上腹胀痛相对应;心腹胀满、胸膈痞闷与上腹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对应;腹中如水声与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腹水相对应[3]。通过将中医文献中酒精相关性疾病中医症候群与现代医学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表现或体征相对应,使酒精性肝病诊疗方药的筛选更具有针对性。
从秦汉到隋唐,其治法主要有清热除烦,泻水逐饮,健脾利湿退黄,如《金匮要略》栀子大黄汤,《肘后备急方》黄疸散,千金茵陈汤等;到宋代医家有所转变,治法在前代医家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如温中降逆、理气化痰,健脾祛湿止泻等,代表方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消饮丸,《杨氏家藏方》消饮丸、白术茯苓丸等;到金元时期,医家对酒精性相关疾病认识进一步加深,根据其临床症状的不同治法也有所创新,如温补脾肾、涩肠固脱,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温中和胃、化酒祛湿等,代表方剂有世医加味养脏汤、丹溪保和丸、葛花解酲汤等;到了明清时期基本形成了固定的认知,但也有医家提出了新的治法,如陈士铎在《辨证录》中提到的“壮胆气、消酒积”治法,代表方为旺胆消酒汤。从朝代看酒精性相关疾病治法的转变主要是宋金元时期从湿热到痰饮的转变,总体上治法针对的是“湿热”“痰饮”“气郁”,也是从“酒”的特点和症候学的反应来选取治疗方法的。
此后关于酒精相关性疾病的认知相对变化不大,但值得重视的是,中医对酒精性肝病的论述与酒精相关性疾病是交融在一起的。从历代文献对酒精相关性疾病的描述中不难发现酒精性肝病的诊治内容,从而指导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诊疗方案的改进。
有了酒精相关性疾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自然会有酒精相关性疾病方药的拟定。从历代医家42本古籍中寻找到治疗酒精相关性疾病的方剂167方,通过“频次统计”分析发现167方中共涉及中药217味,累计频次981次,出现频次在前10的药物分别为:炙甘草、茯苓、白术、半夏、陈皮、葛根、黄连、大黄、木香、干姜。上述10味中药共涉及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学》[4]21类药物中的8类,分别是:补气药、理气药、利水消肿药、温化寒痰药、解表药、清热药、攻下药、温里药,具体见表1。
表1 使用频次位于前10的中药归类、性味及频次、频率
上述治疗酒精相关性疾病的常用药物与现代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常用药物[5]有相符合之处,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筛选酒精性肝病可参考的中医药方剂及药物。但《世医得效方》曰:“盖酒之为物,随人性量不同。有盈石而不醉,有濡唇而辄乱者”,说明体质因素也为发病之关键,因此用药时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作进一步评判。
从历代医家42本文献中寻找到酒精性相关性疾病的论述,能够发现中医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把“酒”作为引起相关疾病的病因,这是中医学对酒精相关性疾病的病因学贡献。
酒精相关性疾病的定义主要是根据症候的特点,比如酒风主要描述的是饮酒后出现身热懈惰、倦怠无力、恶风畏寒、汗出如浴、口干善渴、不耐劳累等症[6];酒疸描述的是饮酒后出现黄疸症状;酒癖描述的是因为长期大量饮酒出现酒精依赖合并临床胃肠道症候,并且已经有与酒精性肝硬化相似的描述;酒积、酒臌也类似于酒精性肝硬化出现腹水的外在症候;伤酒就是发现症候的出现与饮酒有关的一种诊断表述。酒精相关性疾病治法及常用方药均以脾胃为本,主要针对“湿热”“痰饮”“气郁”。
从症候角度将中医酒精相关性疾病症候群与现代酒精性肝病密切对应,借助现代医学对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及病理表现等相关认知,有利于更有效更精确地从酒精相关性疾病中发掘能够被用于酒精性肝病中医诊疗的参考内容。将会增加酒精性肝病中西医结合有效方法的可选范围,为酒精性肝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更为可靠的文献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