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婷
摘 要:红色主体教育对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同时红色主体教育也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文章围绕红色主体教育的涵盖内容,从红色主体教育的功能,用红色主体教育筑牢立德树人之魂,红色主体教育融入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途径等方面,探讨了红色主体教育融入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途径。
关键词:红色主体教育 政治思想教育 红色文化 高校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016.3;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4-205-03
红色主体教育是指以红色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其务实的重点在于教育。红色主体教育重在指引新时代大学生忧国忧民、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祖国、奉献人民的崇高精神;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弘扬党的优秀传统和作风,激励大学生继承红色传统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热情、奔放,红色是我们中华民族喜欢的颜色。红色是嘉兴南湖的红船,是八一南昌起义的炮火连天,是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是雪山草地的赤胆忠心,是新世纪中国人民红红火火的幸福生活,是新时代祖国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从建党的时刻起,红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标志颜色,党旗是红色的、军队是红军、红军的帽徽领章是红色的,创建的根据地是红色根据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国家被称为“红色中国”,国旗、党旗、军旗、團旗、少先队旗都是红色的,因为“红色”是胜利的象征。
将红色主题教育融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指明的方向。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是全面提升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灵魂和途径。红色主体教育融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要求,把红色主体教育融入到立德树人全过程能使大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浸染红色基因,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模式从情感上认同。能实现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国家栋梁。
一、红色主体教育所涵盖的内容
红色主体教育所涵盖的内容有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红色资源和红色传统。
1.红色文化包括红色小说、红色诗词、红色歌曲、红色影视剧、红色故事等。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战斗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英勇顽强、意志如钢、敢于战斗、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是一代又一代革命先辈谱写的历史史诗。
2.红色基因鼓舞着祖国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往直前。面对敌对势力的恶意诋毁,面对自然灾害的汹涌来袭,中华儿女不懈怠、不动摇,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谱写出可歌可泣的中华民族新篇章。
3.红色资源具有生动的教育价值。红色资源主要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包括:革命烈士陵园、革命战斗遗址、党的重要会议遗址、革命先辈故居、革命英雄纪念碑、革命先烈的文物等。非物质资源包括: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时期形成的时代精神。
4.红色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先辈代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传统教育是指用红色文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红色传统教育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它记录了共产党人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是共产党人把握前进正确方向的指引,是取得伟大事业的胜利源泉。运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红色传统教育能使大学生体验到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艰辛历程,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
二、红色主题教育的功能
红色主题教育融入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有三大功能:
1.传承好红色基因,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红色基因包含着共产党人的智慧、真诚和执着的先进理想和信念,包含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和教训。在大学生中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是大学生融知识、教育和文化为一体的第二红色课堂,在红色基因的滋润下,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利用好红色资源,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红色资源是我们的党百年奋斗积累起来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和历史史诗,是红色主题教育的杠杆和支撑点。利用红色资源在大学生中开展一系列活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追寻红色记忆、在烈士墓前宣誓、观看展览、聆听讲解,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牢记使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发扬好红色传统,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为祖国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世界创造美、为人类创造幸福。而红色传统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它记录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与红色传统相融合就能让大学生在发扬红色传统、追求革命真理,信仰马克思主义,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用红色主体教育筑牢立德树人之魂
高校不仅要传授给大学生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任务。而红色主体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立德树人与红色主体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形成合力能起到双赢的效果。
1.用红色主题教育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教育是一条贯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仅仅靠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当代大学生从出生就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虽然高校政治思想课教师在课堂上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大学生也系统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但他们缺少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平台,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现状相结合。而红色主题教教育可以通过红色文化、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光辉未来。通过红色主题教育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兴旺艰难曲折的道路,通过红色影视剧、红色小说、诗词、故事的阅读,看到一幕幕革命先辈慷慨就义、视死如归、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画面,可以让大学生对革命先辈、对共产党、对祖国、对人民产生深厚的感情,激发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豪情。
