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3-05-30 10:48曾孟于春玲
宁夏党校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精神力量文化建设

曾孟 于春玲

摘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文化建设的新目标。这一目标诠释着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当代赓续,代表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百年历史经验的继承创新,致力于统筹“两个大局”、保障我国文化安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推进文化生产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人民文化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文化需求;精神力量;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21(2023)01-0029-0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文化建设的新目标:“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41。这一新目标的提出,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十四五”期间我国文化建设根本问题的精准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2]人民的精神富有以文化需求的不断满足和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为前提。厘清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生成逻辑、拓展其现实路径,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对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征程、开启文化强国建设新篇章、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当代赓续与延展

(一)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3]5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在探索人类解放的历程中,同样对文化予以了重点论述,形成了系统丰富的文化思想。

第一,文化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501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基础,同时是人类文化的根本源泉。文化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的成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展现。同时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亦即对人以及人类社会具有反向塑造作用。第二,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的价值旨归在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必然是人类文化的创造主体和享受主体。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展现,其根本目的在于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三,文化全球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揭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随着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发展,各个民族的地域性界限被不断打破,日益融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5]。

(二)马克思文化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引领

首先,文化具有实践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目标的确立必须依据客观实践,并反向推进实践的发展。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是在新时代我国物质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要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发展等各项具体实践不断推进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人民群众现实需求而确立的关于文化建设的科学目标,具备坚实可靠的实践依据。同时,这一文化建设新目标的确立,能够为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提供科学引领,在更大程度上挖掘、发挥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反向塑造作用,彰显文化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具体实践的新发展。

其次,文化具有人民性。文化目标的确立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是推动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生活实现的必然举措。这一目标映射的是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由外到内、由浅入深、不断螺旋式上升的现实诉求,预示着我国文化建设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是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后,文化全球化不可阻挡。文化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7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追求的是文化自强与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是新时代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為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强大支撑的内在要求。

二、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继承与创新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6]。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文化探索与建设的百年历程,不难发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同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基于对当时中国社会状况的深刻观照,中国共产党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目标,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推进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契合中国革命实践、激发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建设之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建设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推进注入了精神动力,从精神文化的层面给予当时的中国人民以深刻的洗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以文化建设鼓舞斗志、统一思想、凝聚民心,为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清除落后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满足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现实的文化需求成为党的文化建设的新目标。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提出“双百”方针,在坚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的同时,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注入了生机活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序幕的拉开,东西方文化、新旧文化在碰撞中催生了文化建设领域的复杂性问题。面对文化建设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路,为新时期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开拓了现实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深刻回答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文化建设根本问题的基础上,聚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建成文化强国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水平。

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行。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不仅明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更指明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任务、新目标: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这一文化建设目标深刻表明了党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第一,文化建设新目标实现了“史今相续”,亦即对历史的继承、发展与超越。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文化建设新目标,不是脱离了我国历史发展状况的凭空想象,而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与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化建设新目标正是立足于这些丰富的历史经验与巨大的文化建设成就,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实践、锚定到二〇三五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制定的科学、具体、有效的文化建设目标,彰显着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的继承与超越。

第二,文化建设新目标实现了“内外相依”,亦即外在文化需求与内在精神力量的统一。相较于人民精神力量的增强,文化需求的满足可以看作相对外在的需求,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文化建设新目标,打破了忽视人民精神力量的培育而片面追求文化需求“一刀切”式的文化发展模式,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文化建设领域的真正展现,凸显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心。

第三,文化建设新目标实现了“远近相连”,亦即远景目标与近期规划的相统一。到二〇三五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遠景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当前阶段具体规划的制定与执行。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是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步骤。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代表着人民文化需求的丰富和满足,更体现在人民内在精神力量的强大上,只有人民内在精神力量得到培育、激发,进而不断强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文化自信,才能做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名”与“实”的相符。

三、现实逻辑:新时代应对现实挑战、建成文化强国、统筹“两个大局”的现实需要

(一)应对现实挑战的有效方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2]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文化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从未停下脚步。在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的背景下,不仅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文化全球化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化霸权主义、文化一元论、文明终结论等错误思潮甚嚣尘上,为文化全球化注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在此背景下,如何保障我国的文化安全,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旨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础上,将这种文化需求的满足更好地转化为人民内在的精神力量,在文化需求不断满足的丰沃土壤中,滋润和培育人民内心的精神根芽,使之成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和抵御错误思潮的力量。只有如此才能在复杂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构筑起一条保障我国文化安全的人民防线。

