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中培养高阶思维的实施路径

2023-05-31 16:56:18吕敏敏
关键词:高阶思维初中英语

吕敏敏

摘    要:整本书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积累文化知识、丰富人生感受和经验、促进思维发展的过程,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可采用“读前预测,激活高阶思维”“研读文本,培养高阶思维”“读后关联,发展高阶思维”这一实施路径。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高阶思维;初中英语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能力的提高应与思维品质的发展和文化意识的形成同步,教师要在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思维品质的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阅读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之一,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当今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说根据认知过程把思维分为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低阶思维包括记忆、理解、应用,高阶思维包括分析、评价、创造。高阶思维的核心要素有分析、判断、推理、综合和评价,它要求进行深层次学习和理解,并能从多角度认识和思考问题,是一种超越简单记忆和信息检索的能力,是一种以高层次认知水平为主的综合性能力。

文学阅读具有发展语言和思维的特殊功能,是增强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2]。英语整本书阅读的材料通常是英语原版小说,其语言地道,内容有趣,意义深远。与教材文本相比,整本书的内容更具综合性,书中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情节、深刻的主题更有利于思维的集中训练和系统训练。整本书阅读是学生与作者、人物之间的交流过程。学生接触到封面、目录等信息时,会猜测和推断作者所要传达的内容;学生阅读文本时,会搭建文本框架,分析文本内容,概括作者所要传达的主旨大意;学生阅读后,会用批判的眼光去反思文本中的内容,用创造性的视野去展望文本没传达完的内容。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积累文化知识、丰富人生感受和经验、促进思维发展的过程,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笔者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黑布林英语阅读》系列丛书中的Black Beauty一书的阅读教学为例,阐述在整本书阅读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实施路径。

一、读前预测,激活高阶思维

图式理论认为,人们认识新事物时,总是会将其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是图式理论运用于阅读的体现。预测文本在某种程度上是决定学生能否完成阅读任务的关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标题和插图等,结合自身的认知经验,对文本内容多角度地展开预测。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3]。在阅读前引导学生预测主题内容,可以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学生阅读的难度,同时也能为后续评价作者的观点做好铺垫。在阅读Black Beauty前,笔者提出问题Q1和Q2,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内容的预测。

Q1: Look at the title, why did the writer use this name?

Q2: Look at the title, what may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Q1旨在引導学生大胆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Q2旨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预测文本的主题内容。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和效率,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4]。读前的预测活动可以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为学生把握语篇结构奠定基础。

二、研读文本,培养高阶思维

(一)解读文本内容,培养分析能力

1.搭建文本框架

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立足全局,寻找文本主线,搭建文本框架,最后聚焦文本主题。文本主线是故事情节的主要发展脉络。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梳理、概括文本信息,寻找主线,在碎片化的信息间建立起关联,建构文本框架。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结构形成结构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Black Beauty有两条主线:明线按时间、地点、事件的线索展开,通过描述黑骏马在不同阶段的遭遇,呈现它的经历;暗线则是通过描述不同阶段人类对黑骏马的态度以及黑骏马的表现,使读者明白要善待动物的道理。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找出黑骏马不同时段不同的家,再梳理出黑骏马的经历。为了让学生对文本的框架有更清晰的理解,笔者鼓励学生梳理情节明线,绘制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将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分析、概括,最后形成相互关联、完整的认知结构。

2.剖析人物形象

深入剖析人物形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是什么”“人物形象如何变化”“人物形象为什么变化”三个角度深入解读人物,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笔者在指导学生剖析黑骏马形象时运用了STEAL人物分析法,即从人物的所说(Speech)、所想(Thoughts)、对他人的影响(Effect on others)、所做(Actions)和外表(Looks)五方面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认为黑骏马在Birtwick Park时是开心、善良的,作者在这里塑造了一个聪明机智、讨人喜欢的形象。接着笔者让学生对比黑骏马在Birtwick Park和Earlshall时的形象,并讨论黑骏马发生了哪些变化(如表1所示)。

最后笔者以追问“Why did Black Beauty change so much?”引导学生探究黑骏马性格发生变化的原因。学生经过分析得出结论:主人如何对待黑骏马,黑骏马就如何回报主人。在特定的情境中剖析人物形象,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赏析文本语言,训练推理、判断能力

整本书阅读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书中的语言表达生动、优美,不仅能引起读者在阅读中的情感共鸣,而且值得读者去模仿运用。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鉴赏书中的关键词汇、写作手法等,领略并积累优美的语言,提高对语言的欣赏和运用能力。

在Black Beauty的第四章节“Birtwick Park”中,为了描述黑骏马到新家之后开心快乐的心情,作者采用描写手法对环境和人物进行具体描绘,如:

The grass was soft. The air is sweet. We galloped, we rolled on our backs. We stood under the large chestnut tree and told stories.

