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适应性更新的城市公共空间转向

2023-05-30 09:21杨程程
城市观察 2023年2期
关键词:工业遗产公共空间

摘要: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成为诸多城市建设公共空间、构筑城市文化精神载体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依托实地调研所获材料,对宁波渔轮厂这一工业遗产的适应性更新实践进行评估分析,并引入归纳了时代变迁下个体情感需求及社会基础变化的“新部落主义”理论,考察该工业遗产的城市公共空间转向是否与当下个体、群体的新需求步调一致,探究工业遗产适应性更新的亮点与痛点、可能与可为。宁波渔轮厂改造案例表明,通过结构及材料的再利用为“唤醒基础的共在”与“回应社会的本能”创造了可能,然而在介入新功能以构筑审美的邻近性上,其新业态、新活动能否重构大众的情感部落具有不确定性,且在演绎社会习俗以实现文化态的延续上,“在场”与“亲近”的吸引力仍有待提高。

关键词:工业遗产;新部落主义;适应性更新;公共空间;保护和利用

【中图分类号】 TU984    doi:10.3969/j.issn.1674-7178.2023.02.010

前言

工业遗产这一概念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业术语,首次出现在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2003年起草的《下塔吉尔宪章》中①。该文件关注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活动创造、留存的文化遗产,将工业遗产具体界定为“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并倡导“工业遗产要通过具有新使用价值的改造使其安全保存,那些不具备历史文化背景的一般遗产应在保留建筑主体原组织运作方式的前提下,建立与之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新型功能、用途以及建筑形态”[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逐渐成为我国行政部门、学术界以及社会关注的议题。2006 年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在江苏无锡召开,通过我国首部关于工业遗产保护文件草案《无锡建议——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2],正式提出了契合中国实际的工业遗产概念、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等内容细则。2019 年第三届中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联合大会通过《中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联合体唐山共识》,明确了以工业旅游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城市新增长动力的根本宗旨。通过不断丰富工业遗产的时空内涵与业态范畴,工业遗产的更新与再利用成为彰显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影响力的发展策略。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围绕工业遗产的保护改造、更新再利用的实践也不断涌现。上海江南造船厂改造为世博会会址,跃升为城市文化新地标;杭州小河油库由废弃空间转变为多功能公园,开启公共空间的新探索;首钢老园区持续推进工业转型和创意复兴,变身工业遗产旅游的极佳目的地。许多工业起步早、经济基础好的城市着眼于工业遗产的新可能,试图跳出固有开发模式局限,构建工业遗产更新与城市复兴的良性互动模式。

一、研究综述与理论视角

(一)研究综述

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实践的蓬勃兴盛,与工业遗产学术研究成果的繁荣相互促发。在理论层面上,最初有学者从分类概念上将工业遗产与农业遗产、商业遗产并列为产业遗产的三种类型[3],从景观研究视角拓宽工业遗产的文化内涵,并对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体性特征展开探讨[4],这对实现工业遗产景观的整体性保护和利用的规模效应有一定的现实价值。近5年的研究大多关注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与核心价值选择问题[5],对工业遗产的概念进行再认识[6]、国别辨析[7]以及话语变迁反思[8],认为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需要传承历史文脉和体现民族特色、本地特色。在应用层面上,最初学者们以西方国家在工业遗产开发保护的他山之石为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实践经验[9],并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工业遗产保护模式进行梳理,将工业遗产开发与创意产业进行嫁接[10],随后提出一系列立足具体地区或城市实际情况的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分析,如面向东北[11]、武汉[12]、上海[13]、无锡[14]等地的成果。之后的研究更多聚焦个案展开,如围绕广州红专厂[15]、重庆二厂文创园[16]、洛阳轴承厂[17]、景德镇陶溪川[18]等工业遗产实践案例展开相关对策分析。而近3年的研究则开始关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与其他城市治理问题的现实联系,如在实际操作中工业遗产改造与社区更新[19]、城市复兴[20]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理论层面的探索或是应用层面的经验剖析,学者们的研究几乎都是从“物”的角度出发,将工业遗产视作可利用的资源,关注的是工业遗产再利用与地方產业升级和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及可能。少有学者从“人”的视角出发,并基于人的情感展开对话,聚焦工业遗产在改造、转化的过程中如何与人产生新的关联与交互,最终作用于城市文化的迭代更新。值得注意的是,工业遗产不仅能够体现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历史、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更是人的发展历史,是无数个体与群体的劳作,创造、留存了工业遗产。如果说保护工业遗产就是保护曾经与此关联的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和情感经验[21],那么对工业遗产进行改造更新的评估与实践,也应该从“人”的视角出发,才可能将个人生命情感与地方文化相关联,筑牢情感与集体记忆,构筑城市的文化精神。因此,本研究拟引入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马费索利(Michel Maffesoli)所提出的“新部落主义”理论,该理论归纳了时代变迁下人的情感需求及社会基础的变化所在,而工业遗产的适应性更新是否与个体、群体的新需求步调一致,或可借助“新部落主义”理论,以笔者实地调研所获的宁波渔轮厂改造更新项目材料为例展开研究分析,探究工业遗产适应性更新的亮点与痛点、可能与可为,以期得到如何以人为本进行工业遗产适应性更新的启发。

