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创作主题,关注人类共同命运

2023-05-30 03:20黄宗之
华文文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华文华人移民

[美]黄宗之

作者简介:美国华人作家,代表作有《阳光西海岸》《艰难抉择》等。

在今天的“华语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交流中,我讲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作为新移民作家,我谈谈自己的文学创作主题和写作的目的;二是作为现任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的会长,我说一下自己在促进海外华文文学发展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一、我的文学创作主题与写作目的

我是一个生物医学科技研究人员,业余与妻子朱雪梅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已有二十三年,发表了七部長篇小说,以及一些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中国的改革开放,空前绝后的大规模出国潮和海归潮,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这一浪潮是中国大国崛起的导火线和催化剂,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与高速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作为这一历史的见证人、亲历者,我一直密切关注着所在地新移民生活每一阶段的进程,挖掘与新移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探讨这些社会现象的深层原因和它的意义,用历史的、客观的、辩证的、前瞻性的眼光作分析,采用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用文学作品的形式,把有益的方面介绍到国内去,希望在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进程中尽一点微薄之力。

由于美国在大学教育与科学技术两大领域处于世界一流顶尖水平,而这两方面对中国实现现代化尤为重要,我恰好在这两方面有相当的优势和深入的了解。因此,我们的文学作品主要集中在关注美国教育与科学研究。在教育方面,我们通过比较两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反思教育目的,发表了《破茧》《藤校逐梦》两部长篇小说。在科学研究方面,我们注重观察当时美中两国的科技领域热点和议题,出版了长篇小说《未遂的疯狂》《平静生活》《幸福事件》。

近几年,中美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美华人的生存状态受到严重影响。在科技领域,不断发生有华人科学家被逮捕、遭起诉;在教育方面,华裔学生遭受系统性歧视,进名校越来越困难。为此,我把大量精力放在关注旅美华人的生存状态以及对华人下一代产生影响的重要议题上。2020年12月,我在《当代长篇小说选刊》杂志上发表了长篇小说《艰难抉择》,描写华人科学家的不幸遭遇,以及下一代在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时,可能面临的艰难困境。

疫情暴发以来,针对华人的仇恨犯罪急剧上升,华裔新移民以及后代的生存状态令人担忧。由此,为表国家忠诚,新移民表现出非常对立的政治立场,在美中两个国家之间明显地选边站,而下一代也因此加剧了对祖籍国身份认同的困惑。

新移民的身份认同是我近年来非常注重关注的社会现象。在我两个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早已注意到,随着她俩逐渐长大,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不知道自己是谁,找不到根的困境。她们与我一样,感受到既不被旅居国接纳,又不被祖籍国承认,处在两地都没有依靠的边缘上,内心没有归属感。加之文化差异,传统的不同,生活习惯有别,所以,加剧了身份认同的困惑和迷茫。据此,我根据大女儿交男朋友的切身经历,写了一篇短篇小说《悔婚》,前不久投到了杂志社,待刊出。

我们第一代移民背井离乡,把自己的后代留在异国他乡,使他们没有选择地被移民。可他们为什么会陷入不知道自己是谁的困惑中呢?究其原因,与他们甚少了解祖籍国的历史与传统,对自己作为华人没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有关。可是,这是怎样造成的呢?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其根源在作为父母的我们。

去年,我小女儿大学里的教授要求学生写一篇《我的根》的作业,女儿要我给她讲家史,讲我的父亲。当时我很尴尬,讲不出来,因为我对我的家史和我的父亲了解甚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的父亲是一个国民党起义将领,他是黄埔军校和陆军大学毕业的,过去曾因家庭成分对我造成过很大的影响。父亲在世时,我不愿意触碰他的过去,对他人也闭口不谈。为了帮助女儿完成学校作业,我只好求助国内的亲人。从他们发来非常有限的资料中,我了解到,我的父亲二十岁出头,曾在国难当头之时,奔赴抗日战场,出生入死,参加过诸如徐州会战、保卫武汉等许多打击日寇的著名战役。当我想进一步获取更详尽的资讯时,没有人能够提供了。父亲已经离世,与他同辈的人,也都逐一退出了历史舞台,家人很难再给我提供更多的史实。这一经历,让我在反思,我们第一代移民都不清楚自己的父辈,及其与之相关的历史,怎么能够让下一代人知道自己是谁?知道他们的先辈、族裔、自己的民族以及生养过他们父母的国家呢?我们又何以要求他们传承华夏文明与文化传统,有作为华人的自强、自立和文化自信呢?身为人父和新移民作家,我认为,我们第一代移民肩负着义不容辞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我们自己告别这个世界前,需尽力而为,把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传承下去,使后代为自己身为华人而感到骄傲。在当下美中关系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尽量作好桥梁,促进两国之间和睦相处,求同存异,给我们自己和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所以,我最近在尽力收集父辈的历史资料,打算写一部家族史和自传。

除此之外,我进一步拓宽了创作关注的主题,把注意力扩展到对人类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重要议题,如孤独、社会老年化、疫情造成的社交隔离、忧郁症等。2022年,我写了几个中短篇小说,诸如短篇小说《陪伴》,反映老年孤独;中篇小说《情系冰岛》,讲述疫情造成的忧郁症,需要社会和家人共同给病人以关怀。这些作品已经陆续投给了杂志社,目前待发表。

二、我期望自己对海外华文文学

发挥怎样的作用?

