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到群体

2023-05-31 21:44吴光耀
今古文创 2023年15期
关键词:个人思辨自我意识

吴光耀

【摘要】黑格尔将纯粹简单主体作实体,他认为主体二重分裂,主体对立面扬弃异化回归自身,形成一个辩证逻辑建构,同时黑格尔将劳动注入“自我意识”,黑格尔以主奴相互争斗阐述自我意识,而他的劳动主奴是个人孤立,没有放到群体进行阐述。费尔巴哈将意志、理性归于意识,他认为个人不能超越意志,而他在论述人时“意识”仍然放在个人,“类”概念放在人整体范畴中,他没有放到群体进行思考,在异化论证。马克思吸收黑格尔的辩证建构、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将人放到社会与群体进行思考论述群众观点。

【关键词】个人;异化;思辨;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15-006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5.020

迄今为止,人们谈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都会想到异化,而异化理论也是学界探讨最多问题之一,学界大多运用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类本质”来集中探讨马克思异化论,但对于马克思所阐发的群众观与黑格尔孤立个人探讨,他与费尔巴哈个人“意识”的区别性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从群体视角看马克思与黑格尔“孤立”劳动,与费尔巴哈个人“意识”区别,是认识马克思群众观点的重要主体线索。

一、黑格尔劳动“孤立”与异化“思辨”性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序言中,用“绝对精神”演绎现实世界原理,他以知识与知识对象统一来阐述“绝对精神”知识发展过程,主体知识发展过程来自黑格尔“实体即主体”阐述,而实体为精神实体。黑格尔指出,某种形式绝对精神蕴含在知识与知识对象,精神与精神对象是精神实体。而黑格尔将实体看作纯粹简单主体,黑格尔提出主体二重分裂,二重分裂主体与自己“相互否定”。再从异化与扬弃视角看,黑格尔指出,主体一分为二,分裂对立面,而对立面形成后发现对立面即是自身,从而对立面扬弃异化回到本身。所以实体自我建构是“绝对精神”辩证发展过程。对于“自我意识”,黑格尔将劳动观念注入自我意识中,将“自我意识”归为自在自为存在,黑格尔指出,“‘自我意识脱离自身,‘自我意识在对方发现自身从而回归。”“自我意识”通过脱离自己的自我意识,存在另一个自我意识,承认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才能成为自身。黑格尔提出,两个自我意识是对立双方相互争夺承认权,成功为主人,失败则成为奴隶,而主人享受失去感性对象,奴隶置身于自身与自然代替主人劳动。他以此阐述“自我意识”主奴斗争。而在劳动中奴隶自我否定通过劳动生产劳动产品,从而反观影响自己本质。黑格尔提出,奴隶使自己在劳动中走向解放,解放途径就是奴隶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而劳动给物定型,人将概念东西变为现实,即变为自己所有,而黑格尔的奴隶劳动是个人孤立劳动;黑格尔的所有权是个人私有,没有放到群体社会进行思考;黑格尔将财产归于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是孤立个人,它对于资产阶级私有制就是私人性质。黑格尔在“实体即主体”和主人与奴隶辩证关系中,都是在发现对象并用精神占有,而精神异化出感性物质,从而扬弃对象异己性质。在这里需要注意,黑格尔的思辨劳动是个人孤立“思辨”,没有放到群众进行思考。