(二)理论视角

1.新部落主义

马费索利认为,当代社会,“部落”成为感情共同体的隐喻,相较于现代、理性的社会,当代社会的社会基础与时代精神位于日常生活表面,即个人组成的小部落之中,位于部落散发的感性、温暖、亲密、强烈的生命本能之中[22]。转瞬即逝的”个人“因他人而得以存在。部落现象的涌现实际上反映的是当代社会正在经历的重大变化,即社会已经从以理性为代表的现代性阶段开始向更为多元的后现代性阶段过渡。当前社会,对社会原子化及功利主义的忧虑一定程度上促使社会集体性、自目的性的复归,城市发展与规划愈发注重“场所精神”与“文化记忆”,工业遗产的改造更新也由单纯保护遗产本体,逐步转向地方认同感的营造与凝聚力的建构提升,此类现象可视为马费索利所言的新部落主义时代的例证。

马费索利强调的“部落”,是指因相同的情感集聚起来的族群及其联系,除了能够让人们获得共享的价值观外,还能让人从中找回自身基本的价值观。人们因相同的感情集聚成部落,又因感情的变化离开原来的部落,集聚新的部落[23],人们总是以参照群体来确定社会生活。理性的逻辑让位于感情的逻辑,功能的逻辑让位于角色的逻辑,机械的逻辑让位于有机的逻辑,未来的逻辑让位于当下的逻辑[24]。简而言之,新部落主义实为情感部落主义。

新部落主义具有五个特征,分别是:情感星云、无角色的共在、宗教模型、选择性亲和以及秘密法则[25]。情感星云意指可感触且具备凝聚力的氛围,人与人之间共通的情感氛围,是基于环绕着个体的星云般的共鸣之情,这种感受虽不是持久的,但在一段时间里却萦绕在个体身边,如同星云一般。无角色的共在强调情感的非定向,即情感部落无需熟人作为前提,部落中的个体可以互不相识。宗教模型是马费索利所使用的隐喻,表明情感部落与教派、宗教的近似之处,在情感部落中的个体也会产生近似参与宗教活动的感受,即都具备在场性、群体感、亲近性以及责任感。选择性亲和是指个体基于情境及交往经历萌生的非理性机制,即凭个人喜恶来选择交往群体。秘密法则是指情感部落具有集体隐私,群体所分享的秘密成为一种群体的确认方式,这些集体的秘密会让群体关系更加紧密。