我于2007年加入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洛城作协经过历届会长、理监事以及会员们的共同努力,现已由过去的30多位作家发展成为有150来位作家与文学爱好者的大型华文作家协会,发表了大量的优秀华文作品,并举办过几次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与中国作协和国内华文文学研究学者进行互访和广泛交流。

我从2009年起担任协会副会长,除因故卸任过两年,在协会里我长期担任副会长职务。我非常情愿处在助手的副职,因为一个好的团体需要一支荣辱与共、负责担当、克己奉公的核心队伍,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才能把协会的工作做好。2021年,我接任会长,过去长期担任副职对我很有帮助,在辅助历届会长处理协会的工作中,既学习了他们的管理经验,也吸取了一些教训,尽可能使自己在负责协会的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有章可循。长期以来,我们协会负责人团队一直保持着同心同德、荣辱与共、团结互助,应对协会出现的各种局面,使协会朝着有序发展的方向不断进步。

我在协会一直主管文学刊物。2007年我受在任会长委托,创刊了《洛城文苑》文学专版,每月在《中国日报》《台湾时报》上刊出一期,长期担任该刊的主编或副主编,后来继续创刊了《洛城小说》,并在《洛城诗刊》任副主编。我在協会从事编辑文学刊物十多年,虽然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获非常之大,从编辑校对他人的作品中不断学习,获取营养,从而使自己在文学创作、文字编辑、甚至标点符号的使用等诸多方面大为受益。主管文学专刊的十几年里,我替协会把关这几个对外展示文学创作成果和宣传作家作品的重要窗口,我也尽量注重培养新人,让尽可能多的会员参与到编委队伍里,为协会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编辑骨干,积累人才;使他们经过长期的锤炼,不断提高文学创作水平。

自从2021年担任会长后,我已经在对今后卸任会长的职务作下一步的规划。

我们美国洛杉矶作协现在已经有了一批年富力强的编辑队伍,几个文学刊物运行得非常好了,我目前逐渐不过问他们的编务工作,让自己逐步脱身出来,把精力转移到协助整个海外华文文学共同进步的工作中。

过去,我们海外华文文学都是以个体对个体的方式在海外发展,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发展,各地、各国的华文文学发展差距很大,各自为政,很不均衡。北美是海外华文文学的重镇,如何能够把五湖四海的华文文学拧到一起来,是海外华文文学下一阶段必须要走的新路子。

人类是一个共同体,我们唇齿相依、命运同在。一花独放不是春,只有百花争艳才会春满园。海外华文文学需要百花齐放。从今年起,我受《世界华人周刊》社长张辉先生的委托,担任该刊的文学版主编。我联系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作家,组建起包括欧洲、澳洲、东南亚、日本、加拿大,以及洛杉矶、旧金山、纽约一共八个主创团队,每周在《中国日报》纸质版上刊出一个主创团队文学专版,发表所在地区的优秀文学作品。并由各团队通过微信等方式负责向本地区推广辐射,尽可能进行广泛的交流和传播。我们的目的旨在整合所有海外华文作家的力量,集体出海,形成一个强大的动力,让海外华文作家同步前行,展现新移民作家的整体力量。张辉先生与瑞琳于今年5月在法国南部举办的“首届华人影视文学颁奖”活动,即是整合海外华文作家的一次成功的尝试。在纸质传媒日益受到网络传播冲击、不断萎缩的情况下,我们几位将在近期聚首温哥华,通过《温哥华文学周》一起总结经验,商议如何与时俱进,开展视频传媒,为海外华文文学找出路进行后续的工作。我很希望,海外华文作家群体心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发挥优势,在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进程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我建议:对外,海外华文作家要逐步组建起自己的翻译队伍,把华文作家的优秀作品推广到汉语外的世界;对内,进一步加强与国内研究团体和学者的广泛合作与深入交流,走出去,请进来,举办线上线下文学活动。我深信,只要我们大家为之共同奋斗,一个新移民文学百花齐放的春天和世界华文作家集体出海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责任编辑:黄洁玲)

猜你喜欢
华文华人移民
何为“华人”?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签证移民
华文智慧教学探索
Immigration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