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静(教授/博士)冯晓晴(博士)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2249)
财务会计课程是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中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对于MBA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塑造至关重要。目前,MBA财务会计课程在教学中面临如下挑战:其一,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实现较高层次的认知目标。依据布卢姆认知目标层次塔,自下到上将认知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1]。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解与掌握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完成财务报告的编制与对外报送是核心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而对于MBA 教育来说,培养的是商业领域的职业经理人,需要能够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帮助其进行相应的管理分析和经济决策,因而如何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财务信息为决策服务至关重要,即MBA人才培养需要达到较高层次的认知目标。其二,课程内容量大、难度高。随着会计反映对象——企业等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金融创新活动的不断涌现,为适应新的经济活动发展,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不断膨胀。同时,会计规则的原则性导向,以及概念、原理在复杂会计实务中的灵活运用,都使得课程学习和理解的难度增大。MBA财务会计课程的课堂学时普遍在36—48学时之间,较短的学时对授课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其三,MBA学生的职业背景与专业认知存在较大差异。MBA 学生的专业背景、职业经历广泛,有工科、理科、商科背景的学生,也有会计本专业的学生;有从未接触过会计工作的学生,也有在企业财务部门担任过领导岗位的学生,学生间的职业、专业认知等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在整体上协调教学、同时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是MBA财务会计课程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双线融合教学”新形态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不同于以往的“混合式教学”,“双线融合教学”打破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之间的界限、促使“线上+线下”相互支持和有机协同,形成了双线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新形态[2]。“双线融合教学”对传统教学时空的拓展、多种渠道教学资源的供给、赋予学习时间与方式的灵活性等,为MBA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解决教学中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思路。本文对MBA 财务会计课程双线融合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课是教学常态,这对于以知识的记忆和初步理解为主的较低认知层次来说是节省时间且有效的方式,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难以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深度参与到知识的构建活动中,也缺乏对问题的探索、质疑和辩论的过程,不利于较高认知层次(如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目标的实现。融合式教学不是简单的“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其强调两种或多种不同事物间的彼此调和并浑然一体,依据认知目标层次的不同,将整体知识进行合理分类并相互协调和支持,配置到线上或线下不同的教学形式中,以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融合教学的最大效能。
具体来说,融合式教学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完成低阶的认知目标,同时为线下高阶认知目标的学习奠定基础。一是线上的学习内容属于基本的知识记忆和理解层面,对于学生开展个体自主学习来说在其可接受的范围内,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二是线上学习时间相对自由,也可反复多次学习,极大地拓展了传统教学时空的局限,缓解了课程教学量大、难度高和课堂学时有限的矛盾。三是有利于开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自主性的选择学习,从而解决不同学生专业背景知识的差异问题。通过线上教学扫清对基本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后,对于高层次的认知目标,则需要充分珍惜和利用线下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来完成。教师需要借助于多种教学手段,综合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达成对知识的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如通过逐层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辩论,通过提供典型的实务案例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与讨论,通过阅读相关研究文献对不同学术争议观点进行评析等,同时鼓励学生不局限于现有知识框架,积极拓展创新性思维。
教学设计是系统规划教学的过程,融合式教学设计则是运用系统的方法,统一规划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过程。按照教学活动的时间顺序,将整体教学设计划分为五个阶段:课程规划与准备、课前、课中、课后、结课与总结,并在每个阶段同时区分教师端活动和学生端活动并行设计,简称“五位一体,两端并行”的融合教学设计。其中课程规划与准备阶段奠定了课程整体教学的基础,对教学起到引领作用;课前、课中、课后是课程教学的日常实施环节,课前阶段以达成低层次认知目标为主,课中阶段实现较高层次的认知目标,课后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促进知识提升;结课与总结是对课程整体教学的反馈和评价,同时对完善未来教学提供经验和数据支撑。对每一阶段展开论述如下:
其一,课程规划与准备阶段。此阶段教师需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定位、了解与分析学情;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划分课程内容所属的认知目标层次,对于基础认知目标层次的内容划归为线上教学内容,对于高级认知目标层次的内容划归为线下教学内容;建设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并明确整个课程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等。对于学生来说,需要知晓课程定位与学习目标、了解授课教师的特点与风格;明确课程学习方式,能够熟练运用线上教学平台;完成分组,建立情感支持,能较好地开展同伴学习。
其二,线上课前阶段。教师端主要提供线上教学资源,并通过线上互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积极支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教学资源包括导学资料、学习任务单、课程讲解视频、课件资源以及在线测试等。学生端需要完成学习任务与线上测试,并在线反馈学习问题和参与互动交流。
其三,线下课中阶段。教师首先依据课前学生自学与测试情况,对基本知识点进行系统回顾与查缺补漏。其次重点针对高级认知目标层次的内容,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与引导学生讨论、汇报、辩论等。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与提升。学生端需要积极主动参与到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活动中,分享与交流不同的观点。
其四,线上课后阶段。教师提供综合性、难度更高的小组任务,学生通过组内同伴学习、讨论交流,提交作业并在线共享,教师进行线上的批阅与点评,并分享给全体学生,师生可在线上持续交流和互动。
其五,结课与总结。教师组织课程的结课考试,并设计和发放有关课程教学情况和学习效果的调查问卷;学生完成结课考试和对问卷的反馈;教师对整个学期的教学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并对下一轮教学规划与准备进行改进。
MBA财务会计课程双线融合式教学的具体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MBA财务会计课程双线融合教学设计