新部落主义的结构由作为基础的部落共在、充满生机社会本能、构筑审美的邻近以及演绎社会势力的习俗构成。后现代性的社会基础在于部落共在,它的生机论在马费索利看来, 指的是“社会本能”。新部落主义“从属或分享某种品味的感觉”,实际上“是一种共享的价值观,是一种重新捆绑意义上的新形式宗教”,最终是集体的感受性超越了群体,实现了“邻近”。习俗经常“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城市人充满规矩、规划的生活之中,作为集体感受性,它使严格意义上的“忘我”,即“存在于自身之外”有了实现的可能,即那些与我们终日相伴,无足轻重的闲聚等事情都能使我们“走出自己”并体验到部落主义的情绪氛围。由此,个体或集体“经历着世界,并对这个世界产生影响”。正如马费索利所言,新部落主义时代来临,个体的需求已然发生转变,工业遗产适应性更新的实践则是情感部落再建构的尝试。基于新部落主义视角审视工业遗产的适应性更新,是从“人”的角度出发评估工业遗产改造效用的探索。

2.适应性更新

适应性更新,又被称为适应性再利用(Adaptive Reuse)。1978年澳大利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威尼斯宪章》的基础上,根据澳大利亚国情制定了《保护具有文化意义地方的宪章》(后称《巴拉宪章》)。《巴拉宪章》将适应性更新定义为“对某一场所进行调整使其容纳新的功能,其关键在于为建筑遗产找到适当的用途,使该场所的重要性得以最大程度保存和再现,对重要结构的改变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使这种改变可以得到复原”[26]。提出适应性更新的西方学者普遍认为,适应性更新能够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7]。一开始,工业遗产与某些个体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个体在其中能够满足谋生存、求发展的基本需求,在此凝聚生成群体。产业的发展兴衰能够影响工业遗产本体功能大小以及工业遗产与个体、群体的联结是否紧密。

工业遗产的适应性更新实践并不鲜见,原是由于物资缺乏而采用的一项保护和利用措施。工业遗产适应性更新强调在遗产本体的前一个功能过时后,进行调整再利用,升级再改造,以适应新的条件或要求而进行干预,适应性更新的关键在于其原有建筑功能已经被移除,而原有结构尚能继续使用的前提下,选择植入合适的功能,在这一过程中,工业遗产结构的再利用、材料的再利用、新功能的介入、文化态的延续这四个因素紧密关联[28]。

然而,要满足工业遗产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多元主体的发展需求是一项艰巨挑战[29]。纵观国内关于工业遗产的适应性更新研究可发现,目前已有学者尝试建立符合国情的工业遗产适应性更新概念模型[30],或者针对遗产适应性更新开展后评价研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31]。如今,工业遗产试图通过适应性更新改造推动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更新,重构工业遗产与当地民众的关联。

二、工业遗产适应性更新的改造实践

2022年9月,笔者作为某一省级基金课题项目组的成员②,在浙江省绍兴、舟山、宁波、衢州等城市,对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进行调研评估。通过座談会、实地走访等方式获取资料,主要任务是为浙江省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塑造与提升策略提供建议。其中,宁波渔轮厂是宁波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典型项目,故成为调查评估对象之一,调研过程中该改造项目处于施工建设状态。

(一)宁波渔轮厂历史沿革

创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宁波渔轮厂,为宁波市属全民所有制企业,系原农业部重点船舶制造厂,原机电部定点生产渔船、渔机产品的专业厂。其前身为勤工、恒大、赵祥记、渔法记、张品记、史法记六家小船厂合并而成的浙江省轮船公司宁波分公司船舶修理组,在1956年吸纳了宁波农具机械船舶修理厂的人员与设备,改称浙江省交通厅航运管理局宁波修船厂,一年后更名为“宁波船舶修造厂”,此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并于1991年正式以“宁波渔轮厂”为名[32]。1998年,宁波渔轮厂迁址宁波市海曙区药行街,更名为宁波富兴工贸发展有限公司。2004年,因滨江大道建设需要,宁波渔轮厂原厂址部分厂房拆迁,唯一留存的车间为当年最大的轮转车间(图1)。2016年,宁波渔轮厂旧址被列入第一批宁波市历史建筑名单[33],属于近代工业重点保护建筑。