黑格尔的异化概念作为纯粹的思辨范畴,他以“绝对精神”为主体,在“绝对精神”运动中完成扬弃复归,他的异化观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建构。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主体,他把异化变为异化逻辑本身,他的异化观使得异化逻辑建构成为辩证法。黑格尔指出,自我意识对立面“自我丧失”完成扬弃实现自我复归,自我意识复归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却是事物向前发展的积极环节。”[1]从而黑格尔注入发展观。黑格尔提出,发展观以圆圈螺旋式上升,它表现为曲折必然向上。不过黑格尔的发展观是“‘一元单线式发展及‘绝对精神以忽略其多样性构造唯心主义”[2],在《精神現象学》黑格尔更将其演变成个人“反观”,他将精神异化深度与否来证明异化本质强大与否,他将个人自我成长为普遍自我,在这里黑格尔的辩证法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影响体现出来。黑格尔以物质是消极,“绝对精神”外化是倒退,推演出劳动失去直接性,他以人劳动产品做商品,成为本体异己力量,以此解释异己力量。他以“对象化”等同异化,他将异化永恒化,失去奴役人的异化概念,他以此“泛化”异化,提出“异化扬弃为‘绝对精神自我复归”,他的“绝对精神”以“一元论”成为唯物主义逻辑前提。而黑格尔劳动异化观,“即以人的活动符合不以人为转移客观规律”[3],承认社会关系对人活动的绝对影响,而黑格尔思辨下的辩证法成为马克思异化观逻辑建构来源,“应当继续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4],在《第三手稿》马克思将研究逻辑主体从费尔巴哈转向黑格尔,费尔巴哈异化以否定黑格尔为前提,他的学说因此与劳动概念无缘。以上可知,黑格尔的异化观是“泛化”的、“思辨”的,是唯心主义。

二、费尔巴哈个人意识“无限性”与“抽象人”

费尔巴哈将理性、意志归于意识内涵,指出意识拥有无限性,个人不能超越理性与意志,个人不能以占有名义占有外物来获得理性与意志,而理性与意志是个人拥有因此拥有意识。费尔巴哈在这里失去人的“现实性”,是从人的抽象性来论述,将理性、意识无限化,其为个人不能超越产物,人们把它赋予神性,把它的来源归于神,而各个民族对于神的把握体现他们“类本质”的异化水平,费尔巴哈同时将本质与对象相联系,他将人与动物的感性世界联系,从而他认为,人与动物在生存方面具有“同一性”。而人具有“意识”这是区别于动物的地方,费尔巴哈提出,“类本质”是普遍概念,是抽象出来称之为对象的东西。动物所不具有的也就是个人与个人的独自反省与交谈。费尔巴哈以人的感情和爱作为“类”概念,他以描述人本质,把上帝异化为最高的“类”,使人同自己的本质相对立,提出“人把自己交给上帝,人反变成奴隶”。他以“自然人”作主体,他使异化上帝将上帝感情作中介,他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他以人本学上的人脱离人的社会阶级性,而将异化概念只应用于感情、爱、人性,但他脱离了黑格尔纯粹唯心主义,他的“人本学说”为马克思寻找唯物主义、寻找深受苦难的无产阶级异化主体找到突破口,马克思以此将“人本主义”转移到“现实人”。以上可知,费尔巴哈在论述意识同样是以个人做论证,而没有放到社会群众,他的“抽象人”不具有现实性,因此脱离现实人。

费尔巴哈与黑格尔一样都承认存在人之外的客观精神,两者在此很难区分,费尔巴哈提出“类本质”来批判宗教。而对于“类活动”,费尔巴哈认为,它是人与人交往,其中冲突产生敏慧,和睦产生感性,人与人的交流产生理性。费尔巴哈区分世俗与宗教世界,世俗是人与人交往,宗教是类本质异化产物,他把人的交往看作真理。费尔巴哈在对人与动物本质论述,提出对象性,注意这不是对象化,他将对象性归于与主体不分离本性,而对于对象性客体作为主体的创造并未体现,同时还需要注意,宗教在费尔巴哈异化体系不与主体分离不是创造性体现,也就是说,宗教在费尔巴哈异化体系中是对象性不是对象化,它不是人自我发展创造并且拥有同一性,因此它没有复归。费尔巴哈以人作为异化核心,他从人出发,以人结束,本质未完全贯彻唯物主义,他未认识人的社会属性与人意识来源。费尔巴哈以“先验人性”完成复归,他揭露基督教人学本质以否定黑格尔辩证法,他以“直接肯定”否定黑格尔“否定之否定”逻辑建构张本唯物主义,他将“异化深度”描述“自我丢失”深度以此形成消极环节。费尔巴哈以否定辩证法来恢复唯物主义权威,他以丢失劳动本质,无法形成近代劳动基本结构,他以直接肯定站立事物对立面,从而将对象归于上帝,费尔巴哈说:“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它留给自己的就越少。”[5]从而他认为,人越异化距离本体越远,自我丢失越严重。费尔巴哈以人为基础“自我分裂”为动力充满思辨,但不影响他的“人本主义”思想,费尔巴哈指出,人的原初状态为人的最好状态。因此他充满空想性。以上可知费尔巴哈仍然未完全脱离“精神”范畴,在逻辑建构方面他以“对象性”未超越黑格尔“对象化”。

