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新发展研究

2023-05-30 07:20刘鹏娜
高考·上 2023年1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高中历史理念

刘鹏娜

摘 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最终塑造学生成为“三观”正确的人才,“五育融合”理念顺应了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五育融合”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这五种教育,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将这五种教育融合到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知识的拓展以及能力的发展。历史学科是高中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育融合”为我国学科教学的发展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也推动了我国教学工作的发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渗透“五育融合”理念,促进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获得德、智等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就“五育融合”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新发展进行探究,并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五育融合”的现状等内容,希望给广大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五育融合”理念;高中历史;教学新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发展新阶段,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不管是在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等方面都需要有质的发展和飞跃。高中历史学科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意识到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渗透“五育融合”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规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一、“五育融合”的意义

一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教学中各个学科相对孤立,无法有效联动,学科教师只是侧重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比如:以高中历史学科为例,侧重学生辩证思维、唯物史观以及时空观念等等,但是在体育和美育等方面很少涉及,而在当前教师大力实施“五育融合”,能够优化学生的学科内容,丰富学科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指定内容的同时拓宽学生视野,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能够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五育融合”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很多教师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融入“五育融合”队伍中,这样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圆满完成教学工作,教师也需要开始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能力,扎实基本功,所以站在教师角度分析,“五育融合”也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高中历史“五育融合”现状

首先,对“五育融合”重视程度不足。在学科中实现“五育融合”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够深化教学工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五育融合”的重要性,认为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工作就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能够应付考試,“五育融合”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任务,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错误的教学观念导致教师在“五育融合”方面做得不理想。

其次,“五育融合”的衔接不到位。在当前部分教师在“五育融合”中难以做好内容的衔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五育融合”衔接不到位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对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体系把握深度不足,在教材内容的挖掘上不够,不能有效地将美育、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内容中,降低了渗透的效果。

最后,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五育融合”是高中历史教学的趋势,教师需要深度理解“五育”的相关知识。但是在当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历史学科素养和知识提升,并没有在其他方面涉猎更多的知识,这也使得教师在渗透“五育融合”中效果不理想,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在教师培训方面,学校既要重视教师历史学科专业教学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教师其他能力的培养,以免阻碍了“五育融合”。

三、高中历史教学“五育融合”策略

(一)德育内涵以及融合探究

德是做人的基本,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在今后掌握再多的知识,有更高的才能也无用,所以德在“五育”中起着统帅作用。在历史学科中包含很多具有思想性的内容,并且每一次历史事件的背后都会带给人们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也大有裨益。比如:在历史事件中总会涌现出大量的英雄人物,他们身上有太多可以学习的精神,对当前社会生活也有教育意义,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历史教育内容,给学生渗透德育,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1]。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是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重要内容,本节课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晚清时期历史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列强侵略对我国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感受中国的发展历史,珍惜当下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争光。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中国所经历的一次次列强侵略历史,比如: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以及甲午中日战争等,然后用图片和图表的形式给学生展示不同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影响,通过展示,学生意识到中国历史发展的变迁以及艰难,也深刻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在任何一个时期,世界舞台上各个国家的竞争都是十分激烈的,只有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够获得主导权。为此,高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今后只有加强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够为祖国发展作贡献,在科技等方面研发出更加现代化的武器和航天技术,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摆脱列强欺辱的情况。在抵御列强侵略中也涌现出了大量的英雄人物,比如:林则徐、邓世昌等,他们在抗击列强的战斗中始终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抱着视死如归的精神,英雄们大无畏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代人,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教师可以历史人物为切入点,挖掘英雄人物身上的高贵品格,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我向英雄人物学习”的主题演讲活动。下面是一位学生演讲活动中发言的内容:鸦片战争时,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要禁鸦片。他说若鸦片泛滥,中原将“无可以御敌之兵,无可以充饷之银”。于是皇帝便给了他一个禁烟钦差。可当那燃烧的烈火在虎门点起,所有鸦片全都化为滚滚浓烟,在虎门上空笼罩着这片土地时,皇帝却将其贬官革职流放边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林走,林也不得不走,这便是为国家甘于奉献的林则徐。通过组织学生主题演讲,学生也感受了伟人的精神,学习了历史人物身上高尚的品德。

(二)智育内涵以及融合策略

智育在“五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智育也是“五育融合”的基础,其实从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来看,整个历史教学的过程就是智育的过程。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世界的认知是十分有限的,主要给人们传递认识自然以及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化信息在数量和規模上也呈现出几何倍数的增长,原来的内容也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智育的内涵开始发生变化,人们从传授知识开始向更有目的、有计划传递系统性知识转变。在此背景下,教师可以给学生渗透更多的内容,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是高中历史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本章节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制度建设、综合国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也见证了我国的发展历程。在学习本节课中教师可以丰富学生的认识,结合当下我国在科技、航空航天,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智育,增长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比如:航天航空方面,我国的神舟号系列飞船相继发射成功,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在航天航空技术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突破,教师可以给学生渗透航空航天中涉及的知识内容,比如:神舟号系列飞船整个返回过程可以细分成4个阶段,包括制动减速阶段、自由滑行阶段、再入大气层阶段和着陆返回阶段。期间,航天员要面临失重、超重、冲击等恶劣力学环境。当神舟十三号在轨运行时,航天员处于“微重力”环境,几乎感觉不到重力的存在,他们可以漂浮在太空舱里,这是一种“失重”状态。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现象,比如:在跳楼机加速下落,蹦极的加速阶段,电梯下行的启动阶段,你都可以感受一种飘飘然的失重感,等等。教师以神舟号发射为切入点,给学生渗透一些关于航天航空的基础知识,丰富了学生对航空航天技术的认识,也为今后学生从事航空航天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2]。

