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滑动变阻器一类特殊接法

2023-05-30 10:48:04杨慧莲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

杨慧莲

【摘要】以一道真题为例,探讨滑动变阻器的一类特殊接法,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滑动变阻器;接法

1问题提出

近年来,中考不时出现滑动变阻器的另一类特殊接法:如图1所示,滑动变阻器下面两个接线柱直接串接在电路中,同时上面接线柱通过电压表串接入电路中.分析图1可以发现,这种电路的特点是:滑动变阻器始终以最大阻值接入电路中,滑片的移动不会引起电路总电阻的变化,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用电器的工作情况不变.而唯一变化的是电压表的示数,而且因为电压表的示数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电阻线的长度)成正比.这种接法课本上没有,如果教学中被忽略,学生很容易出错,因此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2真题再现

物理实验小组准备自制一台可以测量身高的简易仪器.实验器材:电源、定值电阻、电阻丝、电压表、开关、导线等.实验方案:在电阻丝上安装一个滑片,将电阻丝改成滑动变阻器;再将电压表改成显示身高的显示仪,身高越高,电压表显示的读数越大,并且刻度均匀.

(1)如图2是实验小组设计的身高测量仪的电路图.指导教师认为实验小组的设计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滑动滑片P,电路中的总电阻不会发生改变.

(B)身高越高,电压表显示的读数越小.

(C)电压表读数的变化量和测量身高的变化量不成正比关系.

(D)電压表的读数无法由0变化到最大值.

(2)实验小组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修改电路,设计出了正确电路,下列电路正确.

(3)确定正确的电路后,实验小组开始选择器材的参数,使用一个电压为12V的电源、一根长度为80cm的均匀电阻丝(已知电阻丝每厘米的电阻为0.5Ω)、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如果能够使此电路测量身高的范围最大,并且精度最高,应该选择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

(4)实验小组利用选择好的器材连接好电路,并对身高为160cm的学生进行了测量.电压表的读数为1.45V.实验小组再对另外一名学生进行了测量,电压表的读数为1.2V,则他的身高为________cm.

3试题赏析

这道题目重点考查电路分析和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体现物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的好题.

(1)图2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移动滑片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改变,电路中的总电阻随之改变,所以(A)错误;当所测身高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电路中总电阻增大,串联电路电流减小,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减小,而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之和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减小,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故(B)错误;设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2,则电压表的示数为U2=U×R2R1+R2=(1-R1R1+R2)U,虽然图中滑动变阻器的下半部分接入电路中,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与人的身高变化量成正比,但是电压表的示数U2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2不成正比,故电压表的示数并不与身高变化量成正比,因此(C)正确;图中当P滑至滑动变阻器最下端时滑动变阻器被短路,电压表示数为0,滑片到滑动变阻器最上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最大,电压表示数最大,所以(D)错误.

(2)由上分析,甲图虽然随着身高增大电压表示数也变大,但是示数和身高变化量不成正比,所以该电路不太合理;乙图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当滑片上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变大,电路中电流减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所以乙电路图不合理;丙图滑动变阻器始终以最大阻值和定值电阻串联,电路中电阻不变故而电流不变,而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滑片上半段的电压,当身高增大滑片向上时这段电阻变小加在其两端电压也减小,使电压表示数减小,所以也不符合题意;丁图和丙图大体相同,但是电压表测量的是滑片下半段的电压,因为该段电阻与身高变化量成正比,而电压表示数是UR1+R2最大RP下,由于UR1+R2最大是定值,RP下和身高变化量成正比,所以电压表示数和身高变化量成正比,因此该设计是最合理的.选丁.

(3)由题意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80cm×0.5Ω/cm=40Ω.要使测量身高的范围最大,而且精确度最高,就是要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40Ω时电压表示数为3V,即U2=3V,这时串联电路的电流是I=U2/R2=3V/40Ω=0.075A,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是U1=U-U2=12V-3V=9V,由串联电路电压和电阻成正比可得,R1的阻值应该是U1U2R2=9V3V×40Ω=120Ω.

(4)当电压表示数为1.5V时,滑动变阻器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的电阻是R21=U21I1=1.5V0.075A=20Ω,滑片向上滑动的距离是20Ω÷0.5Ω/cm=40cm;同样的,当电压表示数为1.2V时,滑动变阻器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的电阻是R22=U22I2=1.2V0.075A=16Ω,滑片向上滑动的距离是16Ω÷0.5Ω/cm=32cm,因为32cm比40cm少了8cm,所以另一名学生的身高是160cm-8cm=152cm.

4启示

这道考题给了我们以下启示

(1)关注生活,注重联系实际.

物理试题越来越注重将物理知识生活化,越来越注重联系实际.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让学生利用生活的经验促进物理知识的学习,通过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2)高于课本,注重思维发展

试题考查的知识并不仅限于课本,更注重学生物理思维的考查,因此,加强学生建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成为教师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3)分析真题,注重教学相长

不少教师在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能力这方面的经验、能力还有所欠缺,而且学生自己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很难在短期内见效,因此,教师应该广泛、认真地分析各地的考题,善于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新的解题方法,给学生适当地讲解,以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石海生.初中物理实验中常见科学方法教育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1.

[2]拾景忠,刘淑娥.滑动变阻器的特殊接法及其应用[J].物理教师,2009,30(01):10-12.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
兴趣——学生学习物理最好的动力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31:28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小议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08:20
试分析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打造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