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望族家风对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研究

2023-05-31 04:07孟竹
今古文创 2023年13期
关键词:家风

【摘要】 新城王氏家族家风是齐鲁望族家风的重要代表,本文在阐述新城王氏家族的家族发展与家风内涵的基础上,总结王氏家风发展的经验,探索王氏家风的发展前景,提出王氏家风对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关键词】家风;齐鲁望族;新城王氏家族;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3-012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3.039

淄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在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5年10月,淄博市委市政府《关于着力建设文化名城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是淄博在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初露端倪。经过几年的努力,淄博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城市核心竞争力与城市形象得到巨大提升,淄博这个老工业城市逐步转型、浴火重生。时至今日,寻求新的发展突破口、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成为接下来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重点。

一、齐鲁望族家风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家风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人文环境,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好的家风能影响几代人的发展。纵观历史上的名门望族,越是成功的家族,越是注重优秀家风的培育与传承,而越是注重优秀家风的传承,越能推动家族的持续繁荣发展,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在中华各个地域文化中,齐鲁文化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中华文明发源地,是中华文明“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重心,是两千多年以来中华文化的圣地,这是其他地域文化无法替代的。研究某个地域文化,必须着力研究该地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在隋唐至明清时期,科考为普通知识分子开启了晋身仕途之门,自此文化与仕宦紧密联系在一起,仕宦之家的优越条件以及家风的传承影响,又让家族的兴盛具有了代代传承的延续性,成为一个地域的名门望族。一个科甲蝉联、人才辈出的望族之家,往往凝聚着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成为地域内的文化地标。齐鲁文化的丰厚底蕴,使齐鲁之地的名门望族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齐鲁望族的家风也更具深刻性和时代价值。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科举建构的文化社会被击破,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发生改变,“齐鲁望族家风”成为了历史长河沉淀下的珍珠。在日新月异今天,我们是否还应重视家风,“齐鲁望族家风”是否应该被人们重新“拾起”?答案是肯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提道:“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齐鲁望族家风是先贤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应该珍视之,弘扬之,以之丰富精神生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齐鲁望族家风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滋养着齐鲁大地上人们的品行、浸润着人们的心灵,影响着每一代人的成长,淄博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需要这样一种厚重绵延又生机蓬勃的文化。对齐鲁望族家风的挖掘与弘扬必会有助于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淄博文化品牌,促进淄博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

二、新城王氏家风的发展经验

(一)新城王氏家族

位于淄博北部的桓台县原为新城縣,这里依山傍水、水草肥美,既有秀美的湖光山色,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境内马踏湖相传为春秋时期齐桓公与各诸侯国会盟,众马践踏,地陷成湖。马踏湖素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的誉称,碧波荡漾的马踏湖吸引了历朝历代众多圣贤慕名而来,颜觸、鲁仲连、辕固、诸葛亮、李白、苏东坡、于钦等先贤们,他们或曾在这里游历驻足,或曾在这里耕读终老,为这片美丽的水域增添了文化气息。桓台西部有巍峨陡峻的长白山,绵延数十公里,长年白云缭绕,壮美天成,陈仲子、范仲淹等无数文人隐士也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诗文、足迹。

千百年的历史沉淀让新城这片土地充满了灵气,不断孕育出了众多世家望族。明代初期,一个将振耀海内的家族在这里悄然崛起,它就是齐鲁望族新城王氏家族。

新城王氏始祖王贵因避明初战乱,由青州府诸城县初家庄移居济南府新城县曹村(今淄博市张店区)。王贵为人质朴,初时给人佣耕,至后来能自给温饱,常行善施济。王贵五子王伍尤好施予,常于门前大槐树下舍粥行善,乡人呼之“王菩萨”,称其家“大槐王氏”。王伍次子王麟濡染书香,始肇文脉,官至颖川王府教授,成为王家第一个读书仕宦之人,令王家由农耕之家走向了书香门第。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此后的新城王氏后人科甲蝉联,簪缨不绝。明嘉靖到清光绪三百余年间,共考中进士30名,举人52名,贡生158名,堪称齐鲁第一进士家族。在朝为官的官员中,六世王象乾累官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官至正一品,二品及以上者4人,三品及以上者9人,四品及以上者12人,时有“王半朝”之誉。此外,王氏家族也辈出诗家,以“江北青箱”蜚声海内。八世王渔洋一生勤于著述,有 30余种560余卷,独辟诗论“神韵说”,被誉为清初诗坛领袖、“一代正宗”,鳌居清代文坛。

