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从从
摘要:互联网引领的“草根运动”逐步销蚀了以往存在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缓冲区域,实现了双方的“面对面”接触,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构转向一种横向扁平化、对等化、非组织化的联结。在这种关系中,网络社会高校学生公共参与在日趋自由便捷、丰富活跃的同时,也释放出了巨大的政治张力,带来了不确定性、高风险性及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危机。简言之就是,网络社会不仅给高校的学生工作带来了教育环境转向的机遇,也带来了教育对象把握、内容认同及载体方式方法选择的难题。基于此,应从“政治视角”“市场模式”“话语创新”三个维度探索构建网络社会高校学生公共参与管理服务的工作格局。
关键词:网络社会;高校学生;公共参与;对策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几乎渗透到人类全部的生产生活中,对人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均产生了深刻影响。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4.4 %。[1]数以亿计的网民在网络上表达自身利益诉求,聚焦社会事件不断产生网络围观效应,直接或间接获取反馈,网络社会的公共参与逐步成为主流趋势。这种非组织化的、直接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接触,不仅释放出广阔的公共参与空间和磅礴的社会共进力量,同时也带来了个人、社会与国家间的紧张感、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高校学生同互联网具有天然的亲和力,扮演着入驻网络社会的先锋角色。在《统计报告》中,29岁及以下网民占34.9 %,[2]青年群体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核心力量。面对网络社会中国家—个人关系结构的深刻变革,高校学生群体公共参与呈现出哪些特点、暴露出哪些风险;给高校学生教育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加强学生教育引导工作,在“泛政治化” 网络场域中牢牢占领青年思想引领阵地,是摆在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命题。
一、网络社会高校学生公共参与引导现状
网络社会非组织化联结重塑了国家—个人关系结构,推动了网络社会公共参与的时空转向:公共参与由线下走向线上、由延时变为即时。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推动学生公共参与朝着平等、互动、多元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网络社会距离感的销蚀所释放的巨大张力,在异常活跃开放的网络场域中,使得学生公共参与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性。进言之,自由便捷、活跃开放的网络参与给学生教育工作的主体、目的和环境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学生教育工作的对象把握、内容认同及载体形式呈现造成挑战。由此,网络参与所呈现的双重特征给网络社会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及管理服务工作带来了“喜” 与“忧” 的正负效应。
(一)网络社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
网络社会学生公共参与推动了高校教育教学环境的转向。网络引发的这场潜在的“教育革命” 促使公共参与由上层精英走向社会大众,推动各领域不断向社会开放。高校学生公共参与本质上是接受教育引导的过程,长此以往,低门槛、自由便捷的网络公共参与将有助于塑造平等、开放、互动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环境。一方面,网络传播使得公共参与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公民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的获取途径,改善了既有的民主商议、民主参与的方式,给予缺乏社会资源却热衷公共议题的学生参与的机会,他们也在此过程中接受了政治社会化。由此,一个相对宽松、民主、开放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外部环境逐渐生成;另一方面,理想的沟通模式是沟通双方在对等立场上进行的双向互动沟通,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去中心化” 的理性沟通。[3]学生在网络上表达自身参与诉求或参与公共性议题,是培养现代公民意识、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过程,有助于打破传统学生教育工作主客二分、单向灌输的模式,推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内部环境由权威、单向、封闭逐步走向平等、互动、开放。
(二)网络社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对的挑战
第一,网络社会学生教育工作陷入了“认人” 的现实困境。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提道:“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4]对于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而言,首要任务就是要搞清楚教育的对象。然而,审视当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境况可以发现,部分教育工作者没有真正走进学生中间,同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生活世界、意义世界发生疏离,由此造成其间的距离感、陌生感及隔阂感。这说明教育工作者没有全面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行为特点、思维方式及思想观念,对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画像” 还不够准确生动。造成这样的困境可能存在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后喻文化” 特征明显的网络社会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时代知识的生产和流动突破了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利用自由便捷、开放互动的网络习得超越以往任何时期的知识和技能,信息垂直垄断局面被打破,传统的知识权威局面逐渐消解,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反过来向学生学习。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也需要不断学习,否则就可能落后于学生,造成二者之间的脱钩;二是异常活跃的网络公共参与加大了教育工作者对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认知难度。网络社会不同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激荡交锋,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内容出现叠加效应,处在“三观” 强烈释放与趋向定型阶段的青年学生容易受此环境影响而以不同方式积极参与其中,他们的价值选择和观念个性、多元,思想形态新颖、活跃,变化速度快、幅度大,往往缺乏前后的同一性、稳定性。这种充满复杂性、矛盾性的群体思想特点无疑给高校教育工作者认识教育对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三是网络社会传统师生关系结构的急剧变革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阶段性适应困难。网络社会的非組织化联结塑造了横向扁平化、对等化的社会关系结构,内生自由、开放、平等、民主的社会共识,传统的师生关系结构随之发生相应转变,传统教师的权威性快速走向消解。但由于既定思维与认知惯性的作用,教育工作者一时间还难以适应转变,由此造成同学生之间的疏离。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个互动过程,若教育工作者不能充分认识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特点,反过来,就会导致学生更加不认识、不理解教育工作者,由此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第二,网络社会学生教育工作遭遇“引流” 的关键难题。流量本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打开网站地址的人气访问量。在信息网络社会的语境下,“流量” 一词逐渐延伸为人们对某一人或事物的关注度。互联网时代信息和知识呈现指数爆炸式增长,网络社会中个体的有限注意力很容易被淹没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若要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关键就在于要学会如何吸引流量。从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可以看出,有些教育目标和成效之所以难以实现,除去教育管理内容本身原因,还要归咎于内容传达环节,即教育的载体形式、工作方法、管理模式、服务机制等因素,它们没有成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其主要表现为:其一,学生教育的载体形式、方法同新时代青年学生接受的兴趣点、关注点不相匹配,即网络社会高校学生的思想新颖、活跃,对新生事物的形式感兴趣,易于接受,且随着它们的快速更替,自我也在不断转移更新;其二,即使有了新颖的载体形式和方法,但如果缺乏共同的话语体系,也无法实现同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有效衔接。
