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敏
在全球文化冲击下,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被不断袭来的各种文化所冲击。中国畲族音乐民间艺人在面对多价值共生、多语境重合的社会环境以及浮躁的文化需求、纠葛的精神选择、坚守传统的抉择和现实思潮对民间畲族艺人身份的破坏和重构时,根据自身的活动内容选择对应的文化身份刻不容缓。将对物质语境、精神语境和可持续化语境下畲族民间艺人身份的诞生、聚集、博弈、分裂和杂糅等情况进行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关的建议。
半月里原名“半路里”,在百花齐放的多元文化背景和政府保护措施下,使本处在“边缘群体”的畲族音乐民间艺人逐渐被赋予了带有国家表述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身份。在红星火炬的引领驱动下,越发优越地显示出对学术研究和他人视野舞台的关联性。尤其是在浩浩荡荡的畲族历史长河中,畲族没有确立一套本民族系统、独立的文字,文化延续以“口耳相传”为主导(辅以文本方式),这使畲族音乐民间艺人成为畲族音乐文化历史长卷里以生命的样式存在、发展并世代叠加的基因密码。以畲族音乐民间艺人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采访、调研,走访宁德市霞浦县半月里畲族鄉的多位民间艺人和相关知情人,搜集与民间艺人身份有关的一手资料和对音乐艺术的一系列看法,整理研读大量文献资料,通过分析比较与畲族音乐相关的影像和图片,试图对物质语境、精神语境、可持续化语境下的畲族民间艺人身份进行调查,探讨外界大环境对畲族音乐民间艺人的活态传承和衍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又是如何产生这样独树一帜却别有风味的音乐审美标准和地方性音乐传统。从动态的语境视角看畲族民间艺人如何在不断的文化变迁中寻求身份立足和不断的实践中对“自我”的活态定位与重构。
畲族音乐民间艺人是畲族音乐的缔造者、接纳者、学习者、创新者、实践者,但时下由于自身声音条件限制,对畲族文化缺乏了解,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村中年轻人数量骤减,老一辈民间艺人去世等原因,部分艺人的身份重构偏向利益化、趋同化,甚至在本土化与现代化的优胜劣汰中被迫放弃了艺人身份。在此节点上,政府、学界、旅游行业的重视不可忽视,活态展演语境下的艺人身份重塑为畲族传统艺术变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
物质语境下的农民、手工艺者身份
现今,物质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间艺人们对身份建构及认同感的重要来源。本次田野调查,走访了以农民为主、手工业为辅的具有多重身份的霞浦县半月里畲族音乐民间艺人,真实展现了在物质语境下,绝大多数霞浦县半月里畲族音乐民间艺人能融洽适应、迎合及平衡市场经济与畲族传统艺术传承之间的关系,合理界定并转变自身身份获取更多的社会认同感。
半月里畲族乡农民身份最显著的特征便是茶俗印记。宁德市霞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地区,春早秋迟,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积温高,是海阔山多的沿海丘陵县。畲民们自闽粤赣结合原住区迁徙至霞浦后,看到“窜居山坳”“依山结庐”的自然环境及建设资源条件,因此,筚路蓝缕的畲民开荒拓土、刀耕火种,走上了以茶业为主的农业道路。
如今,在霞浦县半月里村畲族文化宫还留存着一枚流传于清代末期的“茶食”商标,由此可推测出当时霞浦的茶业贸易生意兴隆,可能诞生了独有的贸易茶品牌。清代著名的畲商雷志茂是霞浦县半月里村人,其主营茶叶生意,并兼营畲族手工小物件等。他将茶业从霞浦县城到白露坑,再到苔崎渡,之后出海,一边到飞鸾渡往宁德,一边往马尾到福州,将闽东和福州的茶叶与更远的台湾相联系。
通过对霞浦县半月里茶农的采访得知,大部分村民从事与采茶、制茶、授茶等行业相关的工作。在采茶农身份和畲族音乐的关联性问题上,茶农们认为:畲族有着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的习俗,畲族人民个个能歌善舞。无论是采茶还是歌舞,都是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财富。畲族民歌历史上流传的很多传统歌曲都产生于山野之间,在与大自然博弈之时借景抒情,即兴而作,集众人之口编创出来,歌曲一般比较短小,节奏自由,有许多口语化的衬词。如果能够引起众人的情感共鸣,便口口相传,如畲族“双音”便是靠代代相袭,采茶之时便会用歌声一问一答或是一唱一和,也常用到“假声”,让音乐听上去更显自然朴实。采茶农们虽大部分不是专业的词曲作家,但经常能出口成歌,信手拈来,这种劳动的激情与艺术美感相结合的文化魅力不仅加强了劳动团队间的默契和荣辱与共的向心力,更让传统畲族民歌的文化、风情在采茶园里迸发出新的火花。
