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形成的背后:俄乌冲突中的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研究

2023-05-30 13:46:35刘绍强张洪忠王競一任吴炯
对外传播 2023年1期
关键词:推特社交媒体

刘绍强 张洪忠 王競一 任吴炯

【内容提要】社交媒体时代的俄乌冲突呈现物理世界热战和数字空间信息战并行的特征。本文关注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以活跃在推特(Twitter)等海外社交平台上的军事博主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军事爱好者、军事记者、自组织等身份的军事博主通过大数据挖掘、网络社区、情报众包等方式获取开源情报,成为舆论场的重要信源。这些博主一方面形成传播网络扩散信息,另外一方面成为海外机构媒体和社交媒体“大V”二次传播的信息来源。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已经成为影响军事和舆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社交媒体 开源情报 军事博主 俄乌冲突 推特

一、问题提出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以“平民记者”(citizen journalist)为代表的“超级赋权个体”(super-empowered individual)快速崛起,这些“超级赋权个体”在社交媒体上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大量一手信息,成为信息扩散的主要来源。俄乌冲突是社交媒体时代下的现代化战争,物理世界热战和数字空间信息战并行是这场战争的突出特征。一类军事博主广泛活跃在推特(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自发从事“开源情报”(Open-source Intelligence, OSINT)研究工作,即对互联网络上的开源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分析、加工以及分享,社交媒体、卫星图像、移动手机数据以及公开网站都是其重要的信息来源。这些军事博主专门追踪并公开分享俄乌冲突中的武器信息和军事动态,形成了影响俄乌冲突舆论话语的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所谓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Social Media Open-source Intelligence Network),即网民将社交媒体作为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所构建起的新型情报网络,网络中各主体通过搜集、加工和分析开源数据获得情报,在社交平台进行信息分享和人际互动。这种新型情报网络对于开源情报生产和网络舆论走向具有较大影响。

本研究聚焦于俄乌冲突中的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研究对象为冲突爆发以来活跃在推特等社交平台上的军事博主,通过案例研究法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国外社交媒体上从事开源情报工作的军事博主具有何种身份?(2)他们获取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的信息来源有哪些?(3)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对军事和舆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国外网民对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的认知与态度如何?

二、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的构成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一批由平民为主体的军事博主在推特等社交平台上分享战争相关信息,其身份主要分为五类:军事爱好者、军事记者、战争研究学者、现役或退伍军人以及由志愿者建立的开源情报自组织。其中,前四类为个人型博主,第五类为组织型博主,这些军事博主构成了俄乌冲突相关的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

(一)个人型军事博主

在社交媒体时代关系赋权的模式下,个人型军事博主凭借信源和技术等优势持续分享俄乌冲突相关军事信息,在社交网络中逐渐成长为超级节点,其粉丝数和推文传播效果与日俱增。例如,推特博主“乌克兰武器追踪器”(Ukraine Weapons Tracker,@UAWeapons)持续追踪并发布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武器信息,自2022年2月20日账号创建至10月底,该账号已获得74.9万人次粉丝关注。伦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系的罗伯·李@RALee85在推特上经常转发来自电报(Telegram)、脸书(Facebook)和抖音海外版(TikTok)等其他社交平台的视频和图像,已获得61.4万人次粉丝关注。这些个人军事博主在推特平台掀起一股开源情报“浪潮”,作为开源情报网络中的个体力量,影响着关于俄乌冲突的在线军事讨论。

(二)组织型军事博主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使人际关系连接更加便捷,网络成为各种社群集聚的主要场域,基于趣缘关系建立的“自组织”成为数字社会的一种新型组织化方式。组织型军事博主成为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中另一大重要力量,他们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建立开源情报自组织,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为其贡献开源情报。与俄乌冲突相关的开源情报自组织主要包括:军事调查新闻组织“羚羊”(Oryx)和“贝灵猫”(Bellingcat)、军事开源情报库“战争侦察”(WarSpotting)、开源情报在线杂志《英国国防杂志》(UK Defence Journal)等。这些自组织以自建网站为阵地,且常以中立、慈善、正义的形象自居,作为组织型博主活跃在推特上,吸引大量网民关注。