目前各培养单位对MBA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范围界定并不统一,取决于所在高校相关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也取决于课程学时的设置和任课教师自身的知识背景侧重,但财务会计的知识体系都是该课程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组成。而且没有单独设置报表分析、管理会计等课程的高校,也可能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将这部分内容融入其中。本文将课程内容界定为财务会计的核心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模块: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与运用;财务报表的认知与经济活动分析;重要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以及不同会计选择的经济后果[3]。“双线融合教学”最关键的环节是对教学内容的重新分解与整合,进行线上和线下一体化整体建构,分析和确定哪些内容适合放在线上教学,线下的教学内容如何安排,线上和线下的教学内容如何衔接,以达到相互协调、支撑和整体的贯通[1]。
对于线上和线下教学内容一体化重构,主要遵循如下原则:其一,保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即线上教学内容和线下教学内容共同构成教学内容整体,相互之间既不交叉也不重复。其二,保持线上和线下教学内容的协调性。线上教学内容与线下教学内容不是二者的简单组合,而是相互融会贯通、有机统一。其三,保持教学内容的动态性。教学内容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学科前沿的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教学内容适时调整再构,保持与时俱进和动态更新,以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以现金流量表教学内容为例,线上课前、线下课中以及线上课后的教学内容分别阐述如下:(1)线上课前提供导学说明与学习资源。导学资料包括阐述教学内容的学习目标、具体学习内容框架、学习任务与进度安排等;学习资源主要包括知识点的视频学习资源、课件学习资源、线上学习小测等。针对现金流量表教学内容的特点,线上知识点分解为:现金流量表的引入与作用、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概念、现金流量表的结构与内容组成等,不要求MBA学生掌握现金流量表的具体编制方法。(2)线下课中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向学生提供上市公司真实现金流量表的资料,一是要求学生对案例公司的现金流量表信息进行解读,检验学生对报表项目及其对应金额结果的理解,领悟报表信息与具体经济业务间的关联性。二是通过现金流量表信息,要求学生分析案例公司现金流的基本情况,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以及整体现金流量的流入、流出及净流量数据,分析企业现金流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三是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情况及面临的风险因素、给出具体的管理建议。(3)课后线上向学生提供拓展与延伸的讨论资料,学生提交小组作业并在线上共享展示,开展线上互动交流等。针对现金流量表,将课堂上对个案的现金流量表分析拓展至对所有企业的普适性分析,要求学生给出所有可能的不同现金流模式,并分析每种现金流模式下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对应策略。综上,线上课前教学内容为基本理论知识点的自主学习,线下课中教学内容是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探究式学习,线上课后教学内容是对知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从个案推广至普适。
对于MBA研究生教育教学,对思维和能力的培训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为重要,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关键。依据线上和线下教学内容的特点,MBA财务会计课程双线融合教学应分别采用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线上课前环节,通过导读资料、视频及课件等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选择性学习,并通过线上测试检验学习效果。对于自主学习中的困惑或者疑问,可随时在平台发帖和互动交流,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做到学习过程的开放共享。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难点所在,展开针对性辅导,满足学生对个性化指导的需求。
依据教学内容特点,灵活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问题引导、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法、小组汇报与展示、组间辩论等。
如为更好地理解财务会计的目标,采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商业情景,将学生分组分别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包括政府部门、股东、银行、企业、审计师等,围绕企业的融资需求,由不同角色的小组分析在企业融资过程中各自发挥的作用、存在的诉求和解决的方法,最后总结提炼出会计信息在经济社会中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重要价值。上述在整个经济社会的复杂关系中理解会计,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目标的理解,而非停留在简单的记账、算账、报账的传统认知层面,并在此过程中较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如两权分离、委托代理、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等。
针对财务报表的课堂讲解,主要采用案例分析与小组汇报、辩论的方式展开互动教学。MBA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在于报表的编制,而在于在理解报表信息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的运营状况、管理水平、发展机会与潜在风险等。具体来说,需要通过报表的项目和数据结果,一是能够解读每个报表项目相关联的经济活动,用经济业务的语言描述报表项目,二是在整体上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战略执行情况、资产与资本结构、盈利状况、现金流风险等,三是通过同行业公司的比较,能够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能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管理或政策建议。
通过课后的归纳、拓展与引申,进一步梳理、提炼与拔高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的规律性、理解其背后的原理运用、从个案分析向普遍性分析推进等。如对于现金流量表,课前完成对基本知识点的学习;课中依据案例公司的现金流量表进行信息的解读、分析和评价;课后不再局限于某一家或某几家具体的案例公司,而是根据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集活动三类现金净流量正负号的不同,要求学生分析出8 种不同的现金流量模式下,企业相对应的生命周期阶段及现金流状况。
MBA财务会计课程双线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推动了课程考评环节的改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设计、不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都推动了多元化、多维度的教学考评方式[4]。依托智慧教学平台,建立全过程、全员、全方位、全线的“四全”考核机制。通过课程SPOC 平台、雨课堂平台等开展课前、课中与课后的全过程考核;通过教师评价、组间互评,开展全员考核;对知识、能力与素质进行全方位考核;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线考核。
课程成绩的具体构成包括:(1)平时成绩,含线上测试、线上发帖交流、随堂小测等,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2)小组报告、汇报展示与互动交流,综合考察学生的沟通表达、运用分析、团队协作以及交流应变等能力;(3)期末开卷结课考试,涉及对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全面考察,以开放式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为主。
财务会计课程在MBA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面临着需要达到较高层次的认知目标、课程教学量大且难度高,以及学生知识背景差异较大等一系列的教学挑战。互联网、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正不断重塑教育形态并引发深刻变革,融合式教学应运而生。本文对MBA财务会计课程融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研究,构建了五位一体、两端并行的整体教学设计,阐述了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双线融合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实施,提出了与融合式教学相适应的线上、线下教学方法,并建立全过程、全员、全方位、全线的“四全”考核机制,以期为MBA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