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中药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路径探究

2023-05-31 19:04:21郭璐,王泽宇,张慧,范佳
学周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大思政中药学综合素质

郭璐,王泽宇,张慧,范佳

摘 要: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在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也更加强调其职业性的特点。但在当今时代下,医学行业特别是医学生的培养教育也受到极大冲击。中医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中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故针对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教育,在大思政背景下探索适合高职院校中药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路径,以期为更好开展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大思政;高职院校;综合素质;中药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8-002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8.0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上均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但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五育”在现实教学环境中尚未完全构建起来,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2]。学生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这就要求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中,要以生为本,把学生思想统一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来,将学生工作与素质教育更深层次结合,切实增进育人能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把素质教育放在学生个人培养中最重要的位置。

医学院校是普及、宣传、推广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阵地,医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特殊职业属性奠定了其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中流砥柱的地位[3]。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新冠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4]。在抗击疫情中,医务工作者们用扎实的专业学识和强大的内心承受力,诠释了大无畏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出优良的团队合作能力[5]。中药在抗击新冠疫情时突显了重大优势,有利于树立学生的专业自信,着眼中药学专业学生发展,應更加严格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培养,提高学生与岗位的契合度,以期更好地实现“人岗匹配”,为未来的医药工作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现阶段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

(一)专业素质较低

部分学生第一志愿并非中药学专业,由于专业调剂而就读,对中药学专业前景几乎不了解,也并不专注于中药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而对专业认知产生偏差,对自己的未来几乎没有较为清晰的规划。其次,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专心度不够,专业认同感低,导致所学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在长期不正确的思想影响下,必定会导致学生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发展之间受到极大的影响,对于未来从事专业工作也很难付出最高的责任心,严重影响学生的个人未来发展。

(二)综合素质能力不足

每个专业门类不仅仅是单独的一门专业学科,往往都与其他学科有着交叉关系。就中药学专业而言,其与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等都有交叉的学习内容,学生除了掌握中药专业知识外,还需有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学生仅靠书本知识,缺乏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积累,将会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过于片面化,无法更深层次地掌握专业知识。高职院校中部分学生更青睐于社交类活动,对专业性活动涉及不广,导致其综合素质能力无法全面提升,在面对未来的工作时也可能会遇到相应的难点和困扰。

(三)实操能力薄弱

中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除了要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还需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也是学生未来能够从事实验操作类工作的一项重要技能。但在具体的动手操作上,即便是理论成绩靠前的同学,由于缺乏实训锻炼,也会出现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形,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无法独立完成基础类实验操作。学生因实操能力薄弱,从而较难进入该类型岗位,即便进入该类岗位,大多也会难以从事该类型岗位工作,这将会严重影响学生未来发展。

(四)心理素质较弱

现阶段的大学生大都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或21世纪初,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的成长环境比较温馨,很少遇到困难或挫折。进入大学,大部分同学可能是第一次离家,心理适应方面相对比较薄弱,遇到棘手问题的应对能力也相对较差。当前大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一旦触碰到外界诸多复杂的因素,大学生群体可能就会表现出手足无措、迷茫的状态。在专业学习上,由于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当实验操作中遇到不顺,往往会表现出手忙脚乱、灰心、情绪低落等状态。这些都源于学生心理素质不强,只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调整最优状态,才能引导其自如地应对突发情况。

二、高职院校中药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路径探索

(一)强化思想引领,把稳思想之舵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一个人的现在乃至今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决定着一个人未来整体的发展方向[6]。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通常形式为课堂教学,但仅通过这个形式很难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7]。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领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创新学习形式,深度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遵循当代青年学生成长规律,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政治觉悟,规范学生基本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为了让思想道德教育观念深入每个学生的心中,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高效推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坚持课内课外双管齐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高度渗透,致力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为医药卫生事业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二)创新教学形式,提升专业认同