三、马克思从“个人”到群体以及本身人道主义性

从马克思的认识顺序来讲,从黑格尔到费尔巴哈既有倒退又有前进:由“绝对精神”到“抽象人”,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过渡到唯物主义;马克思从黑格尔“劳动”过渡到“类”,他为前进;费尔巴哈“抽象人”为自然人,他没有社会属性,而黑格尔劳动与人关系异化理论却为马克思劳动异化提供劳动基础。马克思在《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中,他将敌对他人存在作为异化关系,他推演出异化劳动人与人关系异化,马克思以此作为异化劳动根源,确定实践理论框架。马克思以黑格尔“绝对精神”批判,“自然人”批判,将实践活动归为“对象性活动”,他以雇佣劳动作异化基础,歪曲“对象性”作异化观,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将劳动描述成个人“孤立”劳动,他将劳动描述成“精神中介”,对象化成产品。而这一主体劳动,马克思将其推演为异化劳动中的人与劳动商品相异化,马克思通过黑格尔“否定之否定”把握住了劳动本质,他认识到人为自己劳动结果,而马克思这一转变运用异化扬弃说明人形成,他扬弃私人所有,将他异化人的本质还给人,从而实现人性复归。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在私有制下,被强制劳动而为反对人的力量。马克思以此说明劳动与劳动本身相异化。在辩证法,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相比他为前进。马克思对于向黑格尔转变,他的异化观作为一种前进,表现出马克思对异化观转变成“肯定”。以上可知,黑格尔的辩证法对马克思异化劳动观产生深远影响。从另一种逻辑编排来说,马克思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彻底否定到异化积极肯定,马克思转变了态度,他从费尔巴哈到黑格尔是向前发展,马克思在彻底否定环节表述异化劳动,指出人将本质力量外化给对象没有获得自己劳动成果,人越对象化,所获资料越少,以对象支配自己的力量越强大。马克思提出,“未能应全看到消极方面”,他这句话符合费尔巴哈,人越异化,自我丢失越严重。费尔巴哈以“自然人”为主体,他以“有神宗教”为客体;费尔巴哈以“自我分裂”动力源完成异化,他的思想无扬弃环节;费尔巴哈提出,人异化程度,体现人空虚程度。他为异化劳动提供消极张本,而此时,马克思此时人为“社会人”,马克思整个异化理论是动态发展的,马克思表示,人可以通过实践进行生产活动将人变成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而异化表现为人没有“获得”,人对象化不表现自我确证,只表现反奴役自我。马克思以此完成异化劳动范本。以上可知,马克思在对黑格尔与费尔巴哈批判演绎劳动“四重规定”,他的论证站在人性视角进行解读,充满人道主义。

