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新品种川凉芋13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2023-05-30 06:55杨绍江瓦扎阿体徐成勇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昭觉县鲜薯米拉

杨绍江,瓦扎阿体,张 荣,徐成勇

(四川省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西昌 615000)

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属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强,营养丰富,是重要的粮菜饲兼用作物和工业原料[1-2]。马铃薯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喜阴凉、抗逆性强等特点,在我国分布广泛[3],易种植,产量高。2015年我国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明确马铃薯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重要定位,通过对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加工产业支持、消费引导,促进了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4],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得到显著提高。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2017年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马铃薯生产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国家,种植面积约4.86×106hm2,年产量达8.85×107t,分别占世界的29.88%和25.56%[5]。2019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约4.91×106hm2,年产量9.19×107t占世界的24.91%。目前,我国不但是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6-7],也是马铃薯第一消费大国。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科学调整粮食作物品种结构、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具有重大作用。

四川省是我国最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区之一,目前种植面积6.6×105hm2,鲜薯总产量达到1.42×107t,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四川根据水、热和光照条件的差异,大致可分为四川盆地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区,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有成都平原、盆周山区,也有三州高寒地区,独特的立体气候及地形地貌,使的春、秋、冬三季均可以种植马铃薯,四季均有鲜薯上市。目前,四川已经形成了以川西南加工及菜用型马铃薯、川东北种薯及兼用型马铃薯、川东南马铃薯和川西平原秋马铃薯四大各具特色的优势集中产区[8],生产鲜薯集中稳定的周年生产供给体系。四川马铃薯的周年生产,要求品种多样化,地理气候的独特性同样导致马铃薯病虫害较多,选育集抗病强、品质优良、产量高、适合周年生产的新品种,是增强四川马铃薯品种多样化、生态化发展,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最有效的方法。

马铃薯是我国农业结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大力发展的特色效益农业和最具增产增收潜力的作物,也是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重要粮食作物[9-10]。因此,加强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工作,选育优质、高产、特色、抗病、专用的马铃薯新品种[11],对确保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结构[12-13]、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 选育过程

马铃薯新品种“川凉芋13”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06年用从云南师范大学引进的‘合作23’作母本,西南地区主栽品种‘Mira’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获得杂交实生种子,2007年实生苗培育获实生薯,2008年选种圃进行单株筛选,获得株系、系统编号为“08X-33”,2009年株系圃鉴定,2010~2011年进行品系鉴定。2012~2013年进行品比试验、多点试验。2014年进行四川省区域预备试验(中晚熟组)。2015~2016年进行四川省区域试验(中晚熟组)及抗性鉴定。2018~2019年完成马铃薯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鉴定。2022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名称:“川凉芋13”,登记编号为GPD马铃薯(2022)510008。

2 特征特性

“川凉芋13”属中晚熟鲜食品种,生育期86d左右,出苗率98%,植株生长习性半直立,植株繁茂性中,株高60.7cm左右。单株主茎数3个左右,分枝少,茎绿带褐色,茎翼直形、茎横断面三棱形。叶绿色、叶轴绿带褐色,叶缘平展,顶小叶椭圆形、基部心形、宽度中,侧小叶4~6对,小叶着生密度疏。花冠白色、近五边形、花冠中,无重瓣,花柄节有色,花繁茂,柱头三裂、绿色、柱头长,花药锥形、黄色,天然结实性弱。匍匐茎短,结薯集中;薯块卵圆型,浅黄皮、白肉,芽眼少、深,贮藏性与米拉相当。

3 产量表现

3.1 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品比试验

2012年鲜薯产量为16852.7kg/hm2,较对照“米拉”增产250%。2013年鲜薯产量42135.0kg/hm2,较对照米拉增产59.7%。两年平均鲜薯产量29493.9kg/hm2,较对照米拉增产89%。

3.2 四川省马铃薯区域预备试验(中晚熟组)

