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3-05-30 10:48:04魏万青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标课堂教学

魏万青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也应当革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真正理解这门课程、学好这门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实验教学部分较少等.本文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分析总结相应的对策,以期在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与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初中物理课程对于学生来讲具有现实和未来双重意义,是值得学生认真钻研的学科.一方面,从现实意义上来看,初中物理学科是学生开始接触物理学科的开端,对于学生打好物理学习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另外,物理学科是初中学生毕业时面临的中考科目,并且考查的内容较多,学生想要取得良好的中考成绩、升入理想的高中,就必须掌握好物理知识.学习物理学科不仅是服务于学生对于提升成绩的需求,更是有助于初中学生养成终身学习意识、习惯和能力的存在.

物理学是由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共同组成的,初中物理的教学要在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加强学生对于物理实验部分的亲身操作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并且,新课标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加强学校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性,培养出能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学生,而非用抽象的课程知识教出只会应付考试内容的学生.在新课标的背景下,物理教师应当重视改善物理教学方式的紧迫性,为学生提供适应的物理学习环境.

1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物理教学的抽象化内容较多

与其他初中学科不同,物理学科的知识虽然是通过总结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得来的,但是由于专业术语较多、与学生过去的学习经验的关联性较少,呈现出物理教学内容抽象化的特点.另外,初中的物理知识并非真正的晦涩难懂,只是如果学生如果缺少对生活现象的亲身观察以及物理实验的实际操作,那么便无法真正的理解物理知识,如物理公式的记忆需要学生真正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否则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住这些抽象的字母与公式.另外,初中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认知结构较为简单,这也是造成学生认为物理学科较为抽象的重要原因.

例如以“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导学生时会提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并非保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首先,初中学生是第一次系统地学习“力”的知识,“力”这样虚无缥缈的东西,它的概念本身对于学生来讲就比较抽象,初次学习的过程必然有一定难度,他们需要用较多的时间来消化这些概念.其次,科学的物理知识往往与初中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有冲突,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之前,初中学生通常会根据日常的生活体验来得出结论,比如“推了玩具车之后小车往前滑动了一段时间”,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力在维持玩具小车向前运动”,学生缺乏科学知识的指导因此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误结论.所以,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容易混淆“改变运动”与“保持运动”的概念,难以转变思维,真正理解这些抽象知识.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导学生时应当更加有耐心,做好这些抽象知识的解释工作,帮助学生辨析错误经验与科学知识间的差别,才能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物理學科的第一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1.2物理实验教学的部分较少

新课标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动手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现实情况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与课堂理论教学相比,物理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阶段的占比仍然较小.并且有些学校因为实验器材不足或者不重视实验的重要性等原因,安排的实验教学活动较少.另外,由于物理学科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相关的物理实验活动可以辅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物理现象的方式加深对物理知识以及相关公式的理解.物理实验教学的部分过少的话,不仅背离了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是打击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热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1.3物理学科的教学方法较为机械

在新课程改革之前,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书面知识的教授,教学方式也较为保守,“教师讲、学生听”是主要的教学模式.新课标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希望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部分教师未能及时转变教学思维,仍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照本宣科”的现象也没有完全根除.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为机械,无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更无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总之,机械的教学方法的潜在危害较大,不仅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更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最终导致物理教学效果不理想.

1.4学生缺乏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

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立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物理知识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学生刚开接触物理学科,以往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经验往往无法直接套用到物理学习中,学生只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慢慢摸索出适合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可能存在对物理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足,缺乏学习的热情,自然也缺少探索学习方法的动力.学生缺乏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形成对于物理学科的系统性认知以及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对于整个的学习生涯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2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2.1抽象问题具体化

物理学与实际生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可以补充物理学科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应用物理知识也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物理教师应当重视将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抽象问题具体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学科知识.以“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镜子作为教学道具,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中自己的样子与镜子中的样子的差别,来体会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知识.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乐意投入到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后,自然会更有耐心探索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并总结出恰当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打好基础.

2.2优化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教学方式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新课标的背景下,物理教师应当及时革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带给学生良好的课堂体验.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引导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浮力”的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书本上的知识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木头浮于水面但石头沉入水底的画面并猜测其原因,教师要适时地引入“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将思考角度放到浮力与重力的关系上去.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之余,教师在精进自己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可以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教学经验,或者观摩优秀教师的公开课或慕课视频,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使物理教学过程更加有趣.

2.3加强实验教学活动

上述已提到在新课标背景下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当下物理实验教学占比小的问题,因此校方应当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活动,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要将课堂知识与实验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促成学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

例如以“欧姆定律”的教学为例,这一部分的知识难度较大,物理教师应当充分结合相关的物理实验来进行课本知识的讲解,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一公式的含义.教师通过实验教学活动,利用实验器材,指导学生测量电阻两端的电流与电压数据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比多组实验数据的结构推论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又比如,在“气体的压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玻璃瓶、纸板等工具,让学生将纸板盖在装满水的玻璃瓶口上,然后倒立玻璃瓶使瓶口朝下,慢慢将纸板撤去后,学生可以观察到玻璃瓶的水并没有流下来,这样的实验可以有效勾起学生对于气体压强的好奇心,之后再展开教学讲解学生会更加精力集中听讲.总之,经过了实验活动的亲身体验,学生对抽象性知识理解的难度会降低,对于知识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2.4推进信息化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与教学活动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改善课堂枯燥的气氛,为物理教学增添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到积极性.具体来说,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图像、视频、动画,有利于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物理知识.另外,物理课堂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还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因此,推进信息化教学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物理教师应当适当利用数字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2.5建立科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

科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不仅是正确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工具,更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因素在.传统的考核方式以学生的测验成绩为评价指标,较为机械,在新课标的背景下,科学的评价体系应当考察多因素的情况,综合分析来做出兼具针对性与整体性的评价.

例如初中物理的考核标准应当囊括学生的测验成绩、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动力、课堂表现等多方面因素,按照一定比例将其转化为定量的分数来展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科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過程性评价,真正反应学生的学习实际,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学生进行综合考察,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最终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

3结语

新课标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学科应当响应新课标的号召,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针对实际教学中面临的实验教学占比小、教学内容较为抽象、教学方式较为落后等问题,及时做出调整.不管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加强实验教学活动还是推进信息化教学、优化考核和评价体系,最终目的都要落实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之上,打造物理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黄邦增.新课标下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1(39):95.

[2]韩永彬.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优化开展研究[J].知识文库,2020(21):39+41.

[3]江新干.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引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1):111.

[4]王勇.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下),2019(10):64.

[5]孙洪波.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06):34.

[6]罗浩勋.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9(03):36.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新课标课堂教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8:59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2:55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47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