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和谐 言意兼得

2023-05-30 10:48刘红
陕西教育·教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言文笔者语文

刘红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美如烟霞,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夜空中,文言文像一颗光彩动人的繁星,散发着灿烂的光彩。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和老版语文教材相比,三至六年级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数量增加至14篇。文言文凝结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古人的思想情感,但是文言文作为一种历史性语言,由于年代久远,其表达特点与现代文差距较大,很多文字存在古今异义。所以,文言文的理解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下册第2个识字单元第8课《人之初》开始,就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文言文的精彩之处。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正式进入到文言文的学习。文言文的学习内容逐渐变难,字数也逐渐增多。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内涵丰富,选文来源广泛,多个朝代的人文历史均有所涉猎。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陶冶他们的情操,还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弘扬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文言文的学习,促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等,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字、文学的了解和学习,最终促使他们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了更高效地提升文言文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下面,笔者谈一谈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文字撰写的文章,语言简练,一词多义,句式特殊。隨着语言文字的不断发展变化,现在的小学生,尤其是初学者理阅读文言文时会存在很多困难。很多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时先是兴奋,因为文言文和他们平时学的课文有些不一样。接着就开始产生挫败感,因为文言文读起来拗口,加上文言文有独立的语法体系,存在通假字、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小学生由于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文言文学习方法,部分语文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是对文言文学习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重点不明确,自己都感觉味同嚼蜡,那么学生更会手忙脚乱,最后只会死记硬背,学不会举一反三。时间久了,学生不仅没有形成真正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会因读不通文言文而不愿意再学习文言文。赞科夫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搭建合适的学习框架,降低文言文难度,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且教师要始终围绕着新课标中的文言文教学目标进行授课。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文既难读又不好懂,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不到太多的文言文,对文言文学习存在畏惧心理也不难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营造文言文学习气氛上多加努力,消除学生畏难情绪。比如教学《杨氏之子》时,笔者就以自己的姓氏做文章,对学生说:“我乃刘氏之女,今日与诸生共习之……”,尽管学生不完全懂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但这样一番文绉绉的开场白,使他们感到新奇,接着笔者解释什么是“刘氏之女”,并让学生用这样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姓氏,学生纷纷尝试,一下子就形成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觉得文言文也不再陌生了。与此同时,课前笔者做足了功课,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同学们,你们一定很佩服那些反应机敏、妙语连珠,甚至靠一张嘴就能赢得别人敬佩的人吧,那你们想不想成为那样的人?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个人小时候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他就是杨氏之子,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学习语言的艺术吧。学生一听顿时就有了兴趣,想要看看他究竟怎样通过说话展现出自己不俗的才能的,进而学生产生强烈的想要探究整篇文言文内容的意愿,接下来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

2.利用多媒体教学

以往的课堂往往是一根粉笔,一面黑板,再加上教师的一张嘴,文言文教学就是“你讲我听”,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以音频、视频、图片等形式进入课堂,可以将枯燥的文言文变成生动活泼而有趣的故事,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难度。如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司马光》一文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文言文的学习。因此,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保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十分重要。其实《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很多学生并不陌生,在此基础之上,笔者在正式学习之前先播放《司马光砸缸》的动画,促使学生对故事内容有进一步的整体感知。灵动的画面非常契合小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后面的整个教学中,无论是诵读还是分析学习课文大意,都发挥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借助已有知识学习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学习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引导学生运用旧知探索新知,可加深学生的理解,贯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一定要努力做到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教学《守株待兔》一文时,笔者先带学生回顾这个寓言故事的现代文内容。因为《守株待兔》这一故事很多学生从小就熟悉,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大致内容难度不大,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升难度,出示相应图画,让学生看图讲述故事,学生纷纷尝试,并且从中享受到挑战成功的快乐。当学生兴趣正浓时,笔者出示这则故事的文言文版本,并告诉学生:同学们故事讲得都很好,但古人也很厉害,他们能用很简练的语言讲《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我们试着读一读,看看谁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全文?”学生的挑战欲望一下子达到了顶峰,大胆尝试,即便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也没有学生放弃,因为这是他们熟悉的故事,是自己已有的知识,畏难情绪就基本上消除了。再加上学生的好胜心和挑战欲,很快所有学生都能正确朗读了。

再比如五年级下册由《矛与盾》提炼的成语故事《自相矛盾》,这则故事学生几乎都会讲,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学习基础,所以教学这篇文言文时,笔者充分利用学生的理解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新一轮的学习,探索新的学习领域,给予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以此消除他们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接下来诵读、理解、背诵就顺利很多。

4.课后拓展,实践运用

想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拓展阅读古代寓言故事、名言警句等的范围,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面,鼓励学生应用课堂习得的文言文阅读方法自主学习文言文。鼓励学生根据寓言故事创编课本剧,像《守株待兔》《王戎不取道旁李》就非常适合课本剧的创编,这样的方式一是让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中灵活运用自己学过的语文知识,二是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注重文言文朗读,以读促悟