马克思指出,要研究现实人,必须研究“社会人”,而异化就是“社会人”组成的社会关系对人的统治,既它分为劳动与资本对立。需要指出在这里马克思将个人放到社会。马克思认为,劳动也就变成雇佣劳动,资本成为两个私有者,无产者与资产者的交换与对立,他们标志着工人劳动与资本家的奴役与占有关系,马克思指出,异化劳动为劳动与异化劳动一体化,这使得劳动占有关系与劳动一体化。而私有财产的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异化劳动社会条件,从而衍生人同自己“类”本质相异化,相反其也是工人劳动异化的结果,私有财产作为物,既是异化劳动所借以实现的物也为异化劳动产物,而人的劳动被强制成为反对人自身的力量。国民经济学家将私有财产自身运动产生异化,马克思在此无疑是批判,他指出,对于工资来讲,工资为奴役人的中介,作为中介工资是雇佣劳动关系所获得,是资本家工人关系所榨取产物,同时工资最直接的对象工人是其结果,也是外化给资本家的产物。马克思思考工资如何回到工人手中,答案是工人改变异化劳动,工人改变工人与异化劳动关系,即实现共产主义,将异化劳动,工资还给人,同时也将实现回归人性。这里马克思将人放到了群体指出工人阶级。马克思以劳动、分工、货币、劳动关系等揭示私有制,而将共产主义实现扬弃私有制,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在私有制批判中,马克思看到劳动价值论,以“人道主义”将工人阶级劳动者作为异化主体,揭示出私有制的弊端,而在私有制异化劳动概念中填充历史内容,成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启历史唯物主义的线索。以上可知,马克思将人放到社会,他指出人的社会性,指出人具有“阶级性”,这里的人不是“孤立人”,是现实人,他的“人”是人道主义,是“人性”人,他未把人放到历史中进行考察。

以“市民社会”视角看私有经济。在这里需要指出,异化关系为对等主体,“人与人相异化”,而资本家对等人组成市民社会,而在《德法年鉴》中马克思以货币异化,世界无产阶级历史结合阐发从市民社会内部形成的阶级——工人阶级。马克思提出,从市民社会内部形成的工人阶级遭受压迫,工人阶级丧失人格。马克思以此阐发异化劳动,他以工人阶级与私有制对立阐述私有制的暂时性,而“马克思以《德法年鉴》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关系批判私有制”[6],演变到《第三手稿》能够看到对人类解放意义的市民社会,其中以对市民社会的理解,“在国民经济学家看来,社会是市民社会” [7]。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市民社会“需要体系”与亚当·斯密市民社会为分工和交换体系的商业社会学说,他认为,市民社会以劳动与资本对立,以异化劳动为结果,构成市民社会“本质矛盾”。而以生产领域中人与人关系异化,马克思阐发出异化劳动“四重规定”,而在“因此,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普遍性质;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8],马克思由市民社会推演到社会,他同样以黑格尔与亚当·斯密市民社会为基础而扬弃市民社会,而在批判所有制马克思将形容词市民去掉,同时异化劳动改为劳动,而成为“自由自觉”与“社会存在统一”,以张本共产主义。马克思同时以“肯定”“否定”双层层面阐发市民社会,他以对“对象化”生产认识到人的社会联系,并以对象化社会生产上升到“物质生产与关系”层面,他从而迈向历史唯物主义。以上可知,马克思论证了从市民社會产生的阶级——工人阶级,马克思在此阶段未完全将人放到历史唯物主义中进行思考,而是站到了人道主义。

四、结论

通过对三人异化理论梳理区分,可以知道马克思异化理论是在特有的工人阶级基础上实现对黑格尔与费尔巴哈个人理论的突破,是用异化话语体现出来的以“群体”为统摄,站在群众物质生产角度的研究,这一研究对研究马克思之后的群众史观,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具有明显奠基作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有理由相信在“群体”统摄下的群众是放在了历史中进行思考,反观《资本论》社会这一概念,社会人是《手稿》社会人演绎,我们不能忽视马克思站在“群体”统摄下群众与从社会产生的工人阶级所描述的生产与异化。

参考文献:

[1]韩立新.从费尔巴哈的异化到黑格尔的异化:马克思的思想转变——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的一个解读[J].思想战线,2009,35(06):67-71.

[2]王钟陵.黑格尔发展观之批判[J].江苏社会科学,1994,(03):54-59.

[3]张奎良.论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的历史地位[J].学习与探索,1980,(01):4-16.

[4]王东,王晓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版本结构新探——能否作出不同于MEGA2的新编排[J].人文杂志,2006,(04):19-26+16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7.

[6]杨自云.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马克思私有制思想的角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8):45-46.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6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7.

猜你喜欢
个人思辨自我意识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综述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偷自行车的人》与《小武》分析比较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