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究

2023-05-31 12:49:47刘春燕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0期
关键词:扎染美术艺术

刘春燕

摘要:扎染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有助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与创新,为小学生美术学习综合素养培养及其他相关素质强化提供有效动力,因此,相关方面教学工作开展备受关注。本文在研究中,详细分析扎染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施现状,提出扎染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明确传统扎染艺术走进小学的现实意义,为相关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扎染艺术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教学意义

扎染艺术主要由扎结和染色两部分构成。其中,在扎结方面,主要使用纱、线、绳等工具,通过扎、缝、缚、缀、夹等方式完成相关操作。而在染色方面,则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色彩和工艺,保證其明暗合理,色彩搭配适宜,凸显艺术美感。当前,有关扎染工艺总计达到一百余种变化技法,且不同地区在有关方面的技法和特点各有不同,存在差异化、多样性、民俗化等特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扎染艺术教学相关内容,属于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创新和文化传承思想的结合,应加强相关教学研究。

一、传统扎染艺术走进小学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对扎染传统艺术的认知感

传统扎染艺术走进小学,不仅有助于丰富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还能够增强学生对扎染艺术的认知感,使小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扎染艺术的历史、特点、价值、技艺等相关内容,增强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化为主动学习,并做到全身心投入,内外兼修。同时,传统扎染艺术走进小学,可以使小学生感知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其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意识,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但是,不同学生在扎染艺术学习方面的基础和认知皆存在差异,体现一定的个性化特点,为了强化学生对扎染传统艺术的认知感,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不能一概而论。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小学生心智不够成熟,主要通过观看、感受、倾听、实操等方式进行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融入扎染艺术,注重欣赏教学、评价教学等方法的使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例如,在对传统扎染艺术作品欣赏时,学生能够感受其图案、色彩、明暗、布局等方面的艺术美,强化其自身艺术心性,拉近其与艺术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强鉴赏能力,改变学生对美的认识,使其知道什么是美,怎么去欣赏美,如何创造美,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奠定基础。

(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传统扎染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文化+艺术+民俗”的有机结合体,具有独特魅力。通过扎染艺术的学习,小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和优越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为作为一名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小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助于小学生三观形成,这也是新时期背景下,德育工作开展的要点。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开展扎染艺术教学,不仅为了提升学生在有关方面的技术水平和素养,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品德修为。

二、扎染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施现状

属于我国民间传统独具特色的染色艺术,做到了“扎”与“染”的有机结合、相互影响,体现出了艺术美。将其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之中,不仅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美术学习核心素养培养,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因此,应重视扎染艺术学习,总结其在小学美术中实施现状。

(二)扎染艺术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改相关要求、小学美术教学特点以及扎染艺术特色,在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学目标设置如下:其一,在美术知识和技能方面,使学生通过对扎染艺术的学习,强化其在有关方面学习兴趣,了解这一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掌握相关操作要点;其二,在美术综合素养方面,借助扎染艺术学习实现核心素养提升,使学生深入了解美术,用心感受美术,建立对美术学习的情感,做到主动学习,全身心投入;其三,在美术课程优化方面,通过扎染艺术相关教学内容引进,改变传统的课程体系和结构,实现小学美术教学多元化、多维度,有助于小学生美术教学效果强化。

(二)扎染艺术教学重难点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了解扎染艺术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设置教学策略,强化教学效果。其中,在教学重点方面,主要包括如何培养学生对扎染艺术的学习兴趣,如何使学生掌握扎法和染法的操作技巧,并有效应用于实践。在教学难点方面,如何通过有效地教学工作开展,使学生增强对扎染相关技法的操作能力,使扎法和染法有效结合在一起,独立完成一幅高质量作品。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同学校有关方面的教学现状各有不同,因此,相关的重难点也会存在差异。

(三)扎染艺术教学面临的问题

小学美术扎染艺术教学面临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影响教学目标达成,亟待解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扎染艺术教学时,多以演说、课堂教学、PPT展示等形式为主,虽然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但难以满足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学的需求,不利于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教师通过PPT展示湘西的扎染作品,让学生观察、感受、评价,但毕竟不是实物,依然存在“距离感”。其二,学生需求各有不同。每个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以及扎染艺术学习方面的兴趣、素质、态度、能力等各有不同,因此,其学习需求也存在差异化。采取粗放式的“大帮哄”教学模式,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例如,一些学生对扎染艺术认识不够深入,影响学习兴趣。还有一些学生则是热衷于实践和课外活动,采取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则会使其产生反感。其三,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小学扎染艺术教学虽然已经存在评价教学模式,但相关机制不够完善,对于评价主体、评价角度、评价结果使用方面均存在不足,弱化实际效果。例如,过于侧重教师评价,且评价内容仅以学生技艺操作能力为主,对于扎染艺术认知、学习态度等涉及较少,不利于精准确定学生在学习扎染艺术时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三、扎染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根据上述对小学扎染艺术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总结与分析,我们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为扎染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优质、高效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一)欣赏教学,体会传统扎染艺术的独特美感