(二)渔轮厂更新背景

为盘活地块资源使历史建筑重焕新生,2018年,宁波市人民政府将宁波渔轮厂保留厂房及船坞无偿移交至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进行管理并招商运营③。2019年,宁波鄞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引进文化演艺重点企业宁波爱珂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老厂房及相关经营设施的更新建设,计划将宁波渔轮厂打造成以“星聚甬江、百年海商”为主题的文化演艺综合体④。该项目交由浙江南方建设设计有限公司进行设计,今天建设有限公司负责施工,周边环境由宁波市鄞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改造提升。宁波渔轮厂这一工业遗产以“国内首创城市中央区文旅演艺综合体”为更新目标,计划实现从“工业走廊”到“生活岸线”的蝶变。

笔者实地调研时获知,宁波鄞城集团对宁波渔轮厂更新改造计划的期望,是借助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及更新,串联城市特色文化空间以及文化演艺产业的发展,进而生成全新的城市文化地标。具体计划将宁波渔轮厂打造成宁波的渔人码头,并与和丰创意广场、南面书城等各个城市节点打通,充分吸引客流。该项目更新完成后将促进宁波市东外滩区域的文旅消费以及经济发展,在提升区块品质的同时打造城市近代工业文化品牌,塑造良好城市文化形象。

(三)渔轮厂具体更新措施

宁波渔轮厂更新项目地块南起外滩大桥,北至7815 厂围墙,东临甬江大道,西靠甬江,与宁波书城隔桥相望,与江北的海关旧址博物馆隔江对望。整个项目的地块长约230 米,总占地面积约2.42 万平方米,总投资1.85亿元,改造目标是建设成为以“演艺+”为核心,融合会展、休闲、时尚、科技、旅游的国内城市中央区文旅演艺综合体。

在概念规划方面,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工作人员在调研座谈会中提及,计划将宁波渔轮厂地块更新建设成一个连续、充满活力的公共开放空间⑤。这一思路的具体呈现如图2所示,实施策略分为四项,一是构筑甬江东岸的工业遗产创意街区,二是塑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及文化空间,三是修复断点、恢复沿江慢行线路连续性,四是采用小尺度、渐进式的城市修补法。

首先是构筑“和丰—7815—渔轮厂—书城(太仓)”创意街区,更新为演艺中心的渔轮厂,计划串联宁波和丰纱厂、7815工厂(明江船厂)、太丰面粉厂(书城)三项工业遗产,形成工业遗产更新聚落,联袂打造工业遗产创意街区(图3)。

其次是塑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及文化空间(图4)。目前,和丰纱厂已改造为和丰创意广场,7815工厂(明江船厂)拟改造为船坞公园,太丰面粉厂已改造为宁波书城书香文化公园,宁波渔轮厂改造为演艺中心后能够丰富整个区域的业态,共同构筑城市公共文化长廊。

再次是修复断点,恢复沿江慢行线路的连续性,具体计划是通过对建筑立面的局部后退,形成架空的步行通廊,以此保证沿江慢行道连续性。宁波渔轮厂的更新方案是对宁波市甬江南岸一期到七期滨江绿带项目的响应,由此扩展并延伸甬江南岸的滨江休闲带,在平衡城市休闲生活与生态景观的双重需求下,打造集休闲、运动、文化、生态于一体的公共滨水空间(图5)。

最后是采用小尺度、渐进式的城市修补法。具体操作为,利用现状空地的东北角,设置地下停车库,打造集装箱区域,设置景观看台,既能满足剧场的停车的需要,又创造出可看江、看表演的景观看台;利用外滩大桥桥下的高空间作为停车场,并设置专用的旅游大巴车车位,可有效缓解大型剧场停车难的问题,以分散团客和散客人流,有效缓解剧场人员集中疏散的压力(图6)。

三、工业遗产适应性更新评估与启示

基于新部落主义审视宁波渔轮厂的适应性更新可以发现,通过结构及材料的再利用为“唤醒基础的共在”与“回应社会的本能”创造了可能,但在介入新功能以构筑审美的“邻近性”上,其新业态、新活动能否重构大众的情感部落具有不确定性,且在演绎社会习俗以实现文化态的延续上,主导更新项目的主体未充分意识到工业遗产的更新除了实体空间的改造外,还需要营造与当地居民社会习俗、情感需求相呼應的业态与活动,才能打造“在场”和“亲近”的吸引力。

