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建设与开发,对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河南南阳红色革命口述历史价值与内容的基础上,总结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建设与开发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档案学视角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红色基因;口述史料;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档案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ral historical resources of the Red Revolu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red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historical value and content of the oral history of the Red Revolution in Nanyang, Henan Provin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ral history resources of the Red Revolutio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pecific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archival science.
Keywords: Red gene; Oral historical materials;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rchives management
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就是利用现代技术创造性地保护并利用红色资源,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1]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记录了大量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些材料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素材,有利于教育广大的青少年,更好地凝聚人民的力量,激发改革与发展的信心,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 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价值与内容
以河南南阳为例,分析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价值与内容。口述历史作为个人亲身参与某一事件后留存的记忆,是非常重要的史料,有助于校勘和考订已有的档案,因而成为研究红色革命史的重要资料。除此之外,红色革命口述史料的建设与开发,采用了严格而又科学的方法,这对许多地方党史馆的资料建设工作有重要借鉴意义。红色革命口述历史致力于提取和保存个体的记忆,并在此基础之上重构学者对近代革命历史发展研究的取向,从而更好地拓展了档案编研的视野。[2]
南阳的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革命遗址、纪念场所、革命故事等类型。据不完全统计,南阳地区有革命遗址6处、重大历史活动旧址67处、革命战争遗址18处、革命烈士陵园12处、烈士纪念馆5处、烈士纪念碑10处。南阳地区的英模人物辈出,在该地诞生的红色故事也非常多。如当地广为人知的红色歌谣《红军就像一把伞》和许多催人泪下的红色故事,南阳走出了彭雪枫、杜凤瑞等英雄人物,徐海东、程子华、刘华清等革命领导人也在南阳留下了足迹,张星江、金孚光等2万名英烈则长眠在南阳。[3]由此可见,南阳地区的红色资源十分丰富,也有众多的见证者、记录者及传承者,从而为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高质量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4]
2 红色革命口述历史资源建设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红色革命口述历史的建设与开发越来越受重视,但河南南阳的红色革命口述历史资源建设与开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2.1 缺少统筹规划,档案意识薄弱。红色革命口述历史资源的建设与开发是一项系统工作,但如果缺少科学、统筹的规划,必然会导致整个工作受影响,难以达到既定目标。长期以来,档案馆不仅缺少与外界其他文化机构的合作,馆际之间的合作也非常少,导致红色口述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不高。
目前,许多地方缺少关于文化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这些有价值的口述资源一直都处于不稳定状态。许多基层档案机构并没有认识到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潜在价值,因而没有采取紧急的抢救措施,有些有重要价值的红色革命口述资源并没有得到及时整理。随着老一辈的革命家仙逝,许多老革命家又没有后代子孙,导致封存在他们脑海的珍贵的革命记忆随着人的消失也永久消失。[5]从另一方面看,因为档案意识薄弱,已经收集的红色口述史料资源也没有被科學的开发利用,有的甚至丢失。
2.2 资金投入不够。对于红色革命口述历史的建设与开发,资金短缺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口述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一般研究不同,这也决定了建设与开发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过程需要大笔资金的支持。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收集整理需要面对面采访,要完成采访则需要购置必备的录音设备和录像设备,从整理采访回来的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到最终形成口述历史著作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花费大笔的经费。但是,在当前口述史料资源的地位没有被明确的情势下,经费支持成了大难题。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市场角度去拉赞助并非没有可能,但很难避免赞助单位急功近利的意识渗入资源建设与开发的过程中。[6]因此,资金欠缺制约了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2.3 相关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生成的,只有将其整理和归档之后才能够形成档案材料。自新中国建立以后,学界已经开始着手对红色口述历史的访谈和调查实践活动,但档案部门介入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整理工作的时间相对较晚。我国长期以来都比较重视文字档案,所以很长时间内都忽视了对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建设与开发,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才正式出现口述档案的概念,但对对其研究更多集中在理论层面,而且研究也不够深入。
从目前来看,对于红色革命口述档案史料,国家及学术界都没有给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制定关于红色革命口述资源整理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对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鉴定、归档和利用原则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正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存在,使得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受到阻碍,其价值难以实现。
2.4 技术层面的问题。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建设与开发需要技术上的支撑。
首先,对于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整理必然涉及语言问题。因为中国共产党的足迹遍布全国许多地方,所以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挖掘可能涉及多个民族和地域。在挖掘资料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人员要融入口述者的话语系统中,这样才便于更好地交流。但是,很多口述者都是年龄较大的长者,其语言中带有浓厚的方言,甚至还有少数民族语言,而在访谈的时候,一般都不用翻译。訪谈过程中涉及的方言、古音等一些特殊的语言,以及不同指的词语,访谈人员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处理。要提高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质量,则必须培养口述历史专家。
其次,口述的过程中涉及互动和双方关系的处理。对访谈者来说,访谈的程序、方法、问题等都要提前明确,而且还要注意被访谈者的情绪。同时,访谈者还要具备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这些问题处理的好与否,关系到整个访谈的质量,所以这些技术问题都需要档案机构提前解决好,但这对许多地方档案机构是有难度的,因而制约了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深入挖掘和进一步整理。