一位年事已高、丧失嗓音条件从而成功转型为优秀手工艺的老人,她用全新的独特视角传递艺术,诠释与音乐沟通相和谐的美感。这位畲族音乐民间艺人目前以精湛的手工技巧闻名,当她看到新面料时,便已经构思出最适合的款式和制作方式,经由她手的面料展现出新生命的别致风采。在与老艺人探讨手工艺和音乐美感的关联性等相关问题时,她表示由于年事已高,其嗓音相对难以支撑自己演唱畲歌。然而,六十年的演唱生涯让畲族音乐融入她的血液中,通过纺织与音乐相通,她深感亲身演绎出的艺术之间的美感是相通的。
在谈论“畲族民间音乐传承”的问题上,老艺人认为当下畲族畲歌的传承如同手工技艺的没落一样不太乐观,虽然畲族乡以党建为引领,以畲歌文化为支撑,用畲音跟进红色思潮,但身处传播畲族音乐文化第一线的群体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从而造成一定的局限。此外,畲歌新曲的诞生和创新力度也不如大众新生代音乐,这就犹如用不同的织布方式,创造的财富、诞生的美感和使用的经历都会迥然有别。此外,老艺人还希望畲族音乐文化不要在年轻人手上化为细波而归于岑寂。
精神语境下的艺术家身份
从精神语境来看,社会对艺术家的身份认同主要来源于其作为“艺术工匠”创造的文化资本、诠释的文化价值。通过对霞浦县畲族音乐研究团队及个别优秀的畲族音乐民间艺人的采访调查,了解其在精神语境下,以“艺术家”身份完成的文化产业价值创造及身份认同。
霞浦县一部分畲族音乐民间艺人经常以团体的形式传播畲歌文化,他们长期的不懈努力与执着坚守,丰富了霞浦县图书馆中传统畲歌的文字记谱和汇总。遗憾的是,他们创作的那些令人津津乐道的新曲,背后创作新曲的艺术家却很少被其他人关注。民间艺人总结了他们能够演绎畲歌的四点原因:其一,畲族民歌的传播多数是半月里畲族老一辈艺人的口传心授,使畲族音乐的土风原味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从而体现出畲族民歌的内在美;其二,土生土长的畲族人能说一口地道的畲语,将畲族人清亮的音色和醇正的音质表现到位,从听觉上显得更为自然通透;其三,长期的演唱实践给予艺人丰富的临场经验,加之多方交流的优越条件、扎实的专业素养和驾驭改编畲族民歌的技能,民间艺人以保护畲族传统音乐为前提,使畲歌文化稳定地创新和发展;其四,这些民间艺人思维敏捷,勤于思考,并善于开拓创新,这是成为一个合格的畲族音乐“艺术家”的前提。与此同时,注意摸索,感悟民歌的奥妙之处,并将其应用于演唱实践。优秀的畲族新民歌,是经过与曲作者的共同磨合才能够产生的。
藝人团队因其“艺术家”身份,在获取理论成果的道路上获得了社会更大的帮助和更高的关注度,他们主要将当代畲族民间艺人的艺术实践活动与其发展演变轨迹进行搜集、整理、概括性论述;分析经典作品并论述其精彩演唱;客观、公正地总结与归纳畲族民间艺人在艺术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评价其社会影响,为大众提供畲族民间艺人的真实写照。在完成文字撰写中,对这些畲歌的历史背景、创作程序与修改过程也逐一进行了分析论证,与众多畲族艺人朋友,甚至社会上的畲族音乐爱好者一起,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拉网式梳理综合各种畲族音乐创作剧目中的曲目,确立涵盖内容比较丰富,比较完整的书籍。
在更早以前,人们所说的民间艺术并非指艺术,其诞生是为日常活动或宗教信仰服务,是当时社会精神语境下的产物,以社会底层群体为主。而在今天,民艺有了新的含义,畲族音乐民间艺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畲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地方性代表。在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大环境下,精神语境的变化使创作出文化作品的畲族人民被冠以“艺术家”的头衔。通过此次采访发现,霞浦县半月里畲族乡的部分民间艺术实践者并不认同冠以他们的 “艺术家”称号,他们虽然能够传唱畲族传统歌曲或是即兴创作脍炙人口的畲族新歌,但这不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民间艺人”“畲族文化传承人”或是“艺术家”。在他们看来,日常生活中演唱和传承畲族歌曲的意义是娱乐和挣钱,但这个时代文化自觉的精神语境不断刺激着这些畲族民间艺人的身份自觉性,使民间艺人与社会间的能动性和适应性大大加强。许多半月里畲族民间艺人是单人兼任多项社会职务的,当他们被冠以“艺术家”称号时,便不得不在多个身份中做出使命化抉择,毅然决然从原先岗位退下投身到畲歌传承与创新工作中去,不同的选择取决于每一位民间艺人各自的态度和立场。这些民间艺人同时指出,畲族民间艺人的主要工作是传播畲族传统民歌或是与其他畲歌艺人交流探讨新曲,以提高畲族音乐文化的实践力和创新力,只要音乐能够被大众认可,即使没有“艺术家”身份,也仍然可以一如既往地唱下去。
可持续发展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
在重视非物质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畲族传统音乐的没落及社会赋予的使命让“传承人”身份兼具了局内和局外双重压力,霞浦县半月里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以个体传承、集体传承和社会传承为主。