(一)结构再利用:唤醒基础的共在

宁波渔轮厂的更新方案对原厂房建筑结构进行再利用(图7),将原始建筑的承重结构,按照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和结构检测报告修旧如旧,原金属方格窗破损严重,予以原貌还原,使其展现原有的历史风貌。更新方案最大限度地留存宁波渔轮厂原厂房的巨大空间尺度感,以确保遗产空间内视线的通透,访客得以直观感受宁渔轮轮厂的规模。在更新后的演艺中心,观众可以感知老建筑原来的结构和管道设施,通过舞台尽头的大型玻璃开口,可以望到甬江与外滩大桥。

此外,设计根据宁波渔轮厂厂房大跨度、高净高的特点,将演艺综合体的各功能空间合理地组装到原本的厂房结构内。一楼为剧场台仓、影视文化博物馆、艺术商品店、票务、艺术工厂及音乐工坊;二楼为800人大剧院、300人小剧场、艺术工厂及音乐工坊;三楼为潮牌设计工坊、江景休息厅;四楼为潮牌设计工坊、观景露台。

从新部落主义出发,对于那些曾与宁波渔轮厂生产生活产生联结的个人、群体来说,宁波渔轮厂的原始建筑实体是触发“情感星云”形成“部落共在”的结构基础。当前更新方案保存原有结构的方式,为他们的重新联结创造了可能。在保留宁波渔轮厂厂房原始结构的演艺中心内,那些曾与宁波渔轮厂息息相关的个体,得以借此将私人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与社会变迁和遗产空间建立关联,工业遗产空间成为再生产“选择性亲和”与“无角色共在”的载体,记忆与现实之间、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之间断裂、消散的现象,或能重新弥合、涌现。

(二)材料再利用:回应社会的本能

在尽可能保留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宁波渔轮厂厂房更新方案也考虑充分利用其原材料(图8)。笔者现场调研查阅的《宁波渔轮修造厂房屋结构评估报告》显示,宁波渔轮厂厂房存在的问题有:原结构排架柱以及混凝土屋架钢筋锈胀、混凝土脱落、混凝土强度不足;预制屋面板不符合使用要求,下翼缘支撑断裂或缺失。针对上述问题,更新方案的措施包括采用包钢和碳纤维结合的方式改造,碳纤维包裹饰面修复,还有按照原屋顶形态轮廓更换为轻质屋面,更换同形制钢结构屋架。

笔者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项目施工方工作人员意识到材料再利用并非成本最低的选择,但采取上述措施却有充分的理由:“主要就是这样做,是好识别、可拆卸、能复原的,我们用碳纤维方便小尺寸构件加固,比较好做饰面复原。按照这个方案做好了以后,你们看到的这些加固钢材直接裸露,就有一种工业风,和以后这里做剧场、LIVEHOUSE那些时尚元素可以碰撞。我们是对标上海船厂1862那边对建筑原材料重新利用,也符合以前厂房的样子,比较怀旧。”⑥施工方更偏向于关注实际操作中改造措施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再满足大众对“怀旧”的需求。

实质上,宁波渔轮厂厂房更新方案中对材料的再利用是回应新部落主义关于“社会本能”的一个尝试。社会本能潜藏于人们的感情、集体激情、向公众呈现的身体、观赏世界的愉悦、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之中,宁波渔轮厂厂房更新中留存的原始材料,成为回应大众感情、集体激情等之中显露的社会本能的触媒。一些纸媒的报道材料也能佐证这一观点:“斑驳的墙面,空旷的旧厂房,落在旧木头上的光影,只剩框架的走廊……年轻人在各个角落凹造型,凝固一个不同的我,以影像的方式,与旧时光告别。”⑦在宁波渔轮厂厂房更新项目正式开工之前,许多年轻人自发地前往旧厂址拍摄影像,他们所迷恋的则是厂房的“老”和“旧”,所谓的“老”与“旧”体现于厂房原始建筑材料中。这一类的集体怀旧行动,是处于“情感星云”中的本能行为,是现代性视域下“选择性亲和”驱动的带有审美体验性质的社会文化策略。宁波渔轮厂不得不更换的屋顶形态与物架,反映了工业发展对日常生活的浸染和改变,而建筑原始材料的最大程度留存,则是力图满足宁波市本地居民的社会本能需求的选择。