(三)体育内涵以及融合策略

体育是学生开展其他学习活动的物质基础,学生只有具备强健的体魄,才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学习更多的知识,接受更多的教育,因此,教师有必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体育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利用课下进行体育锻炼。在当前,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加重,学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不少学生的体质开始下降,学习质量开始下降,不利于我国高中教学事业的发展,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体育教育十分必要。

在中国晚清时代,西方列强向我国输入了大量的鸦片,对中国国民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了巨大的摧残,使国民丧失了斗志,对中国无疑是毁灭性的破坏,教师可以在鸦片战争这一章节内容中给学生渗透体育教育的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关于鸦片的危害,以及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精神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初步认识鸦片是一种不可触碰的毒品。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给学生呈现当时列强给中国输入的鸦片数量,以及国民受害的规模,激发学生对列强的愤恨之情,并在今后的生活中自觉抵制毒品,加强体育锻炼。再次,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在雕像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健壮的人物形象,健壮的美带给人们的是活力,是健康,更是一种享受,学生通过观看和欣赏雕像,能够正确地认识体育的重要性。最后,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与体育教师加强合作,给学生制订一份体育锻炼计划表,督促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强锻炼,强健体魄。

(四)美育内涵以及融合策略

美育旨在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认识美、欣赏美,甚至可以创造美,审美能力也是高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只有具备审美能力,才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净化心灵,愉悦人们的生活。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探索外界事物的关键时期,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教材内容,挖掘历史教材中关于美的内容,促使学生接受更好的美育教育[3]。

《三国至隋代五国的文化》中向学生展示了三国至隋代五国以来的文学艺术、科技成就、中外文化交流情况等等,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比如:在文学艺术中课本展示了顾恺之《洛神赋图》、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以及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等,教师可以在教授这部分内容中给学生讲述关于中国在文学和书画等方面的成就,并虚心请教美术教师,探讨关于美术教学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并将其在历史教学中给学生灌输,让学生也能够发现教材中呈现的书画的美。教师也可以丰富传统历史教学的多样性,比如: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书画大赛。大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过程,初赛作品为课余不限时成品作,有绘画和书法两大类。绘画类有国画、素描、水粉画、水彩画、蜡笔画,手工制作;书法类有软笔书法、硬笔书法。作品分组进行评比,经过学校书画评审小组评审后,评审小组推选了10名同学进入了现场决赛。决赛分书法组和绘画组同时进行,在规定时间内围绕主题即兴创作,在决赛中学生挥毫泼墨,展示了最佳的水平。此项活动不仅传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五)劳育内涵以及融合路径

劳动教育可以促使学生自立,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也肯定了劳动的价值性。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之所以能够取得现代的辉煌成绩,离不开辛勤的劳动,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历史教材中关于劳动的内涵,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4]。

《清明上河图》是高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内容,这幅画是北宋时期张择端的代表作,向人们展示了宋朝经济繁荣的盛况,也能够感受到宋朝人民勤劳朴实的精神和民风,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为学生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首先,教师组织学生欣赏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勾勒了宋朝时期不同行业、不同人员忙碌的场景,通过教师的讲述与分析,学生在头脑中也构建起宋代人们忙碌的图景。其次,教师给学生分析了宋代之所以在社会经济等方面取得如此的成就,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的辛勤劳动,劳动创造财富,劳动也会创造美好的幸福生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会逐渐转变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简单的家务,锻炼自己的劳动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最后,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写下参与劳动后的体验和感受,通过反思体会劳动的不易,更加珍惜当下美好的学习生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五育”,需要教师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为此,学校要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加强教师能力建设,针对“五育融合”对教师在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确定培训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地融入“五育融合”教学工作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越来越关注“五育融合”问题。历史学科作为高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必要加强对“五育融合”的研究,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将“五育”在高中历史学科中渗透,促使学生能够在德育、智育等方面实现均衡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将会朝着更加现代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学生的素质也会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倩倩,裴永亮.“五育融合”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新发展浅析[J].教书育人,2022(10):4-6.

[2]张政文,王维国.新时代高校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哲学智慧[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42(02):20-40+144-145.

[3]李吉华.“五育”融合历史命题探析——以“劳模的历史”为例[J].教学考试,2021(53):78-80.

[4]李政涛,文娟.“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0(03):7-16.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高中历史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