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23-05-30 10:48莫雪莲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3年3期
关键词:课证计算机网络证书

莫雪莲

关键词:“1+X”证书制度;计算机网络专业;课证融合

1中职院校推行“1+X"证书“课证融合”改革的准则

1.1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职业院校要根据“1+X”证书的相关要求开展“课证融合”的相关改革工作[1]。在实践过程中,职业院校需要结合相应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对课程标准的科学制定,加强对教学团队的建设,通过对学习成果进行转换和认定来有效地推进“课证融合”的改革工作。对于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发展而言,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不管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对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它所提倡的“结果决定”“扩大机会”“知识整合”“反向设计”等对专业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可以实现中职教育由“知识转移”到“能力提升”的转变。

1.2专业与“X”证书契合原则

“X”证书是指学生在一个职业中能够完成基本工作任务以及促进个人职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储备。专业的选择要与毕业生未来的工作内容密切相关,能够准确反应“四新”需求,通过参与学习以及训练的过程,使学生的技能得到明显的提升,使毕业生毕业之后可以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与企业的产业转型和发展相融合[2-3]。

2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1+X”证书“课证融合”改革面临的问题

所谓“课证融合”,即在教学改革中要充分考虑人才培养计划和专业技能等级标准之间的关系,将课程标准和“X”证书考核标准进行融合,使“X”证书考核标准成为学业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课证融合”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但在实践中,如何推动“课证融合”,仍然需要继续探索。

2.1工作机制未达到要求

当前,“1+X”认证体系处于实验期,尚无可借鉴的成功实践经验,导致一些参加实验的中职院校在试点中“缩手缩脚”。尽管试点中职院校建立了有关小组机构,进行了相关方案的制定,细化了相关工作内容,但是没有结合相应的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没有整体地对全校范围内的“1+X”认证工作进行指导,造成了各二级学院在认证过程中“盲目跟风”。与此同时,没有在行业契合度高、企业认可度高的行业技能资格认证制度中进行实验,同时没有形成合格的人籍和离校制度,所以必须充分利用教育督导理事会的力量,对其进行逐项论证,严格把关。

2.2专任教师对“1+X"证书内涵缺乏了解

“X”证书反映了一个人的专业活动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综合素质。“X”证书是为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包括部分社会工作者)设计的,专为中、高职高专毕业生颁发的专业资格。“X”认证是由中职教育与培训评估机构研制的,其内涵更加丰富和先进。如果没有获得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教师则不能充分了解其所具有的优势,最终导致试点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2.3教师缺乏开发“课证融合”教材的经验

与以往的教材开发方式不同,由于国家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应用综合型教材,因此“课证融合”教学应采用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或融媒体式教材[4]。但是,目前我国中、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中、高职院校教材的基础理论知识缺乏认识,没有把握好中、高职院校的教学大纲。此外,部分教师对“课证融合”教材开发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教材的选题原则以及相关教学实践尚不能充分理解,也缺少相应的参考。

3基于“1+X"的“课证融合”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改革路径

3.1书证结合,统筹安排教学工作

在以“1+X”认证制度为核心的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教师要坚持“书证衔接”的教学理念,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专业技术的训练,使两者之间达到有效的衔接和协调。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将高职院校的技能训练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时间、组织方式、实习地点、教师培训。通过统一的课程考试和统一的评估,以减轻教师和学生的的压力,使学生在新的中职教育体制下,达到完善和强化职业素质的目的。

比如,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应该树立“专才”教学理念,“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在中职阶段,许多学生只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基础知识,很难在以后的工作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从而导致就业困难。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在学校接受“通才”教育。鉴于此,教师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必须与现实社会接轨,加速“1+X”认证体系下的“专业课程设置”,把学生培养成“专才”。

3.2对接证书,建设“课证融合”课程体系

首先,面对现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对经过“X”认证的课程或教学内容进行清晰标注,对核心技能课程进行补充、增加、优化教学设计、重组教学过程、重组课程结构;在课程系统的层次上,对专业课程考核以及职业技术水平考核的统筹安排进行研究与探讨,使“1”和“X”相结合。其次,对现行教学内容中是否包含“X”认证的内容进行分析,将没有涉及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内容适当地转换为几个专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将其整合到专门的课程系统中,或者将其转换成几个教学模块,成为学校的一个或几个专业课程,最终形成学校的教学特色。在此基础上,根据计算机网络专业工作实践的需要,以专业行为系统作为基本参考,将工作流程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推进“教与学结合”“工作流程科学化”。形成与“1+X”认证系统相结合的专业课程系统,并构建“核心课程+X模块课程”“大专业+小班”课程系统,使学生可以通过“X”认证的方式进行技能测试和升级。

3.3培育创新型结构化教师队伍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队伍是推动实施“1+X”“课程证书整合”的主体,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使中、高职教育“走实走深”。为此,有必要对“双师型”师资的内涵和标准进行探讨,以满足“1+X”认证师资的能力与质量要求。为“X”认证师资的培训提供专项经费,强化“X”认证人才的培养,鼓励教师群体积极参与职业资格证书师资培训,积极参加考评员有关的培训以及考试,从而对证书中涉及的考核内容进行充分的把握,并积极参与企业的实习工作,从而有效地提升专业水平。将教师“X”认证的实施情况列入“双师型”考核标准,加强对教师“X”认证的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教师的个人技能得到全方位提升,最终全面推进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发展。通过对相关激励政策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把专任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习工作的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內容,确保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任用机制能够长期地发挥作用,以加强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有效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

3.4对接证书标准,开发教学资源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材”是结合相关规定的内容来进行制定的,要将新兴技术和工艺以及相应的规范融人教科书的编写中,构建新形式下的“课证融合”综合教科书[5]。面对教育资格证书与执业资格认定证书之间结合的需要,必须进一步促进中职院校与有关培训机构以及龙头企业和其他高校的协作,编写符合中、高职资格认证体系的更加科学的教科书,通过结合网络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积极地开展虚拟教学,促进模拟工厂的应用,以开展模拟实验。

构建更加完备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同时对具备校企合作特点的教材进行开发,将该类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进行应用,使学校教学更加具备情境化特征,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成效。

在教育资源和实习环境两个层面上,要强化教育资源的支持,引进和建设适合教育与训练的网络教育及训练平台;建立“1+X”实验配套训练中心、测试中心等,为推进“1+X”试点奠定坚实的基础。与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形成更加科学的培训计划,针对证书的培训工作以及认证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保障。

根据“1+X”认证机构提供的相关资源,对已有的训练馆进行更新:构建各种形式的实训室,实行以实际工作为导向的作业型教学方式,从而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

3.5实现中职“1+X”证书成果的认定与转换

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取得有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学生可将相应的学分存人全国职教学分银行。首先,要对基于“学分制”的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从而推动职业技术资格证书认定。其次,鼓励优势专业开展“学分银行”试点工作,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录入系统,转化为相应的数据与学分,实现对学分的积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成果。另外,要对人才培养评价标准进行进一步完善与优化,使人才培养、评价过程更加科学,从而更能反映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通过对“1+X证书”“技能竞赛”的综合评估,使能力评估体系更加多元化。结合与“1+X”认证技术有密切联系的相关课程,可以通过“以证代考”的方式来开展课程的评估工作,使评估结果更加科學、有效。

4结束语

“岗课赛证”指结合专业对应岗位设置课程,它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模块教学、强化竞争、证书检验等方式进行专业教学,动态化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中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在“1+X”认证体系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以该模式为基础的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开展了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猜你喜欢
课证计算机网络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基于课证融通的《电工技能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