“羚羊”是一个建立于荷兰的开源情报分析组织,由两位荷兰军事分析师米策尔(Stijn Mitzer)和奥利曼斯(Joost Oliemans)于2013年创建,其推特账号@oryxspioenkop粉丝已达38.33万人次。该组织的关注点从最初的叙利亚逐渐扩展至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冲突和战争,俄乌冲突中双方军事设备和武器损毁情况是“羚羊”关注的焦点。目前,大量推特军事博主以志愿者的身份为其提供情报支持,@Rebel44CZ、@kemal_115、@ naalsio26三位軍事博主作为主要协作者持续更新着“羚羊”网站上关于俄乌双方战损统计的系列文章,这些文章的信息来源还包括许多其他军事博主,如@OSINTua、@ CalibreObscura、@MichalNiebyl、@UAWeapons等。

“贝灵猫”是一个位于荷兰的调查新闻组织,专门从事事实核查和开源情报研究工作,由英国记者埃立特·希金斯(Eliot Higgins)在2014年创立,其推特账号@bellingcat已拥有72.79万人次粉丝。目前,该组织成员包括研究者、调查人员以及平民记者,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俄乌冲突的议题方面,“贝灵猫”侧重利用社交平台开源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发布双方军事信息的调查报道。例如,调查员克里斯托·格罗泽夫(Christo Grozev)就俄方导弹袭击事件,通过分析导弹残骸图片,经过6个月的调查发现数十名具有导弹编程教育背景的俄罗斯军事工程师组成的秘密小组。

《英国国防杂志》是一份主要涵盖英国国防工业新闻、具有国际视野的在线出版物,其推特账号@ UKDefJournal拥有10.25万人次粉丝。杂志供稿人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志愿者身份包括国防分析师、现役和退役军人、网络安全和国际关系专业学生、行业专家等。杂志特色栏目“堡垒播客”(@TheOsintBunker)是一个基于易信息聚合(RSS)订阅服务的播客,该栏目由@DefenceGeek、@KyleJGlen、@Osinttechnical等来自英国的军事博主联合主持,其推特账号粉丝达2.38万人次。该栏目自2021年起已相继推出4季共36期播客节目,涉及朝鲜、中东、北约以及俄乌冲突等多项军事议题。

三、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的信息来源

在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中,社交媒体平台既是开源情报的流通场域,又是开源情报的信息来源。研究发现,情报网络的信息来源主要包括三种:(1)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采集信息;(2)依托社交平台构建开源情报网络社区;(3)利用“众包”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与情报库共建。

(一)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采集公开数据

大数据挖掘是军事博主获取开源情报的重要手段,军事博主借助大数据挖掘技术从社交平台、公开网站、卫星地图等渠道获取开源数据和进行情报分析,并往往以可视化图表形式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情报内容。

冰岛政治学家、经济学家拉格纳·古德蒙森(Ragnar Gudmundsson, @ragnarbjartur)广泛搜集俄乌冲突相关开源信息,依托谷歌的数据工作室平台观者工作室(Looker Studio),创建并运营着一个记录俄乌战场数据的可视化网站。可视化网站的信息来源既包括俄乌双方国防部,也包括联合国难民署、北约、美国国务院等第三方机构组织,还包括开源情报研究自组织“羚羊”以及个人博主李·德雷克(Lee Drake)等。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古德蒙森以可视化图表形式展现了俄乌战场动态,动态涉及内容丰富、维度广泛——包括俄乌双方军队损失统计、俄军炮击统计、俄军将领折损统计、俄乌及北约年度军费统计、对乌双边援助统计等。

