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千
摘 要:本文以文献探究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食品安全工程质量提升时面临的困境,提出应从构建完善的食品质量管理机制、构建完善的食品风险管控体系、强化食品原材料生产过程管理力度等几方面入手,提升食品安全工程相关工作的有效性。通过深入探究食品安全工程质量提升的路径,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水平,为国计民生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食品安全;工程;质量;路径;探讨
Discussion on the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ood Safety Engineering
ZHANG Qian
(Jining Institute of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and Detection, Jining 272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faced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food safety engineering, and propos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work related to food safety engineering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building a sound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mechanism, building a sound food risk control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food raw materials. Through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ood safety engineering,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level of work and provide reliable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Keywords: food safety; engineering; quality; route; discuss
隨着我国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对食品安全工程质量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充分把关食品安全相关工作,从而确保食品安全质量,已经成为当前食品安全工程人员普遍关注的重点。本文分析了食品安全工程质量提升的重要价值以及食品安全工程质量提升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几条质量提升路径,对于食品安全工程工作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食品安全工程质量提升的重要价值
1.1 有利于提高生产环节管理水平
质量管理工作在食品安全工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能够满足新形势下食品安全方面的新标准、新要求。质量管理工作在食品安全工程中的有效推进,有利于加强对食品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此外,在食品工程中,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销售环节,都涉及诸多细节问题及流程,一旦未能在食品工程体系中满足其质量要求,食品卫生未能达到相关标准,则非常容易导致食品污染问题,从而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基于此,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工程中,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力度,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生产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1]。
1.2 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食品企业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强对食品安全工程的推进,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管理,才能实现对市场的有效把控。食品企业不仅全面了解市场热门品类以及消费者需求,还应重点把控自身在食品安全、食品质量等方面的细节。而食品安全工程的有效推进,对于提升其质量管理工作十分关键,不但能够确保各个销售环节以及整体工业环节可以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而且能够确保食品生产工作与食品销售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
1.3 有利于保证企业经济效益
加强对食品安全工程的质量管理力度,有助于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可靠保障。针对食品安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必须要加强对其实际细节的把控,才能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此外,食品安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减少人力资源与生产成本在食品生产环节中的投入,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做好食品安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也是提高销售效率的重要途径,能够在短时间内减少库存,为企业资金周转奠定坚实基础,进而推动食品企业的发展进程[3]。
1.4 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食品安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助于满足国际相关贸易需求。现阶段,随着国际贸易互动往来频繁,食品质量问题与食品安全问题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需要贸易产品能够与对象国相关技术标准相符合,才能保证相关工作的有序推进。而在食品安全工程的传统模式中,由于对质量管理工作要求不高,所以加大了与国际接轨的难度。基于此,在食品安全工程中加强对质量管理工作的控制,除了能够满足相关技术要求、提高技术含量外,还能够纠正传统模式中有偏差的管理理念,不但可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而且可以提升产品口碑[4]。
2 食品安全工程质量提升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2.1 食品流通秩序有待管控
现阶段,我国食品加工企业普遍为个体经营类型,对食品安全问题缺乏足够的了解与重视,导致食品生产环节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①部分企业过于追逐经济效益,在正常销售的食品中混入已过期食品或不符合相关标准的食品。例如,部分企业明知食品已过期,仍将其进行降价处理,并转移至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销售,由于这些地区的消费者普遍缺乏食品安全观念,因此过期食品容易蒙混过关。②部分企业采取假标签或者替换商品标签等手段销售不合格食品或者已过期食品,致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状态下完成交易,严重扰乱了食品流通的正常秩序,埋下了食品安全隐患[5]。
2.2 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力度有待强化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在食品品类以及具体食品覆盖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管理与控制方面,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例如,在针对农产品的具体需求方面,食品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以及相关操作缺乏足够的配套性,相关人员对于风险的管控不够到位,一旦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做出合理应对。这主要是因为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方法缺乏先进性,致使食品安全工程风险管控工作的整体落实效果不佳,且检测标准评价也存在矛盾、交叉等问题。此外,针对风险严控落实、源头防治以及过程监管等工作,也缺乏重视和有效管理。特别是一些重点产品、重点区域的防护,如农产品、婴幼儿产品等,还存在諸多短板。同时,由于尚未与新时代新技术进行紧密结合,致使部分货物在交易环节、运输环节等都缺乏足够的风险管控,如电子商务领域[6]。