2.红色主体教育顺应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创新。红色主题教育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革命斗争历史,体现出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革命精神,可以使大学生在红色主体教育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高校政治课上,教师要研究红色主题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两者在具体文化形态上的异同,找到二者相互联系的内涵,探究二者相互融入的途径。利用政治课堂指导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党史、祖国的国情、改革开放的发展史。通过红色教育主题教育汲取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和勇气。还可以进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相互联系、相得益彰的创新,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辩论式等教学形式来提升大学生对红色主题教育的认同和亲和,继而积极踊跃参与到红色主题教育之中。这就达到了课内外活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互渗透,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3.运用红色主题教育筑牢立德树人之魂。大学校园的红色主题教育就是要借助红色文化教育,以文艺创作形式让大学生在红色主题教育过程中将红色基因、红色资源、红色传统融入到政治思想教育之中,使学生在行为规范、遵纪守法、助人为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等方面有所认知、有所提高并落实到行动上。高校党委在红色主题教育中要起到引领作用,既要把握新时代特点,又要遵循大学生的心理规律,还要牵头共青团委、学生处、思想政治教研组和授课教师强强联手,形成合力,将红色主题教育顺势而为融入到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凸显出时代性、真理性,使红色主题教育入脑入心,在大学生心中发芽、开花、结果。
四、探究红色主体教育融入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路径
红色主题教育融入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过程就是遵循大学生的心理规律,顺应形势发展,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育途径,形成全方位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
1.遵循政治思想教育规律,构建嵌入红色主题教育的育人体系。一是要唱好主旋律,让红色基因融入到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通过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为烈士扫墓,校园文化歌曲,革命歌曲大合唱,英雄模范的榜样,社会调研实践五位一体的立德树人模式,推进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拓展红色主体教育的覆盖面。二是要建好主阵地,将红色传统融入到校园生活的全方位。高校共青团组织以红色传统为基点打造精品校园文化,让红色传统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利用报刊、校园景观、文化走廊、校园网络等宣传红色传统,在生活中鼓励大学生树立革命理想,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三是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做出正确的解读。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发生了新的变化。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授课时,要充分利用音乐实物、实景、文字、图片作为教学媒介,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把“看、听、思悟、行动”融为一体,在红色文化教育中使他们不忘初心,净化心灵。同时还要将红色文化作为政治思想教育体系的实践点,从博大的红色资源和红色基因中提炼教育点,实现两者的对接交会,形成红色文化与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点—线—面”一体的立体教育体系。
2.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红色主题教育中的思想引领。当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以后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备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史命。因此,要探究红色主题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引领下,将红色主题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但是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是一种新理念,还在探索阶段,还存在着过于抽象、过于急功近利等问题,导致理论与实践分离,使得红色主题教育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要继续完善红色主题教育融入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全过程:一是进一步深化拓宽红色主体教育融入政治思想教育的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拓展融入路径,构建融入体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促进红色主题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相结合,为红色主题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资源和天然导向。二是针对大学生思想特点,充分运用红色主题教育对其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变化体现出时代变迁,普遍呈现出独特、富有时代烙印的思想,他们能够熟练将新媒体工具为自己所用,通过新媒体获得超前信息。鉴于他们的特点,将红色主题教育融入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之中,可以起到正向引导作用。高校可以运用红色文化经典艺术作品沁润大学生的头脑,让大学生们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搭建红色文化经典推荐平台,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演绎红色经典作品,让红色文化火起来。
3.将红色资源共享到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之中。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积累了很多的红色资源。红色资源天然具备了中国革命的斗争历史,还具备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价值。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运用红色资源加强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他们报效祖国的信心。运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还可以让他们深刻理解共产党一心为民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逻辑,激励大学生把爱党、爱国的情感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二是把红色资源引入到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之中,既可以为政治思想教育提供生动的历史素材,还可以让学生在教育中更加深入地了解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红色资源是大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实物,红色资源更容易触动他们的心灵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把红色资源引入到政治课堂之中,还可以丰富政治思想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创新政治思想课的教学模式和拓宽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途径。
五、结束语
大学校园的红色主题教育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韬略和智慧,红色文化、红色资源、红色基因、红色传统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将红色主题教育融入到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可以筑牢立德树人之魂,拓展立德树人之道。高校教育工作者实施红色主题教育还能将红色火种播撒进大学生心中,为国家的全方位育人工程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王立兵.红色主题教育如何融入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光明日报,2018.9.12.
[2] 陳佳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的实践路径探析.文章纵横,2021(22)
[3] 张莹,李嘉.新时期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的提升策略研究[J].经济师,2021(07)
[4] 毛淑芳,叶星.“知情意行 四维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路径研究[J].职教发展研究,2022(02)
[5] 王延光.高校政治课要善于运用红色资源.红旗文稿,2020.10.26.
[6] 刘丽娜.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路径探析[J].神州下月刊,2020(06)
[7] 蔡梦婷.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报,2021(06)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