(三)新功能介入:构筑审美的邻近

宁波渔轮厂厂房的更新方案通过在原有建筑结构内介入新功能、设计新活动的手段,构筑具有审美性的“邻近”。原本宁波渔轮厂厂房周边可达性较弱、场地荒废、景观面差,具体表现为场地内布满工业残留垃圾,没有存留长势良好的植被环境,场地内荒废待兴、锈迹斑斑;西北边接驳甬江,现状驳岸为硬质驳岸,老旧缺乏防浪基础设施,景观面较差。

更新方案以空间特质为基础进行分类,介入新的业态活动,具体实践如图9所示,由于紫色地块两边受阻,以纵向形活动为主,例如红毯秀场等。红色地块场地开阔,适合户外剧场等要开敞空间的活动。黄色地块适合开展展览展示类活动,联合建筑激活红色地块。绿色地块狭长,主要是滨江景观带,适合策划以运动观景等为主的活动。按场地的特质划分空间后,通过用慢行步道连接车行流线和滨江景观流线,激活流线周边空间。

宁波渔轮厂的适应性更新方案通过借助新业态、新活动,以及一块共同区域的分享,试图构建审美性的“邻近”。值得注意的是,审美的邻近强调不应该把感情或感受性当作纯粹的主观性,而是应该把它们当作主观性与客观性的混合,因为人们“已经不能把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物质,想象与经营,意识与操作等以严格的方式对立”[34]。换言之,更新后的宁波渔轮厂为构筑审美的邻近创造了客观性条件,然而主观性条件仍是难以预料、把控的因素。在宁波渔轮厂项目的实践中,无论投资方、设计方、施工方都难以预判宁波渔轮厂更新后受众对其态度如何,新业态、新活动是否能够使得人们形成从属或分享某种品味的情感部落,仍然存疑。

(四)文化态延续:演绎社会的习俗

实际上,针对宁波渔轮厂的更新方案早已有之,由于宁波渔轮厂旧址毗邻的宁波书城、和丰创意广场,在《宁波市“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以泛三江片核心区为载体的“文化核”,原本规划是以文创作为再循环的目标,拟将其转型为文化展览馆,南侧场馆靠近宁波书城,拟进行各种书画、艺术品等创作作品展览,中间场馆拟作为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场所,北侧场馆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35]。但是在如今更新方案中,宁波渔轮厂主体厂房改设为“一大一小”特色剧场,即“爱珂大剧场”和“星潮小剧场”,前者将持续性地上演宁波城市文化旅游剧目,后者将成为宁波首个实验性黑匣子小劇场。同时完善周边配套服务设施,为大众提供多元化、多样性的演艺文化新体验。另外,还将工业元素融入每一个空间中,绿地舞台、集装箱夜市、游轮码头等作为广场内的一大亮点,拟为市民体验工业、海事文化创意活动提供优质的公共开放空间。绿地舞台则打造沉浸式户外剧场,集装箱夜市计划重现当年宁波渔轮厂海鲜大排档人声鼎沸的盛况。

两个更新方案对比之下,更新为演艺空间的现行方案更符合宁波市工业文化、海事文化、演艺文化交叠的城市文化现状,也更能够延续宁波这座城市的文化态。文化态的延续基于“社会习俗的演绎”,宁波渔轮厂适应性更新后为“社会习俗的演绎”创造了可能,在这一空间中个体或能“走出自己”并体验到部落主义的情绪氛围。然而,笔者在调研中发现,项目投资方未捕捉到遗产实体的更新作用于城市文化的塑造以及社会习俗延续时,必须经由当地居民这一活态载体,更未全面看到宁波渔轮厂更新为演艺空间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互动可能。项目投资方心系的更多是“高端文化演艺综合体”的实体打造,正如《宁波日报》所载:“爱珂文化集团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爱珂演艺广场临江而建,地理区位独特,将工业遗存保护利用、城市文化演艺产业发展、特色文化空间构建等有机融合,将打造成为一处高端的文化演艺综合体。”[36]

