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昱璇 王纪鹏
一
贵州省凯里市的苗族,主要为“噶囊”和“香囊”两支,大部分“噶囊”苗族常住清水江东南方向,大部分“香囊”苗族常住清水江流域西北方向,这两支苗族在服装、语言风格、传统习俗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本文主要以改革开放前后的凯里苗族婚圈婚礼习俗变迁为对象进行描述。
改革开放前,“噶囊”的相亲(看当)一般会在大致固定的地点、时间进行。传统社会中,“游方”是苗族相亲中极具代表性的内容,这是凯里苗族青年男女常见的社交方式,也是他们恋爱的途径之一。“游方”场所一般为一个较为公开的地点,来参与“游方”的男女大都为同族不同村。男女在“游方”中多以对歌来互相表达对对方的欣赏之情。在此过程中,男女之间会互相了解及考察对方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个人能力等,如互有好感則交换信物,如草鞋、布条、腰带等定情信物。在了解过程中如认为不合适,则会归还信物,不影响双方名誉,全程自愿公开。除男女青年在“游方”活动中相识外,也存在与“游方”这类自由恋爱不同的,即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安排下的婚约形式。“香囊”的青年男女相识交往也是相对自由的,这和过去的家庭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子女自小就在家中帮忙做家务,父母更愿意体谅子女,从而对子女婚姻的要求比较宽松。和“噶囊”游方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香囊”不允许在晚上进行“游方”活动,否则会被所在的村寨长老斥赶。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交通与通信方式的转变,苗族群众传统“游方”的固定地点、时间的限制被打破,同时也扩大了相识相交的对象群体,苗族男女的相亲已不再保持过去的定式流程。传统的“游方”已呈现消失之势,除了一些盛大的节日和专属苗族人的节日,“游方”在更大的程度上表达的是以民族特色文化来营造活动氛围,已丧失了“游方”本身所包含的意味。如今,无论是“噶囊”还是“香囊”,“游方”这一相亲形式已很难维持,但其延传至今的男女自愿平等交往,互相尊重的优良传统始终依存。
在经过“游方”相识或者媒人说亲之后,若男女双方同意交往,则进行过礼定亲。改革开放前,“噶囊”的定亲仪式主要是男方提亲用聘礼及礼品组成,聘礼数额不等,礼品种类多样,主要为银饰。苗族人认为银饰具有辟邪祛害、保佑安康的作用。另外,定亲礼品还有猪肉、糯米、鱼、鸡鸭、鸡蛋、米酒等。除了男方的彩礼和礼品外,女方也会为待嫁女儿准备苗族嫁妆,在凯里的苗族传统中,女儿是没有资格继承家里的财产的,于是父母会为女儿准备银饰、苗族盛装、手织布匹等物品为嫁妆,视为她们能够得到家中的一部分财产。
择吉是选择良辰吉日的意思,改革开放前,“偷婚”是凯里苗族主要的迎娶形式,“偷婚”成功,即完成了迎娶仪式。男方会在约定好的偷婚吉日,组织好同行的人,前往女方家。女方在吉日时辰需悄悄从窗户逃跑,不让他人发现,若在跟随男方逃跑的过程中被自己长辈撞见,则需赶紧逃跑,因为自己的长辈会追赶上来阻止“偷婚”。除“偷婚”外,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进行的迎娶仪式逐渐兴盛,新人光明正大地在双方亲友的见证和祝福下完成迎娶仪式。“噶囊”女方的家人在送新娘出门时,会从路边摘取几根草系成草结放到新娘手里,希望新娘在嫁人的路上能平安,趋吉避邪。“香囊”的新娘出门要用右脚先出,表示就要成为别家人,这时家人则会为出嫁的女孩准备一碗酸汤饭,希望女儿出嫁以后不愁吃穿。“香囊”还会为出嫁的女儿准备几条布带,以备在路上遇见同样结婚的新人,互换布带,互相祝福。
改革开放前,凯里苗族婚礼中没有正式的拜堂环节,而是通过另一种更具少数民族特色的礼仪完成结婚仪式。
新娘进家之前,男方的亲妹和堂妹会为女方撑着红伞从村头一直到进家。“噶囊”新娘进家时,必须左脚先进门,意味进门吉利,顺风顺水,来财来富。进入家门后,新娘用筷子将准备好的糯米饭搅散并分给在场的人们,意为女方今后能操持好家务,与丈夫、新家庭会更好相处。除此之外,新娘还要拿上空桶,从水井里取水回家,预示家庭能吃喝不愁。“噶囊”新娘需当天完成挑水活动,“香囊”新娘则要在嫁到男方家第三天拂晓时才挑水,这时的挑水也有更多的禁忌,不宜过多过少,且挑水路上不能遇见别人。