2014年参加由四川省种子站组织的四川省马铃薯区域预备试验,在广元市、昭觉县、喜德县、通江县、达州市、甘孜州、汶川县[海拔在1175m (达州)~2636m(喜德)]7个试验点平均鲜薯产量27170.0kg/hm2,较对照米拉增产23.2%,增产点次100%。

3.3 四川省马铃薯区域试验(中晚熟组)

2015~2016年参加由四川省种子站组织的四川省马铃薯区域试验,在广元市、昭觉县、喜德县、通江县、达州市、甘孜州、汶川县[海拔在1175m (达州)~2636m(喜德)]7个试验点,试验采用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米拉”做对照,根据各试点小区产量记载表,用农作物区试管理分析系统(2001年版)分析。

2015年,甘孜州试验点误差变异系数大于15,汶川县试验点误差系数接近15,试验误差较大,其产量数据不纳入汇总,其余5试点的误差变异系数小于15,产量数据纳入汇总。该品种在昭觉县、喜德县、通江县、达州市、广元市5个试验点均较对照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出苗率97.4%,株高58.7cm,主茎数3.0个,商品薯率67.1%,单株薯块重428.1g。平均鲜薯产量25872.0kg/hm2,较对照米拉增产19.3%,差异不显著。

2016年,达州市试验点、汶川县试验点误差变异系数大于15,其产量数据不纳入汇总,其余5试点的误差变异系数小于15,产量数据纳入汇总。昭觉县、喜德县、通江县、广元市、甘孜州5个试验点均较对照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出苗率98.6%,株高62.8cm,主茎数3.2个,商品薯率69.0%,单株薯块重546.6g。平均鲜薯产量31248.0kg/hm2,较对照米拉增产27.6%,差异极显著。

2015~2016年10个试验点均较对照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出苗率98.0%,株高60.7cm,主茎数3.1个,商品薯率68.0%,单株薯块重487.4g。平均鲜薯产量28560.0kg/hm2,较对照米拉增产23.5%,增产点次100%。贮藏性与对照米拉相当(表1、表2)。

表2 川凉芋13四川省马铃薯区域试验植株特性

4 抗病性鉴定

2015~2016年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开展田间、室内接种鉴定,调查数据来源于泸定县、广元市、达州市、通江县和彭州市试验点。晚疫病选“米拉”为耐病对照品种,马铃薯病毒病主要针对田间表现明显的轻花叶病毒病、重花叶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经鉴定该品种2015年表现为抗晚疫病、抗病毒病,2016年表现为抗晚疫病、高抗病毒病。

5 品质分析

2019年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检测:“川凉芋13”块茎干物质含量为18.31g/100g,淀粉含量为14.28g/100g,还原糖含量为0.145g/100g,VC含量为101.92mg/kg,粗蛋白含量为2.84g/100g。

6 新品种推广示范

2019年在四川省越西县竹阿觉村开展“川凉芋13”原种大春生产示范1.2hm2,平均鲜薯产量27345.0kg/hm2。2020年在四川省昭觉县、美姑县、布拖县、盐源县、会东县、喜德县、泸定县开展“川凉芋13”原种大春生产示范3.7hm2,平均鲜薯产量36318.0kg/hm2。2021年在四川省昭觉县、美姑县、布拖县、盐源县开展“川凉芋13”一级种大春生产示范4.8hm2,平均鲜薯产量35566.5kg/hm2。2022年在四川省昭觉县、布拖县开展“川凉芋13”原种大春生产示范10.7hm2,平均鲜薯产量32470.5kg/hm2,在昭觉县开展“川凉芋13”商品薯大春生产示范10hm2,平均鲜薯产量37987.5kg/hm2。

7 栽培技术

7.1 种植地的选择

选择肥力较好,土壤松软,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未发生过癌肿病、青枯病的地块。田块深耕30~40cm,利于蓄水保墒、增加土壤活土层,忌连作和选前作是茄子、辣椒、烟草等茄科作物的地块,最好选前作是禾谷类和豆类作物的地块。