2.5 编研成果无法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目前,档案编研工作还存在编研种类单一、编研成果质量不高、编研成果缺少针对性、利用效率低等问题。虽然许多档案馆针对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逐渐消失的现状也做了大量工作,并且编研出版了一些成果,如四川宝兴县档案局2017年编研出版的《夹金山的红色记忆》、浙江省青田县档案馆2019编研出版的《青田英烈》等,但因为很长时间以来,档案工作人员对如何把握学者、专家乃至领导的需求已经驾轻就熟,对如何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则思考较少。因此,很多档案馆编研的红色革命口述成果都缺少特色,在原文基础上加工撰写的较多,考证研究的成果则很少,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要大打折扣。档案馆编研出版的红色革命口述成果,除了学者和相关文化机构收藏外,普及率并不高,无法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
3 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建设与开发的建议
针对南阳红色口述史料资源建设与开发存在的问题,笔者拟从机制、质量、队伍和成果等方面提出建议。
3.1 构建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建设与开发的长效机制。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随着老一辈的革命家的离去,许多都已消失。因此,只有加强建设与开发,构建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建设与开发的长效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具体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强化人们的档案意识。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数量大,分布范围广,加上我国对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研究起步比较晚,部分档案工作者没有认识到其潜在的价值。基于这样一种现状,应该由地方政府牵头,加强对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建设与开发的宣传,提升整个社会的档案意识,使更多的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被保护与开发。
二是成立专门负责这项工作机构。当前,还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建设与开发的具体工作,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建设与开发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所以应该从长远和全局考虑。各地区档案部门应该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应该在当地成立红色口述史料资源保护中心,统一规划和安排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保护工作,并协同博物馆、图书馆、高校、科研部门等机构,联合开展工作。
三是加强理论研究。长期以来,我们对红色革命口述历史的研究缺乏科学的理论引导和指导,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相关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了很多弯路,也影响其价值实现。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属于档案范畴,但又和一般的档案有区别,所以传统的档案管理标准和规范并不完全适用于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因此,专家、学者要加强对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深入探讨与之相关的标准和规范。通过理论研究,要制定关于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保护的方法和原则,并以此来指导全国范围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归档工作。[7]
3.2 提升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建设与开发工作的质量。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作为一种特殊档案,其最宝贵的特质就是客观真实。由口述者描述亲身经历的历史,能够很大程度保证事件的真实性。但是,因为很多口述者年岁已高,考虑到其年龄、语言、表达、记忆等问题,在口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记甚至错记的现象。这就要求广大档案工作者在整理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时,对相关资料要进行校勘和考证等技术操作,确保整理资料的准确性。
一是加强语言培训。因为访谈的对象很多都是老一辈革命家或是其子女、秘书,涉及许多地方的方言或是少数民族语言。在访谈的过程中,一般都坚持口述者的原始述说,这就要求访谈者有相当的语言功底。因此,要加强对档案工作者的语言培训,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确保在采访过程中更好地互动,也有利于减少记录错误。
二是重视访谈过程中的具体细节。首先要收集口述者最原始的表达内容。访谈的过程中,要将录音、录像以及手工记录等工作同时进行,不能随意丢弃、改动原始材料,确保所记录的是口述者原始表达的内容。其次是要对口述者口述情况进行辨析和考证。要以口述者的阐述为蓝本,在此基础之上查找相关的文献,对口述内容进行考证。[8]对记忆偏差或者有夸大之处的,则要在征求口述者意见之后进行适当的改动,或者在整理的过程中自行改动,但要保证整理的档案材料真实客观。只有秉持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才能确保收集整理的资料有效性,才能推动红色革命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3.3 重视口述历史研究队伍的培养和编研成果的多样化。口述历史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学界越来越重视,口述历史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口述历史研究领地也在不断扩大。要提升这支队伍的专业素质,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从事口述历史整理、研究工作者的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则要培养后备人才,建立针对口述历史研究的人才队伍体系。此外,可以尝试在高校开设口述历史课程,鼓励学生开展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随着口述历史研究领域不断扩大,要加强同档案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融合,不断拓宽其研究方向,使培养的人才对学科知识有更多了解,增强知识储备。
我们要重视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编研的质量,改变当前编研成果形式单一的现状,提高编研成果的含金量,确保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编研成果符合社会公众的需求。这样才能够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口述历史在档案学、历史学研究中的地位。这就要求对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建设不再是简单的堆砌和历史再现,而要重視阐释社会大众的红色文化意识,不断扩大其影响力。
4 结语
英国著名口述历史学者保尔·汤普逊曾经说过:“口述历史就是围绕人民所构建的历史,它拓宽了历史的范围,也给历史带来活力。”[9]确如其所言,我国的红色革命口述历史正是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书写的历史来阐述。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存在,可以弥补以往记录的遗漏,给历史增加更多活力,所以理应得到更好的保护。本文在阐述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的价值与内容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当前在建设与开发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希望为红色革命口述史料的建设与开发提供更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淑媚.论抢救搜集红色革命口述历史的重要性及其征集方法[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05):77-78.
[2]鲍林.口述历史在地方党史类纪念馆工作中的实践探析——以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革命前辈口述历史工程”为例[J].博物馆研究,2019(01):79-80.
[3]黄耀丽.南阳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思考[J].行政科学论坛,2021(12):55.
[4]程世利.红色口述史料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浙江档案,2021(07):58.
[5]子志月.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研究[D].云南大学博士论文,2013:110;131.
[6][7]王艳勤.中国的口述历史学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594-595.
[8]周新国.抢救辛亥口述史料,推动辛亥革命史研究——以辛亥革命名人及其后裔口述访谈为例[J].民国档案,2012(01):70,83-84.
[9]Paul Thompson.Voices of the Past:Oral History[M].NewYork:Oxford Univcrsity Press,1988.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范艳香,硕士,副教授 来稿日期: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