无独有偶,瑞士数据分析师埃尔哈特(T i m Ehrhart)@ArtisanalAPT通过采集谷歌卫星地图数据对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的部署动向进行长期监测,这项监测技术的源代码被公开在开源代码网站Github上。美国陆军退役士兵施洛特曼(Henry Schlottman)@HN_ Schlottman利用动态地图新闻网站Liveuamap(Live Universal Awareness Map)的数据,以北约惯用军事符号建立了乌克兰战场动态地图。同样,军事博主佩佩图亚(Andrew Perpetua)@AndrewPerpetua利用谷歌地图架构建立了描繪俄乌战场动态的在线地图,地图对俄乌双方的炮击事件、防御工事以及设备设施损失情况等进行实时符号标记。

(二)依托社交平台构建开源情报网络社区

为最大程度促进开源情报的分享与交流,一些开源情报自组织和个人博主托推特、迪斯克(Discord)、电报(Telegram)等国外流行社交平台创立开源情报网络社区。根据社交平台提供关系连接的强度差异,开源情报网络社区可分为以下两种。

1、弱关系环境中的开源情报网络社区

推特是一个基于“弱关系”建立的海外社交平台,军事博主在推特上通过关注、点赞、转发、评论等方式建立起一个相对紧密的开源情报关系网络,以个人兴趣为导向、以开源情报为媒实现社交关系的相对“强连接”。本研究采集了一些活跃在推特上且频繁关注俄乌冲突开源情报的重要军事博主账号及其“关注”数据,使用软件Gephi 0.9.4绘制关注关系网络。社会网络分析结果显示,一批军事博主@oryxspioenkop(“羚羊”)、@ bellingcat(“贝灵猫”)、@Osinttechnical、@DefMon3等在推特(Twitter)平台形成一个紧密连接的关注网络社群。图1每个节点表示一个军事博主账号,节点连线(边)表示博主间存在关注关系。研究使用介数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 BC)来度量网络中节点重要性大小,节点介数中心性越大说明该节点所代表的军事博主在关系网络中的连接作用越大。由此,在这批军事博主账号所构建的关注关系网络中,组织型博主“羚羊”@ oryxspioenkop(BC = 0.20)对俄乌冲突军事情报信息流的影响最大,个人型博主@DefMon3(BC = 0.09)和@Osinttechnical(BC = 0.07)等也发挥着较大作用。

2、强关系环境中的开源情报网络社区

迪斯克(Discord)是国外一家提供语音聊天服务的社交平台,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用户可以发起成立专属聊天服务器(server),每个聊天服务器形成一个可公开可私密的社区,社区成员由此形成社交关系的“强连接”。“猫头鹰计划”(Project Owl)是目前已知建立在迪斯克(Discord)上最大的开源情报在线社区,其成员数量已达到3.18万名。法国南特大学乔西·科克伦(Josie Cochrane)通过将这一数据与“贝灵猫”成员数量进行比较,推测目前网络上至少存在3万名“平民开源情报分析师”(citizen OSINT analysts)。②“猫头鹰计划”社区包含#russia-ukraine-news、#ru-ua-speculation、#russia-ukraine-osint等多个俄乌冲突相关话题标签,话题标签创立者@monarchiav、@vexovex、Nukes等来自美国、以色列、乌克兰等国家。《纽约时报》视觉调查记者埃文·希尔(Evan Hill)@evanhill也是该社区创立者之一。

“猫头鹰计划”社区中的个人成员可以在其中分享各种开源情报,社区也允许第三方项目为成员提供信息。比如,开源网站“乌克兰警报器”(Ukraine Siren Alerts,UASA)直接使用来自市政当局的数据,利用社交机器人账号为社区成员自动化推送新闻摘要、俄罗斯军队阵地地图、乌克兰避难所地图等重要信息。此外,该开源项目支持个性化订阅服务,通过短信或邮件的方式为公众推送个人订阅信息。

(三)利用众包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与情报库共建

军事博主依托社交媒体建立起开源情报网络社区,为情报共享共通提供关系连接的支持。一些志愿者组织使用众包机制搜集开源信息和再生产利用,借助可视化方式共建开源情报库。开源情报库“俄乌战争侦察”(Russia-Ukrainian Warspotting)和开源地图“俄罗斯之眼”(Eyes on Russia)均利用“众包”机制形成一种搜集和共享俄乌冲突情报的“大众生产”(peer production)模式。