若宁波渔轮厂更新为演艺空间之后,其文化活动未能与当地居民长期以来的社会习俗相呼应,其文化氛围未能阐释或呈现城市文化的底色,自然不具备“在场”和“亲近”的吸引力。改造更新后的工业遗产如何能与当地居民长期以来的社会习俗相嵌合是需要持续考量的问题,只关注遗产实体的更新,挖掘城市历史与文化资源赋能工业遗产仅为营造新奇的公共文化空间实体,忽视工业遗产本身与个体、集体交互所需的情境,那么社会习俗的传承乃至城市文化的延续将难以在遗产新空间中再现。

结语

宁波渔轮厂的更新实践试图重构遗产空间与当地居民的情感部落连接,使基于该工业遗产萌生的情感重新获得城市公共空间作为载体。相较于忽视民众需求的“面子工程”抑或“形式项目”而言,宁波渔轮厂改造案例可视为工业遗产适应性更新实践对人的复归以及对相关群体的关照,是值得肯定的探索。该案例告诉我们,工业遗产的适应性更新应当呼应个体在时代变迁过程中涌现的新需求,实体结构的留存以及材料的再利用需要使当地群众,尤其是曾与宁波渔轮厂生活紧密相关的个体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 诸如此类的工业遗产,要想成为适应性更新的典范,其重点便不应只停留在维持工业遗产本体的实体结构和再利用材料上,关键是应思考如何利用新功能的介入,使脱胎于工业遗产的城市公共空间具备审美邻近性,以及如何利用文化活动营造延续社会习俗的空间氛围。当在地性的情感体验镶嵌于遗产空间之中,社会变迁和遗产空间相关联,个体在城市公共空间中重新体悟工业遗产所承载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由此生成的情感部落逐渐壮大,工业遗产才能成为情感共同体的联结体,最终成为时代文化的结晶。

参考文献:

[1] 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页。

[2] 张双敏、孙漪娜:《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在无锡举行》[N],《中国文物报》2006年4月21日第1版。

[3] 贺云翱:《文化遗产学初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27-139页。

[4] 佟玉权、韩福文:《工业遗产景观的内涵及整体性特征》[J],《城市问题》2009年第11期,第14-17页。

[5] 刘容:《场所精神:中国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的核心价值选择》[J],《东南文化》2013年第1期,第17-22页。

[6] 刘伯英:《对工业遗产的困惑与再认识》[J],《建筑遗产》2017年第1期,第8-17页。

[7] 白松强、陈艳:《中国语境下的“工业遗产”概念内涵刍议——兼议中日对Industrial Heritage的不同译介》[J],《东南文化》2022年第2期,第15-23页。

[8] 曹福然、马雨墨:《中国工业遗产话语变迁的背景历程、话语特质及文化条件分析》[J],《东南文化》2022年第2期,第24-32页。

[9] 谢红彬、高玲:《国外工业遗产再利用对福州马尾区工业旅游开发的启示》[J],《人文地理》2005年第6期,第52-55页。

[10] 解学芳、黄昌勇:《国际工业遗产保护模式及与创意产业的互动关系》[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52-58页。

[11] 韩福文、佟玉权:《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J],《经济地理》2010年第1期,第135-138、161页。

[12] 刘奇志、何梅、汪云、朱志兵:《武汉老工业城市更新发展的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2010年第7期,第39-43页。

[13] 张松:《上海黄浦江两岸再开发地区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J],《城市规划学刊》2015年第2期,第102-109页。

[14] 李建华、王嘉:《无锡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探索》[J],《城市规划》2007年第7期,第81-84页。

[15] 王敏、江冰婷、朱竑:《基于视觉研究方法的工业遗产旅游地空间感知探讨:广州红专厂案例》[J],《旅游学刊》2017年第10期,第28-38页。

[16] 钱艳、任宏、唐建立:《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工业遗址保护与再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框架研究——以重庆“二厂文创园”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9年第1期,第72-81页。

