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锡康 陆佩丽
[摘 要]
高校是坚持党的领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党务工作队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织保证。要在深刻认识加强新时代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战略意蕴,全面審视当前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现实挑战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这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提升高校立德树人与办学治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加强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要从坚持党管队伍建设原则、强化角色定位和思想认识、坚持专业化建设方向、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发力。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党务工作队伍;重要意义;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D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3)01-0091-04
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是指高校各级党组织、党群工作部门及相关内设机构专门从事高校党的建设的专兼职工作人员,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坚力量。新时代加强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不仅关系到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也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
一、新时代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
战略意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要有新气象新作为。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角色属性和重要功能,决定了建强这支队伍意义重大、任务紧迫,要全面深刻认识新时代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战略和现实意蕴,必须将加强这支队伍建设提升到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上来。
(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和推进质量强党步伐的内在逻辑。高校党建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直接推动者和具体实践者,其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作风修养,直接决定和影响着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因此,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工作队伍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在高校落地生根,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定海神针”。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是开展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一方面,通过党管意识形态、党管青年、党管群团工作等具体工作的开展,引导大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更好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另一方面,通过增强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等打通立德树人“最后一公里”;通过建强教师党支部,以教师“供给侧”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加强,引领带动学生“需求侧”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提升。
(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破解自身建设困境的现实选择。党的十八以来,我们党从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战略高度,把培养干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进入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快车道。当前与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任务相比,与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滞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逐渐显现,党务工作者中不同程度存在动力不足、能力不足、担当不足的情况,亟需不断加大培养力度,加快队伍知识更新、能力提升、实践锻炼,建设一支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党务工作队伍。
二、新时代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
现实审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基本逻辑,将党的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把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精心作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制度图谱”、规划设计和实践举措。但是,从近些年党内巡视巡察反映出的高校党建工作中的情况来看,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仍然存在思想观念、制度机制、专业能力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重视程度参差不齐。目前高校党建工作依然存在上热中温下冷、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传导逐级递减等问题。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也不同程度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边缘化现象。有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配备不足、缺编严重;有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配置不高,存在“虚配”“低配”的情况;有的高校存在重业务轻党务的倾向,对党务工作队伍重使用轻培养、重布置轻指导,对党务工作重结果轻培育、重申报轻创建,党务工作队伍在学校各类资源要素共享中仍处于弱势;有的高校对党务工作职责界限模糊,一些院(系)专职组织员往往身兼数职,除了基层党建工作外还承担行政、教辅、团学工作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党务工作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角色意识尚存偏差。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但有的党务工作者往往把自己的身份等同于行政管理人员,将党务工作作为一般事务性工作,满足于上传下达、不求甚解,缺乏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有的“双肩挑”干部认为搞好教学、科研才是硬实力,党务工作是“虚功”,没必要投入过多精力,甚至认为党务工作是负担,影响了业务发展;有的党务工作者觉得工作繁重、压力大,产生了职业倦怠;有的党务工作者因为党龄不长,从事党务工作经验不足、能力不够;一些理工科背景的党务工作者,对党的理论、党务知识学习提不起兴趣或者接受力不强,工作认同度较低。上述种种“在岗不爱岗”“任职不履职”“履职不尽责”的现状,反映了一些党务工作者角色定位不准确,思想认识不到位。
(三)专业化发展存在困境。一是当前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准入标准不明、准入门槛不高,造成队伍配置不理想、人职匹配度不高,存在“结构性不平衡”,失去了专业化发展的“先天优势”,造成一些专职党务工作者“专职不专业”,难以打开工作局面。二是长期以来,高校党务工作队伍面临“哪里需要往哪里搬”的窘境,工作宽泛、职责不清、考核不明,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化发展进程。三是与教学、科研等专业教师队伍相比,党务工作队伍存在学历层次低、专业背景多元、队伍不稳定等现状,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又由于党务工作相对琐碎、繁杂,党务工作者用以开展工作研究的时间、精力难以保证,加之缺乏学科支撑,科研发展之路艰难,这也使得专业化发展任重道远。