“俄乌战争侦察”(简称“战争侦察”)是一个专门记录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双方战损情况的开源情报库,它以公开照片作为数据验证材料。“战争侦察”允许任何人将相关照片上传,照片经审核通过后即可作为数据源被网页公布出来。“战争侦察”提供一个数据可视化的网站,网站主页提供一个包含各种武器类型的战损数据总览情况,并将最新收集到的武器损失数据列示在后。其中列示的数据包括战损武器编号、武器照片、武器类型、损失方、损失地点、照片时间等。目前,“战争侦察”仅收集和展示了俄罗斯方面的战损数据,乌克兰方面的数据虽有网页跳转链接但未呈现任何内容。

四、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对军事和舆论的影响

社交媒体时代开源情报在情报分析中占据大部分位置,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国防情报局称目前非机密来源信息推动了至少80%的情报报告。俄乌冲突期间,社交媒体开源情报在追踪军事基础设施、评估军事设备损毁和人员伤亡、揭露错误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瑞典国防大学学者马修·福特(Matthew Ford)研究发现,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武装部队将“杀伤链”(kill chain)部分工作外包给平民,乌克兰人可以使用智能手机众包式地向乌克兰军队提供敌方地理定位信息,这些信息可由多部智能手机和其他开源情报交叉验证,乌克兰武装部队得以将远程火力直接打击到目标位置。③社交媒体开源情报蕴含巨大潜在价值,已经引起美英等国的高度重视,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批前美国国家安全官员在2022年7月发起设立一个开源情报专业协会——开源情报基金会(The OSINT Foundation),旨在促进开源情报交易化和学科化、发展从业者社区以保证美国国家安全。

同时,社交媒体开源情报被作为重要信源来建构舆论话语,这表现在俄乌冲突相关情报内容被海外机构媒体认可和援引,社交媒体“大V”用户也频频分享和传播。例如,在海外机构媒体方面,路透社在对“乌克兰士兵炸毁52辆俄军坦克”的报道中引用了“羚羊”的战损数據集。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报道认为面部识别程序“识伪”(Findclone)利用开源信息揭露了“布查事件”中的战争罪行。在社交媒体方面,乌克兰总统前新闻秘书尤利娅·孟德尔@IuliiaMendel在推特上分享:“俄罗斯黑海舰队至少有3艘舰艇被无人机击中,其中包括旗舰马卡罗夫海军上将。”

五、社交媒体上网民对开源情报的认知与态度

那么,海外社交媒体网民对开源情报的认知和态度是怎样的呢?本研究使用推特高级搜索功能,将关键词Ukraine、Russia以及标签#OSINT组合作为检索式,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了2022年8月至10月期间共2,000条有关俄乌冲突的推文。在过滤掉无关停用词和俄乌国别相关词汇后,本文发现,这些推文包含的高频次词汇有Tracking Links、Altitude、Air Force、Crimea、76MD等,涉及追踪、武器、海拔、地理位置等内容。

文本分析发现,大部分推特用户在接触俄乌冲突相关信息时往往直接关注内容本身,对信息真实性并不予以质疑。这些情报内容大部分与俄乌双方军事动态有关,包括武器侦察、作战地点、战争损失等方面。例如,用户@IntelskyB经常发布关于俄罗斯空军飞行器型号、海拔高度、目击地点等侦察信息。用户@intelDose分享情报称“乌克兰从拉脱维亚获得更多M109榴弹炮以对抗俄罗斯。”据用户@GeoPioneerInc的推文,乌克兰城市“哈尔科夫仍然遭受着俄方炮击。”

同时,也有不少用户对社交媒体开源情报表现出积极态度,认为它在事件预测、事实核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用户@BassmanJB2认为“开源情报社区早已预测到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并且,该用户称已将社交媒体开源情报作为取代(机构生产)新闻的日常消息来源。用户@mattashburn则认为,“开源情报、虚假信息、社交媒体和新闻业催生了新一代事实调查员。”