同古诗词教学一样,反复诵读也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學中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以达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味的要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文言文的编排上很有特色,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强调学生学习梯度的逐步上升。教师在教学时也要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最大程度地落实编排特色。

1.紧扣课后习题,把握朗读重点

除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里面的教学目标,其实编者在教科书课文后的习题上面也落实了教学目标,教师只要紧抓这些课后习题,就可以把握住朗读重点。

如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课后习题对朗读提出的要求是:跟着教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由于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教师的范读和领读对这个学段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文言文讲究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音韵美,大多数学生也乐意诵读。教学文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贴切的课堂指导语、灵活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读出文言文的韵味,要求学生朗读时要做到不掉字、不加字,读出节奏。到了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的教学时,对朗读的要求有所提升:学生要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由之前教师的示范引领过渡到让学生能用自己习得的诵读方法朗读,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然而,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一课对朗读提出的要求更上一台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每一个学段的朗读梯度不同,教师一定要将教学层次、目标区分明确,把握不同学段的朗读教学重点,为学生提供符合他们认知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指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提升学生的成就感,降低学生的挫败感,使学生能学有所获。

2.丰富朗读方式,全面感悟文言文

朗读是学生学好文言文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朗读既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坚持以读为主的教学手段,以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读帮助学生学得入心、学得入情、学得入境。教师在范读之后除了让学生模仿读、男女生对读、边演边读等方式之外,还可以引入吟诵。吟诵是古人读诗读文的方法之一,它与朗读不同,对语调、语速、节奏及平仄等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用这种传统的读书方法读,可以把古人的读书方法一部分还原,再伴上古典音乐,可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还可以加上轻微的头部转动及合适的表情,这有助于展现文言文的意境美,学生陶醉在这种文言文阅读乐趣之中,容易产生自主诵读的愿望,同时有助于学生养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教学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时,笔者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是那位牧童,抓住“拊掌大笑”一词所表现的动作进行诵读,学生兴趣浓厚,跃跃欲试,在模仿和诵读中,学生很快领悟到小牧童敢于向权威质疑的精神及儿童天真无邪的品性,可谓一举多得。

教学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时,笔者通过各种朗读方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再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学习古诗文的方法理解难懂字词句后,就提升难度,先是去掉部分简单语句让学生填空朗读,再去掉更多的语句让学生尝试补充朗读,最后只出示关键语句让学生做到熟读成诵。在阶梯式诵读中学生逐步能熟练诵读,并达到了当堂背诵的效果,此时学生心中对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再也没有了,收获的只有学习的喜悦。

三、习得学习方法,拓展学习内容

方法总结不是生硬地放在讲授完文言文之后进行的,而是贯穿于整个文言文学习的过程。授课中一边督促学生学习文言文内容,一边指导学生整理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又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快速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进而建立起学习文言文的初步模式和框架。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第二学期第8单元的《杨氏之子》时,第一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笔者:“甚”是什么意思?生:很,非常的意思。笔者: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在注释里面看到的。笔者:很好,你能活学活用,真不错,看注释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接着笔者鼓励学生用同样的言语夸夸自己或者同学的特点,一时间“甚细心、甚勇敢、甚马虎……”流淌于整个课堂,活学活用之下学生把“甚”这个词的意思牢记在心。第二句: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笔者:孔君平是谁啊?生:孔君平是孔子的第26代后人,像孔子一样学识渊博。笔者:课文里没有说啊,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生:是提前查阅资料了解的。笔者:那老师明白了,要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不仅可以仔细读课本上的注释来理解课文意思,还可以查阅资料来扩充自己的知识。第三句:为设果,果有杨梅。笔者:“为”在这里读哪个音?生:读w-i。笔者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之前学过,多音字的读音是根据它的意思来的,“为”在这里是“替、给”的意思,所以读四声。笔者:你们太棒了,知道了文言文中遇到多音字该怎么读了之后,那谁替谁摆放水果呢?生: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上水果。笔者追问:你们怎么知道的?生:通过前面知道了孔君平是客人,是来拜访杨氏的,而杨氏不在,所以是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放水果。笔者:你们很了不起,知道联系前面的内容来理解意思,看来,在学习中不仅可以读注释,提前查阅资料,还可以联系上下文。

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思,及时总结学习方法,用学到的方法学习后面的文言文,做到了前后知识的呼应,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增强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在学生爱学、乐学的基础上,用自己总结出的学习方法再阅读其他的文言文就会容易很多。在教授完教材中的文言文之后,并不意味着文言文学习的结束,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及时指导学生进行适当拓展学习。如在四年级第二学期教授完《囊萤夜读》后,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补充了《凿壁偷光》《孙康映雪》,以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教授给学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是个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追求完成教学目标而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当教师成为一个表演者时,课堂就变成了自己的独角戏,当学生难以参与其中时,他们就会丧失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要及时反思,对上过的课进行全面复盘,反问自己学生在这节课收获了什么?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获,学得开心。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更要重视,一方面努力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以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课文的研究力度,为有趣、生动、高效、精彩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果园小学

猜你喜欢
文言文笔者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