凯里苗族婚宴分为两个部分,女方出嫁宴和男方迎娶宴。出嫁的宴席需在明媒正娶的条件下进行,“噶囊”出嫁宴大多由男方出资出力操办,宴请女方的房族父老乡亲和亲朋好友,意为感谢女方,表达敬意。“香囊”出嫁宴会自备宴席,等待迎亲队伍一同就席。若是“偷婚”的婚姻,则不会操办出嫁席,只有回门礼。男方迎娶宴是男方娶回新娘后举办的宴席,意在庆祝喜结连理,祝福新人。男方也会在宴席中让新娘认识其房族的父老乡亲,亦希望家族人能照顾新进门的媳妇,多多指教和帮助。婚宴会提前杀猪,菜品会准备鸡鸭鱼肉等苗家特色美食。
改革开放前,“噶囊”完婚后会选择吉日回门。回门一般由长者带头,再由十多位青壮年男子组成,并且在他们出门前会饮酒再出发,带去娘家的回门礼有猪肉、糯米饭、鸡鸭、布匹、红蛋等。猪后腿是必须准备的礼品,还要带猪尾,起码30斤以上。快到娘家门口时,要喝过几道拦门酒,才能进门。此时新娘的舅家也会拿着礼物到新娘家道贺。“香囊”新娘回门后,要在娘家住数日等公婆来接回家。
二
当下,无论是“噶囊”还是“香囊”,对比过去仅靠适婚男女适时进行“游方”才能开始接触的方式,他们交友的途径是丰富且多样的。传统“游方”在凯里婚圈的消失表现为“游方”内容和“游方”场所的消失。当地最为有名的游方场所是香炉山,在过去的六月十九,年轻的凯里男女青年大多会来到这里爬坡,对唱情歌,交换信物,只为遇见心上人。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游方”还基本存在,但人们不会像以往那样热衷,基本不会再用唱情歌的方式来表达情意。80年代后,随着打工潮的到来、教育条件的升级、通信工具的逐步使用、互联网的普及等,人们交友的圈子和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选择的范围和权利不再被禁锢,大大超出了原本“游方”的选择范围,这样一来使得“游方”存在的条件完全消失。
择偶禁忌方面,禁止近亲结婚和房族通婚的婚俗依然保持。但在过去,为了保持本房族血统的纯洁性,“噶囊”往往都和“噶囊”结亲,“香囊”和“香囊”结亲。凯里婚圈中两大支苗族的风俗和性情不同,传统的通婚思想不仅表现在族群圈子上,也表现在少有苗族与别的民族通婚,由于民族差异及存在的一些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异族通婚,这样一来使得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缺少活力,不利于民族和谐的发扬和深入人心。如今,凯里苗族婚圈的择偶不仅打破了族群甚至民族界限,还有的迎娶了来自非洲的媳妇,一些苗族女孩也嫁往东南亚。
改革开放以来,苗族过去那些婚姻方面的烦琐的仪式基本上不复存在。婚礼仪式与内容也逐渐简约化及趋向汉化,若双方新人和家长亲友都是苗族,且都住在乡村,则会倾向于按照较为传统的婚礼内容举行,双方的婚礼不再牵扯过多的亲友参与到婚事中,仅由一些直系亲属操办,人际交互关系简化。有的婚礼在城区酒店举办,新式婚礼受时下年轻人的喜爱,他们往往是在亲友见证下完成订婚宴和结婚宴,即完成婚嫁。
三
婚礼习俗是组成社会文化整体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人类文明表述自我的一种独特方式,而少数民族婚礼习俗不仅表现出独特的民族性和文化性特征,也是少数民族传达其价值取向和文化输出的途径之一。凯里是一个以苗族为主,并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共存的地方,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因素的作用下,凯里苗族婚圈的婚礼习俗变迁既体现出旧风俗被抛弃等被动改变的特点,也体现出顺应时代发展的主动性改变。
从整体上看,凯里苗族婚圈摒弃了不适宜当今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婚俗成分,兼收并蓄了多元文化交融中的优良资源,体现了凯里苗族婚圈兼收并蓄的文化习俗交互特点。少数民族地区不仅需要关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美德,促使少数民族群体能选择符合时宜的价值取向,还需注重少数民族现代婚恋观的培养,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促使其成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文明力量。
作者单位:遵义医科大学