大学时期是高职学生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和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必须立足当下,脚踏实地学习好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一是要加强高职学生对学习认识的引导,引导高职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第一要务。入学之初,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制定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清楚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客观分析自身的差距,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二是要引导高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辅导员在开展入学教育时要讲清楚高职学生生活的特点和学习方式的新要求,积极引导高职学生转变角色,以适应大学环境里新的学习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就重难点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辩论,积极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会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变被动的听讲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成功转换学习方式。三是要增进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开展中药传统技能大赛职业教育活动,学生在动手体验中感受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乐趣,感受到中医药学习的魅力,提升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

(三)拓宽实践活动,树立专业自信

中医药文化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其蕴含着劳动人民不断积累的宝贵成果,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文化气息浓厚,课堂教学仅仅能将课本知识和教师自有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要让中医药文化真正融入校园、融入学生,还需将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相结合,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一,开展野外教学实践,将理论课堂与实践教学深入结合,将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典型案例融入实践课程,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一步促进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在野外教学实践中,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并在实践中检验中药专业文化素质培育的教学成果。第二,指导中药社团组织专业性活动。系部应当指派专业教师对中药社团进行专业指导。社团是学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又能够在活动筹备中提升组织领导能力。依托中药社团定期开展传统中药文化活动,例如中药香囊制作、滴胶制作、药材辨识、药用植物标本制作等活动,在动手体验中感受中华传统中药文化的乐趣,感受到中药学习的魅力。在拓宽专业视野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及文化自信。第三,鼓励开展“中药养生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中药养生进社区”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中,不仅能够提升同学们“服务社区,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奉献意识,还是对其专业能力掌握程度的一种检验方式,切实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生活、用于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服务大众。

(四)聚力心理育人,增强育人实效

随着网络时代飞速发展,面对面交流大多被网络交流替代,大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逐渐削弱,心理异常学生较以往逐年增长[8]。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托校内心理健康中心和校外精神卫生机构,还要配齐心理专业教师、完善心理课程方案和心理咨询体系。首先,增强心理育人主体合力,实现全校全员心理育人。心理育人工作不仅仅是学生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在学生成长环境中全体教师都应加入心理育人工作的行列中。要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打造积极向上的绿色校园,有利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和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增强趣味性和创新性,辅之以心理育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全校全员心理育人的工作實效。其次,开展“线上+线下”板块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既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切实增强心理育人工作实效。一是搭建线上心理咨询平台,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等主题系列活动,利用网络平台拓宽学生的眼界,在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二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群体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通过创新性开展学生户外素质拓展活动、心理情景剧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增强学生班级的凝聚力。系列心理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打造轻松愉悦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自我,客观看待自我,不断完善自我,更能促进心理育人与课程育人、网络育人、文化育人等育人体系协调发展,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校中药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路径探究,对医学生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高职院校医学生也可参照思想引领、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心理育人活动等方面,重视思政实践教学、设置合理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安排、创新教学形式、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心理类系列主题活动,在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的路径仍旧处于一段较为长期的探索中,还需在未来的学生培养中进行更为具体的优化完善。医学生作为未来医护工作的主力军,应以实际行动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医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报道[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8536357844324760&wfr=spider&for=pc,2021-12-08.

[2]宋敏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时代内涵及其实现途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1):19.

[3] 刁传秀,徐玉梅.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遵循[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1(2):135.

[4] 余艳红,于文明.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做出新贡献[J].求是,2020(16).

[5] 汪春苗,崔竞文,李航,等.后疫情时代医学生素质转型研究的社会实践[J].科教文汇,2021(15):109.

[6] 王丽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高职学生素质提升中的作用[J].现代交际,2019(22):164.

[7] 谭思晴.大思政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路径[J].科技资讯,2019(15):207.

[8] 李睿扬.“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21(12):79.

[责任编辑 杜建立]

猜你喜欢
大思政中药学综合素质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现代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9-28 07:01:0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学理论·下(2016年12期)2017-01-19 00:52:30
试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4:11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求知导刊(2016年25期)2016-10-17 23:41:55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29:09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4期)2016-10-11 22:11:53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