欣赏教学是指对扎染艺术的真实作品、图片、实操视频等进行观看和赏评,了解这一作品的特点和技艺,体会传统扎染艺术的独特美感,并在其熏陶下增强对扎染艺术的认知和感情,培养扎染艺术方面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相关教学策略如下:其一,注重素材选择的针对性。在开展欣赏教学工作之前,教师应根据扎染艺术教学内容、目标等,选定有针对性的素材,多渠道获取素材,作为欣赏对象。例如,为了增强学生对扎染艺术的认可程度,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国内外一些知名的作品图片,凸显其美感和优势,增强其吸引力;其二,体现欣赏的多维性。在实施欣赏教学时,应采取多维模式,即学生可以根据自我认知和感受,自由发言,欣赏视角允许存在差异,不受限制,从而实现教学多元性的目标。例如,一些学生对扎染艺术的图案较为关注,另一些学生对绑扎技艺较为关注,还有一些学生对色彩明暗较为关注,无论哪个视角,皆可融入欣赏教学之中;其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扎染艺术教学工作开展,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需求开展针对性欣赏教学工作。例如,在欣赏教学素材选择方面,可以征询学生意见,选择其感兴趣的素材。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在扎染艺术学习方面的短板,引导其在有关方面进行欣赏,通过欣赏促进提升。

(二)制作教学,领会传统扎染艺术的制作过程

制作教学属于实操教学,即根据扎染艺术要点和技艺进行作品实际制作,通过制作过程体验、锻炼和强化学生对扎染技艺的了解和应用能力,领会传统扎染艺术制作的快乐、精髓。相关教学策略如下:其一,采取小组教学模式。在开展制作教学时,可以采取小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制作小组,使他们相互配合扎染作品制作。这一模式可以强化学生在扎染艺术学习方面的合作意识,取长补短,相互带动。例如,每个学生在扎染艺术学习方面的优缺点都是不同的,可以各取所长,令其负责相应的制作任务。其二,使用竞赛模式。扎染制作教学,可以采用竞赛模式,即将其与相关的竞赛活动结合在一起,对一些技艺精湛、作品优质的学生给予奖励,促使学生增强制作方面的积极性和投入度。同时,对一些表现较差的学生,应结合赏识教育理念,给予激励,避免其失去学习自信。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模式值得深入探究,即“一对一”服务模式。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在扎染艺术学习方面的现状和需求,令学生对扎染作品现场制作,教师从旁指导,一对一服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和对比,强化认识和效果。例如:一些学生在绑扎方面能力较差,存在绑扎不够紧密的问题,致使图案不规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对绑扎材料选择、绑扎模式、绑扎检验等详细介绍,帮助学生提升。

(三)展览教学,开展校内外文化交流走进社区

展览教学是整合绑扎艺术教学资源,多方合作,积极开展校内外文化交流,走进社区,使学生在展览中感受绑扎艺术作品的魅力,提升学习兴趣。相关教学策略如下:其一,学校教育与社区文化活动相结合。为了优质高效开展绑扎艺术展览教学工作,可以与社区相关的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制作相应的作品,在社区展览,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同时,为了强化效果,还可以让学生与社区居民合作,共同制作扎染作品,并在活动中心和网络平台等方面进行展览。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其二,积极参加扎染艺术作品展览活动。学校应与社区、文化研究单位、相关的社会社团和组织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积极参加其举办的扎染艺术作品展览会,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欣赏不同的扎染艺术作品,总结其特点,学习其技艺,为后续学习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教师在有关方面还需拓展思维,优质高效使用教学资源,与其他小学建立扎染艺术教学联合实施机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相互支持。例如,在扎染作品展览会举办方面,单一的由某一个小学举办,则会增加教学压力和成本。如果采取多个学校协作模式,每个学校分期举办,其他学校参与,则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四)评价教学,应用多主体多方面的评价方式

评价教学是指在开展扎染艺术教学过程中,建立针对性的评价体系,评价总结并分析有关方面的不足之处,以此为扎染教学工作改进依据,具体操作时,应采取多主体多方面的评价方式。相关策略如下:其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在有关方面的评价主体选定时,应体现多元化特点,多方面获取意见,综合分析,解决扎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实践过程中,除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外,还应引入专家评价、家长评价、社会公众评价等不同主体。例如,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与一些专家在线交流,使其在线指导学生扎染学习,给出评价意见,为相关教学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其二,评价内容多元化。扎染艺术教学评价,应注重内容多元化,改变原有的单一模式,多方面提升。例如,在对扎染艺术作品评价時,应增加文化内涵、经济价值、民俗意蕴等方面内容,改变单纯注重艺术视角评价的模式。与此同时,扎染艺术教学评价对象也应适当拓展,体现多元性特点。

新时期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要注重扎染艺术的融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扎染艺术的艺术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实施,强化教学效果。具体操作时,可以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体会传统扎染艺术的独特美感,利用制作教学令学生领会传统扎染艺术的制作过程,借助展览教学开展校内外文化交流,采取多主体多方面的评价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扎染艺术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实现高质量教学、精准化教学、多层次教学、内外并修,全面达成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管晓磊.扎染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践策略的探索[J].教育,2021(13):1-2.

[2]杨国正,欧阳剑萍.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展特色美术教育——大理白族扎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20(5):3-4.

[3]卞蕾.趣味扎染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与实施[J].散文选刊:中旬刊,2020(9).

[4]李月宁.浅谈扎染艺术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文艺家,2019(11):1-2.

[5]李敏.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7):178-179.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扎染美术艺术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从古法扎染师到新阶层守艺人
华人时刊(2022年15期)2022-10-27 09:05:40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02
创意美术
扎染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22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纸的艺术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
Coco薇(2016年4期)2016-04-06 02:22:07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