(二)建成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

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关键环节。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文化建设新目标,与到二〇三五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是有机统一的。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一目标完成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成的实然之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百年征程中,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总体上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保障。但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要以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丰富的文化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和强化人民内心的精神文化根基,即实现人民内在精神力量的增强与外在文化需求的满足相同步,外在文化需求的满足为内在精神力量的增强提供养分,内在精神力量的增强为外在文化需求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二者良性互促、有机统一。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不仅意味着人民文化需求在得到一定满足基础上实现了螺旋升级、跃升至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更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三)统筹“两个大局”的战略举措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2],并将其视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2]的关键举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7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不仅锚定着到二〇三五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更战略性地致力于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精神力量,这是从根本上为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注入强大动力源泉的战略举措。文化建设新目标,首先致力于通过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而逐步推动文化需求的满足向人民内在精神力量增强的转化,这种精神力量的增强聚焦在个人文化需求满足之上,同时反映出中华民族整体精神力量增强的必然趋势。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不仅是回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文化领域的现实诉求、推动个人实现美好精神生活的有效举措,更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注入强大精神力量的战略举措,是个人发展与民族复兴的有机统一。

四、实践路径:文化生产、文化消费与文化治理协同推进

(一)源头强化:推进精神文化生产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必须推动文化供给由“迎合型”供给向“引导型”供给转变。“迎合型”供给亦即以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风格、类型、特点等为主要依据来进行文化生产;“引导型”供给是在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现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筛选和分类,摒弃低俗的文化品位和追求,通过文化产品的风格、类型、特点等引导人民的文化生活进入到更高的水平。“迎合型”供给表面上似乎给予了人民文化需求最大限度的满足,实质上由于人民文化生活品位、层次、水平等各不相同,这种供给模式难免使一些低俗的文化产品乘虚而入,从而影响人民文化需求真正、有效的满足,更无法实现内在精神力量的增强。实现“迎合型”供给向“引导型”供给的转变,能够对人民的文化生活予以有效调控,以文化供给的方向引领人民文化生活的方向,以更加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审美引导人民的文化生活,真正实现人民文化需求的有效供给,进而推动文化需求的满足与精神力量的增强相统一。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必须推动文化供给由粗放型供给向精细化供给转变。粗放型的文化供给模式,亦即“一刀切”“大而空”“重形式而轻内容”等脱离人民现实文化需求的文化供给模式,这种文化供给模式将文化生产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割裂开来,由此生产的文化产品只能是被束之高阁的“艺术品”,而不是满足人民现实文化需求、沾满“人间烟火气”的精神食粮。精细化的文化供给模式,即以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为文化创作、文化生产的根本出发点。人民现实的文化需求是丰富多样、层次不一甚至风格迥异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甚至不同性别的个人现实的文化需求都是各不相同的。虽然从整体上看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是在强调共性的同时绝不能忽视个性的存在。实现粗放型供给向精细化供给的转变,即要在满足人民群众的一般、共性文化需求的同时,对人民群众特殊、个性、多样的文化需求予以现实观照。在这种兼顾共性与个性的文化生产中,文化供给的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升,文化产品才能具备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功能。

促進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必须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2]。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相类似,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同样存在着“文化洼地”。物质生产不平衡的地区同样是精神生产不平衡的关键区域。这些“文化洼地”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而导致其被排除在基本的文化供给范围之内。在这样的条件下,“文化洼地”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更何谈其内在精神力量的培育与增强。因此,针对这些“文化洼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必须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展文化供给的范围,将原本的“文化洼地”彻底地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来,实现基本的文化供给、满足“文化洼地”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这是进一步提升其文化生活水平、实现文化需求满足与精神力量增强相统一的必要条件。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必须创造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文化建设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2]。就文化产品供给来说,区别于单一文化需求的满足而实现人民文化需求的满足与精神力量的增强相统一,必须赋予文化产品以既厚重持久又具有强大生机活力的精神内核,毋庸置疑,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这一精神内核的关键构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7]因此,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标识予以提炼,并将其运用在文化生产与创新之中,赋予文化产品以鲜明的中国风格、宏大的中国气派和独特的中国价值,凸显我国文化供给的民族特色。不仅如此,还要进一步提升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价值内涵的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在人民现实文化生活中的比重,在满足人民现实文化需求的同时,将中华民族独特精神的“种子”根植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田,使之成为增强其内在精神力量的强大动力源泉。