[17] 高长征、闫芳、龙文燕:《基于“共生理论”的工业遗产改造模式探索——以洛阳轴承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第3期,第54-60页。

[18] 胡建新、张杰、张冰冰:《传统手工业城市文化复兴策略和技术实践——景德镇“陶溪川”工业遗产展示区博物馆、美术馆保护与更新设计》[J],《建筑学报》2018年第5期,第26-27页。

[19] 吴静轩、唐相龙:《遗产保护视角下的兰州市苏式老工业住区微更新模式研究》[J],《规划师》2022年第6期,第118-124页。

[20] 韩晗:《“双碳”目标下城市工业空间转型的优化策略与选择路径——以工业遗产保护更新为视角》[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第88-94页。

[21] 王鑫:《“人”“文”并重:工业文化遗产开发理念研究——以沈阳工业文化遗产开发为个案》[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332-335页。

[22] 米歇尔·马费索利:《部落时代——个体主义在后现代社会的衰落》[M],许轶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页。

[23] 米歇尔·马费索利、许轶冰:《部落游牧性》[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第40-44页。

[24] 许轶冰、波第·于贝尔:《对米歇尔·马费索利后现代部落理论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21-27页。

[25] 王宁:《自目的性和部落主义:消费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J],《人文杂志》2017年第2期,第103-111页。

[26] Brooks Graham, “The Burra Charter: Australias Methodology for Conserving Cultural Heritage”[J], Places, 1992, 8(1): 87.

[27] Christopher Tweed and Margaret Sutherland, “Built Cultural Heritage and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7, 83 (1): 62-69.

[28] James Douglas, Building Adaptation[M],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2006: 146-168.

[29] William J. Murtagh, Keeping Time: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Preservation in America[M], John Wiley and Sons: New Jersey, 2006: 97.

[30] 丁新軍、阙维民、孙怡:《“地方性”与城市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研究——以英国曼彻斯特凯瑟菲尔德城市遗产公园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第11期,第67-72页。

[31] 蒋楠:《近现代建筑遗产适应性再利用后评价——以南京3个典型建筑遗产再利用项目为例》[J],《建筑学报》2017年第8期,第89-94页。

[32] 浙江省文物局主编:《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丛书:近现代建筑》[M],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88页。

[33] 江东年鉴编纂委员会编:《江东年鉴2016》[M],宁波出版社,2016年,第197页。

[34] 米歇尔·马费索利:《部落时代——个体主义在后现代社会的衰落》[M],许轶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33页。

[35] 管斌君、池方爱:《基于再循环理念的城市与其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共生——以宁波渔轮厂旧址改造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第5期,第74-78页。

[36] 周晖:《甬江两岸“蝶变”进行时》[N],《宁波日报》2019年12月7日第A02版。

注释:

①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是世界上第一个致力于促进工业遗产保护的国际性组织,该组织开展了大量工业遗产保存、调查、文献管理及研究工作,通过信息交流推动国际合作,促进了工业遗产保护理念的普及。《下塔吉尔宪章》由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于2003年7月起草,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终确认通过。

②作者系“浙江省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塑造与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的课题组成员之一。

③资料来自《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渔轮厂地块保留厂房及船坞开发利用的批复》(甬政笺〔2018〕74 号)。

④资料来自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题会议纪要(〔2019〕47 号)。

⑤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三江口地区是宁波发展能级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是金融、商贸、旅游、文化等功能集聚发展区,是水绿交织的城市客厅。财富中心独特的造型成为三江口的视觉焦点,那么渔轮厂更新做演艺中心,使得城市向滨江延伸的景观廊道近在眼前”。

⑥田野笔记,来自笔者2022年9月实地调研记录。

⑦叶敏、陈海燕:《來吧,和渔轮厂道一声“再见”》,《鄞州日报》2021年5月2日第01版。

作者简介:杨程程,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    颖

猜你喜欢
工业遗产公共空间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工业遗产数字化路径研究
连云港716创意产业园区文化营销研究
工业遗产的保护研究与开发
工业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