二、网络社会高校学生公共参与引导对策
(一)政治维度:学生教育管理关系界定重视平等化
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认识教育对象,而其中首要环节就是如何界定教育工作者同学生之间的关系。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的历程来看,平等化、民主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正如上文所述,网络社会的非组织化联结推动了社会交往的扁平化、对等化,以“去中心化”“去权威化” 的方式塑造了平等、尊重的社会人际关系结构。新时代,高校学生通过非组织化的网络公共参与,逐渐成为这一关系结构的重要塑造者、推动者。对此,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要主动顺应这一趋势,深刻把握其内涵。一是以平等沟通的方式引导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以平等的认知和姿态同学生进行互动,突破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二分的传统观念,改变家长式、命令式、灌输式的引导方式,树立“主体间性” 教育管理理念,善于运用历史事实、实践成就、科学理论、法律制度等方式来批判和破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5]在对等辩论中凸显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而赢得学生信服;二是以尊重信任的态度推动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管理。教育工作者要虚心向青年学习,以青年喜闻乐见的载体形式、方式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将学生纳入教育组织者、实施者、推动者和管理者范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同教育工作者一起推动学生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市场维度:学生教育管理内容输出强调精准化
根据上文所述,学生教育管理内容供给同新时代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脱钩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工作者同学生的生活世界、意义世界发生了疏离。因此,教育工作者要主动融入学生群体,了解并掌握其真实需求及满足需求的准确实现方式。一是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手段,对新时代学生的需求类型、行为特征、思维观念进行分层分级、细化深化、界定难易程度,聚焦教育管理内容输出的精准化。利用互联网将原先彼此孤立的信息连接起来,打通横亘在中间的一个个信息孤岛,全面掌握该群体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网络社会中同时存在的“有青年、无组织” 与“有组织、无青年” 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其关注的热点及该群体的多样性;二是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增加青年学生“粉丝”,增强育人工作的黏性。从互联网经济角度来看,其用户关系不再是一般意义上“一锤子买卖” 的生产商、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不是培养一般性用户,而是要把用户培养成“粉丝”,培养其忠诚度。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和把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揭示其内在规律,同时要找准工作切入点,将传统呆板的说教式教学转化为灵活的交互式教学,从教育内容到载体形式、方式方法都要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实际需求,努力提高思政育人的质量。
(三)话语维度:学生教育管理方式呈现突出可视化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颠覆性革命,人类社会已然由传统纸媒时代逐步过渡到读图时代,图像化叙事方式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叙事方式。作为互联网空间“原住民” 的新时代学生自然成为这一叙事逻辑的忠诚拥趸和有力推动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6]因此,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主动顺应这一趋势,注重突出教育管理形式呈现的可视化。一方面,学生教育管理要重视话语转换环节的可视化呈现。由前文所述,教育管理内容能否最终传达至学生那里,关键一环在于学生教育工作能否成功实现话语转换,即教育工作者能否同学生建立共同的话语体系,将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予以呈现。在全媒体图像化时代,面对早已习惯直观思维、视觉冲击的学生群体,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将教育管理内容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生动语言,还要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可视化方式呈现;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学会适应可视化教育管理模式。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观念,接受和认可图像化叙事转向的主流趋势,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板书讲授方式。在全媒体语境下,各种信息资源交互共享,教育工作者要树立集成思维,主动同学生互动,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对其进行合理化配置,以集成化、可视化方式带给学生直观冲击,增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情景感染力和思想引领力。
三、结束语
网络社会高校学生非组织化的公共参与为学生教育工作创造众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尤其在当下“全媒体化” 和“泛政治化” 网络社会环境下,甚至可能衍生出更为严重的社会风险。因此,重新审思网络社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扬弃” 命题势在必行,在直面网络社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高校学生的群体特点及互联网技术属性,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持续育人的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2,31(5):12.
[2] 同[1].
[3] 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慶:重庆出版社.1993.
[4]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骆郁廷.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破”与“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2):55-59.
[6] 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新湘评论,2019,(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