(四)教育培训跟进滞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危险,强调对干部开展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党内多部法规均对党务工作队伍的教育培训做出了制度安排和系统规划,强调要开展岗前培训、专题培训、常态化培训等,但由于缺乏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反馈机制及相应的操作细则,在落实中仍有不少差距。同时,高校党校作为教育培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普遍存在编制不足、人员配备不到位,不能聚焦主责主业的状况,教育培训实效性、针对性不强;院(系)党组织、党支部作为教育党员的学校,政治功能发挥不足,难以满足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发展所需。
(五)制度供给不够健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以中共党内法规建设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然而,一些高校在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方面暴露的问题,仍显示现有制度供给不足与建设滞后,党管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仍留有“盲点”“盲区”,存在“失灵”“失用”的现象。一是在宏观制度供给方面,高校对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不足,在组织领导、责任分工、督查考核、分析研判和追责问责等方面尚未形成系统规范的制度框架体系。二是在微观制度供给方面,“培育、选拔、管理、使用”等一系列环节的制度性规定仍过于宽泛,缺乏具体执行标准,制度的可执行、可操作性不强,难以落到实处。
三、新时代加强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
实践路径
新时代加强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努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党务工作者队伍。
(一)坚持党管队伍建设原则。坚持党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不仅是落实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党务工作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是要做好顶层规划,将党的领导贯穿在党务工作队伍选育管用等各环节。高校党务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分工复杂,高校党委要切实加强分类指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避免一刀切、简单化,保障党务工作队伍能聚精会神抓好党建。二是要将党务工作队伍纳入学校人才工作总体规划的要求落到实处,真正与教学、科研等业务干部队伍培养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推进各支队伍间的交流,使党务工作成为既成就事业又成就人才的工作。三是要加强党委工作部门建设,本着精干、高效和有利于工作的原则,健全机构设置,选优配强工作队伍,加快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队伍。四是要加大高校党建研究中心建设,为党务工作队伍搭建学习交流研究的平台,以高质量的党建研究成果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五是要加强人文关怀,真情关爱、真心呵护党务工作者,真正将“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的要求落实到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
(二)强化角色定位和思想认识。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是加强党的工作的专门力量,为党工作是其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一是要牢记政治身份,强化角色意识,增强做党的工作的光荣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用做好党的工作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激发做好工作的强劲动力,努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二是要坚持把学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和常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高校党务工作者尤其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握好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三是要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责任,做到爱岗敬业、不计名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模范行为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师生的信任和支持。
(三)坚持专业化建设方向。一方面,专业化建设要突出专业化使用,做到专岗专用、专岗专责。当前,要进一步明确党务工作的职责、标准和要求,让党务工作队伍回归主责主业主线,做到知责明责、履职尽责。另一方面,专业化建设要专业支撑。高校党务工作是一门科学,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科学性,提高工作队伍的整体研究能力是应有之义。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仍存在不少理论和现实问题有待解决。党务工作队伍是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要善于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通过研究总结规律、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含量。高校要设立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党务工作者进行党建研究,促进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发展。
(四)建强教育培训体系。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教育培训是建强队伍的重要路径。一是要不断健全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构建任职培训、专题培训、实务培训、常态化培训等有机融合的培训体系。二是教育培训要突出政治培训,把准教育培训的方向;要突出全覆盖,避免该训不训或者重复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既强化理论武装,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又要针对党务工作实务,提高队伍实操能力培养。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分层分类,区分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党务工作骨干等不同群体特点,定制个性化培训菜单,突出培训的精准化和精细化水平。三是要加强高校党校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其教育培训党员、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教育培训效果的督查力度,推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通过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党务工作队伍做党的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五)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一是完善“准入机制”,要把好入口关,突出政治素质考察,坚持德才兼备的要求,完善选拔机制。二是着力破解队伍发展“天花板”,推动党务干部职务职级“双线”晋升落到实处,突出专业水平、专业能力、工作实绩,打通党务工作队伍与教师队伍、管理队伍、思政工作队伍的互联互通。三是发挥制度优势,处理好建章立制和落地见效的关系。在制度建设上既要重视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抓制度建设的盲点、缺位,更重要的是抓制度落实,着力以制度之力化解当前党务工作队伍中存在的信心不足、能力不足、动力不足的状况,破解考核不精准、激励不到位、发展不畅通的瓶颈问题。四是真情关心关爱。学校各级党组织要关心党务工作者的全面成长,为他们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创造条件,帮助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是一项事关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黨的建设的战略工程。高校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的要求以及“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标准,遵循“政治为先、能力为本、作风为要”理念,聚焦“培育、选拔、管理、使用、考核”等环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工作队伍,为高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本文系202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研究”(C2-20201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曹锡康系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陆佩丽系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