7.2 种薯准备

选用合格脱毒种薯,提倡50~100g健康整薯播种,大薯可切块处理后播种,但要求种薯在100g以上,每个切块重50g以上,带有2~3个芽眼。切薯在播种前1~2d进行,切薯时准备多把切刀,放在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5~10min消毒。切到病薯要换用消毒切刀,遇病、烂薯将其剔除,切块后用2kg70%甲基托布津+0.2kg72%农用链霉素拌入50kg滑石粉溶剂的混合药拌种,每50kg种薯用2.5~3.0kg混合药,拌药要求在切块后30min内完成。

7.3 适时播种

根据种植区域气候,选择适宜播期,低海拔地区一般在1月初到2月初、高海拔地区在2月中下旬到3月初播种。块茎发芽最低温度5℃,最适温度是15~20℃,一般在当地气温稳定在5~7℃,10cm土温恒定在7~8℃时播种。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愈高,出苗所需时间愈短,提早播种会因土壤温度过低,延缓或停止幼芽和幼根生长从而延长出苗期。

7.4 合理密植

高垄宽窄行错窝种植,垄宽100cm,其中宽行67cm、窄行33cm,窝距27~30cm,净作密度66000~75000株/hm2,播深10~15cm,播后盖土10~15cm呈瓦背状,垄高25~30cm,垄顶宽40~50cm,垄底宽70cm,空沟宽30cm,喷雾乙草胺进行苗前除草。

7.5 施足底肥

施复合肥(N、P2O5、K2O质量分数均为15%)750~900kg/hm2,注意与种薯隔离防止烧苗,腐熟农家肥22500~30000kg/hm2作底肥。1hm2用5%毒死蜱颗粒30kg拌75~150kg细土处理土壤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等)。

7.6 科学田间管理

齐苗后及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理沟培土,视苗情结合中耕除草追施尿素75~115kg/hm2提苗,施肥避免接触根部。苗高15cm左右或现蕾期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培土。初花期(封行前)进行第三次中耕除草培土。根据植株长势适当喷施含N、K的叶面肥,达到深沟、高厢、土厚,沟沟相通,以利排水。

7.7 综合防治病虫害

根据植株长势及田间气候情况,重点预防早、晚疫病,在苗高15cm左右喷施预防性药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出,发病初期喷施高效低毒杀菌剂72%克露粉剂600倍液、银法利687.5g/L悬浮剂800倍液、50%福帅得锰锌悬浮剂2000倍液、25%氰霜唑悬浮剂1500倍液等,间隔7~10d交替使用喷施2~3次。田间发现青枯病应立即拔除销毁,并用50%消菌灵7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每隔7d灌根1次,连灌2~3次。防治蚜虫可选用如抗蚜威、啶虫咪、吡虫灵等药剂按叶茎、叶背、叶面的顺序交替喷施,每隔7~10d喷施1次,连喷2~3次。

7.8 适时收获

马铃薯基部75%叶片变黄即可收获,收获前7~10d杀秧,促使薯皮老化,防脱皮,也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选择晴朗天气、土壤比较干燥的时候分批收获,收获过程尽量减少人工、机械损伤,抹净块茎上的泥土、杂物,防止雨淋、烈日曝晒,按大小规格分级装袋,并在通风、阴凉、干燥、清洁、避光条件下贮运、销售。

8 结论

综上所述,“川凉芋13”是丰产稳产性好、商品薯率高、抗病性好的马铃薯新品种,适宜在四川海拔在1100~2700m的地区春季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昭觉县鲜薯米拉
“巫溪洋芋”鲜薯质量控制技术现状及对策探讨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米拉的豁口
昭觉县核桃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对策
教育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现状分析
昭觉县精准扶贫实施状况研究*
鲜薯储藏技术
米拉的失误
贵州:马铃薯大省地位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