(二)新城王氏家族家风

一个家族能够兴盛数百年,必然有内在强大的支撑力,这就是家族的家训门风。

家族的家风往往体现在家训之中,家训是成就优秀家风的基础。新城王氏家族经过几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独具特色的家规家训,其中既有时代沿袭的习惯做法,又有专门的成文家训,还有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族约家法,内容涵盖处世、做人、治家、为官、养生、女性等多个方面,对这个家族的长盛不衰起到巨大作用。

新城王氏四世王重光制定了第一例家训:“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所友者必皆读书之人,所言者必皆读书之言。”家训以“道义”和“读书”为准则,既规定了家族成员的行为准则,又指明了家族成员的人生目标,成为整个家族家风的根源。

随着科举的成功,新城王氏第五、六代逐渐发展兴盛之后,家族的家训族规渐渐得到完善和丰富。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家族和睦。如六世王象晋曾说过:“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五世王之垣编写的《百警编》中也记载了大量相关格言以示警训。他还将历代家长治家经验,编著成册,名《念祖约言》,是新城王氏家族的第一部总结性家训。

第二,注重勤俭持家。王之垣在《炳烛编》中记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王象晋在《清寤斋心赏编》中认为:“治家最忌者奢,人皆知之;最忌者鄙吝而借名为俭,人多不知也。鄙吝之极,必生奢男。”王渔洋在《手镜》中说:“日用节俭,可以成廉。”

第三,注重族人教育。王象晋在《清寤斋心赏编》中强调:“广积不如教子,避祸不如省非。”新城王氏家族自王之垣开始,以儒家思想为根基对子弟进行系统的科考教育。他建立家族义田制度,为教育的传承提供保证,丰厚的物质条件,不仅会为家族子弟提供一个较为优越的学习环境,也从不同程度优化了教育的质量。同时,设塾教育子孙,王氏子弟通常在5-7岁就要入塾接受启蒙教育。此后,通过延聘塾师、家族成员互为师友、进行科举训练等方式,不断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王氏家族在教育子孙时,也讲究与时俱进,提倡素质教育。比如王象晉,就是一位精通文学、农学、医学的博学大师。

第四,注重读书进学。王之垣在《炳烛编》中说:“可止可足者,求利之心;不可止不可足者,进学之心。”王象晋在《清寤斋心赏编》中也提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无少害者,唯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观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

第五,注重为官清正。王氏家族中在外做官的人多达百余人,但没有出现一个贪官污吏,这离不开家风家训的传承。王之垣曾将数十年为官经历写成《历仕录》一书;王渔洋也为了教育自己的儿子写了《手镜》,既教育儿子洁己爱民,宽政慎行,也是王渔洋自己一生正直为官的写照和自律准则。《手镜》全文50条,3000余字,内容涉及立身之本、处世之基、为官之道、审刑之度等方面,有很多内容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第六,注重闺门训诫。王之垣将母亲刘太淑人的事迹整理成《阃范图说》,传给后人,成为新城王氏女眷代代相传的范本。刘太淑人寿至91岁,家族中儿孙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她的谆谆教诲。重病之时,她还不忘叮嘱子孙:“不要因为懒惰而荒废了学业,这就辜负了前人的苦心了。”

第七,注重修身养生。王之垣先后著《基命录》《炳烛编》《摄生编》,王象晋著《清寤斋心赏编》,这些书中涉及了大量古代的养生内容,通过养生,提高个人修养,提升人生境界。

新城王氏家族历代形成的家规家训,涵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其精神特质和思想内涵带给我们历史文化层面的启示和借鉴。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王志民教授说:“王氏家族的家训是我们今天建立良好社会风气,特别是树立良好家风的一份非常丰富的历史营养。”