个体传承常以血缘为纽带,以家族为基本单位,而畲歌艺人和妇女则作为个体传承的主要承担者,主导畲族民间音乐的传播和再创造。这份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被任何时间、空间所制约。无论是茶余饭后、家庭聚会,还是在田间地头,抑或在村内婚丧嫁娶、祭祀做法时,半月里畲族音乐文化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传播。由此可见,即使无法面对面教学,家族内的一些日常活动也与畲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息息相关。
集体传承通常以“二月二”“三月三”等大型本土文化交流展示歌舞会的形式为载体。畲族人民通过既定的时间、地点来展现畲族音乐的精妙绝伦和蕴含的民族精神。这种一年一度的传统集体歌会也是对畲族人民一年来的生活节奏、劳动状态、精神需求的总结,是其对美好生活诉求的客观反映。这种具有强烈民族性的畲族重要聚会,有时也和周边相邻的畲族村落和社会商业机构一同出谋划策。歌赛主题多以时令、美好神话和风土人情为主,两两为一组,以对歌的形式称赞、调侃或双音填词的形式竞赛。
在社会传承中,大众媒体对文化传播的优越性不容小觑。通过网络等公众媒体平台完成畲族音乐与社会的交流,使人们快速便捷地了解畲族音乐文化和独特的人文情怀,有效避免了仅靠口传心授导致畲族音乐故步自封的窘境。
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出于对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热爱,开展了对畲族音乐传统的研究,以他们的音乐素养对传统畲族音乐做出理性解释,将自身的艺术智慧与畲族音乐创作相结合,成为畲族传统音乐忠实的传承者,并赋予畲歌旺盛的生命力,使年轻群体通过口语和念白类的新曲改编了解畲族人民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使其更具时尚性和观赏性。
畲族民歌进校园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策略。当今许多教师学历高、重理论,却没有认识到民族文化进校园传播的重要性。让畲族音乐文化走进校园,在给畲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艺术探索实践平台的同时,也能让年轻群体享受多元音乐审美,感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而树立文化自信,这对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上升到历史使命的高度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增加青少年群体的关注度,传统的畲族歌曲面临着紧迫的文化需求,这让畲族音乐传承人开始自发地搜集、改编、创作,以适应青少年群体的艺术审美。民歌传承需要新文化、新技术的加持,同时又要避免抹去民歌本真的味道。与青少年群体的长时间接触也使传承人的创作能力和多元思想融合度得到显著提升,畲族民歌的教材建设也由此得以开展。“文化传承人”和“教师”二者身份的融合,不仅使校园艺术实践更贴近地方精神文化,也使优秀的传承人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而提升“传承人”身份的认同感。
在畲族音乐被列为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时,霞浦县半月里畲族民间艺人为适应、迎合社会环境的矛盾和冲突,在多重语境的诉求下,不得不自我衍生,对自身角色身份定位不断进行再建构。从霞浦县畲族民间音乐的保护来看,对再建构的畲族音乐民间艺人的多重身份应保持一定的支持,并创造条件让其在各自适应的语境下,自觉地参与、传承、运作畲族音乐文化,这既是对畲族音乐民间艺人负责,更是对畲族音乐的传承负责。
参考文献
[1]晏红.浅析江西畲族民歌的起源和发展[J].北方音乐,2016,36(19):24-25.
[2]霞浦县畲族编写组.霞浦县畲族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3]周晓婷.文化变迁视域下的畲族小说歌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
[4]朱丹.畲族妇女口述史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
[5]黄丽群.畲族民歌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探微[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23):29-30.
[6]王育红.美学视角下的闽东~1畲族民歌[J].音乐创作,2018(10):145-147.
[7]付小波.谈宁德畲族民歌传承与地方高师声乐教学的融合[J].北方音乐,2019,39(19):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