(二)过程引导: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整体文化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不仅对文化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和水平也是影响文化建设新目标的关键因素。与单一的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不同,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其所强调的不是人民群众在文化生活中的“被动接受”,而是对外在文化供给的主动吸收与内在转化,亦即由“自发”的精神文化生活向“自觉”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意味着人民文化消费自主意识的觉醒,也意味着其在现实的文化生活中具备了实现自身文化需求的满足与精神力量的增强相统一的前提条件。因此,推动人民文化消费从“自发”向“自觉”的转变,是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重要手段。马克思指出:“应当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为了激起人民的勇气,必须使他们对自己大吃一惊。”[4]6-7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文化消费自主意识的觉醒,有赖于外在力量的刺激和激发。就我国文化领域的发展实际来说,推动人民文化消费从“自发”向“自觉”的转变,离不开宣传思想工作。即要通过宣传思想工作,帮助人民正确认识其置身其中的文化背景与现实状况,从而自觉有序地参与文化生活、进行文化消费。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不仅要求人民在文化生活中意识到自身进行文化消费的必然性,更要使人民现实地拥有文化消费的能力,并且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一般来说,文化消费能力作为主体自觉参与、享受文化生活的能力,是在主体实现了文化消费自主意识的觉醒之后,亦即文化生活实现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之后应该具备的能力,即拥有这种“想要”进行文化消费欲望的力量。但是,这种“想要”进行文化消费的意识如何转化为现实的文化消费的行为,则存在着诸多现实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民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因为无论是文化消费欲望的产生,还是文化消费能力的实施都必须建立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当前,在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整体上已经得到基本满足,那么外在的文化环境与人民内在综合素质就成为制约人民文化消费能力付诸实践的现实因素。外在的文化环境是人民文化消费能力付诸实践的现实场域;内在的综合素质则是人民文化消费能力大小的关键“阀门”。因此,要推动人民文化消费从“想要”到“能要”的转变,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优化人民进行文化消费的现实场域;另一方面则要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身心健康素质,最大限度地开拓人民群众现实的文化消费能力。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必须不断提升人民文化消费水平。如前所述,与单向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不同,文化建设新目标的实现,在强调外在的单向文化供给的同时,也十分依赖于人民群众在文化生活中的“自觉能动力”,只有在文化供给与文化消费双向良性互促的机制下,才能真正实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实质上,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代表着人民群众对既定文化供给的“消化”能力,亦即在相同的文化供给条件下,人民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在文化需求满足的程度、质量与层次上的高低,而要实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必须首先实现人民文化需求的较高层次的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较高层次的满足,其内在的精神力量就不可能得到培育和增强。

(三)全局调控:全面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

推进文化治理現代化涉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亦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2]。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协调统筹文化发展中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问题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前提。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正确处理,有赖于对管理逻辑和资本逻辑的超越。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必须实现从管理逻辑到治理逻辑的转变。相对于管理逻辑以效率为核心追求,治理逻辑更多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从“管理”到“治理”,不仅意味着政府文化治理的范式转变,更意味着在文化发展领域政府服务对象从“标”到“本”的聚焦,同时也为政府文化善治提供了基本前提。另一方面,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必须超越文化发展中的资本逻辑。资本逻辑是影响文化发展质量、制约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阻碍。正是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各种“快餐式”、碎片化、畸形、低俗的文化内容为了逐利的目的而层出不穷,严重制约着我国文化产业和整体文化事业的发展。超越文化发展中的资本逻辑,就要跳脱出资本逐利的狭隘眼光,让资本为文化发展助力而非文化囿于资本泥潭,还原文化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本真价值。完成对管理逻辑与资本逻辑的转换超越,亦即意味着政府与市场在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与价值旨归上实现了统一,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全面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关系两种维度,一是现实社会维度,二是网络虚拟空间维度。从现实社会维度出发,文化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必须注重整体性,亦即文化治理要与经济治理、政治治理、社会治理等有机结合、协调推进,聚焦人之现实生活的整体背景,为新时代我国人民的现实生活构筑安全有效的防护之栏。从网络维度出发,全面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必须营造符合人民利益的网络空间文化。要贯彻党对网信事业的全面领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空间文化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的网络文化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网络空间文化治理体制机制,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全面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对这两对关系的处理也反映着我国文化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是特定时间、特定背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出来的特定文化,它积淀着民族的历史与精神,是我们了解过去、筹划未来的重要参照。”[8]积累和继承是文化的本性,对传统文化的吸收、继承是推动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革故鼎新、推陈出新,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高度契合,因此在全面推动文化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基因赓续,反对割裂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错误观点,这是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具备强大的文化自信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法宝,因此必须重视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弘扬与创新发展。但同时必须明确,当代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是各个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亦即意味着要承认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差异性、倡导文化互补性、推动文化交融性,反对文化统一论、文化一元论、文化霸权等错误思潮,增强文化安全意识,深入推动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41.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22-10-26.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6]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11-10-26.

[7]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新华社,2018-08-22.

[8] 林坚.文化治理与文化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164.

Abstract: The unity between meeting the peoples cultural needs and enhancing the peoples spiritual strength is the new goal of our countrys cultural construction proposed at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is goal interprets the contemporary continuities of Marxs cultural thoughts, represents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100-year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laying a leading role in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is committed to coordinating the “two overall situations”, guaranteeing the cultural security of China, and promoting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and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Promoting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 cultural industry, improving the peoples ability and level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cultural governance a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achieve this goal.

Keywords: Cultural Needs; Spiritual Strength; Cultural Construction

责任编辑:任德靖

猜你喜欢
精神力量文化建设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强大精神力量激励科研前行
“阅百年历程·传精神力量”
——宁夏“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无锡市应急管理局 打造党建品牌 凝聚“走在前”精神力量
大力弘扬黄河文化 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凝聚精神力量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用文明创建凝聚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