为了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描写,笔者在学生读完这些文字后提出“Why did the writer use these adjectives and verbs here?”“If we used other words here, how would you feel?”等問题,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性,并迁移运用所学到的方法找出文中表达其他情感的地方,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

在Black Beauty的第十二章节“Reuben Smith”中,为表述马夫Smith虐待黑骏马,作者用了以下描写:

As I galloped faster and faster along the road with only one shoe, Smith hit me with his whip. “Faster! Faster!”he shouted.

笔者提出问题“How did Black Beauty feel at that time?”,以使学生意识到“She felt sad / terrible ...”。笔者追问“Why didnt Black Beauty go away when Smith fell off onto the ground?”,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尽管黑骏马受到了马夫的非‘人待遇,但当马夫摔下马后她仍忠心地守护在旁边,这再次表明了马对主人的忠诚。作者通过这段描写想告诉读者‘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要善待动物。”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不仅对文本中的人物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对文本主题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解读文本主题,发展综合、评价能力

整本书通常蕴意深刻,常常体现人性真善美的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内容,并对文本中所传达的观点进行综合思考、正确评判,感悟作者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

教师可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引导学生解读整本书的主题。从宏观角度解读文本主题就是引导学生在分析章节小主题的基础上综合概括出整本书的大主题,进而让学生对作品主题有较为直观的理解。从微观角度解读文本则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作品细节来把握作品所传递的主题思想,如引导学生通过剖析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关键情节、环境描写等,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正确评价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从而对作品主题有深入的理解。

Black Beauty通过对黑骏马跌宕起伏的经历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希望人类要善待动物的美好愿望。笔者在引导学生探究作品主题时,先呈现作品中章节的标题(如图2所示),并提问“Whats the theme for each chapter?”“What thoughts did the writer tell us?”,随后让学生综合各章节小主题来提炼作品的大主题。

为了让学生对作品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笔者再从微观角度引导学生解读作品细节,分析黑骏马在不同阶段的性格变化,并评判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如笔者引导学生分析黑骏马在主人Jerry家和Nicholas家的生活经历,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评价黑骏马的不同人生经历,最后得出如下结论:“两位主人的不同做法导致了黑骏马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们应该善待动物。”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性格的探究,学生从微观角度串联零散信息、归纳关键信息,对作品中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进一步理解和感悟作品的主题。

三、读后关联,发展高阶思维

读后活动是整本书阅读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读后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与学生实际的关联点,设计相应的输出活动,让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重组知识、活用知识,进而解决真实问题,实现思维的创新。

(一)创设情境,培养发散思维

创设情境,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5]。教师可创设情境体验,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黑骏马在Jerry家和Nicholas家的不同生活经历后,教师提出问题“Who would you like to be, Jerry or Nicholas? Why?”。学生根据阅读获得的信息和自己悟得的道理,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发散性地思考问题。同时,在倾听同伴的回答时,学生再次激活了发散思维。

(二)读后写作,培养创新思维

在整本书阅读中,作品的主题对初中生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运用所学知识开展联想、改编、续写等创造性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能力向素养的转化。读后写作活动要求学生在深度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读后活动中,笔者要求学生为即将到来的班级阅读节写一篇演讲稿,推荐一本好书Black Beauty,要求包含“Why do you introduce Black Beauty?”“Which part / character impresses you most?”“Whats your wish?”。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表达思维结果,形成个性化的思维产品。在作品与学生之间建立关联,设计有情感体验的输出任务,是引导学生探究主题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4,40,54.

[2]黄远振,兰春寿,黄睿.为思而教:英语教育价值取向及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4(4):63-69.

[5]陈则航,王蔷,钱小芳.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9(1):91-98.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初中英语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08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38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出版广角(2016年18期)2016-12-03 15:57:22
在高阶思维的理论指导下,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文理导航(2015年36期)2015-12-07 14:36:34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
物理教学中培养高中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思考
初中英语教学“四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4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