此外,少部分用户认识到社交媒体上存在利用#OSINT等标签传播虚假信息的情况。例如,用户@ LatrBerserkr表明“请停止使用#click、#OSINT等标签来传播误导信息。”还有部分亲乌克兰用户如@UKikaski采用标签劫持④的方式呼吁国际社会阻止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六、结论

俄乌冲突是社交媒体时代的一场现代化战争,“信息战”催生一批由平民为主体的“开源情报分析师”,这些“超级赋权个体”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递战争一线信息、提供军事分析报告,促进了开源情报研究面向大众化。俄乌冲突中军事博主凭借信息和技术优势建构起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推动开源情报的分享、汇集和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战争迷雾”,另一方面也成为构建舆论话语的重要信源。

从军事博主的身份属性来看,军事爱好者、军事记者、战争研究学者、现役或退伍军人以及开源情报自组织是从事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的重要力量。在军事博主自发形成的开源情报网络中,图片、视频、卫星地图、移动定位、公开网站等开源信息均是开源情报分析的数据来源,超级节点、自组织、在线社区、信息开源、众包、众筹等构成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的典型特征。从信源上看,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采集信息;(2)依托社交平台构建的开源情报网络社区;(3)利用众包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与情报库共建。

在俄乌冲突期间,社交媒体开源情报已经在追踪军事基础设施、评估军事设备损毁和人员伤亡、揭露错误信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乌克兰武装部队利用平民收集开源情报,从而实现对敌军的精准打击。社交媒体开源情报引起美英等国家官员重视,成立开源情报基金会等专业协会以促进开源情报交易化和学科化,情报内容得到海外机构媒体和社交媒体意见领袖的广泛引用和传播。

在社交媒体舆论场上,大部分网民在接触俄乌冲突相关信息时往往直接关注内容本身,对信息真实性并不予以质疑。不少网民认为社交媒体情报在事件预测、事实核查等方面具有重要积极作用。少部分网民认识到社交媒体上存在利用#OSINT标签传播虚假信息的情况。此外,部分网民采用标签劫持的方式来表达个人政治立场。

开源情报因为社交媒体的流行迎来新的发展,未来将在维护国家安全、推动事实核查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然而,在开源情报的平民化和大众化趋向中,由于专业训练和“把关”机制的缺失,一些情报内容可能并不准确甚至完全谬误。这些错误信息以开源情报为名,借助关系网络大范围扩散,对社交媒体舆论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军事博主也可能因为党派倾向和价值引诱等因素影响而丧失其最初宣扬的独立性,社交媒体开源情报有可能完全沦为信息战和舆论战的工具。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22AZD072)的研究成果。

刘绍强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张洪忠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競一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任吴炯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喻国明、韩运荣、于印珠:《新传播范式与数字化社会的“再组织”——兼论未来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当代传播》2022年第4期,第4-10页。

②Cochrane, J., Citizen OSINT analysts : Motivations of open-source intelligence volunteers (Dissertation), http://urn.kb.se/resolve?urn=urn:nbn:se:sh:diva-49278,2022.

③Ford M., The Smartphone as Weapon part 2: the targeting cycle in Ukraine. Academia,https://www.academia.edu/76011845/The_Smartphone_as_Weapon_ part_2_the_targeting_cycle_in_Ukraine?source=swp_share,2022.

④趙蓓、张洪忠、任吴炯、张一潇、刘绍强:《标签、账号与叙事:社交机器人在俄乌冲突中的舆论干预研究》,《新闻与写作》2022年第9期,第89-99页。

责编:霍瑶

猜你喜欢
推特社交媒体
漫画二则
领导文萃(2018年18期)2018-10-30 10:15:24
警务广角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知识零售变现模式的问题与思考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5:04:21
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特征、传播趋向及其对高校传播生态的挑战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科学(2016年8期)2016-11-04 01:19:16
推特上的那些事儿
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