(三)新城王氏家族家风近几年的传承探索

1.聚焦优秀家风教育基地建设。文化与旅游融合模式的开展改变了以往的旅游模式,走进文化起源地、走入承载文化的景区成为人们了解一支文化最直观、最便捷、最有乐趣的方式。自2020年始,淄博市着力打造“淄博好家风”品牌,以此为契机,王士禛纪念馆深入挖掘新城王氏家族家风的时代内涵和传承价值,增设新城王氏家风专题陈列、“渔洋法治公园”,壮大基地师资队伍力量,组织策划了多种形式的家风主题参观、现场微课和专题报告,持续提升优秀家风教育基地建设水平和服务效率。王士禛纪念馆先后获批中纪委中国传统家规“忠勤报国铸家魂”拍摄地、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山东省省直机关传统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山东省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近三年,国家、省、市、区县90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镇村、学校、社区走进纪念馆接触了解王氏家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2.打造“馆校共建”教育实践模式。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是未来的文化引领者。重视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必须重视学生这个大群体。王士禛纪念馆已先后与30余所市县中小学校和省属高等院校达成“馆校共建”德育教育基地协议,组建中小学生志愿者讲解团队,设计开发优秀传统家风、中国书法欣赏、拓石技艺体验、古典诗词文化等研学模块,设计制作家训笔记本、桌签、茶具、陶笛等新城王氏家族家风系列文创作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馆校互动,引导青少年学生了解王氏家风,这对王氏家风渗透到学校与家庭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传承传播这一优秀家风发挥了重要作用。

3.推进新城王氏家族家风研究与宣传。文化缺少了研究,就会失去生命力;文化缺少了宣传,就会失去影响力。近年来,为深化王氏家风通俗化、接地气的研究,淄博市策划编辑《家风的力量》《忠勤清慎立政德》等书籍和电教专题片,组织了专门力量对新城王氏家族历代形成的家训族规进行集中整理,现已出版《手镜》 《清寤斋心赏编》,在“学习强国”平台开设“新城王氏家风”专题,阐释新城王氏家族家风家训,通过学术刊物、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挖掘家风中的正能量,传播家训内涵、特点和时代价值。

4.创新打造“渔洋大讲堂+”行动。王渔洋文化研究保护中心自2017年启动“渔洋大讲堂”志愿服务项目,2019年与时俱进创新采取“渔洋大讲堂+”行动,将王渔洋文化精品课与“流动党校”“流动展览馆”“商学院”“馆校共建”等相结合,推动大讲堂全面“流动”,以王士禛纪念馆为主阵地,创新性地将“讲堂”延伸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镇村等,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用明德引领风尚”,让优秀家风文化深入基层,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以文化人”成果。近年来,“渔洋大讲堂+”行动平均每年开展各类志愿教育千余场次,“六进”专题讲座20余场次,“‘渔洋大讲堂+行动——打造社科普及多渠道传播平台”获评“山东省社科普及工作优秀案例”。

三、新城王氏家风的发展前景

(一)实现家风文化与旅游体验的深度融合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日益提高,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凸显,旅行不再只是获得感官上的满足,触及灵魂的旅行逐渐引领风潮,文化旅游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文旅融合成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进一步挖掘利用和传承发展王渔洋文化,扩大优秀家风普及渠道和覆盖面,丰富民众文化体验,提高文化服务效率和水平,王渔洋文化研究保护中心建设打造“王士禛纪念馆智能化管理提升服务效能”项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王渔洋文化挖掘、展示、教育、传播信息化渠道,把先进科技与传统家风联系起来,传承发展家风文化,推动淄博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二)加大家風研究与传播力度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淄博历史文化名城,“齐文化”品牌龙头作用毋庸置疑。齐文化是传承发展的,它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在的和未来的,王渔洋文化也是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文化研究专家宣兆琦在考察完王士禛纪念馆后,对王渔洋及其家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内涵价值以及广阔的文化旅游开发前景感慨良多,认为“王渔洋文化同聊斋文化、古商城文化、陶琉文化等,都是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那么,对王渔洋文化包括新城王氏家族家风的研究应自觉融入齐文化研究中,依托山东省王渔洋研究会、山东大学、齐文化研究院等高校和专业研究机构,对王渔洋故里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历史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解读,挖掘时代价值,充分运用媒体直播、短视频等传媒手段广泛宣传,形成多角度、高密度、立体式的宣传阵势。

(三)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文化旅游产业是由人文旅游资源所开发出来的旅游产业,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根基,反过来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能促进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目前,王渔洋故里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刚刚起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机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下一步,应积极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将地方特产、工艺品、文艺作品等转化为旅游产品,针对王渔洋故里周边缺乏住宿设施,可以选址开发一家家风文化主题酒店,把新城王氏家族家风元素融入酒店各个角落,让游客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住宿氛围。诸如以上创意的实现,都能带来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家风文化品牌的打造,为淄博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成.明清新城王氏家族文化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王小舒,贺琴.新城王氏家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孟竹,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王渔洋文化研究保护中心文博馆员,研究方向:王渔洋文化研究及文物利用研究。

猜你喜欢
家风
最好的家风,是内心的善良
勤劳节俭传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别样家风,别样精彩——教你轻轻松松写“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