2.3 食品原材料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在食品安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若缺乏对食品原材料的有效管控,将会频繁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例如,在农产品中若农药残留超标,则会威胁食品的安全性,也会降低社会大众对相关管理部门的信任度,甚至形成严重的负面效应。除此之外,由于尚未构建健全的原材料管理规范以及食品安全标准,致使许多标准、规范、细则等难以满足新时代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需求,冲突问题、重复问题以及矛盾问题广泛存在,再加上管理权威性不足、效率质量偏低等,导致社会大众对于相关管理的信服度降低[7]。
3 食品安全工程质量提升的路径
3.1 构建完善的食品质量管理机制
(1)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在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应先分析食品危害风险,尤其重视威胁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不良影响因素。对食品中的危害进行有效分析,有利于提升食品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并在根源上对这些影响人体健康的不良因素进行遏制。此外,在构建食品质量管理机制时,利用风险信息互换、风险分析、风险管理、系统建设以及风险评估等手段,能够对实际因素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从而提高机制的针对性。
(2)有效规范食品流通秩序。现阶段,随着食品加工业的深入发展,各类食品工厂也随之兴起。但在食品周转环节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对其进行有效完善。①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管理与控制。例如,加强对农药在农作物生长环节中的应用、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以及毒素在部分动物中的残余等的管理与控制,一旦发现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则应及时结合实际情况处罚相关企业。②加强对餐饮企业的食品加工流程的管理与控制。相关部门应定期安排人员对店内食品安全进行抽检,尤其是厨房的环境卫生问题、食材的清洗流程以及食材的制作流程等,保证其可以符合相关要求,进而为店内食品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3)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案。在食品安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针对突发情况,必须采取高水平的解决手段,才能降低影响减少损失。基于此,必须构建有效的应急处理制度,及时对突发问题采取相应手段,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处理,以免进一步扩大影响。例如,近年来出现的“土坑酸菜”事件、某著名咖啡门店使用过期食材等事件,都对食品安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造成了严重威胁。只有构建科学的应急处理制度,提前进行应急处理方案的制定,才能在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处理,确保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减少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食品安全工程质量管理效率与水平。
(4)根据具体情况构建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应针对相关标准中的不足以及脱离国际相关要求的缺失部分,出台相应的食品安全法规、准则、技术规范以及指南等,确保其能够满足国际贸易相关需求。针对不满足新时期实际情况的条款,应及时废除。针对部分人员的渎职行为,应严厉问责,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补充相关部门的监督权力及综合协调,有利于提升食品安全工程质量[8]。
3.2 构建完善的食品风险管控体系
(1)在食品安全工程质量管理风险管控的初期阶段,就应加强对相关管理理念的学习,秉承着防止源头、监管过程以及严控风险等原则,基于不同企业标准食品、相关食用农产品以及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其项目清单与风险类别。同时,还应针对以上情况加强防控措施的布置以及相关研判。在构建管控机制阶段,应加强对风险监测、风险排查的工作力度,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避免因此而埋下风险隐患。此外,对于不同地区的具体工作,要及时对关键点进行更新。特别是一些重点对象,如食品批发商、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食品生产企业等,必须强化风险防控力度,加强对婴幼儿相关食品以及大型食品产出、交易、零售的重视。
(2)随着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风险管控内容也应拓展到电商推广、食品配送以及食品仓储等领域,并根据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好防控措施,确保食品电商的各个环节都处于管控范围内。尤其针对一些新兴食品容易集中的贸易区域,应对其进行重点关注,通过不定期检测、多次巡检等工作保障其安全,有助于提高风险管控质量[9]。
3.3 强化食品原材料生产过程管理力度
在食品安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可发现,食品安全性与食品原料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具有直接关系。因此,如何正确处理食品原料中的有害物质是食品安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一环。①应加强对供货企业的检验力度,确保供货企业具有良好风评与优秀资质,并在原料购买环节中,要求供货企业必须能够出示原料的相关检验报告。同时,还应根据行业具体要求以及企业卫生标准,考察、认证供货商,并不定期检测、监督采购流程。②应加强对货物交付验收环节的管理力度,在原料验收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不合格原料,就应拒绝接收。此外,还应对微生物加强管控,并根据相关标准要求,由专业检验机构对原料进行整体检查。③所有原料必须在确保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用于生产加工。④所有原料一旦出现不合格问题或者超过质量担保期限,则应严禁其流入生产加工环节,从根本上对生产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管控[10]。
4 结语
本文提出从构建完善的食品质量管理机制和食品风险管控体系、强化食品原材料生产过程管理力度等方面提升食品安全工程质量,这对于食品安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丁福源.“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改革探讨[J].农产品加工,2020(22):147-148.
[2]蒋双勤,何涛,黄华,等.北京“十三五”时期食品安全高通量检测技术研发科技提升工程[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9):3582-3585.
[3]佚名.汇聚各方智慧 助力餐饮质量安全提升:“餐饮质量安全提升研讨会”观点摘要[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20(12):73-75.
[4]符艳,徐艳钢,唐旭平,等.南昌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的构建基础与路径探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7,29(5):588-591.
[5]王文珺,周学政,孙双艳,等.我国食品安全生态体系建设路径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10):4230-4235.
[6]杜波.从食品安全风险特点的角度看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法律制度[J].食品科学,2016,37(19):263-268.
[7]温畅,陈国平,袁小雨.关于优化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8(6):29-36.
[8]祁志红,王贵春,屠晶,等.新形势下湖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工作路径的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增刊1):332-335.
[9]王建华,葛佳烨,徐玲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安全食品的供需困境与调和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3):89-96.
[10]吉木日牛.关于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农产品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探讨[J].农家科技,2017(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